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改革
经济*改革ReformoftheEconomicSystem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经过三十年的努力,中国经济*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基本建成了*市场经济的框架,经济*的各个层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市场经济特征,总体市场化程度达到70%左右,成效显著。
中文名:经济*改革
外文名:ReformoftheEconomicSystem
前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
时长:三十年
目前成果:基本建成*市场经济的框架
1、简介
经济*改革
经济*改革(ReformoftheEconomicSystem)是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在中国,大规模的经济*改革起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其基本目标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改革成为*市场经济*。在所有制方面,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在分配方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在农村,进一步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双层经营*;在城市,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在宏观调控方面,对计划、财政、税收、金融、物价、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进行系列配套改革。同时实行对外开放等等。加快经济*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必由之路。
2、历史回顾
中国30年的经济*改革大体经历了计划经济*内部引入市场机制改革、有计划商品经济、建立*市场经济*、完善*市场经济等四个阶段。
经济*改革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内部引入市场机制改革(1978—1984年)。
这一时期在理论上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第一次使市场调节在经济*中取得了一席之地。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不仅肯定了市场调节作为计划调节的补充是必需的和有益的,而且把计划调节区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指出对许多产品和企业适宜实行指导性计划。这个提法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传统观念,但在理论上没有完全树立起商品经济的应有地位。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是在计划经济*内部引入市场机制,以求引入市场机制完善计划经济*。在实践方面,这一时期主要是在农村推行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以及对部分工业企业实行扩大自主权的改革。
第二阶段: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1984—1992年)。
这一时期在理论上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说法。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改革的决定》,第一次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正式提出了*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思想。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对*市场机制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和说明。报告指出:“*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同时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模式。但是这一理论把发展市场体系仅仅理解为发展商品经济,因此对于市场机制的理解还比较简单。在实践方面,这一时期实施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改革的内容、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到生产关系的所有方面和部分上层建筑。一是通过所有制方面的改革,调整了所有制结构。在总的结构上,从过去的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逐渐改变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二是通过*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变,为实行*市场运行机制准备了*基础。计划*、投资*、财政*、流通*、价格*、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都进行了以引进市场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第三阶段:建立*市场经济*阶段(1992—2003年)。
这一时期,在理论上确立了“建立*市场经济*”的说法。1992年*南方谈话,明确了“计划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等思想。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至此,人们对*的认识就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中彻底摆脱出来,市场经济开始与*基本制度相结合,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目标。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在实践方面,一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微观基础的转型。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全面参与市场竞争,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二是以配套改革为内容的宏观制度的创新。对财政、税收、外汇、金融、投资、外贸以及流通*等综合配套体系进行改革,取得良好效果。三是以市场流通和社会保障为主的宏观*改革。通过市场流通领域改革,健全了市场规则、整顿市场秩序;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迈出了重要步伐,探索建立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阶段:完善*市场经济阶段(2003年至今)。
这一时期,在理论上进一步肯定了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必要性。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进行了全面部署。此后围绕市场经济*改革等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了“五个统筹”、“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新的提法,大大促进了改革实践的进行。在实践上,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包括: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等。下面我们从多个角度对中国三十年*改革的进程进行考察。
2015年5月18日,经*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2017年4月26—27日,2017年全国经济*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就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部署的改革任务,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报告》关于2017年经济*改革工作的各项部署,落实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7年深化经济*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7〕27号)提出了具体要求,安排了2017年经济*改革重点任务。
2017年12月,2017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改革持续推进,经济更具活力和韧性。改革开放要加大力度,在经济*改革上步子再快一些,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扩大对外开放,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3、改革内容
农村经济*改革
农村*及乡镇企业成功迈出五大步中国经济*改革始于农村。截至目前,农村经济*改革成功迈出五大步,以下分别述之:
经济*改革
(一)1978-1984年主要是普及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起点是从否定一大二公的公社*开始,把低效率的集体公有、统一经营、统一生产、统购统销*,改革为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即以家庭为市场经营主体,实行上交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激励与监督问题。此外国家还改革了农村价格*,提高了18种农产品收购价格(见图1)。农村基本制度的改革,既调动了家庭分散经营的积极性,又体现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因此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据统计(以不变价格计算),1978-1984年农业总产出增长率和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2.2%和75%,是历史上农业增长最快的时期。计量分析表明,这一时期的农业总产出增长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贡献最大,贡献率为46。8%,价格*改革次之。同期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137元增长到3976元,名义增长率高达17.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的实际增长率为15。1%。这一时期,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业劳动力逐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了日益庞大的待业群体。为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社队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国家对社队企业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供销、贷款、税收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为社队企业发展提供了基本政策依据和制度保证。
(二)1985-1990年主要是改革农产品流通*和农村非农产业*。在农产品流通*改革方面,加快了*调控向市场交易的转换力度。1991年与1986年相比,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中,国家定价由17种减少到9种,销售价格中国家定价由14种减少到7种。农产品生产价格形成中,计划定价由1978年的94.4%下降到1990年的25.2%。农产品流通*改革带来了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据统计,1985-1990年期间,农业产出的年均增长率为47%。这一时期的另一个巨大成就主要体现在乡镇企业的兴起与发展上,1984年*4号文件将社队企业正式改称为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就业人数由5208万人增加到9546万人,总产值由170989亿元增长到649566亿元。
(三)1991-1995年农村改革基本停滞,乡镇企业处于治理整顿状态。这一阶段,除了1994年国家再一次提高了部分农产品收购价格以外,农村没有比较有影响的改革措施出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制度效应释放殆尽,农业发展停滞。这一时期国家对经济进行了全国性的治理整顿,乡镇企业发展势头明显受到抑制,*大批次关停并转。
(四)1996-2003年我国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乡镇企业发展再掀新高潮。农村税费改革主要是规范税费管理,实行税费统一。截至2003年底,税费改革的试点省份已扩大到20个,涉及农业人口约6.2亿人。这一时期,乡镇企业进入全面发展的第二个高潮。1992年*南巡讲话后,国务院下发了一系列文件,确认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2003年至今主要是建设*新农村。从2003年开始,*一方面大幅度增加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和补贴;另一方面,2006年**宣布完全取消农业税,更为彻底地解除了农民的负担。同时,经过市场的优胜劣汰,一些素质偏低的乡镇企业破产,多数乡镇企业的质量大大提高,与城市正规企业并驾齐驱,继续发挥着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功能。统计资料显示,到了2006年乡镇企业吸纳的劳动力为14680万人。总之,发端于农村的经济*改革,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建设中国特色*事业起到了开拓性作用。农村经济*改革的基本经验在于,以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采取渐进式改革策略,并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改革的成绩在于成功迈出了五大步,这五大步都沿着市场*改革的大方向有所推进和创新,但都尚未完成,各大步之间还没有统一起来,所以,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上,还要继续把改革推进下去。未来我国农村改革的重点在于,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适应农村规模经营的趋势,消除包干到户的分散弊病,创新适度统一经营的生产关系;对包括农村土地制度、粮食流通*等在内的诸多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改革;对整个农村经济*和农村基层政权*进行配套改革;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
所有制结构改革
基本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混合所有制结构。我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相结合,即在公有制经济之外,大力培育非公有制经济。上个世纪80年代,关于所有制越大越公、越纯越单、越统越少越好的传统结构被打破。90年代初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之后对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以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形式等方面的认识不断深化。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2006年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占城镇劳动力总量的比重达到了74%;在工业总产值中,非国有经济的比重2004年已达到59.1%;在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已经达到了67%。但是,在以资产比重为依据测度的所有制结构的这种变化中,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依然得以明显体现: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国有经济牢牢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并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表5)。三十年来所有制结构改革使我国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它改变着经济运行的基础并影响了经济*变革的方向。所有制结构改革的实践表明,妥善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关键在于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断发展完善公有制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由于在化解社会矛盾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未来若干年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框架下,非公有制经济还需要大发展,特别是在竞争领域的经济活动,将主要由非国有经济承担。同时,各种经济成分都需要辅以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譬如,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等。.
国有制企业改革
经济*改革
价格*改革
从双轨制成功过渡到*市场经济价格*按照价格改革的思路和重点的不同,我国价格*改革经历了如下过程:1979-1988年为价格双轨制阶段。这一阶段价格改革的主线是,完善计划价格*引入市场机制价格双轨制。价格改革的措施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产品价格的调整,包括提高粮食和棉花等18种主要农产品的价格等。二是对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实行双轨制定价。价格双轨制是我国价格改革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是一种典型的局部*化方案,实践表明,通过价格双轨制的渐进过渡,在改革初期不仅让市场机制逐步发挥作用以改善资源配置效率,而且市场化过程本身还有助于传统国有部门的增长和平稳过渡,没有给过渡初期的宏观经济造成严重不均衡的压力。通过这一阶段改革,我国商品价格形成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到1988年,在全国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和全国农产品收购总额中,由*定价的分别占29%和24%,*指导价分别占22%和19%,经营者定价则分别增长到49%和57%。1989-1991年为价格改革的调整巩固阶段。由于价格改革第一阶段后期操之过急,闯关失败,价格改革进入治理整顿时期。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和改善价格宏观调控体系,方式是控中求改,相机调放。在价格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对市场价格的调控手段,初步形成了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相结合的价格管理机制。1992-2003年为*市场价格*的目标确立与形成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继续放开消费品价格,包括粮食价格和工业消费品价格;二是生产资料双轨价格逐渐转为按市场供求定价,截至2004年,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的程度达到92.8%;三是要素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探索,在劳动力价格、房地产价格以及资金、技术和信息价格等方面,国家都出台了相应措施加速其市场化进程。总之,在这一阶段,建立*市场价格*的目标模式最终确立,并占据主导地位,价格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以往,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新的价格形成机制已经确立,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04年至今为价格*改革深化阶段。这一阶段,*在资源市场化、垄断和公共产品定价机制上的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推进了水价改革,深化了煤电价格改革,实施了煤电价格联动,并积极推进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纵观三十年来价格*改革,成果显著,消费品价格几乎全部市场化,生产资料价格绝大部分市场化,要素价格也基本市场化。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价格改革未来需要做好如下一些工作:调整价格结构,抑制无序价格竞争;加强对价格水平的宏观调控,防止通货膨胀;继续扩大价格改革的覆盖面,加快与国际价格*接轨。
经济*改革
金融*改革
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我国金融*改革的历程,基本上遵循着先机构、后市场、再产品的顺序。金融机构改革经历了从银行体系到银行与非银行机构并存的多元化体系,再到分业管理框架下不同金融机构明确的分工体系,以及近年来着手试验的综合经营体系这样一个变革过程。在金融*市场化改革方面,经历了从计划管制到市场化、从试点到推广、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金融产品则经历了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具体来说,我国金融*改革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从1978年中国农村改革开始到随后的企业改革过程中,我国的金融*改革基本上处于研究和探索时期,实际上的改革相对滞后一些。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金融*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金融机构的框架体系,逐步形成多元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其中,监管系统是中国人民银行;银行系统包括国家专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区域性银行和信用合作社;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有保险公司、信托投资、租赁公司以及各大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但这一时期,金融市场没有发展起来,市场化程度很低。从90年代中后期到2002年,我国的金融*改革主要是形成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监管系统发展到一行三会。在银行系统中,又成立了三大政策性银行,发展了股份制银行,建立了区域性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在2001年中国入世后也加快了进入步伐,再加上农村信用社及其他存款贷款类金融机构,整个银行系统呈现出多层次相互竞争的格局。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得到空前发展,出现了一些非银行金融中介,如证券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社保基金等等。同时,随着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的建立,改变了以前我国金融体系中有机构无市场的境况。分别于1990年底和1991年4月在上海和深圳成立的两个交易所,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初步形成,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2003年至今,为金融机构企业化改革和服务于直接融资的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时期。面对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我国开始对金融机构进行企业化改造,使其成为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具体内容包括,剥离国有商业银行呆坏账,国家向国有银行注资,建立商业银行资产经营负债体系,强化以资产负债比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监管;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等等。近几年,一些新型的服务于直接融资的金融中介机构,如各种基金管理公司、产业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快速发展;各种新的金融产品、金融衍生产品不断创新,更加丰富。总之,这一阶段的改革,使我国的金融机构初步建立起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金融风险隐患基本得到控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平均约为5%以下,税后利润大幅增长;新型非银行机构发展迅速。三十年来我国金融*的渐进式改革,既保证了整个转轨时期经济的平稳发展,也实现了自身的改革目标,改革的成就从整体上可以概括为:建立了分工合作的金融机构体系,以及由货币、证券、保险、外汇组成的金融市场体系;宏观金融调控已从直接控制信贷规模,转向了利用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控;金融监管明显加强,外汇管理*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人民币汇率稳定,形成了面向全球开放的金融市场新格局。三十年来我国金融*改革的经验大致可概括为如下几点:(1)金融*改革必须与经济*改革协调推进;(2)加强宏观调控、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3)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基本保证;(4)促进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协调发展,是提高金融运行效率的基础;(5)金融*化、金融国际化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6)立足本国实际、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是推进改革的有益尝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正在蔓延的新形势和国际金融体系的不断变化,展望未来我国金融*改革,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给予高度关注:一是实现融资方式的多元化,大力发展以股权融资为主的直接融资;二是进一步深化利率及汇率的市场化改革;三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四是推动金融业的混业经营;五是创新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六是进一步规范金融监管,加强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
经济*改革
财税*改革
从放权让利的探索到分税制和公共财政*的全面改革以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为分水岭,我国财税*改革经历了两个阶段。
1978-1993年是第一阶段,改革的主要特征在于放权让利,手段大多是探索性的,目的在于刺激地方*及其他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经济效率。其中,财政*经历了三次改革,核心是实行财政包干的管理*。1980-1984年,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管理*,具体举措包括财政支出按隶属关系加以划分,明确*和地方财政收支范围等。1985-1987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具体举措包括按照利改税新要求重新划分*和地方的财政收入等。但严格地讲,这次改革依然没有突破分灶吃饭的改革框架。1988-1993年,实行的是包干财政管理*。包干制在改革开放初期对调动地方*积极性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它作为*和地方之间的博弈不规范,也不科学,后果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79年占31.1%下降到1992年的12.9%。但这一阶段的改革为1994年启动分税制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税收*方面,这期间的主要改革举措是实行利改税。1983年实施第一步利改税,主要举措侧重于在税利并存的情况下逐步扩大上交税收的比重,目的在于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1984年实施第二步利改税,由税利并存向完全以税代利过渡,具体举措包括发布国营企业所得税、调节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盐税、资源税等一系列行政法规。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大规模的税制改革。由于受到种种局限,这期间的改革未能取得预期成效,改革的手段也大多是试错性的,因此,不足以称为财税*的重塑和创新。但这一阶段的改革为第二阶段的税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从1994年至今为财税*改革的第二阶段,主要特征在于全面改革,改革的手段具有创新性,改革的目的在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财政管理*和运行机制。财政*改革分两个步骤,一是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改革,*和地方按事权范围和支出内容的界定,合理划分财政收入,并确定*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数额,建立过渡期的专一支付制度等;二是1998年确立了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改革目标,这是1994年后中国财政领域力度较大、范围最广的一项变革,其特征在于规范化、法治化和*的相对稳定性。1994年以来的税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和营业税为补充的新的流转税制度;健全和完善所得税制度,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改革和完善其他税种,等等。经过第二阶段的改革,我国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化要求的财政管理*,从总体上看,这是一次建国以来力度最大、成效显著、影响深远的成功的改革,成功的标志主要有两点:一是规范了分配关系,包括国家、企业与个人之间以及*与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二是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统计数据显示,*财政收入在全国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从1994年前平均30%左右上升到1994年的55.7%的水平,1994年后一直稳定在50%左右。另外,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到2006年为18.4%,比第二轮改革初期1994年的10.8%高出近8个百分点。关于财政*改革三十年的基本经验可归纳为:财政职能的转变必须与*职能转换和经济职能转换同步进行;财税*改革必须走渐进式改革道路,必须与国企、金融、投资*改革协调推进。当然,目前的财税*仅是一个大致轮廓,未来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健全*和地方*间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财政分配关系;建立科学、规范、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综观三十年的*,我们看到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上述七个市场化趋向的改革层面以外,这种巨变还具体体现在以下层面:在劳动力市场方面,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逐步成熟,目前基本建立了劳动力流动和工资决定的市场化机制框架;在收入分配方面,从改革开放初期以按劳分配为主,强调公平与效率并重,到党的十四大提出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党的十七大提出继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强调公平与效率统一,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收入分配制度;在教育、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面,基本上实现了与*市场经济*接轨;在政治*改革方面,主要体现为*职能转变,在逐步压缩*经济建设职能的同时提升其公共服务职能;在对外开放方面,经历了全方位、宽领域和深层次的对外开放的*,目前初步实现了双向开放格局。总之,改革开放三十年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三十年,三十年的改革总体上表现为一种渐进式的增量改革,这种改革路径并非简单地照搬西方标准化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是结合本国国情所进行的创造性的制度选择与制度安排。实践经验表明,这种中国特色的改革路径既避免了强制性的制度变迁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又结出了我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的硕果。
4、牵引作用
经济*改革对其他改革具有牵引作用,经济*改革是牵引各项改革的火车头。这种牵引作用具体表现在:
经济*改革
一是虽然经济*改革与其他各项改革内容不相同,方法方式不同等,但过去改革特别是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各项改革提供借鉴,少走弯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道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既是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也是其他各项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二是因为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功,增强了党领导各项改革的凝聚力,增强了上上下下对深化其他各项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三是因为经济*改革每深人一步必然对其他各项改革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并影响着其他各项改革的进程。正如*同志在1986年9月3日会见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时所说的:“现在经济*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就不能保障经济*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改革对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可见经济*改革越深化,对其他各项改革就会提出越高的要求,也越要求加快其他各项改革。
四是许多经济*改革的内容内生于其他各项改革之中,比如,*职能转变,既是经济*改革的重点,又是政治*改革、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化经济*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和市场的关系,深化文化、社会*改革同样要处理好*和市场的关系。深化生态*改革也离不开*与市场关系的调整。在一定意义上,深化经济*改革的过程就是深化其他各项改革的过程,经济*改革每前进一步,也都带动其他改革向前迈进了一步。
5、成就
30年经济*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创造了经济连续高增长的奇迹。其成就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经济*改革
1.机制建设与制度创新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经济改革主要是以*改革和制度创新为主线展开的。(1)初步形成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确立了市场作为资源主要配置手段的地位,改变了计划经济*下的国家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引入了竞争机制,提高了资源配制的效率。(2)初步形成以公司治理结构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制度。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微观*的基础,一直是经济*改革的一条主线,经过30年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初步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解决了计划经济*下的低效率、高负担的问题,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3)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经过30年经济*改革,我国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首先,初步形成了*市场经济宏观*框架。一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方面,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在收入分配*方面,建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体系并存的分配*,极大调动了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三是在宏观调节机制方面,初步建立了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调节机制;四是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初步建立了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了城乡市场的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衔接,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五是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初步建立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了适合国情的社会保障,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稳定。其次,初步形成了*市场经济微观*框架。一是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明显,国有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二是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2.市场主体培育成效明显。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下,国有经济一统天下,不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市场主体单一,国有经济经营范围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与市场经济*改革同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在理论上经历了“利用论”→“补充论”→“重要组成论”等三个阶段;在实践中经历了政治高压下艰难起步→夹缝中求生存→实践中高速发展等三个阶段(白永秀,2005)。伴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尤其是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非公有制企业在数量上、规模上、进入领域以及自身竞争力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量。以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GDP和就业岗位为例,非公有制经济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产值占GDP的比重从1979年的不足1%增长到2005年的“半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个体私营企业平均每年净增工作岗位500万到600万个,占城镇净增工作岗位的四分之三,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3.人本主义理念、人力资本经营理念及培养机制初步形成。首先,人本主义理念得以确立。30年的经济改革与发展,逐步实现了经济发展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尤其是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更加强调人的作用和人作为发展终极归宿的地位;实现了由片面的追求物质增长向追求人的价值实现和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的转变。其次,人力资本的管理理念及培养机制初步形成。30年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历程,逐步印证了人力资本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尤其是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相应社会对人力资本管理理念也日益形成;与此相对应,培育人力资本的相应机制和对策也逐步形成。4.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30年经济*改革,使得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发展,广大群众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获得较大提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上升,由1978年的人均133.6元,增加到2006年的358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幅度更大,从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2006年的11759元。从居民食物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来看,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1995年以前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50%以上,农村居民在58%以上,到了2006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3.0%。5.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实现了国内外市场的衔接,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改革推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吸收外商投资稳步发展,对外经济合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从1978年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逐年大幅增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03—2006年我国货物进出口快速增长,年均增长29.8%。到2006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已达17604亿美元,占世界的比重提高到7.2%;在世界的位次从2002年的第6位,提升到2006年的第3位。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外商投资总体呈上升趋势,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一个成熟稳定的全新发展阶段,2003—2006年,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以年均4.6%的速度稳步增长,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引进了大量的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技术,促进了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加快了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6、经验总结
总结30年经济*改革的经验,归纳出导致“中国奇迹”的关键要素,对于更好地推进经济*改革,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改革
1.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指出,改革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这一转折使得人们原有的、落后的排斥的计划经济观念得以转变,使得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体的地位得以确立,使得经济发展的*和制度得以创新和发展,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首先,改革开放是经济*改革的强大动力。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有的是由发展不充分带来的,主要是通过加快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来逐步加以解决;有的是由*机制不完善带来的,主要是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各制约性*性因素解决。无论是解决发展还是*问题都是依靠深化改革来提供强大动力的。其次,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的建立提供了外在推动力。一方面高度发达的国际市场经济关系和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成为国内改革经济*、强化竞争机制的外在推动力,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开放型经济同国际市场接轨后,为各类市场的培育和完善提供国际标准,还为国内加快建立相应的各类市场提供外部推力。此外,对外开放开拓了国际市场,为引进外资、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供了平台,为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奠定基础。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改革30年来,我国一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这为市场经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首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改革的实施提供了思想认识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求必须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求必须对落后的经济*进行改革,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改革过程中,在认识方面,我们先后经历了“计划为主、市场为辅”、“有计划商品经济”以及“建立*市场经济”、“完善*市场经济”等认识层面上的提升。其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改革的实施提供了环境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求*为经济改革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要求*不断探索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新模式,这些都为经济*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改革30年来,我国在农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探索出了很多新的经验和方法,同时*对经济改革的支持和服务也越来越到位,为经济*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3.坚持多元化改革的思路。我国的经济*改革并不是单一领域的改革,而是多个领域的多个方面的改革。在改革前两个阶段实际上有两条主线:一是通过所有制方面的改革,调整了所有制结构。在总的结构上,从过去的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逐渐改变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二是通过*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变,为实行*市场运行机制准备了*基础。对计划*、投资*、财政*、流通*、价格*、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都进行了以引进市场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在深化改革阶段(改革的后两个阶段)主要是围绕所有制结构完善、国有企业改革深化、行政管理的完善、市场体系的完善以及财政、税收、金融、外汇、计划和投融资*改革的深化等问题展开。可见,在改革的各个阶段都是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而不是单一的一个方面的改革。
4.坚持渐进式的改革模式。渐进式改革是指在根本经济制度不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限制或阻碍经济发展的经济*进行逐渐地改革,渐进性则主要表现在从增量改革逐渐向存量改革过渡、从局部改革逐渐到整体性推进和先易后难的变迁进程。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从改革时序安排的渐进性。从农村改革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先着力发展比较适应市场经济的非公有制经济,而后重点推进国有经济的改革;先发展商品市场,然后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价格改革先调后放,调放结合,并逐步同国际市场价格相联系;生产、流通、价格等都出现计划内外双轨制,然后向市场单轨制过渡;经济特区、沿海城市改革开放先行一步,逐步向内地推开,实现全方位开放等等。二是在改革推进的方法上渐进性。先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然后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步实行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整体推进;另外,先易后难,先改革那些比较容易改的领域,最后搞攻坚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三是改革步骤的渐进性。中国的改革是分步进行的,集中于制度革新,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产权进行改革,通过保留剩余的方式激励农民;中国的改革过程中更多地采取了试验的形式,允许部分地区或部门率先改革,成功之后再向全国或全行业扩展,例如经济特区的建立;初始条件对于改革方式的选择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采取了由易到难的改革顺序,避免出现大的冲击,保持了社会的稳定。概括来讲,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是最小化政策贯彻执行的成本,而不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最小化市场经济改革的政治阻力,逐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采取由易到难的改革顺序以试点方式逐步推动改革。
5.坚持*和制度创新的改革主线。改革开放30年,通过*创新和制度创新逐步为*市场经济*的建立扫清了发展障碍。首先,在改革初期,通过*建设,打破了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为市场经济*建立开辟了空间:一是在整个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内部引进市场机制,初步建立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基础;二是以扩大地方自主权为内容的投资*和财政*改革建立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宏观*基础。其次,1992年以后,我国的经济*改革开始了由市场化取向改革向建立*市场经济*转型的转变,在改革内容上也开始逐步由*改革转向制度创新。主要包括通过制度创新推动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微观基础的转型以及以配套改革为内容的宏观制度的创新等。其中,总体配套改革方面的制度创新涵盖财政、税收、外汇、金融、投资、外贸以及流通*等各个方面。第三,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改革进入完善*市场经济*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是在原来的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各项制度,进一步推进所有制结构的完善、行政管理*的完善、市场体系的完善等。
6.坚持把促进改革、发展与稳定相结合的原则。我国是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改革的目的是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在改革初始,我国就确定了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的基本原则。在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30年成功改革的实践印证了坚持改革、发展与稳定相结合原则的重要性,离开了改革就不可能实现中国经济的连续30年的高速发展,离开发展社会的稳定就失去了载体,离开了稳定改革与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因此,三者相辅相承,共同促进中国经济*改革的实施。
《意见》提出了8个方面39项年度经济*改革重点任务。一是持续简政放权,加快推进*自身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和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投融资、价格、统一市场等改革,逐步形成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新模式。二是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深化电力等重点行业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三是落实财税改革总体方案,推动财税*改革取得新进展。实行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研究推进资源税、个人所得税、环境保护税等改革。四是推进金融改革,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机制。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五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农业农村和科技*等改革,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六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健全促进外贸转型升级的*和政策,改革完善外商投资管理*,加快完善互利共赢的国际产能合作*机制,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沿边开发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七是深化民生保障相关改革,健全保基本、兜底线的*机制。深化教育、医药卫生、文化以及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等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领域改革。八是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促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加强顶层设计并开展相关试点,扎实推进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改革,落实国有林场林区改革,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
《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问题意识、攻坚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务实高效的改革推进机制,建立落实责任制,强化督促评估,充分发挥试点的先行先试作用,做好改革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7、工作会议
2017年
2017年4月26—27日,2017年全国经济*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何立峰出席会议并作了题2017年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2017年经济*改革工作》的讲话。*经济*和生态文明*改革专项小组组长、*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鹤出席会议并就“推动改革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重大问题”作讲话。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连维良出席会议,并主持召开了地方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座谈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李朴民出席会议。
经济*改革
会议传达学习了党*、国务院关于经济*改革的重要决策部署,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改革的一系列创新理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保持高度一致,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到具体改革实践,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撸起袖子加油干,齐心协力抓落实,推动改革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会议就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部署的改革任务,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报告》关于2017年经济*改革工作的各项部署,落实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7年深化经济*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7〕27号)提出了具体要求,安排了2017年经济*改革重点任务。
会议认为,去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去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十三五”实现良好开局。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新动能培育与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协同发力,市场预期和供需关系持续改善,供给结构不断优化,积极因素继续增多,主要指标好于预期。随着*一系列重大政策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加快落地见效,经济增速连续两个季度略有回升,促改革、调结构与稳预期、稳增长良性互动,稳中向好的态势在加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正确领导的结果,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国务院决策部署的结果,体现了狠抓政策落实的“钉钉子精神”;是全国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体现了广大*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热情。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制约因素依然较多,内外部挑战交织叠加,国内经济结构性失衡尚未扭转,新旧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仍不稳固,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走势的不确定性依然较高。要有效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夯实经济持续稳定向好的基础,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持续深化改革。
会议强调,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下半年将召开党的十九大,在我们*事业发展中意义重大。经济*改革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国务院的部署要求,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的改革,突出抓好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提高改革整体效能。
会议指出,今年经济*改革的重点,一方面,要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取得新突破。扎实有效去产能,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完善职工安置、债务处置、资产处理等政策及市场化退出机制,持续推动钢铁、煤炭等重点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有效防范煤电过剩产能风险。因城因地因层施策去库存,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健全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积极稳妥去杠杆,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促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推进资产证券化,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强化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财务杠杆约束,逐步将企业负债降到合理水平。多措并举降成本,加大现有减税降费力度,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通过深化改革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推动企业眼睛向内降本增效。精准加力补短板,创新投融资*,进一步放开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公共服务等领域,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加快提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创新发展、资源环境等支撑能力。
另一方面,着力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下决心再取消、下放一批可以由市场决定、由地方承接的审批事项和审批权限,以清单管理推动减权放权,严控*裁量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切实把该管的事项管住管好、管出水平,做到放管结合、并重。深化投融资*改革,加快落实以新型核准制度为核心的投资审批制度,完善*投资*,规范*投资管理,进一步发挥*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大价格改革力度,加快放开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完善输配电、天然气、医疗服务等重点领域价格形成机制。深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推动“1+N”文件落地见效,加快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大力推进电力、油气、盐业等重点行业改革,持续夯实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着力抓好“三个一批”,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剖析一批侵害产权的案例,总结宣传一批依法有效保护产权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案例,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深化市场体系改革,加快扩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试点,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公平竞争*,保障市场公平竞争。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加快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落实和完善全面推开营改增政策,深化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三大战略*机制创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细化和落实“人地钱挂钩”政策,着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用改革的办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的实施,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健全创新驱动发展*机制,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扩大服务业、一般制造业、采矿业对外开放,推进高标准*贸易试验区建设,深化国际产能合作,不断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大力推进养老保险、教育、医药卫生、文化等社会*改革,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加快生态文明*改革,认真落实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切实破除*机制障碍,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会议强调,今年改革要把握好几个问题,一要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有些需要加快的改革必须努力加快推进,有些四梁八柱的改革要稳步推进,有些需要防范化解的重大风险点要及早排除,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把握好各项改革举措的出台时机,增强自觉性,体现精准性,避免盲目性。二要吃透今年的经济形势特点。一方面,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特别是新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转化为自觉行动,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另一方面,结构调整任重道远,经济发展还处于过关期,仍面临不少挑战。必须坚持用新常态的大逻辑分析研判经济形势,通过改革开放下大气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三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影响全局稳定的突出问题,尤其是经济发展的难题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深入调研,提出明确的改革对策和方案。四要在*统一部署下,创造性开展工作。我国发展差异性大,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把*的顶层设计和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更好结合起来,既坚决贯彻落实*的统一部署,又要在实际操作中密切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合理调整,鼓励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基层创新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总结和宣传推广。五要善于抓落实。要按照党*国务院的要求完成好规定动作,严格把握好进度,排好时间表,责任落实到位,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要按照问题导向原则选好自选动作,抓住突出问题推进改革。对已经出台的政策,要善于通过抓典型的办法狠抓落实,抓两头、带中间。在国企、金融、科技、教育、养老、生态等领域,都要能抓出一批好的典型案例,以点带面,推动改革落地见效。六要抓好改革队伍建设。要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作用,着力解决*管得偏多、市场作用发挥不充分问题。要善于学习、深入调研,掌握第一手情况,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一些基本问题,要老老实实学习,吃透基本概念,把握基本定义,扎扎实实提出改革办法。要负责任、敢于担当,负责改革的同志要一级一级承担责任,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把工作抓起来,以改革工作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