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竹篱
孙竹篱(1909—1986),名守仁,河北滦县人。抗日战争期间躲避战乱,随东北大学一道移居四川三台县,至1958年定居射洪。他是著名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任四川省市政协委员,县政协常委,四川诗书画院副院长,一生从事美术教育,晚年钻研诗画创作,擅意笔花鸟画,常作荷花、梅花,作品有《画梅》、《鸡雏》、《墨荷》等。作画近千幅,书法二百余件,作诗六百余首,受到文化艺术界的推崇,著有《孙林书画集》,《竹篱诗文集》。
中文名:孙竹篱
别名:守仁
国籍:中国
民族:汉出
生地:河北滦县
出生日期:1909年
逝世日期:1986年
职业:画家
代表作品:《画梅》《鸡雏》《墨荷》《孙林书画集》《竹篱诗文集》
1、竹篱履历
1927年在唐山从事教育工作。
1937年供职於东北大学工学院,“七·七”事变後随校迁西安,继迁四川三台。
1949年後於三台、射洪等地任中学和师范学校美术教师。
1977年退休,继续美术辅导工作。
1982年於成都举办个人中国画展览,后受邀至唐山展出。
曾任成都画院画师,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绵阳地区画院院长,三台县画院名誉院长。
2、竹篱生平
孙竹篱幼年随父读书,打下古文经典基础。弟兄皆善书法,竹篱独喜绘画和诗文。15岁入滦县中国后因家贫中缀,17岁在北平琉璃厂做画师,宗法任伯年及上官周、钱慧安、吴友如等名家。青年竹篱曾至无锡工作再转赴西安,他受聘于东北大学任职,“抗战”爆发前夕,孙竹篱于1937年再随东大内迁四川三台县。1952年,孙竹篱从教于子昂故里射洪县一直到退休。射洪是人文荟萃之乡,唐代杜甫曾到此住过,韩愈称“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的初唐大诗人陈子昂开盛唐一代诗风之先河,流芳千古惠及后人。射洪至今地方文风很盛,能诗能画的人很多。作为文人画家的孙竹篱,在这样一个人文环境中生活工作和创作着。虽一时有些政治上的挫折,他也能以平静心态坦然度过,而他的艺术之树却始终绿叶婆娑,繁荫满地。一直坚持诗书画创作的孙竹篱,这一时期为射洪人民留下了大量艺术珍品,从民间到官员,竹篱先生的国画作品广为流传和被收藏。射洪书画界亦因有竹篱先生而十分活跃,争相拜师学艺者众多。
孙竹篱1986年去世,离开射洪人民已有20年之久。但在射洪,那一袭俭素的布衣,一竿旱烟袋,花白的胡子,深深的皱纹,满面天真和善的笑容,依然活在人民的心中。而他那大写意的诗意画,影响了和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射洪画家、诗人。
3、成就及荣誉
1980年7月,在成都参加省文化会的孙竹篱同冯健吾、吕林等十来位画家应邀到金牛宾馆作画,当时正在四川视察下榻在金牛宾馆的小平同志来看望画家。在孙竹篱的画室,一一看过墙上的作品,*高兴地说:“诗书画一体,这才是中国画的特色”。小平同志的女儿邓琳深深地被孙竹篱的画作所吸引,她希望四川以后多选些这样的作品去北京。
1982年9月,邓琳专程拜访孙竹篱,两人就中国画的源流、发展及自身对艺术的追求作了深入的交谈。随后两人合作诗画留念。
1982年3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绵阳地区文教局联合举办了“孙竹篱国画展”,孙竹篱一夜成名。
这次展览共展出孙竹篱花鸟画精品96件,《荷花》、《田园风味》系列作品令观者无不为之倾倒……方毅同志为展览题词:“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省美协副主席吕林观后说:“(孙竹篱)像展开双翅的凤凰,从偏僻的山林飞到繁华的省城来了,看了使人激动”。中国画研究院两位副主席黄胄、蔡若虹兴奋地来到展厅,逐幅细看。看到妙处,黄老拄杖久久伫立,若有所悟;而蔡老则手拂长鬓,开怀大笑,展览馆不得不做出决定:原定展出10天,再延长20天!
随后,省内外报刊经常见到他的作品和评介文章,一时名声大躁。有人惊呼“四川又出了陈子庄”。“伏久者,飞必高”。而孙竹篱正如伏枥老骥,一跃而长风千里。
4、社会评价
人格和艺格,人品和艺品总是一致的。单纯和真诚常常表现在竹篱的画里,他画荷,画鸭,凡所画之物大都日常亲历观察,不仅生动可爱而且真纯自然,或繁或简或夸张变形,都自出胸臆。在人们的记忆中的竹篱老人正是这样的真纯善良的人,人品和艺品的一致,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对名利得失的淡泊,宽厚仁爱的胸怀,更是人们异口同声地赞美。文艺家肩负着向大众传播真、善、美的责任,孙竹篱先生的崇高风范不愧为一代宗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