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二世
彼得二世·阿列克谢耶维奇(俄语:ПетрIIАлексеевич;1715年10月23日—1730年1月30日),史称彼得二世(英语:PeterII),是俄罗斯帝国皇帝(1727年5月18日—1730年1月30日在位),也是当年皇位继承人阿列克塞·彼得洛维奇的独生子,也就是彼得一世的孙子。彼得二世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父系直系继承人中的最后一个皇帝,这位短命的皇帝只活到了15岁,统治时间不过短短的三年。
1、出生
阿列克谢是彼得一世和前妻洛普辛娜的儿子,被认为是皇储,将来要继承彼得大帝的皇位。在洛普辛娜和周围保守派大臣的影响下,阿列克谢也不赞成彼得大帝的改革措施。彼得一世对此深感失望,但是也没有废掉阿列克谢的皇储身份,因为当时阿列克谢是唯一的皇位继承人。后来彼得一世把阿列克谢送到德国去读书,在学习期间,阿列克谢在1711年迎娶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皇后的妹妹,索菲亚·夏洛特为妻。1714年,阿列克谢夫妇的第一个孩子,纳塔丽娅公主出生。次年,阿列克谢夫妇又生了个儿子,取名为彼得。彼得出生十天后,索菲亚·夏洛特病逝。
2、父亲谋反
1718年,彼得一世怀疑皇子阿列克谢参与推翻他的谋反,将阿列克谢投入*。阿列克谢死在狱中,三岁的彼得成为孤儿。在彼得大帝和后妻叶卡捷林娜所生的儿子彼得·彼得罗维奇早年夭折后,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成为有可能的皇位继承人之一。但在1722年,彼得大帝为了防止保守派扶植孙子彼得,在他死后上台复古,下诏更改了传统的皇位继承法令,规定皇位不一定非要传给男性直系后代,也可以按照皇帝本人意愿,指定任何人继承大统。但是彼得大帝驾崩之前,还是没来得及指定自己的继承人。
3、权利斗争
当叶卡捷林娜一世病入膏肓的时候,朝中权臣缅希科夫擅造诏书,将帝位传给年仅11岁的彼得,并同时把所有政敌悉数流放到西伯利亚。由于皇储阿列克谢参与谋反,死在狱中,彼得大帝的直系后代只有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一人,扶彼得登基,没有招致臣民的异议。就这样,11岁的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在1727年5月6日登基,继承帝位,成为俄罗斯帝国的第三位皇帝,史称彼得二世。
4、登基
叶卡捷林娜一世的遗诏中规定,彼得年满十六岁时方可亲政。这样大权就落在了缅什科夫手中。彼得登基五天后,缅什科夫自封统帅,总领俄罗斯三军,此后又把16岁的女儿玛丽娅许配给彼得二世,彼得登基后不到二十天两人就订了婚。
5、名不副实
缅什科夫认为,他的权力来源于摄政,因而就必须全力控制弱势的彼得二世,但同时又不能允许潜在的皇位继承人接近权力中心。当时能够觊觎皇位的,只有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一世的两个女儿安娜·彼得罗夫娜、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和彼得大帝同父异母的长兄伊凡五世的女儿安娜·伊凡诺夫娜这三个人。这三个人遭到缅什科夫不同程度的打击:安娜·彼得罗夫娜被嫁到德国,远离俄罗斯;伊丽莎白被剥夺一切职位,闲居在家;就连威胁最小,最为弱势的安娜·伊凡诺夫娜也被严令不准离开封地,甚至在彼得二世登基时也没有被允许进京觐见。
彼得二世年幼,不理朝政,所有国家政务全部委托给缅什科夫处理。彼得也不喜欢学习,整日游乐,经常带着年轻的多尔戈鲁基公爵、17岁的姑姑伊丽莎白等人出去打猎。军政大权就被缅什科夫一个人把持。
6、推翻统治
彼得二世虽然年幼,但对缅什科夫很不满意。在他支持下,多尔戈鲁基公爵等保守派代表策动了推翻缅什科夫的行动,在1727年9月初逮捕了缅什科夫,指控他叛国,贪污,全家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7、夺权
1728年2月4日,彼得二世下诏,把皇宫移回莫斯科。尽管在名义上圣彼得堡仍旧是俄罗斯帝国的首都,但实际上所有行政命令均出自莫斯科。这个很有象征意义的举动标志着保守派在俄罗斯政坛的卷土重来。朝政被多尔戈鲁基家族、纳雷什金家族、列普宁家族等保守派*把持。
1728年2月25日,彼得二世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加冕大典。这次加冕大典的程式安排被当作典范,此后俄罗斯历代皇帝的加冕仪式均参照于此。在莫斯科,彼得二世仍旧不理朝政,终日游乐,所有政务现在则委托多尔戈鲁基公爵处理。据俄罗斯历史学家萨拉维奥约夫记载,当时前来莫斯科的外国使臣眼中的俄罗斯完全是一派颓相:皇帝不理政务,朝纲松弛,官员贪污腐化成风,各类国家行政和议政机关根本就不处理政务,各类主管官员利用职务之便,为所欲为。
8、病逝
多尔戈鲁基公爵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效仿缅什科夫,来了个联姻,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彼得二世。彼得二世对强加的婚姻不太满意,但又不能自己作主,只好勉强答应下来。尽管这样,彼得二世在公开场合对未婚妻的态度十分冷淡。二人的婚礼定于1730年1月18日举行。1730年,在婚礼前几天,彼得二世病倒。1月19日凌晨,年仅14岁的彼得二世因天花逝于克里姆林宫。彼得二世尚未生育,罗曼诺夫家族男性谱系至此绝嗣。谁将继承皇位再度成为俄罗斯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