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古民居
沿着一条曲曲弯弯几乎绿透的村道走进邦塘村,就如走进绿的世界。邦塘村地处城郊,远离尘嚣,满目恬静的田园风光。七月流火,正是炎热时节,这里却清风徐来,沁人心肺。青竹迎风摇摆,老榕树绿荫如盖,依然生机勃勃,没有丝毫老态。榕树下,铺设着供人坐卧的青石条,不知经过多长岁月,棱角都磨光了,仍然横卧在这里,接纳来访客人。
邦塘村的巷道开得很特别,横向大巷不平直、纵向小巷却是笔直的。走在邦塘南村村头,有两条保留得很完整的巷。巷道深深一直伸向绿树掩映处。来邦塘村看民居,这两条巷是非看不可的,因为它最具清代民居的特色。巷的人口处建有闸门楼。一闸门-“中和”,一闭门-“廉让”。清朝的-制度严密,建闸门体现出传统的宗法观念。外封闭,内开做又是那年代天下不太平的见证。从闸门走过去,就卜巷两排的住宅。住宅顺着坡势从低向高建造,每隔一座房屋就是几级台阶,直上须拾级而上,横行即可进人大门。
房屋的大门都临巷排列,且很有序。大门开在堂屋的左侧,俗称“青龙门”。房屋的净高很大,据口高度都在一丈五尺以上。由于南方天气炎热时间较长的缘故,屋高通风好,这是前人造屋的法则。高墙深院显得有气势,且住居安全。大约是这个缘故。两条巷最大的屋都是李光祖建造的。
李光祖曾在海南当过掌管教育的官。那是在清朝咸丰至同治年间。他的五个儿子都先后当过大大小小的官。李光祖的第五儿子李云龙,曾在山东省蓬莱公当过六品官。他的儿子李元玲也在广西当过正五品试用同知。他们的住宅座落在“廉让”巷的中间,是一座规模很大的豪宅。朴实素雅,整齐有序,共有70余间,走进去如走进迷宫。各组院落可以联通,也可隔绝,布局是严谨的,使用是多样的。房屋装饰的范围也很广。山墙、屋脊、门窗、影壁、梁架、屏风、木隔断、神龛、遮檐板等都运用装饰艺术手段,从不同角度去装饰。设计造型朴实,浓妆淡抹相宜。
站在刺史等大门前,我抚摸着那用青石雕偻而成的石门框,欣赏那云鹤展翅,祥云飘渺的影壁装饰,艺术水平之高令人击节叹赏。
转悠在邦塘古村巷中,看不完古宅大院,听不完趣闻轶事。邦塘古村有一段不寻常的历史,这里人杰地灵,浓厚的文化氛围,曾培育出了名传遐迩的李绍绎。李络绎为同治年间的举人,曾主讲海康浚元书院、徐闻贵生书院。雷州半岛同治、光绪年间出类拔苹的读书人,很多都是他的学生。李络绎还担任过修筑城池、修筑捍海堤围的指挥官。还负责重修县圣宫、节孝祠等。他有教无类,曾资助过不少贫而好学的读书人。李绍绎对雷州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
清光绪十六年进士李晋熙,是邦塘村又一名人。他曾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李晋熙在京供职期间,正是清*懦弱无能,朝政-到极点的时候。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清*不敢抵抗,任由侵略军烧杀抢掠。慈接太后逃命出京,文武百官一时似鸟兽散。李晋熙却不怕侵略者,仍然留守京城。有一次,因不愿意向洋鬼子低头作揖,被洋鬼子打得头破血流。在邦塘村人的记忆中,还有他们村里另外几位名人。一位是曾担任户部额外主事的正五品-李柏年,另一位是担任户部额外主事正六品的李瑞年。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邦塘村的古民居也是雷州古建筑文化一曲凝固的音乐。当我们厌倦喧闹的城市生活,或工作学习的余暇,何不走出去,看一看邦塘古民居,欣赏我们祖先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感受传统民间建筑的艺术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