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目标管理理论创新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
运用目标管理理论创新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水平总体偏高[1,2]。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专业、自身知识与能力素质、就业期望值、家庭和社会关系、职业规划等因素。从学生自身角度来看,目前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要求存在差距[2],是导致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的原因之一。这与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目标的缺失”密切相关。这需要大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努力提高自身知识和能力素质,从而提高自己在择业中的竞争力。但不少大学生往往不能自觉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学习倦怠,学习行为失效。因此,教育者有必要在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探索运用目标管理的方法,引导大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对提高和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促进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运用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目标管理的形成及其理论体系
目标管理是美国学者德鲁克(p.drucker,1954)在其所著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概念,倡导以目标来贯穿各个管理层次,管理人员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达到组织总目标的实现。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目标的设置,第二阶段为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第三阶段为测定与评价所取得的成果。WwW.11665.Com
目标管理以y理论为基础,它与传统的管理理论相比,有其鲜明的特点,可概括为:
(1)目标确定性。目标一经制定,其内容、数量、质量、时限都很明确。
(2)主体参与性。目标制定的过程上下级之间共同参与,制定的目标获得所有参与者的认同与支持。目标管理过程体现人的主动性、参与性。
(3)目标系统性。目标管理通过专门设计的过程,将组织的总目标逐级分解,转换为每个个体的分目标。这些目标方向一致,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形成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
(4)成果性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考核和奖评的依据。至于完成目标的具体过程,上级并不过多干预。
(二)目标管理在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运用的可行性
首先,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目标明确。其总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其次,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具有主体参与性。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凸显的背景下,大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设计与规划的意愿强烈。再次,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具有系统性。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总目标逐级分解,形成阶段性具体目标,总目标与具体目标环环相扣,形成一个目标体系。最后,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评价具有成果性。对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效果的评价,是以学生学习的成效(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为依据。可见,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教学目标、组织与方法、评价体系等环节,与目标管理所具有的特征具有一致性,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符合目标管理理论的实践要求。
二、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运用目标管理的现实意义
目前,大学生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与就业脱节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① 高校的学科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3];② 从大学生自身角度来说,他们对“职业自我”认识不全面,学习目标缺失是其主要原因。一家专业公司对当前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就业选择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一项调查,数据显示:85.6%的大学生认为不太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83.2%的大学生认为不能确定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职业,74.8%的大学生认为不能清楚自己未来3-5年的发展计划[4]。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能力与特长等“职业自我”认识不全面,是大学生学习目标缺失的原因之一,直接导致了其学习的盲目性,学习行为失效,学习倦怠,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在当前就业难的形势下,不少学生继而产生了较严重的就业焦虑。有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整体焦虑水平高于常模[5],说明在较高的就业压力下,当前大学生出现了群体性焦虑。
笔者曾以班主任身份,尝试在日常教育管理中以目标管理理论为核心对学生进行学习与就业指导,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前后差异显著。说明目标管理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的运用具有一定实效性。
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多数学生表示,由于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计划,能静下心来投入学习,感觉学习生活很充实,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习盲目性,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就感,降低了就业焦虑水平。
三、运用目标管理创新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1. 认识自我与制定目标
“职业自我”认识是指在教育者的帮助和引导下,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性格类型等与职业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自觉认识和认同,它是职业素质教育的逻辑起点和长久动力。由于社会经验及专业知识的不足,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往往不全面,导致目标缺失成为大学生的普遍状态。因此,职业素质教育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帮助学生明晰和升华自我认识问题。教育者借助专业知识和经验,运用一些专业量表如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职业价值观量表、职业能力量表、职业锚量表、mbti量表等对学生“职业自我”进行测量、分析和指导,使其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确立优势能力和特长,澄清职业价值观,同时把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明确职业方向定位,把知识的学习与职业的选择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的目标和职业发展的目标统一起来,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2. 目标的分解与细化
所谓目标的分解,就是根据自己主客观因素和客观环境因素将学习总目标分解为中短期目标。目标分解过程是一个将目标具体化的过程。目标分解的意义在于将总目标分解为阶段性子目标,在目标内容和时间上制定明确的、定量化的标准和细则,同时注意目标进度的均衡性,协调好总目标和阶段性子目标的关系,使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控性。目标的分解和细化是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实施目标管理的基础,也是目标管理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机制。许多研究表明,人的主要压力并不是源于压力本身,而是源于压力事件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可控性,如果压力事件被理解为是可以控制的和期望的,压力就会减少。因此,实施目标管理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压力事件的可操作性、可控性。
3. 目标的实施与监督、评价
目标管理理论强调在目标实施过程中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管理者对目标实施的过程、方法和具体步骤不作过多干预,但适当的监督和反馈还是有必要的。因为在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学生必须阶段性地选择和调整自己所采取的行动,抑制与达到目标相矛盾的行为,克服内外部困难,以达到预期的阶段性子目标,其难点在于:学生的学习是主体性行为,其自身的身心状态、个性差异和固有的惰性会影响目标的实现。因此,教育管理者要对目标实施过程进行适时地、有针对性地指导、监督与评价,并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将信息适时地反馈给学生,以维持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防止学习行为出现偏差和学习倦怠,力争达到预期的阶段性子目标,最终实现就业总目标。
四、运用目标管理创新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应注意的事项
1. 指导学生制定科学、适当的目标
目标的科学性指目标的设置符合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和社会环境的要求,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指导性。目标的适当性指目标的设置要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目标太高缺乏实现性,目标太低不能起到激励作用,“跳一跳能摘桃子”状态是最适当的目标[6]。
大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往往不太了解社会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在目标制定过程中,思维具有很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很难自主制定科学、适当的学习目标。因此,在教育管理者的帮助和指导下,收集职业胜任能力特征的资料,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分析社会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对引导学生制定科学、合适的学习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注重对学生自我管理力量的激发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往往容易产生悲观化的就业预期,部分学生对自我评价过低,自我意像消极,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及逃避、退缩、消沉等消极应对方式,阻滞了学生自我管理力量的产生,学习放任自流,消极倦怠,自我管理流于形式,最终“破产”,因此,重塑学生的自信心是目标管理首先要解决的任务。教育管理者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运用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对学生无条件地积极关注、鼓励和期待,对于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发现、表扬和鼓励,对于学生的缺点,尽量多提期望,不作消极评价,采取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学习和自我管理的原动力,能有效促进学生朝着教育管理者期望的方向发展,使学生对师生共同参与制定的目标具有极强的认同感和可接受度,有利于学生实施目标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积累成功体验,重塑学习信心,最终实现预期的阶段性目标。
3. 注重整合利用校内外环境资源
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实施目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管理者首先要让学生对学习目标产生认同和接受,明确自我管理的意义及个人意志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教育管理者自身也要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知识素养,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要充分挖掘校内外的环境资源,整合利用校园文化、专业特色、社会环境变迁因素、行业发展状况、职业前景预测等信息,增加学生的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从社会发展需要这个角度,共同确定学生自我管理的方向,诱发学生自我管理的动因,制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最终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