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楼*同志旧居
角楼得名于这栋房子的楼上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井冈山斗争时期,*曾经在这里居住和办公。同时,在八角楼内写作和完稿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
*根据中国的国情,将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把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到农村,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但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怎样用武力推翻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政权,就全党来说没有解决,即使已经深入农村,开展武装斗争的一大批党的领导骨干,思想上也不明确,加之井冈山根据地建立之后,由于左倾盲动主义思想的影响和干扰,使根据地曾遭到了三月和八月两次失败,敌人频繁的军事进剿和严密的经济--,给根据地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有些同志提出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为了从理论上阐明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排除“左”右倾思想的干扰,引导党和人民朝着胜利的道路前进,*在艰苦的岁月里,深入调查研究,写下了这两篇著作。
*在这两篇著作中,全面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和任务;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阐述了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五个条件;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坚定了边界军民坚持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必胜信心。从而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栋房子是当年保存下来的,墙上还存有当年红军战士写的几条标语,室内的陈列如床架子、桌子、砚台、油灯、茶几、高背椅等物是*同志和贺子珍同志当年在这里居住时用过的原物。
1961年3月,国务院将此楼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中国·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的主要缔造者和*,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担任*最高*。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