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特殊“传达室”的大管家
李安戴着一副眼镜,他控制着数亿次世界与世界对话中数据传输的关键环节。他看起来不像一个冷静的“将军”,但充满了书生气。
交给记者的名片上印着“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主任”。有人还把他比作世界上最忙、最特殊的“信使”乘务员。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以下简称地面站)目前共接收20颗国内外卫星数据。每100分钟左右,这颗卫星将“穿越”中国领空,最长停留时间超过10分钟。地面站的核心业务是可靠地“记录”卫星的观测数据,对其进行存档和处理,并向全国用户提供服务。李安说,为了长期保持地面站的安全可靠,对操作任务安排和系统维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解决导入系统中的问题
围绕大地卫星5号的两个事件显示了李安精湛的专业能力。
这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民用陆地观测卫星。当时,中国在地球观测领域的主要卫星观测数据就是来自于此。
1992年,卫星成像传感器的关键部件磨损,热红外波段数据无法正常处理和使用。
当时,卫星数据处理系统从美国进口。与自行开发的系统相比,解决进口系统中的问题更加困难。刚刚加入这项工作的李安最终发现并纠正了原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错误。
1997年,卫星的多光谱波段数据显示辐射校正异常,但此时地面站数据处理系统是从加拿大进口的,另一方没有提供系统源代码,这意味着地面站无法校正系统源代码。李安终于打开了系统数据库的缺口,使卫星的多光谱波段数据处理恢复正常。
实现系统从量变到质变
1997年,地面站开始了中国地面观测卫星地面系统历史上的第一次更新相关工作。作为核心技术骨干,李安负责数据处理和产品生成系统的开发。
更换完成后,存储介质更加可靠,卫星数据处理速度提高了10倍例如,李安说,当地面站在1986年建立时,用户需要长达一周的时间来获取数据。在1997年,它被缩短为一天,现在通常不到一个小时。
2002年,“卫星遥感数据媒体归档、转换和处理系统”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也是地面站历史上最高的国家科学技术奖。
遥感卫星地面系统复杂而庞大。李安带领团队实现了系统能力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例如,“多卫星海量数据处理与存储系统”的开发,使数据处理系统告别了过去主要依靠人工操作的历史,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2009年,李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重点科技人才。
愿意为别人做婚纱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空间地球观测和空间科学研究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地面站有一个接收站,实现了覆盖我国全部土地和亚洲70%土地面积的实时数据接收能力。
李安说,地面站现在每年接收的卫星数据量是该站建成时的200多倍。它已成功接收近16万颗卫星轨道,自1986年以来保存了原始卫星数据,是中国最大的地球观测卫星数据档案。
在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火灾中,地面站首次利用卫星遥感图像监测全国重大自然灾害,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后的所有重大自然灾害中,地面站为国家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保障和信息支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