许映龙: 破译台风密码 一本台风“活字典”
字符文件
许1968年出生,1990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他目前是*气象台台风和海洋气象预报中心的高级工程师、首席预报员和副总工程师。长期从事台风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多次在强台风预报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7年,台风程昕婷18号和台风杜苏里19号相继生成。
虽然他们没有在我国登陆,但这也是对许的一个考验。中国气象局台风海洋预报中心的首席预报员兼副总工程师将与大自然对话,破译台风的密码。
“国宝的存在”
“天鸽”是今年中国登陆的最强台风。早在8月21日,许就提出,当“天鸽”在广东南部离岸时,将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加强过程,在广东登陆时将处于一个更强的水平。事实证明,他的预测非常准确,“天鸽”正在近海地区迅速增强,从一场强烈的热带风暴转变为一场强烈的台风。
“天空之鸽”很小,它带来的强风只有在着陆前地面气象站才能观测到。数值预测模型并没有给出在未来可以迅速加强的结论。为什么许灿英龙预测它将在离岸两天前明显加强?
“异常高的海面温度、较小的垂直风切变条件和强烈的高层辐散外流表明,近海环境非常有利于‘天鸽’的发展和增强。然而,它的大气环流背景场与2014年台风威马逊非常相似。”许对说道。
“他的预测真是神乎其神!每一次台风的准确性简直是神圣的!多好的国宝啊!来自*海峡中心的王皓在她的微信朋友圈里发了这条消息,并将徐应龙的背部和熊猫的背部照片拼凑成一张微信匹配地图,受到朋友圈的好评。
2014年7月,台风“威马逊”从海上向中国南方袭来,看起来非常强劲。初步估计显示,它的最大风力已经超过16级,远远超过此前在中国南方登陆的任何台风。离它着陆只有7到8个小时,这可以说是防灾的黄金时间。一旦这样一个强有力的预测发布,形势将变得非常紧迫。它不仅会启动*别的预警和应急响应,还会付出高昂的社会成本,如调动大量人员。从国防部到受台风影响的所有人都在等待这一至关重要的预报。然而,预测中的一个“潜规则”是,历史的极端是不容易预测的。预报员敢肯定地预测这一惊人的强度吗?
这个难题被交给了许。经过与团队的深入分析和判断,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预测。
7月18日8: 00,中国气象局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台风)的最高一级应急响应。随后,海南在离着陆点50公里的范围内疏散了30万人。“拉马松”是自1949年以来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尽管其威力巨大,但由于采取了有效措施,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已降至最低水平。
过去27年超强的天气分析能力、集合模式的应用能力以及对台风研究的信心和信心,使许在这一关键时刻得出了重要而准确的预报结论。*海峡中心首席预报员张玲说:“在关键时刻,他总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有世界之心的硬汉
2014年,张玲和徐应龙前往海南开展“威马逊”灾后调查。“如果当时‘拉马松’的预测低于真实情况,后果将不堪设想。”房屋倒塌,树木被毁,渔船被毁...张玲仍然记得台风造成的损失。“这就是我们工作繁重且充满压力的地方。这也是我们工作的意义。”她说。
“台风与许多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密切相关。既然我从事这个领域,我就必须承担这个责任。”许应龙这样描述他的作品。
2013年6月29日,热带风暴Wimbia正在逼近南海。
徐从早到晚忙于台风监测和数据分析。晚上,窗外大雨倾盆,路面湿滑。累了的许应龙在回家的路上重重地摔了一跤。他不想说什么,但他的妻子发现了他的异常,并把他带到医院过夜。医生诊断出他的右手腕粉碎性骨折,并告诉他要好好休息。然而,看着气势凶猛的“Wimbia”,戴着绷带的许回到了台风预报平台,直到“Wimbia”消失。
从那以后,他被同事们称为“硬汉”,留下了他用绷带和手指戳键盘的生动场景。
2010年的超级台风“鲶鱼”是许永恒的痛。"这是失败的教训。"他说,当时人们没有充分考虑西风带系统和南半球系统对航线的影响,对其航线的预测不够准确。许应龙常说:“我们应该敬畏自然。我们对此了解得还不够。”
2012年,*气象台推出了台风DVORAK强度测定服务,为预报员实时了解台风结构演变和掌握台风强度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徐应龙可以在此基础上果断判断“威马逊”的实力等级。
“鲶鱼”让许多预报员感到遗憾。今年,*海峡中心的首席预报员钱启枫用当前的集合预报方法重新设定了“鲶鱼”,并发现大多数模式在台风登陆前五天已经显示出转向。“如果我们当时看到集合预报产品,我们会对主观预报更有信心,并向朝鲜报告。”钱启枫说道。
台风“行走词典”
今年汛期,年轻的骨干钱启枫在年初就任大副,首次承担了全国气象咨询的重要任务。他有点紧张是不可避免的。“每次有重大困难的台风,我们都邀请徐总出去。当他坐在那里时,我感到很自在。”钱启枫笑着说道。
对此,许应龙表示:“年轻的预报员应该有勇气承担预测误差的负担。我们必须善于运用各种数据,注重事后技术总结,以提高预测水平。”
每次台风过程结束后,徐将收集现场信息、卫星数据、数值预报模型产品等方面的相关数据,对历史上所有台风进行普查分析,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并对每次预报进行案例分析。
“他是台风的活字典,”张玲这样评价徐应龙。如果有同事需要关于台风的信息,可以问许应龙,他一定会有,并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他的办公室和家里有成堆的硬盘,用来存储数据,每年可以存储多达4吨的空间。这种对台风数据的仔细搜索和保留以及反复分析也是他精确预报的秘密之一。例如,起初他怀疑数值预报的强度对于“天空鸽子”的强度预报来说太低了。通过对“威马逊”号的分析,他找到了台风快速增强的有利支撑,增强了他对预报的信心。
对王皓来说,今年7月是一个不安的月份。从21日到30日,四个台风(“奥鲁”、“玫瑰”、“洛克”和“桑卡”)在西太平洋共存。“四个台风!我以前从未见过。我要疯了!”“幸好徐总在这里。他是我们心中的“定海神针”
王皓说:“有时候我上夜班,对天气预报不确定,当我犹豫要不要指路的时候,他会给我打电话。我的想法会立刻变得清晰。”这是因为徐一直在国内网上关注台风的发展趋势,在遇到预报的关键点时会立即给年轻的预报员以“指导”。
在台风活动期间,尤其是在登陆前,许甚至不能放心的睡在家里。他经常在短暂的睡眠后起床看他的家用电脑,并在远程指导不确定时直接去单位。
许在家里的办公桌上,除了硬盘,还有许多关于台风的专业书籍。也许我从小就受到他的影响,而我今年高三的小儿子也想选择一个与气象学相关的专业。以平时没什么家人照顾为耻,许做了一顿美餐,犒赏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