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赫
阿富汗北部巴尔赫省会马扎里·沙里夫附近的一个村庄。一般认为它就是古代巴克特里亚(我国史书习称大夏)的省治巴克特拉。此城在阿拔斯与萨曼王朝时曾为霍拉桑省治,中亚地区著名学术中心。1220年该城被成吉思汗大军所毁,再也没有恢复昔日的繁华。村内现存16世纪*一座,极为壮观。
中文名称:巴尔赫
外文名称:Balkh
所属地区:阿富汗
*驻地:马扎里沙里夫
1、省
阿富汗全国划分为32个省(Velayat),省下设县、区、乡、村。巴尔赫省(Balkh)为阿富汗32个省中的一个省,位于阿富汗中北部,与朱兹詹省、昆都士省、萨曼甘省、萨尔普勒省等省份及乌兹别克斯坦*相邻。人口数为1,866,500人(2005),土地面积为17,249平方公里,巴尔赫省的首府为马扎里沙里夫(Mazar-eSharif)。
2、城
位于省会马扎里沙里夫城西22公里处,濒临巴尔赫河,该地在公元前500年就有村庄,约在公元前330年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后来成为中亚希腊化奴隶制古国——大夏(巴克特里亚)国首都薄知(Bactria)。因其建城之早,因此有“众城之母”的声誉。嗣后数世纪,该城落入各个游牧民族手中,在中文古典书籍中又作“薄提”、“缚喝”《魏书·西域传》:“薄知国,都薄知城,在伽色尼南……多五果”。“吐火罗国……国中有薄提城,周匝六十里,城南有西流大水,名汉楼河,土宜五谷,有好马、驼、骡。其王曾遣使朝贡”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薄提国隶属于嚈哒,二国合贡白象一只。
地图显示巴尔赫(这里作为Bactres所示)
7世纪初,阿拉伯人侵略波斯,波斯国王亚兹得格尔德三世(YazdgerdIII)曾逃往巴尔赫避难。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作“缚喝国”:“缚喝国。东西八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北临缚刍河。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人皆谓之小王舍城也。其城虽固居人甚少。土地所产物类尤多。水陆诸花难以备举。伽蓝百有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并皆习学小乘法教。"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作“薄渴罗”。唐高僧玄照曾路过薄渴罗,到纳婆毗诃罗国(Navahihara)。
阿拉伯人牢固占领该城后,巴尔赫成为呼罗珊的首府,城市范围大为扩展,如此一直延续到阿拔斯和萨曼王朝统治时期。作为王朝首府和学术中心享有盛誉。1221年成吉思汗占领“巴里黑”(即巴尔赫),实行屠城,此城成为一片废墟。14世纪初,巴帖木儿重建该城。永乐十一年(1413年)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诚等出使西域,曾到过八剌黑(巴尔赫),“城周围十余里,居平川无险要……田地宽广,食物丰饶”。当时帖木儿帝国国王沙哈鲁派遣一子为八剌黑城总督,在他的管理下,八剌黑城相当繁荣,西南各国商人聚居此城中,运来的番货很多。1480年传说在临近的马扎里沙里夫发现*的女婿阿里的陵墓,又使得巴尔赫降到次要地位。1850年巴尔赫归并到阿富汗。现巴尔赫只是一大片废墟中的一个小村庄,其中最重要的废墟是巴克特拉古城的城墙,周长11千米,其余的遗迹包括古代佛教圣墓及其他的**,巴尔萨神殿也在该村,1973年人口有27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