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应丰
莫应丰(1938-1989)当代著名作家。湖南益阳(今属桃江)人。1956年入湖北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1961年参军,在广州军区空军文工团从事音乐和剧本创作。
中文名称:莫应丰
出生地:湖南益阳
出生日期:1938
逝世日期:1989
职业:当代著名作家
性别:男
1、个人经历
莫应丰
我在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就是作家的职责到底是什么。作家对于时代,应该是一面镜子;作家对于读者,应该是一个良友;作家对于妖孽,应该是一把尖刀;作家对于明天,应该是一只雄鸡。
2、著作书目
莫应丰作品
风(长篇小说)1979,湖南人民出版社
走出黑林(儿童文学)1979,少年儿童出版社
将军吟(上下册,长篇小说)1980,人民文学出版社
迷糊外传(短篇小说集)1983,湖南人民出版社
莫应丰中篇小说集1983,人民文学出版社
麂山之迷(中、短篇小说集)1984,花城出版社
美神(长篇小说)1984,上海文艺出版社
桃源梦(长篇小说)1987,人民文学出版社
湖南实验小说选编选,1987,湖南文艺出版社
3、研究资料书目
莫应丰作品
《将军吟》内容提要
这部作品以空军某兵团司令员彭其在十年浩劫中遭受迫害的经历为主要线索,通过对三位将军不同性格和命运的描述,真实再现了那个时代瞬息万变的政治风云,控诉了*、"*"的罪行,比较深刻地、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极其复杂、尖锐的矛盾和斗争。作者以饱满的政治激情,歌颂了老一代革命者彭其坚持革命原则、与错误路线作斗争的高风亮节和英雄气概;也刻画了赵大明、陈小炮、彭湘等在斗争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形象。作品故事引人,富有生活气息,语言清新,是一部发人深省的小说。
4、怀念作家
想起莫应丰
“人到老年,出于怀旧,常常翻阅朋友写给我的信。阅后,回味良多,令人神往,不亦乐乎。”这是1974年,莫应丰在上海人民出版社修订他的长篇小说《小兵闯大山》时寄给我一封信里的一段话。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我编写《雷锋少年故事》的关爱,其情难却,为之感动!
其实,老莫去上海之前,并非文学名流,也无方家们的交往。记得上世纪60年代末,他主办《长沙文艺》小型刊物时,经常来信与我约稿。那时我年轻,又热爱文学,也就孜孜不倦地写。第一次我写了《黄书记》,誊正后便急忙往长沙湘春路工人文化宫《长沙文艺》编辑室送。我离长沙城远,得在长沙打住一夜。而我长沙没有亲戚朋友,住宿困难。他见我难堪,就要我睡在他的铺上,自己回建设电影院老家去睡。工人文化宫房子窄,床也窄,卧房兼办公室,空气也不流通,我不习惯,睡了又醒了,醒了又睡了。可每当我醒来,发现老莫还在埋头写作。我见他通宵达旦地写,问他写什么,他说写五个小孩上山采药。待我清晨起来,只见桌上摆着一叠厚厚的稿子约9万字。稿子用薄薄的木板夹订好,木板上还刻了“莫应丰”三个字。我翻开木板,一个书法相当漂亮的标题《小兵闯大山》。他告诉我,这稿子白天没有时间写,都是晚上熬出来的。晚上肚子饿了想吃点什么,自己只有42元钱一月,要养活两个小孩,没钱没粮,只好喝白开水。我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回家就在乡下帮他买了两百斤谷,换成粮票交给他,可那时,他连4元钱粮食差价也拿不出。
1971年,省里召开文代会,我遇上了老莫。见面我就问他《小兵闯大山》花落何方?他笑着说:“还是闺女,独守绣房,没找对象。”我说是不是还没“成年”,还想让她长高点,变成长篇小说?他说不是,没熟人,没关系,难得“门当户对”。我唯恐他白费心血,自告奋勇告诉他,说我和老作家柯蓝相识,他已回湖南作协工作,不妨请柯老看看。莫应丰喜出望外,将稿子托付我了。我专程找到柯蓝。柯蓝说由他把稿子交给《湖南文学》编辑部看看。可事过半年,石沉大海。老莫急了,催我把稿子要回来。不久,他将稿子冒昧寄到上海人民出版社。不料东方不亮西方亮,上海人民出版社通知他前往修改定稿。他在上海住了一个多月,将9万字的中篇搓成32万字的长篇。付梓成书,旗开得胜!这是他踏入文坛的处女作。
从上海脱稿回来,他跑到潘家坪找我。首先问我编写“雷锋少年故事”的情况,说湖南不出版,他找上海出版社。我说不行,“雷锋少年故事”是省出版社约定出书的,他们不同意取出来,你可放心了。接着,他便谈起他的创作计划,说要以他参军在广州军区文工团工作为素材写部长篇,还要以部队将军为素材写部长篇等等。雄心勃勃,令人钦佩不已,他说到做到,事过二三年,我相继收到他寄来的《枫》、《将军吟》两部长篇,还不时在《人民文学》、《中国青年》等杂志上读到他的短篇和中篇,并得知他众多作品获得全国大奖!作为朋友,庆幸之余,我不禁吐着舌头,喃喃自语:“大旱不在三期雨,一举成名天下知!”
后来,我从县委宣传部调到江背区委工作,因行政事务繁杂,很少和他联系。直到1985年春,他来信说,他请了3个月创作假,要我找个安静的地方给他搞写作。我应允了。在江背区所辖的五美乡*找了一间房子。不日他到达了五美。我俩一见面,亲热如故。寒暄后,我笑问他:“你施了哪家外国进口的化肥,短短时间让你这根文学苗子长得这样粗壮,硕果累累,成了全国精神食粮的‘吨粮田’?”他说,言重了,不是追了进口化肥,而是益阳人,可能沾了点益阳的灵气,但比起周立波老前辈,还天隔地远!接着我把话题一转,问他这次来五美准备写什么?他说想写本《桃园梦》,并讲述故事构思中一位山村大娘见牛婆死了,自己敞开胸怀让牛犊吸吮奶汁等情节。当我听完梗概后,觉得太离奇了,提出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他说他不想老是嚼别人嚼过的馒头,立意要开拓创作的新路子。我想起他这大胆的尝试和《桃园梦》这个书名。不禁联想到昔日的《红楼梦》,笑说:”那又谁解其中意呢”?他也嗤嗤笑了。
《桃园梦》完稿后,他要起程回省作协。我赶去送他。一见面,二话没说,他急忙拿出笔墨宣纸,挥毫写上“山野多荆棘,不困砍柴人”的条幅送给我,说我小学只读四年半,能当*能写文章很不错!嘱我今后多联系,多写作,文道犹如佛道,功到自然成!
临走时,区、乡*和周围群众都赶来送别。他挥手致意,嘱大家到长沙来时一定到他家做客。有一次,我真的带了乡里几个人来到省作协办公室。他好不客气,无论如何要到就近的作协斜对门湘湖饭店去吃中饭。他一边挽留一边亮出一张《花城出版社》寄给的汇单,说:“莫怕我没有钱,昨日又收3000元稿费。”见状,我想起他当年连4元钱的粮食差价也拿不出,真是今非昔比!
尔后,我和他很少有见面的机会,只有些书信往来。他却搭信埋怨我:只见书信不见人!不久,他出国访问南斯拉夫。回国后,却噩耗传来,他得了不治之症。想不到,在湘湖饭店那次竟成了永别!呜呼,他英年早逝,我只能和他梦里相逢了!
5、遗作捐赠
莫应丰首届茅盾文学奖奖牌等遗物遗作捐赠家乡档案馆
湖南省桃江县举行莫应丰先生遗作遗物暨欧阳慧龄女士作品捐赠仪式。欧阳慧龄将多年珍藏的莫应丰先生73件(张)珍贵档案资料及自己精心创作的部分美术作品捐赠给桃江县档案馆,其中包括莫应丰先生荣获的全国首届茅盾文学奖奖牌、《当代》荣誉作家奖牌以及当代文学奖证书、人民文学奖证书等珍贵实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