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坪曲子
“南坪曲子”原名南坪小调琵琶弹唱,当地人称“曲子”。是流行于川西北高原九寨沟县(原南坪县)一带汉族(含少数回族)民间自弹自唱的说唱艺术。2008年6月,南坪曲子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1、简介
“南坪曲子”主要是当地人民群众自娱性的演唱,在农村尤为盛行,是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山民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聚于庭前树下,或围坐火塘旁,弹起三根弦的琵琶,敲起瓷碟碰碗等引吭高歌,气氛十分热烈。
在群众性演唱的基础上,曾经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艺人。以米老汉、白凤云、黄金文、王玉元为代表的老艺人在*后把“南坪曲子”推向了艺术的高峰。“南坪曲子”演唱形式非常*,由一人至多人弹唱,另一些人伴奏帮腔均可。1953年开始传入内地,其“采花”曲目曾一度流行全国。六十年代起,成都、重庆、自贡等地的曲艺团队,以“南坪花调”为素材,创作和编演了一批弹唱节目,使“南坪曲子”的流布范围进一步扩大。八十年代著名歌唱家朱明瑛演唱“采花调”,《采花》再次流传全国。进入九十年代,在九寨沟县委、县*高度重视下,南坪小调多次登陆*电视台,分别在*台三频道、七频道、十二频道及音乐频道播出,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九寨民族民间文化真正走出了大山,走向了世界。
2、起源
关于“南坪曲子”的起源,通过几代文艺工作者的潜心研究探索,初步确定其为清朝雍正、嘉庆年间,由甘肃人带来了“花调”,陕西人带来了“背工调”,在近两百年的衍移融流中,与川北等地民歌相结合,同时吸收当地藏族、回族、汉族的民间音乐质素,最终发展成今天四川曲艺音乐中的一个独立曲种。
3、艺术特色
基本形式
南坪曲子的基本形式为弹唱,常配以瓷碟、碰铃等打击乐器加以伴奏,歌词内容广泛,包括爱情生活、农耕生活、历史传说故事等题材。演唱形式多为独唱、对唱、一领众和、齐唱等。伴奏乐器主要为琵琶,即横抱弹拨,呈柳叶形,由三根弦构成,内弦两根为同度,外弦一根,与内弦形成五度定弦,常为6―3弦和5―2弦。
唱腔
“南坪曲子”唱腔独特,语言朴实。大体上可分为单曲体和联曲体。背工调以叙事为主,花调以抒情见长,一刚一柔,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具有高亢粗犷中又见柔美的艺术风采。
演奏
“南坪曲子”的演奏乐器琵琶也很特别,形状呈柳叶开,张弦三根,其中内弦同度,与外弦成五度关系,音高由演唱者自行决定,横抱琵琶,用拨子弹拨,颜色多见于朱红色,也可用本质本色。
表现内容
1、历史传统类。歌颂历史英雄、发明创造和叙说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这类数量最多,大多为长篇叙事性民歌,有的已具有说唱音乐性质。如《孟姜女哭长城》、《老爷挑袍》、《伯牙碎琴》、《孔子哭颜回》、《相子出家》、《杜康造酒》和《洛阳桥》等。
2、爱情类。抒发男女恋爱、婚嫁及悲欢离合的思想感情,有反封建的思想因素。如《二姑娘》、《情歌》、《月儿落西下》、《送郎》、《绣荷包》、《女寡妇》和《南桥汲水》等。
3,劳动生活类。反映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如《庄稼曲》、《摘花椒》、《摘葡萄》、《男鳏夫》、《回娘家》、《劝世文》和《骨碌子耍钱》等。
此外,还有一类篇幅短小的抒情小调,如《采花》、《木莲花》等。
曲调形式
“南坪曲子”从曲调形式上可分两种。一种是专用来过年耍花灯时演唱的曲子,称为“花灯曲子”(简称“花曲子”)。如《采花》、《织手巾》、《情哥》、《绣荷包》、《十写》、《十劝》、《十送》、《太阳当顶过》、《男鳏夫》、《放风筝》、《茉莉花》、《十现灯》、《货郎卖线》、《大十二将》、《小十二将》、《十个字》等;另一种是农闲时或年节用来消遣唱的曲子称为“背宫曲子”。如:《皇姑出家》、《伯牙碎琴》、《进兰房》、《尼姑下仙山》、《福禄寿喜》、《王玉良传》、《柳迎春》、《挂红灯》等。
4、传承意义
在琵琶发放之前,九寨沟县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南坪曲子,就已在2009年7月开始对当地小学、中学的音乐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全面学习南坪曲子各种调式的演唱。县文体局和教育局又联合对当地中小学音乐教材进行编撰,教材的主要内容涉及南坪曲子的起源、特点、分类、演唱内容和技巧等。一些像苟玉媛这样爱好音乐的孩子,又从音乐老师那儿“偷师”,抢先学会了弹奏。“九寨沟县将投资150万元建设一个南坪曲子的传习所。”工程的资金和选址工作已经落实,传习所将位于九寨沟县永丰乡境内,占地约3亩。建成后,传习所将一方面担负起南坪曲子的教育培训,发挥活态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将通过收藏南坪曲子的历史文献、曲谱等,发挥其保护的功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