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大桥
解放大桥旧称万寿桥。福州“万寿桥”,是闽江最早的跨江大石桥,据明代王应山《闽都记》载:“万寿桥,横跨台江,旧为浮桥,屡修屡坏。宋元佑间,郡守王祖道置田一十一顷七十二亩备修桥费。元时田入头陀万岁寺。大德七年(1303年),头陀王法助奉旨募造石桥,酾水为二十九道,上翼以石栏,长一百七十丈有奇,南北构亭二。至治二年(1322年)落成。学士马祖常为记,刻‘万寿桥’三字于右”。1995年至1996年拆除重建为现代化大桥。
中文名:解放大桥
旧称:万寿桥
建成时间:至治二年
重建时间:1995—1996
全长:391米
宽:4.5米
1、简介
解放大桥原为万寿桥和江南桥,旧为浮桥。元大德七年(1303年),王法助奉旨募造石桥,元至治二年(1322年)完成,前后历时20年。石桥全长170丈,原来石墩、石梁基础为乱石堆筑,桥下砌有水道29孔,后因修缮增至32孔。桥上砌石栏,刻有“万寿桥”三字,桥栏石柱刻姿态各异的小狮。桥两端建有石阶、亭子。万寿桥建成之后,南端也相继兴建9孔木石混合结构桥梁,石梁5孔,木梁4孔,名江南桥,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被大水冲毁,何际述兄弟捐资兴建石桥。
万寿桥自明天顺至清道光的370年间,历经5次大修建,其中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又重砌石栏。民国初年,随着马路的开辟,将两桥桥墩加固,桥面石板略加平整,以适应车辆通行。民国19年(1930年),福建省建设厅将万寿桥至青年会填江造地的地价作为改造万寿桥、江南桥的费用,将北岸缩填5孔,桥面在原有石梁上面加铺钢筋混凝土
梁板,两侧加宽人行道,石栏改钢筋混凝土栏杆。改建后两桥仍为中洲隔开,万寿桥长335米,江南桥长94.5米,两桥宽度均为9米,其中车行道6米,两旁人行道各1.5米。改建工程由日本大和工业株式会社承包,改造桥面及修造桥脚工程共费大洋145275元。
抗日战争期间,万寿桥数受轰炸,有一孔被毁后修复,另一孔被炸未中,桥基受震沉陷,经几次特大洪水冲击,桥墩倾倒,桥面下陷折裂,抗战胜利后又加以修复。
1970年,福州市*投资45万元进行改建,采取桥上架桥的形式,保持原有元时石梁桥和民国钢筋混凝土桥面。改建后的大桥跨越中洲,把万寿、江南两桥联成一体,全长558.1米。桥面架宽到11米。桥身抬高到13.69米(增高4米),保证洪水期交通畅通。增设的通航孔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跨径38米,梁底标高11.7米,300吨以下船只可顺利往来,增强大桥通航能力。
2、修建
宋代闽江的江水涛涛,十分开阔,自仓前山一直到现在的"小桥头",把江面分成三段,"日暮归路偏路远,途穷唤渡过江边",南北交通被汹涌的江涛所阻,人们渴望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那时的人们除了运用舟楫载渡之外,别无选择。浮桥是宋朝福州人王祖道(?-1108年)倡建的,王祖道是宋代元祜崇宁年间,曾两度担任福州太守。王祖道用120只木船,架设浮桥,船上铺厚木板,宽一丈一尺,两边设扶栏,并在南、北、中建3个亭子,供行人憩息。台江水急,每船皆用粗大藤缆分别紧固于江中所植的石柱上。绍圣六年(1094年)10月完工,亲自撰文记之。并把余钱三千九百万缗,分别城郊3县僧寺,"俾岁取息,以待缺敞修建"。王祖道在福州任职10年,建了台江浮桥,终于第一次跨越闽江,实现人们步行大江南北的千载宿愿,百姓称便,功不可没。当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福州在其
《游记》称赞说:"这城的一边,有一条一英里宽的大河,河上有一座美丽的长桥,建筑在木筏上面,横跨河上"。诗人陆游踏上浮桥,写下《渡浮桥望南台》-诗,赞颂:"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船横系大江心"的征服闽江的壮举。当代诗人陈运和诗《中洲》写过“闽江走了童年还留在这里解放桥上站着我的记忆黄昏载回遥远的恋情停泊在中洲的每个窗口灯亮了似祖母期待的目光还储存着真的,我从心底十分感谢你”。
由于江阔流急,风大浪高,浮桥被冲垮。宋崇宁二年(1103年),王祖道再任福州知州时,又发起募集建石桥,绍兴十一年〔1141年〕将浮桥改为石墩桥,这种桥,用石条叠砌,左右无护栏,只用石条列立于水中,有诗说:"危桥临中流,浊浪击寒石。策杖此经过,跳墩谁停立。"所以群众叫它为"跳墩桥",江阔水深,桥长且窄,往来行人不便,又很危险。
元朝大德七年(1303年),万寿寺的陀王王法助立志改建为石桥,王祖道在建桥同时,还置田十一顷,以其田租收入作为建桥经费,并由万寿寺头陀负责管理。法助四处募集资金,并派徒弟吴道可上京奏明圣上,得到成宗铁木耳可汗的嘉许,奉旨修桥,投入资金多达数百万贯。元大德七年(13O3年)动工,可惜大桥尚未竣工,89岁的法助却已辞世。其徒吴道可等继续主持建造。大桥前后建造共花了十九年时间,于元至治二年〔1322雪年〕才告全部竣工,后人为了纪念万寿寺和尚王法助的功绩,便把这条大桥命名为
万寿桥。由元朝监察御史马祖常题写"万寿桥"三字刻于桥上。并撰写《敕赐弘济大行禅师创造福州南台石桥碑铭》,赞扬法助和尚修桥的功绩。
3、整体结构
万寿桥全长391米,宽4.5米,桥下有36孔水道。每孔之间叠架两根1米见方,长9米,重逾40吨的大石梁,上面再用厚20厘米--30厘米的石板横铺。当时桥上有石栏杆,栏杆上雕刻着许多各种形态的石狮,桥头和桥尾还建有亭子,供人休息。但行人上桥都要登几级石阶,所以不能通车。建桥的石料多采自闽江下游的闽安镇,其中有一大梁为"金刚腿"的左腿,因尺寸不符,还遗大桥下。
4、采用技术
古代闽江水很深,风浪很大,打桥墩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王法助很有经验,先在要打石墩的周围打好木墩,然后在木墩里面推石头,再在石头的基础上砌桥墩,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了。当代著名桥梁专家罗英在《中国石桥》里说:"简支石桥的构造,采用石板石梁并用的尚未多见,福州万寿桥即采用这种特殊结构。"民间有个传说,说大桥下有一条千年的"白刀精",经常兴风作浪,桥墩一直很难建成,后来李铁拐化身前来收服,协助把桥墩建成,临走时他用铁拐打了一下桥墩,那个被打的就是现在那个斜歪的桥墩,老百姓叫"铁拐墩"。还有一民间传说,说有一个道士跟王法助斗法,道士斗输了不甘愿,便把宝剑扔在水里,化成了一条白刀鱼,白浪滔天,这时王法助把随身带的木鱼扔下去,打败了"白刀鱼",但"白刀鱼"垂死挣扎,冲歪了一个桥墩。这些传说都毫无根据,但也说明了当时建立桥墩的困难。
万寿桥建成后,又在原南桥的江面上建成木石混合结构9孔桥梁,称"江南桥",亦称"仓前桥",长135米。清乾隆年间,江南桥被水冲毁,旋即也改建为全石桥。民国十九年〔1930年〕为了适应交通需要,开通汽车,两桥改为公路桥,为钢筋混凝土水泥路面,在原有桥墩上用混凝土加高2米,桥栏亦为钢筋混凝土。工程由日商"大和工业合资会社"承建。原石柱栏杆都移至乌山图书馆。抗战期间大桥曾遭日寇飞机轰炸。
5、由来
解放后,为了纪念解放大军英勇冲过大桥,追击南逃残敌,便把这座大桥改名为"解放大桥"。1970年解放大桥加高4米、加宽桥面2米,采取桥上加桥的形式,保持原有元代石梁桥和民国钢筋水泥桥面,并跨"中洲",把万寿桥和江南桥连成一体。1995年因水流的冲击,桥墩崩离原位,即行停用,彻底整治。1996年9月29日竣工。改建后的解放大桥用钢筋混凝土浇砌桥墩和桥面,同时用现代科学技术于桥的两侧没置四组钢管弧形空中吊桥,分承桥身的负荷。这些桔红色的弧形吊桥,象一条彩虹,横跨在美丽的闽江上,给福州增添了秀丽的风光。
江河系自然,桥梁成文化。解放大桥,集元代石桥墩、民国时期钢筋混凝土桥梁板、现代双曲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联拱桥,古今结合并用,形成桥联桥、桥上架桥的独特风格,实属罕见。而其历尽沧桑沉淀,更值得我们回味。
6、历史作用
解放大桥作为福州的一个标志和重要的交通枢纽,新中国成立前便对百姓生活和城区的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是连接南北交通的孔道,连接着闽南地区,它改变了人们只能摆渡过江的出行方式,方便了闽南地区百姓同福州百姓的来往,加强了福州同其他地区的联系。同时,由于福州城区的发展是自北向南推进的,因此解放大桥作为连接南北交通的唯一桥梁,其重要作用一直延续到现今。
曾参与解放大桥设计的福州市规划设计院的刘总工介绍说,福州市加强了对这座充满历史积淀的桥梁的维护和翻修。“1994年,因闽江洪水的冲击,解放大桥桥墩崩离原位,停止使用,1995年开始重建,1996年9月竣工。”改建后的解放大桥使用钢筋混凝土浇砌桥墩和桥面,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桥的两侧设置了四组钢管弧形的空中吊桥,分承了桥身的负荷。新桥新气象,橘红色的吊桥横跨于闽江之上,似长虹卧波,为福州又添一道亮丽的风景。解放大桥上车水马龙,昔日一片荒地的中洲岛也已成为福州的特色商贸城之一。随着福州市政建设的发展,横跨闽江的桥梁也已由仅此一座增加到如今的6座。
“在榕城人怀旧的情结中,解放大桥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存在是无可替代的,它铭刻了古今福州的历史记忆,见证了福州每一个历史性的发展脚步。”福州民俗专家方柄桂表示。而60年来,解放大桥既为福州市民的现代生活提供着帮助,也在泱泱闽水之上诉说着福州人的历史记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