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大莫古镇

科普小知识2022-09-09 12:26:35
...

大莫古镇国土面积215.9平方公里,地势起伏平缓,属典型红壤丘陵半山区。最高海拔2165米,最低海拔1640米。年平均温度14.7℃,年平均降雨量613毫米。大莫古镇年末总户数12362户,总人口46769人。聚居着汉、回、彝等3个世居主体民族。其中非农人口3879人,少数民族632人,占总人口的1.3%,其中回族340人,彝族285人。

中文名:大莫古镇

行政代码:530322106

身份证前6位:530322

长途区号:0874

邮政编码:655600

隶属政区:陆良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云D

辖区面积:215.9km2

人口数量:约4.7万人

1、地方简介

大莫古镇位于陆良县西南部,介于南昆铁路的“陆良站”与“石林站”之间,称之为陆良的南大门。东与马街镇、召夸镇接壤,南与石林县西街口乡相连,西接石林县天生关村,北与小百户镇、中枢镇毗邻,2001年末,全镇辖大莫古、甘和、新村、大地、发峨哨阿油铺、太平哨、麻舍所、戛古、爱位、烂泥沟、挪岩12个村委会,41个自然村,41个村民小组,78个合作社。0大莫古镇委员会,大莫古镇人民*驻大莫古村委会小莫古村民小组,距县城22公里,距石林风景区仅18公里。全镇国土面积215.9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4897亩,其中水田19355亩(秧田1710亩),旱地25542亩。人均占有耕地1.05亩,全镇年末总户数11164户,总人口43841人,比上年增加530人。聚居着汉、回、彝等3个世居主体民族。少数民族人口523人,占总人口的1.2%,其中回族365人,彝族158人。

2、行政区划

大莫古镇区划


大莫古镇

530322106001121大莫古社区

530322106002220太平哨社区

530322106202220甘河村

530322106203220新村

530322106204220大地村

530322106205220发峨哨村

530322106206220阿油铺村

530322106208220麻舍所村

530322106209220戛古村

530322106210220爱位村

530322106211220烂泥沟村

530322106212220挪岩村

3、地方人口

大莫古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45112

男24128

女20984

家庭户户数12500

家庭户总人口(总)44876

家庭户男23940

家庭户女20936

0-14岁(总)13639

0-14岁男7905

0-14岁女5734

15-64岁(总)28534

15-64岁男14766

15-64岁女13768

65岁及以上(总)2939

65岁及以上男1457

65岁及以上女148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4135

4、农业创收

大莫古烤烟套种豌豆增收

近年来,曲靖市陆良县大莫古镇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开拓群众增收的产业载体,引导烟农利用烤烟地套种豌豆,增收致富。

该镇在烤烟基地召开烤烟套种豌豆种植现场会,邀请县农业局相关技术人员到场指导。技术人员现场讲解了种植时间、方法、管理等注意事项,并现场种植演示,一边挖土、一边下种、一边讲解,群众种植热情高涨。今年大莫古镇在阿油铺村种植蔬菜豌豆2000亩,利用烤烟杆做豆架,充分利用烟地剩余肥力促进豌豆生长,将极大提高土地利用率,预计一周内2000亩豌豆全部规范种植到位。为提高烟农种植豌豆的积极性,镇党委*积极协调公司,待2000亩套种豌豆采收见效益后群众再支付豌豆种子费用,并明确了豌豆收购的相关政策。

5、特色产业


大莫古镇

陆良县大莫古镇特色产业撑起农民“致富伞”

“春有大蒜,夏有水果,秋有烤烟,冬有萝卜,奶山羊四季有收获”。这是陆良县大莫古镇农民总结出来的一段“顺口溜”,这已成为大莫古镇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逐步富裕起来的大莫古镇农民在经历了分散式经营、传统式发展后,走进了基地型发展,依靠产业带动、开展互助合作的新模式,使农业在农民的收入份额中占到45%以上。

近年来,该镇党委*坚持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大蒜、烟叶、蔬菜和林果等五大产业重点,做到一年一个新台阶,坚持在品种质量上优中选优;在规模发展上实行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在产业服务上做到产业发展到哪里、服务措施跟踪到哪里,使五大产业在规模、品种、品牌和发展后劲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农民的收入连年增加,为提高农民在创业之中的市场风险防范能力,镇党委、*在原来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实行了以产业为链条,不分区域,不按规模大小,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以基地为龙头,以大户为牵引,他们在充分发扬*的基础上,建立合作社章程,实行信息、技术、各项资源共享、实现风险同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形成了合作社互惠共赢的机制,有效地促进了五大产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全镇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建成蔬菜专业合作社、烟叶专业合作社等29家农民合作组织,投资金额达300多万元,合作社发展会员230户,带动农户800户,有力带动了全镇农村经济的发展。

6、社会事业

全镇共有中学2所,小学30所,教职工450人。在校中小学生11963人,入学率100%,巩固率达99.98%,中学升学率达80%。文化事业在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好“三下乡”活动,开展了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各村委会都不同形式地组织了春节摔跤、斗牛、耍龙等文体活动。投入10万元进行文化站建设,积极申报云南省一级文化站;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规范体育管理,掀起全民健身运动,营造了社会大办体育的良好风气。卫生工作在完善村级卫生网络的同时,抓好农村防疫保健,在净化药品市场,改善医疗环境,健全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年末,全镇有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所12个,各类医务人员157名,病床46张,中西医门诊24138人次。

7、经济发展

全镇生产总值达4.5亿元,工业总产值1.15亿,三产比为69:25:6。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61亿元,比去年的2.2亿元增4100万元,增长19.5%,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124元,比去年的2773元增351元,增长12.6%。2005年地方财政总收入1392.34万元,比去年的1214.84万元增177.5万元,同比增长9.7%,地方财政总支出1392.18万元,比去年的1214.51万元增177.67万元,同比增长8.5%。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80.5万元,实际利用县内外资金3721万元。200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5579万元。共收取保险费250万元,赔付各类案件,共计48万元,学生投保率达95%。投递信件、报刊、杂志21008份。全镇现有六座移动通信发射塔,有移动电话用户3560户,固定电话用户1893户。

8、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彩色沙林

这是一个以天然形成的沙柱、沙峰为特征的景区,位于陆良县城东南面18公里处,整个景区面积6平方公里。它是由地震冲击、地壳运动等因素逐步形成的地貌奇观,彩沙凝结成沙柱,由天气、光线的不同而折射出不同的色调,是极为难得一见的景观。

沙林还建成有一批人文景观,主要由34个洞穴组成的洞穴度假村,36计洞穴浮雕,沙地跑马场、古栈道、烽火台、彝家寨门等。

此地还被多家影视摄影单位选为外景拍摄地,曾拍摄过《三国演义》、《炎黄始祖》等多部影视作品。

在陆良彩色沙林景区外面的餐厅,可以享用一顿著名的“官兵宴”。除了当地风味外,有一道干煸豆子非常好吃。指甲般大小的豆子,经过干煸后,入口非常松软,咬下去又带着豆子的软糯,香辣适中,让人禁不住多吃几勺。不可不尝的,还有著名的“官兵饭”,据说是当初士兵打仗时吃的东西,就是米饭加火腿粒、土豆块一起烧成的,咸咸的,如果再蘸一点那里的辣椒腐乳,味道更佳。

南盘江

南盘江,简称盘江,古名交河;属珠江(西江)水系,发源于马雄山;经沾益、曲靖至响水坝入我县,自东北向西南,在县境坝区蜿蜒40余公里后,又进入西桥以下峡谷地段奔腾20余公里出境,流入宜良县。南盘江及坝区的沼泽洼地,均是古盆湖的遗迹,清代以前部分江道与湖泽相连为一片水域,面积约10万余亩,是繁多的候鸟水禽,鱼类栖息繁、殖的场所。后来随着自然的演变和人工的作用,日益形成;于固定的河道。可河底增高,境内常洪涝成灾。

为此,境内人民在1977年至1978年间,从响水坝至游虾洞河段,重新凿开了一条长25.3公里,口宽70米,底宽45米,水深6.5米的人工运河新盘江。新盘江上3道节制拦河闸、10座公路桥、17座人行桥,造型各异,有的似巨人之口,吐纳江水,有的如卧波长虹,连接西东,有的拱吊平桥,车来人往。运河东堤顶宽10米,西堤顶宽7米,河岸面护石4米多高。余部及两背植于翠柏,林高数米,形成了25公里的绿色长廊,东堤已为柏油路面。盘江运河的开凿,使洪涝得以畅泄,两岸万顷良田旱涝保收。除不长的汛期夕,盘江温顺恬静,渔鹰鹰舟捕,顽兰戏水,江水清澈,波光粼粼,如银河,似素带,翠边相夹,飘绕于陆良平原,实为境内一大壮景。

爨龙颜碑

爨龙颜碑位于陆良彩色沙林西面3公里的薛官堡斗阁寺内,全称为“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史都县侯爨使君之碑”,又称大爨碑。碑为长方形,额半圆形,高3.8米,上部浮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下部正中穿孔,左右刻日月,日中刻俊鸟,月中有蟾蜍。

碑立于南朝刘宋二年,是爨龙颜死后2年所立,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碑文为爨道庆所做,其书法艺术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书法雄强茂美,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推其为“神品第一”,“古今楷法第一”,称其“当为隶楷极则”。

《爨宝子碑》、《爨龙颜碑》两碑皆于清朝出土于云南省,《爨宝子碑》较《爨龙颜碑》早立53年,两块碑为同一时代的作品,在风格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人们经常把两碑合称为《二爨》,而曲靖也称之为二爨之乡。 

9、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滇陆猪

由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主持,陆良县畜牧兽医局、陆良县种猪试验场联合攻关,利用乌金猪、太湖猪-优良地方猪种和长白猪、大约克两个国外著名猪种为原始育种素材,杂交合成理想型零世代后,横交固定,继代选育,历经15年10个世代扩群选育而成,是云南省第一个自主培育成功的新品种。该猪种具有产子多、肉质好、生长速度较快、母性强、耐粗抗逆、瘦肉率高等优良特性,被列为云南省“宣威火腿加工产业化生产项目”的主要原料猪种之一。专家认为,滇陆猪新品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云南省难得的一个好猪种。

滇陆猪是云南省著名猪种,原产地在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该猪种由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主持,陆良县畜牧兽医局、陆良县种猪试验场联合攻关,利用乌金猪、太湖猪1优良地方猪种和长白猪、大约克两个国外著名猪种为原始育种素材,杂交合成理想型零世代后,横交固定,继代选育,历经15年10个世代扩群选育而成,是云南省第一个自主培育成功的新品种,是宣威火腿的主要原料猪种,是云南省六大名猪之一。

此猪全身被毛白色,头大小适中,额面清秀,颜面微凹,嘴筒平直而稍短,耳中等大小前倾稍下垂,背腰平直,腹部紧凑,四肢粗壮,肢蹄结实,体型匀称,各部位结构良好。具有产仔数高,瘦肉率高,耗料少,适应性强,母性好、耐粗饲、肉质优等特点。“滇陆猪”现已成为了七里香、食唯鲜、众益等陆良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首选原料。企业加工出的猪肉产品已逐渐成为知名品牌,进入了全国各大型超市。

在精心培育好品种的基础上,该县全力抓好“滇陆猪”的产业化开发。依托县种猪试验场和滇陆猪研究所,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猪种的继续选育、扩繁和示范推广,有效巩固“三群一网”良种繁育体系,该县在县种猪试验场的基础上,建成了76个滇陆猪扩繁场。同时,该县加大“滇陆猪”的推广、饲养。据统计,全县在本县及周边地区共推广了“滇陆母猪”56437头,总计为这些地区新增社会经济效益8400万元。陆良凭借“滇陆猪”,已真正发展成为了全市乃至全省重要的优质仔猪基地。

曲靖干巴菌

干巴菌:学名:绣球菌、马牙菌等,其貌不扬,但味道却鲜美无比,是野生食用菌中的上品。每年七至九月生长在马尾松树下,这种菌没有菌盖和菌褶,一簇簇地生长,状如牛马,人们又把它形象地称为“牛牙齿菌”。干巴菌刚出土时,呈黄褐色,老熟时,变成黑褐色。干巴菌肉质坚韧,富含钙、铁、硫胺素和蛋白质等营养成份。干巴菌有一股酷似腌牛肉干的浓郁香味,云南人把腌牛肉干称为干巴,因而此菌得名干巴菌。干巴菌宜于炒食,荤、素皆宜。素炒时,用将干巴菌撕为细丝、洗净,配加青椒丝、大蒜、盐等,炒熟即可食用。这道菜沁人肺腑,有浓郁的牛肉干香味。荤炒时,将洗净的菌丝浸入鸡蛋清,在油锅中滑一遍,再加入火腿丝、青椒丝、盐等佐料,炒熟后,盛入盘中,淋上少许芝麻油。这道加了火腿的菜肴,使得火腿和菌的鲜香相辅相成,香气更加浓郁,滋味更加醇厚,食后令人久久难忘。

陆良蜜香梨

陆良蜜香梨是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的特产。陆良蜜香梨质优味美、肉白脆嫩,皮薄腻黄,甘醇沁心令人爽,甜汁染指似糖粘,远近驰名人称赞。

陆良蜜香梨早在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就在马街镇大量栽植。

蜜香梨是怎样引进陆良?传说是明初沐英征南,坐镇昆明后,设“卫”防守,实行“军屯”大量的内地汉族官卒安家定居下来,并传人栽桑、养蚕、纺织等中原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在那些军屯人员中,有很多是河南、河北、安徽、江西等人。当时陆良只有酸梨、桑皮梨之杂类梨果味道却不好。屯戍的军卒,利用回乡接取家眷的机会,把河北“鸭梨”芽条带来陆良嫁接。那时交通不便,河北距云南水旱途程八千余里,芽条经不起长时间的干涸,据说有人从民间访得个妙法,用萝卜挖空,将芽条大半部分插入萝卜心里,就这样安稳地带来了,这就是蜜香梨引进陆良的来历。

嫁接成功并繁衍起来的鸭梨,当初叫做“细皮梨”,叫它“蜜香梨”则是清代嘉庆时代的事了。据传说,嘉庆年间,有一官吏将梨奉敬嘉庆帝,嘉庆帝品尝后,称赞:“其汁蜜甜,其味香浓”,由此便称为“蜜香梨”。

上一篇:先锋镇

下一篇:月光魅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