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云龙县

科普小知识2022-09-10 15:33:43
...

云龙县是云南省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位于云南省西部,下辖4个镇、7个乡,面积4400.95平方公里,县人民*驻诺邓镇。

中文名称:云龙县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下辖地区:辖4个镇、7个乡

地理位置:位于云南省西部

邮政区码:672700

电话区号:0872

地方名人:杨名飏、王九龄、董泽等

著名景点:天池国家自然保护区、天然太极地貌奇观等

*驻地:县人民*驻诺邓镇

1、地理位置


云龙县

云龙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处横断山南端澜沧江纵谷区,东经98°52′~99°46′,北纬25°28′~26°23′之间。是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结合部。东连洱源、漾濞县,南邻永平县和保山市,西交怒江州泸水县,北接剑川县和怒江州兰坪县。东西最大横距91.8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09千米,总面积4400.95平方千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县。县城诺邓镇东距州府大理市158千米,距省会昆明市公路里程518千米。

2、建置沿革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设“比苏”县,属益州郡。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属永昌郡。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从永昌郡中划出比苏县,设置西河郡。梁末比苏废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属南宁州总管府,称尹州。唐麟德元年(664年)改属姚州都督府,仍称尹州。唐(南诏)境内澜沧江以东属剑川节度,澜沧江以西属永昌节度。宋(大理)属胜乡郡,称“云龙赕”,相传因“(澜沧)江上夜覆云雾,晨则渐升如龙”,故名。治所在今旧州。元末设置云龙甸军民总管府并防送千户所,隶属金齿宣慰司。治所在今旧州。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为云龙州,授段保为土知州,属大理府。治所在今旧州。明正统(1436—1449年)间,改属蒙化府,后仍归大理府。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云龙州“改土归流”,治所仍在旧州。明末崇祯二年(1629年)因“以盐课为要务”,州治从旧州迁至澜沧江以东沘江边的雒马井(今宝丰)。清代属大理府。民国2年(1913年)改州为县,属腾越道。民国18年(1929年)改县公署为县*,直属省,治所迁至石门。1949年11月11日*云龙县工作委员会在关里(今长新乡)大包罗村成立。11月13日,云龙县人民*在师里(今检槽乡)七登村成立。1950年1月1日,云龙县工委、县人民*移驻县城石门。云龙县属大理专区,1956年属大理白族自治州。1958年10月撤销云龙县,并入永平县。1961年3月恢复云龙县,仍属大理白族自治州。

3、行政区划

2011年,全县有诺邓、功果桥、漕涧、白石4个镇和宝丰、关坪、团结、长新、检槽、苗尾、民建7个乡,85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社区。

4、人口民族

【人口】2011年末,全县总人207117人,其中男性106889人,女性100228人;农业人口187253人,非农业人口19864人。全年出生1646人,出生率7.96‰;死亡1017人,死亡率4.92‰;人口自然增长率3.04‰。60岁以上人口26126人,占总人口的12.62%。全年流动人口13364人,其中流出6669人,流入6695人。

【民族构成】云龙境内居住有白、汉、彝、傈僳、苗、回、傣、阿昌等20多种民族。2011年末,汉族人口25958人,占总人口的12.51%,少数民族181209人,占87.49%。在少数民族人口中,白族15103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2.92%;彝族12597人,占6.08%;傈僳族11240人,占5.43%;阿昌族2653人,占1.28%;苗族1662人,占0.8%;傣族1227人,占0.59%;回族435人,占0.21%。

5、自然条件


云龙县

【地质】云龙县地处滇西地槽(即三江褶皱带)之中,属青藏滇缅印尼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的中部,大地构造走向成近南北或北北西向。境内澜沧江以东属兰坪——思茅中生代红色沉积盆地的一部分,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和砂岩;澜沧江以西至漕涧河一带属崇山变质带,为各种变质岩系;漕涧河以西为中生代隆起区,主要为砂泥岩间夹页岩或炭石。

境内地层以中生代和新生代红层分布最广,其次为古生代地层。出露地层有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崇山变质岩、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老第三系、第四系。

云龙县地质构造可分为3部分,即云龙复式向斜、崇山变质带、三锅戗隆起区。云龙复式向斜以宝丰、石门、师井一线为中心,分布于县境中东部广大区域,构造走向为北北西向。崇山变质带沿碧罗雪山南段崇山山脉及其以西志本山、漕涧河以东广泛分布,是一个被变质了的复式背斜隆起带。大雪山——三锅戗隆起区分布于漕涧河以西的云龙县西南角,它由北东向的大雪山复背斜和北北西向的三锅戗复背斜组成。

【地貌】云龙位于横断山南段滇西澜沧江纵谷区,怒山山脉、云岭支脉和澜沧江、沘江(澜沧江主要支流)由北向南纵贯全境,怒江绕西部边境而过。属山区地形,从西到东依次呈南北向排列有崇山山脉、盘山山脉、清水朗山脉,占全县面积的90%以上。境内水系分布特征明显,主干河流澜沧江及支流江分别由北向南纵贯全县的西部和中部,它们的支流呈东西向或近东西向。河床坡度大,蕴藏丰富的水力资源。受江水的强烈切割,山势磅礴,谷地幽深,形成了高山峡谷相间的破碎复杂的地貌形态,古有“岩疆”之称。全县基本地势是东西高,中部低,从北往南逐渐降低。

纵贯县境的澜沧江将全县分为东西两大地貌类型区。澜沧江以东属云岭山区,海拔约在2000~2500米之间,成土母岩多为紫色砂岩、泥岩类,土类以紫色土、黄棕壤为主,植被多为云南松、栎类等针阔叶林,偏旱少雨,是全县主要牧区及以玉米、豆类为主的杂粮主产区。澜沧江以西属怒山山脉,河谷地区海拔一般为1300~1500米,山岭地带一般在3000米以上。土类以红壤、黄壤、黄棕壤为主,植被多为针阔叶混交林和竹类,多雨丰水,是全县水稻主产区。

境内山峦起伏,河流密布纵横,海拔高差悬殊大。苗尾乡喇嘛枯山海拔3663米,为全县最高点,最低点为怒江边民建乡红旗坝,海拔730米,两地相对高差2933米。县城海拔1640米。全县由高山峡谷、中山谷地、山麓洪积扇、河流阶地、高原夷平面5种地貌单元组成。受复杂多样的地貌形态影响,气候、植被、土壤多呈较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尤以垂直差异更为明显。

【气候】云龙县总体上属大陆性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但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貌影响,使得光热水等气候要素在组合和分配方面,突出表现为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相互交叉,且以垂直方向更为明显,形成复杂多变的“复合型立体气候”,可谓“一山分四秀,一地分四带,十里不同天”。最高海拔处与最低海拔处的年平均气温相差达17℃。正常年份,沘江河谷降雨量约750毫米,而漕涧地区的年降雨量则达1600毫米左右,相差一倍多。

云龙县总的气候特点是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凉同期。雨水集中在夏秋季节,易造成洪涝,冬春和初夏时节多干旱。大部分山区冬季冷凉,夏无酷暑,部分河谷地区冬季温暖,夏季酷热。春季回暖快,但春温不稳定,有时出现“倒春寒”天气。秋后气温下降慢,秋季常有连阴雨。

云龙县年平均气温16.1℃,最热月平均气温22.3℃,最冷月平均气温8.4℃。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5.6℃,极端最低气温-4℃。平均年降雨量781.4毫米,其中5~10月降雨量673.6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86.2%。历年月最大降雨量365.3毫米,月最小降雨量为零。年平均相对湿度68%,最小相对湿度为零。平均年日照2088.3小时,平均年蒸发显1828.4毫米。平均年雷暴日数37天。平均无霜期258天。年平均风速1.9米每秒,年最多风向为南东南。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433兆焦耳每平方米,属于大值区,太阳光能资源丰富区。

气象灾害频繁。直接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雪)、冰雪、大风、低温、霜冻、雷暴等。次生气象灾害有洪涝、滑坡、泥石流、农作物大面积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水文】境内河流多属澜沧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澜沧江、沘江、关坪河、漕涧河、检槽河。湖泊有天池。云龙县入境水量296.9亿立方米,出境水量为326.1亿立方米。澜沧江:从苗尾傈僳族乡上松坪入境,南流经苗尾乡、功果桥镇的20个村,至功果村马干海村出境入保山,境内流程110千米,流域面积1121.1平方千米,最枯流量277立方米每秒,平均流量985立方米每秒,入境水量296.9亿立方米,出境水量320.65亿立方米。过境澜沧江主河道水力资源丰富,进入21世纪,已建成装机90万千瓦的功果桥电站,在建的苗尾电站装机140万千瓦。沘江:发源于兰坪县金顶羊路山中,从白石镇金鸡桥入境,由北向南流经白石、长新、诺邓、宝丰等乡镇的36个村,至功果注入澜沧江,境内流程123千米,水面纵比降7.5/1000,径流面积1633.9平方千米,最枯流量3.38立方米每秒,最大流量604立方米每秒,年平均流量28.3立方米每秒,是云龙县灌溉及发电的主要水源。关坪河:发源于关坪乡北面吾补鲁山,东南流径关坪、团结乡,至腊鹅村附近流入漾濞县,云龙县境内流程40千米,水面纵比降7.5/1000,径流面积577平方千米,是关坪、团结乡的主要灌溉水源。检槽河:发源于炼登村北面的白栗登山,南流至河口入沘江,全长34.4千米。流域面积254.5平方千米,枯季流量0.97立方米每秒,灌溉沿河农田约470公顷。漕涧河:发源于漕涧镇北面分水岭,南流至马鞍山出境经保山市瓦窑镇流入澜沧江,境内流程34.8千米。水面纵比降35.4/1000,流域面积322.1平方千米,枯季流量2.75立方米每秒。

云龙县地下径流深变化在50~100毫米之间,年地下径流量为6.64亿立方米。年径流深变化在330.8~1000毫米之间,年降水量55.46亿立方米,年径流量为29.2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据第二次土地资源调查,全县耕地面积为36886.2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44%,人均0.18公顷,其中水田5374.93公顷,人均0.03公顷。县内有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紫色土、红壤、黄壤、燥红土、冲积土、水稻土9个土类,分17个亚类、20个土属、72个土种。

2010年末,云龙县林业用地面积32693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4.76%。全县国有林地面积79453公顷,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24.3%,其中漕涧林场20100公顷,五宝山林场41353公顷,天池自然保护区12533公顷,零星国有林地5467公顷,集体林地247480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64.8%,活立木蓄积量2378.25万立方米。活立木年净生长量89.69万立方米,年平均净生长率为3.78%。森林资源年总消耗量为68.23万立方米。

云龙地处滇西“三江成矿富集带”,有19个矿种,各类矿床(点)95处,其中探明储量29处。截止2009年,已初步探明铜矿储量3万多吨,铅锌金属3万多吨,铁矿近1000万吨,钠盐2亿多吨,板岩2亿多立方米,大理石2.8万立方米。

6、基础设施

【交通】2011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3842千米,其中省道222千米,县道269.4千米,乡道551.2千米,村道2769千米;全县11个乡镇已实现通乡公路100%的沥青路面或水泥路面;86个行政村中,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乡村公路水泥路面或弹石路面率达85%以上,自然村通公路率达90%以上。总长114千米,投资18.9亿元的跃龙二级公路项目在年内完工,投入试通车运行。

【水利】云龙境内河流密布,境内除漕涧镇西部、民建乡及老窝河流域属于怒江水系外,其余都属于澜沧江水系,澜沧江极其支流沘江纵贯云龙县境,怒江流经县域西境。全县共有水库9座,库容1322.19万立方米;水窖1.1万个;有人饮工程443件,饮水管网3029.72千米。

【邮政通信】2011年云龙县邮政局业务收入514万元,同比增长20%。其中邮务类收入96万元,金融类业务收入228万元,速递物流类业务收入120万元,代理信息类业务收入59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1万元。全县86个行政村都建有移动基站,农村信号覆盖率85%以上,州县公路覆盖率95%,县乡公路覆盖率85%以上。有云龙县*门户网站和中国·云龙网两个地方综合信息平台,及时更新各类地方信息,*办公逐步实现网络化、无纸化。

【供电】云龙县电网由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0.4千伏四个电压等级组成,以110千伏云龙变和110千伏漕涧变为中心,35千伏网络为骨干,10千伏线路辐射供电。县域电网有110千伏变电站两座,其中云龙变2台主变,主变容量71.5兆伏安,漕涧变1台主变,主变容量40兆伏安;35千伏变电站9座,主变12台,容量29.45兆伏安。110千伏线路两条,线路全长115.54千米;35千伏线路14条,总长295.07千米;10千伏线路36条,主干线总长为396.67千米,线路总长度为1428.93千米。10千伏配变993台,总容量73970千伏安。至2011农网改造工程及无电人口通电工程结束,户表改造率将实现74.45%,户通电率达到99.06%。2011全年完成购电量16460万千瓦时,售电量15470万千瓦时。

7、社会事业

【文化艺术】云龙是以白族为主体,白族、汉族、彝族、阿昌族、傈僳族、苗族、傣族、回族等民族世代在这片土地上和谐相处,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拥有婀娜多资的民族风情。

全县现有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32项,州级3项,省级2项。千年白族村—诺邓被列为*历史文化名村,宝丰古镇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白石顺荡梵文碑火葬群、沘江古桥梁建筑群、诺邓白族乡土建筑群正在申报*文物保护单位,云龙白族吹吹腔、诺邓白族文化保护区正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命名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96名,其中19名被评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7名被评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诺邓白族乡土建筑群》、《沘江古桥梁群》、《顺荡火葬墓群》三项正申报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评审。虎山道教建筑群、董泽故居、吹吹腔古戏台建筑群、云龙古盐井遗址群、石门摩崖石刻群、段氏土司祠堂正申报第七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县共有11个乡镇文化站,已建成4个乡镇文化站,4个乡镇文化站正在,在行政村建成农家书屋77个,藏书达11.55多万册。2011,云龙县图书馆建筑面积810平方米,藏书总量4.1万册,年外借达2.8万册次。全县共有160多个民族民间演出队。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建立了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员队伍,每个行政村每个月放映一场电影。全县拥有2.1万套村村通直播卫星接收设施,2011年全县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5.2%和95.9%。

【教育卫生】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4所,其中完小89所,初小校点1个,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级中学12所,高级中学、完全中学、职业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幼儿园7所(其中民办幼儿园5所)。学校总占地面积87.0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55万平方米。全县各级各类在校学生2.97万万人。全县教职工编制数2315人,实际在岗2212人,中小学教师配备率达95%以上,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096人,初中专任教师623人,高中专任教师254人。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7%,辍学率0.01%;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4.94%,辍学率0.99%。残疾儿童少年51人,入学49人,入学率达96.08%。2011年普高招生987人(县内851人,县外136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795人(县内476人,县外328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1.2%。

2011年未,全县有15个全民所有制卫生机构,含县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县合管办、3个中心卫生院和7个乡镇卫生院。设有86个村(社区)卫生室。固定资产总值5250.54万元,部门单位总占地面积5.04万平方米,房屋及建筑面积共38576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33164平方米,危房面积4113平方米)。实有病床数为448张,全县每千人拥有病床2.26张,千人拥有医务人员1.76人。门、急诊人次数为33.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4%;住院1.12万人次。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87.15%,婴儿死亡率16.42‰,年内孕产妇死亡1人,孕产妇死亡率46.9/10万。2011年全县新农合参合人数17.93万人,参合率为95.83%,共有49.92万人次参合群众受益,补偿报销资金2879.54万元。2011年完成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42.41%。

【社会保障】2011年末,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企业51户,参保人数4346人(其中缴费人数2940人,退休职工1406人);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9213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7566人;全县失业保险参保115户,参保人数达4620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1户1069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0户1302人。2011年有2335人参加城镇居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征收保险费6.2万元,9246人参加城镇职工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征收基金135元。实施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试点工作,全县已参保11.94万人,缴费1393.52多万元,参保率达90.2%。全县60岁以上城乡居民2.22万人于2011年7月份开始领取养老保险。

【环境保护】根据省人民*批准的《云南省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沘江污染治理工作分两个阶段,其中2009年到2011年的第一阶段中,涉及到云龙县的项目主要是县城污染源控制工程和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在推进城镇污染源控制工程方面,已开工建设总投资2496万元的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厂和总投资4834万元的县城污水处理厂。2011年共办理了54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完成全县重点项目的环境评价手续办理。对全县工矿企业进行了192人/72次现场监察,对天池生态功能区进行了12次生态监察。畅通12369环保服务热线和96128*信息直通车。

8、旅游名胜

云龙县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南端,东接大理苍洱风景区,西邻怒江大峡谷风景区,北靠丽江与香格里拉,南连保山腾冲与德宏。云龙有着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和各种生物资源,高山、湖泊、森林、草甸、温泉、溶洞、古村、古庙、古桥、古道等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以云龙县城诺邓镇为中心的诺邓景区,包括诺邓千年白族古村、天池、天然太极图、虎头山、沘江古桥梁等景观要素。该景区东距昆明市518千米、距大理市158千米,南距保山市132千米,西往六库174千米,北至剑川210千米,交通畅达,旅游接待条件充分。2011年,完成旅游接待游客为30.62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9186.96万元。

天池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县城西北22千米。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发布云南省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等28处新建*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地处横断山纵向岭谷区的核心区域,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内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典型地区之一。保护区内的高山湖泊天池,是全省最大的自然高山湖泊,10万亩原始森林环绕天池,是云南松生长和滇金丝猴活动的最主要区域,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50余种。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的晋级,有利于推动我国在纵向岭谷区的资源环*交和区域合作。此前,1983年云龙天池保护区被云南省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云龙县

天然太极地貌奇观——位于县城诺邓镇北郊,沘江绕出了一个“S”型的大湾子,形成类似道教的“太极”图案的天然地貌奇观,东西相距880米,南北相距1000米,北部的庄坪坝子和南部的连井坪坝子组成两个鱼形图案,活似太极图的阴阳两仪,被人称为“天下奇观”。

*历史文化名村诺邓——位于县城东北7千米。公元1383年,明*设云南四提举司,其中有“五井盐课提举司”,治所即在诺邓,所谓五井即指诺邓井、山井、师井、大井、顺荡井。据《明史•食货志》:“五井(盐课提举司)辖盐课司七”,即除上述五井盐课司外还有“鹤庆军民府剑川州弥沙井盐课司、丽江军民府兰州井盐课司”两处。“诺邓”是云南历久未变的最古老的村邑名称,自唐代南诏时期以来该名字一直没有改变,称为千年白族村,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也是白族最早的盐业经济重镇。目前诺邓村保留着滇西最古老、最集中、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和明清文化遗踪,村中现存一百多座依山构建、形式多变、风格典雅的古代民居院落,有玉皇阁、文庙、武庙、龙王庙、棂星门等明清时期的众多庙宇建筑和盐井、盐局、盐课提举司衙门旧址以及驿路、街巷、盐马古道等古代建筑,还有200余株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有10000余件散落在民间的古董、文物、字画牌匾、古老家具什物以及洞经花灯音乐、传统工艺美术、节会庆典活动、民间礼道规矩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诺邓村于2002年1月获授“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称号;2005年8月列为“云南省开发建设型旅游小镇”,当年9月被评为“中国最具旅游价值的古村落”;2007年5月31日,诺邓村被授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当年11月又被评为“中国景观村落”。

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宝丰——位于县城南11千米。宝丰旧名雒马井、金泉井,为云龙古镇之一。井盐开采的最早准确历史时间已经不可考,明初产盐三万斤。由于产盐,朝廷为了有效管理盐课,明崇祯二年(1629年)云龙州治所从澜沧江边的旧州三七迁到宝丰,一直到民国18年(1929年)迁往石门止。由于是三百年的县治所在地,古镇到处遗留有历史的印迹。2007年1月被云南省*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宝丰古镇保留有一百多院的清代到民国白族民居,沿石板路两边排开,不少的大院的建筑上都建有防火墙,最具代表性的当数董泽故居大院。董泽(白族,1888~1972年)是宝丰人的骄傲,这位生于云雾深处这个小镇的白族人,勤于耕读,留学美国与日本,取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教育硕士学位、美国伊里那大学经济硕士学位,被授予法国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是创建云南东陆大学的三位校董之一,荣任第一任校长,曾在家乡创办农校。董泽故居,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总建筑顺深20米,进深65米,已有100多年历史,是一幢为渐进式院落建筑,具有传统白族民居建筑特色,其院落共划为五院,第一院为花园式迎宾厅,第二院为主院,属“四合一天井”式结构,是主人居住和贵宾住宿及会客用房,第三院和第四院为家里的小字辈们和做工人员居住用房,第五院为马厩和贮藏室,四周建有巷道。该建筑结构科学合理,有利于通风、采光、排水、防火和居住人员的疏散,最能诠释白族人居家的理念。

虎头山道教建筑群——位于县城南郊虎头山。虎头山危岩高耸,山势雄峻,石壁千寻,风光无限。山中有老君殿、虎头寺、王母寺、张仙祠等庙宇及众多的石窟、石观、石雕等,是大理地区的第二个道教名山。山上有许多摩崖石刻,最著名的是相传为道光皇帝御笔的“虎”字草书和米芾的手迹“第一山”。

沘江古桥梁—— 云龙县境内众多大江小河上,千百年来修建了无数跨江过河的桥梁,有藤桥、木桥、石桥、铁链桥、钢桥等各式各样的浮、梁、拱、吊古桥。特别是贯穿县境南北的沘江河上以及其支流师里河等地,各种古桥的风格形式变化多端,堪称“古代桥梁博物馆”。云龙县城沿江往北行70公里至顺荡彩凤桥,途中可观览沘江古桥诸景点。云龙县城西南面石门关内的沘江上有铁链吊桥“青云桥”,为清代道光年间的陕西巡抚杨名飏捐建。桥西有杨名飏题刻“碧嶂回澜”四字,桥头有三国时期曹操手写“衮雪”二字拓迹,桥西面山崖上有清末明初的维新领袖康有为所题“云山”摩崖,故此桥颇多历史文化含量。果郎中州桥为古代诺邓“盐马古道”西向腾越的第一座桥梁,始建于清代中期,原为二进式木梁廊桥,后改为二进式铁链吊桥,全长54米。沘江流经长新乡长春坡,江上有清乾隆年间始建的铁链桥,名为“安澜桥”,桥长60米。桥东紧连着有沘江支流豆寺河、大达河上的两座木梁风雨桥:阳春桥(清末所建)、永镇桥(清乾隆六年始建)。三座古桥集于一地,谓“长春三渡”。包罗通京桥为伸臂式单孔覆瓦木梁桥,桥长40米、宽4米,是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古称大波浪桥,始建于1771年,后因盐马古道及清代白羊厂银矿运银通道经此,乃取名“通金桥”,后来又认为银子是运往京城的,便改称“通京桥”。沘江上游松水一带多有藤桥,这是一种远古时期即传留下来的原始质朴的过渡工具,古人称之为“笮”,由野葡萄藤编织而成,桥两边依大树结绳,每三、五年需更换一次野藤。沘江上现存藤桥五座,最长的有30米。沘江上游顺荡盐村南面有梵文碑火葬墓群,多为元末至明代中期墓葬,墓碑和经幢上均刻有梵文佛经和图案。碑群遥对着江东的盐马古道和“玄天阁”门楼,在落日的余晖下别具苍古的景色。顺荡彩凤桥,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古称“大花桥”,为五井盐马古道北向丽江*的重要津梁,该桥全长39米,同样为风雨廊桥。

沘江沿岸为主的摩崖石刻——在以县城为中心的沘江两岸的悬崖上,保存有数十处历代名流的题写镌刻的摩崖石刻,其中有临摹曹操手迹的“衮雪”、康有为手书的“云山”等,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9、风土人情

云龙县山地风光秀丽婀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风情独特,境内居住着白、汉、彝、苗、回、傣、傈僳、阿昌等民族。早在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这里就置县,名比苏。云龙其名得于澜沧江,由“江上夜覆云雾,晨则渐以升起,如龙”而得名。被人赞誉为“中国连瓣名兰之乡”、“中国核桃第一县”、“古桥梁博物馆”、“白族吹吹腔艺术之乡”。

云龙县是阿昌族的发祥地,大约在公元一、二世纪云龙就有阿昌族的居住,唐代阿昌族的先民称为“寻传蛮”,明代称“峨昌”、“阿昌”。景泰《云南图经志》卷五·云龙州风俗条载:“景内多峨昌蛮,即寻传蛮;似蒲蛮别种”,明代以后,云龙境内的阿昌西迁到今德宏州境内,留在云龙的阿昌族如今主要居住在漕涧镇仁山村,人数为2500多人。阿昌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其大刀舞充分体现了这个民族尚武勇敢、豪放无畏的民族精神。阿昌族的大刀舞也叫“春秋刀舞”,是阿昌族特有的一种传统民族舞蹈,融武术与舞蹈为一体,表演者身穿紧身衣,脚扎绑腿,手执一把锋利的木柄弯刀,分为越铁门坎、鱼跃龙门、冲上云霄、鹞子翻身、苍蝇搓脚、白鹤晒翅、古树盘根、雪花盖顶、饿虎扑食、金蝉脱壳、金猴上树、玉兔下山十二套粗犷、豪放、精细的艺术动作,在锣点的节奏中完成。过去大刀舞主要是在每年正月初三至初六表演,如今在节会表演;傈僳族也是在云龙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其踏歌舞蹈“瓜七七”,打歌时,对前有二人弹奏四弦琴领队,众人顺时针方向边转边舞,或排成两行前行跳动,舞蹈变化复杂,节奏感强,舞蹈动作多表现生产劳动或着动物的动作,男女相间,连臂踏歌,舒展豪放,体现傈僳族强悍豪爽的性格与乐观向上的追求。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的表演,体现了这个民族的英勇无畏的坚定信念;彝族也是在云龙较早定居的民族,这个民族能歌善舞,喜欢进行集体打歌,舞步欢快有力,节奏感强,体现这个民族粗犷豪放的民族特征;苗族喜欢跳芦笙舞,曲调优扬,动作细腻,体现这个中国最古老民族之一含蓄内敛的生存观。最能体现云龙山地生活情调的就是占全县人口73%白族人所传承的传统歌舞和戏剧,云龙白族婚俗傩仪舞蹈“耳子歌”(白族语:哑巴歌),在唢呐的伴奏中,通过身裹棕皮的“耳子”,手拿杵、连枷、反向锄头等道具,在婚礼或者新居落成时进行闹席,结合进行谢土的仪式,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进行生殖教育,进行驱邪禳灾和祈福纳新,许多进行田野调查的学者说,这是目前国内发现较为古老的傩舞之一,将生产劳动和人口繁衍巧妙结合在原始的祭祀活动中,表达了白族人民祈求丰收和人口兴旺的美好愿望;云龙白族的“力格歌”(白语:人之舞),是婚嫁或者节日举行的一种舞蹈,“力格”白语汉译是人的意思,这里的歌是舞的意思,实际上就是山地白族舞。以唢呐或者鼓点伴奏,动作主要是模拟生产劳动和动物的动作,主要力量在脚,男女青年围成一圈,有节奏地跳着“踏、踏——起”的动作,手势显得单一,面部表情丰富,摆腰姿态越自然越显美,各中农事活动的动作在欢快的的节奏中体现,充分体现了山地白族乐观、勤劳、热情、直爽、讲礼的性格,这种舞蹈在白族男子披羊皮和女子红绿相间绣满花的服饰中更显现出独特的魅力,这种打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身子的柔和与步频的轻快,气氛非常热烈,体现狩猎和农耕的辛劳与快乐,表现山地白族人以山水为乐、活泼、团结、向上的民族气质;云龙白族的白鹤舞与霸王鞭,在唢呐、锣、鼓的伴奏中,体现人鹤同舞、安居乐业、天地人融合的美好追求;云龙白族的春牛舞,则体现了春耕生产的生动场面,犁田、耙田、捞埂、插秧的人各有分工,表情喜悦,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注重耕作细节,希望用勤劳与乐观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良好心态;云龙的白族“吹吹腔”戏,这被人称为“曾经以为消失的古老声腔”的白戏,以唢呐伴奏进行表演,“行当分工相当细致,生、旦、净、丑俱全”,讲究“手、眼、身、法、步”,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和身段谱,吹吹腔的发展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以洱海为中心的白族古代文化中的一个古老民族剧种,白族吹吹腔在明清时期比较盛行,至今上演,2010年,云龙白族吹吹腔艺术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0、地方特产

经济林果有竹子、茶叶、核桃、油桐、木瓜、橄榄、板栗、花椒、漆木、桑树、梨、柿、桃、李、梅、杏、桔、枣、苹果、山楂、石榴、香蕉、西瓜、葡萄、枇杷、猕猴桃等等经济林果,麦地湾梨、薄壳核桃、表村无核柿子、大栗树绿茶、大功厂香梨、小红花椒等为地方特产。中草药材有天麻、三七、黄莲、茯苓、防风、当归、双参、首乌、重楼、龙胆草、青木香、刺五加、三棵针等数百种;菌类有松茸、竹荪、鸡枞、黑木耳、香菇、灵芝、牛肝菌、羊肚菌等食用菌二百余种。适用植物有山嵛菜、蕨菜、竹笋、树花菜等。野生花卉有兰花、山茶、杜鹃、玉兰等。云龙黑山羊、天登乌骨鸡是传统的优质畜产品,诺邓火腿是云南三大名腿之一。

11、经济情况

云龙县位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区末端,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具有加快发展的资源优势。据第二次土地资源调查,全县耕地总面积为55.3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8.4%,人均2.67亩,其中水田8.06万亩,。土地资源中土壤类型复杂,种类多、资源丰富,既有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紫色土、红壤、燥红土、冲积土、水稻土9个土类,20个土属,72个土种;境内水资源丰富,径流量29.19亿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6.7倍,云南省人均占有量的2.67倍,大理州人均占有量的4.6倍。澜沧江水利资源近300万千瓦外,沘江等十多条主要河箐水能理论蕴藏为36.13万千瓦,水能理论蕴藏量为大理州第一位;由于地处滇西“三江成矿富集带”,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有锡、铜、铁、汞、钛、银、金、镍、铅、锌、钠盐、板岩、石膏、大理石、水晶等19个矿种。有各类矿床(点)95处,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地为29处,矿床(点)数占全州矿床(点)数的24.5%。截止2009年,已初步探明铜矿金属资源储量3万多吨,铅锌金属3万多吨,铁矿近1000万吨,钠盐2亿多吨,板岩2亿多立方米,大理石2.8万立方米;全县有草山草场186万亩,占国土面积的28.2%,具有天然的畜牧业养殖条件;全县共有林地总面积490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430万亩,有裸子植物9科18属25种,被子植物101科329属670种,森林覆盖率为64.8%。有珍稀野生动物滇金猴、金钱豹、小熊猫等,有珍稀禽鸟类动物绿孔雀、白鹇、红腹角雉等,40多种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珍稀植物红豆杉、榧木等,有药用植物79科、172属、213种。云龙县在推进经济发展中,围绕“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做美城镇、做实民生”五大任务,在十二五期间,着力培植林果、畜牧、烟草、矿冶、能源、建材、旅游、生物资源8大支柱产业。

【经济综述】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24645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284万元,可比增长6.3%,拉动GDP增长4.7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9%。第二产业增加值107296万元,可比增长28.4%,拉动GDP增长8.8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5.0%。其中工业增加值43774万元,可比增长36.1%,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5.6%;建筑业增加值63522万元,可比增长23.5%,拉动GDP增长4.7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9.4%。第三产业增加值65879万元,可比增长9.1%,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6%。

【农业】2011年末,实现农业总产值144963万元,同比增长18.5%,其中种植业产值47802万元,同比增长21.24%。农民人均纯收入3189元,同比增长34.2%。粮食播种面积2.7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933.33公顷,实现粮食产量10.98万吨,增长12.0%,其中小麦产量2300吨,增长36.5%。油料作物1.97万吨,增长48.4%。粮食平均单产267千克,增长15.58%。收购烟叶90811担,实现烟农收入9058万元,烟叶税收1817万元。2011年,全县种植中药材590.26公顷,其中重楼48.85公顷,续断268.08公顷,其他药材173.33公顷,总收入5000万元。全县已发展生态茶园总面积1600公顷,茶叶采摘面积1000公顷,全年茶叶总产量164万千克,产值达4000多万元,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全国118个茶叶重点区域基地县之一,截止2011年,全县已成立5个茶农专业合作社,1个茶叶协会,带动农户1万多户,增加茶农收入600多万元。

【畜牧业】2011年末,全县大小牲畜存栏达67.5万头(匹、只),同比增长4%,其中:猪存栏25.24万头,同比增长5%;牛存栏14.35万头,同比增长1.5%;羊存栏25.15万只,同比增长5%。大小牲畜出栏数达51.95万头(匹、只),同比增长3.97%。其中:猪出栏26.93万头,同比增长4%;牛出栏5.51万头,同比增长3%;羊出栏18.65万只,同比增长4.5%。肉类总产达4.12万吨,同比增长6.5%。禽蛋产量0.36万吨,同比增10%。畜牧业产值56958万元,同比增长12%。

【林业】云龙县有林地面积32.67万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4.8%,其中国有林面积7.93万公顷,集体、个人林地面积24.73万公顷,公益林面积11.4万公顷,商品林面积21.67万公顷。活立木蓄积237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4.8%,年均生长增量89万立方米;云龙县的林地面积占大理州林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国有林占大理州国有林面积的三分之一,活立木蓄积占大理州蓄积量的三分之一。已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10.14完公顷,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1100公顷;建成泡核桃基地7.15万公顷,红豆杉基地2666.67公顷,两个基地面积同样占大理州的三分之一。2011年,林业产值40003万元,同比增长25.65%。

【工业】2011年,有工业企业单位713个,从业人员1.82万人,工业总产值168854万元,增长34.2%,单位GDP能耗下降3%,工业固定资产(不含电力)30427万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水泥66.98万吨,同比增长117.79%;发电量9552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02.54%;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8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23%;铁矿石原矿量14.75万吨,同比下降18.91%;电解铜0.29万吨,同比增长99.16%。精制茶叶232吨,比上年下降41.85%。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9404万吨,同比增长64.4%;主营业务收入53903万元,利润7329万元,税金5766万元。小水电正常运营28座,总装机容量12.13万千瓦。

功果桥水电站位于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境内的澜沧江干流上,装机容量90万千瓦,下游为在建的小湾水电站。该电站总投资约为89亿元。多年平均发电量40.41亿千瓦时,水库正常蓄水位1307米,相应库容3.16亿立方米。电站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长356米、最大坝高105米,主要包括两岸非溢流坝段、溢流表孔坝段、泄洪冲沙底孔坝段等17个坝段。2011年12月26日,云南澜沧江华能功果桥电站第二台机组22.5万千瓦经过72小时试运行后,正式进入运营,该电站共投产45万千瓦。

苗尾水电站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苗尾傈僳族自治乡苗尾村附近澜沧江河段上,坝址距昆明544千米,距大理195千米,距云龙县城91千米。地处横断山脉澜沧江纵谷地区,是澜沧江干流水电基地下游河段(古水至苗尾河段)一库七级开发方案中的最下游一个梯级电站。砾质土心墙堆石坝坝顶长576.68米,最大坝高139.8米,坝址控制流域面积9.39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960立方米/秒。水库正常蓄水位1408米,相应库容6.6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64.68亿千瓦时,考虑古水调节后为70亿千瓦时以上。工程总工期约77个月(2009~2014年),工程总投资78.02亿元,静态投资为69.53亿元,单位千瓦投资6502元,单位千瓦静态投资5794元,在建。

【商业】2011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904万元,同比增长20%。其中批发业811万元,同比增长20.04%;零售业54658万元,同比增长20.02%;住宿业407万元,同比增长20.07%;餐饮业6028万元,同比增长19.9%。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3103万元,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9.6%,同比增长20.23%;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8801万元,占30.4%,同比增长19.5%。

【财政金融】2011年财政总收入24118万元,比2010年增加6909万元,增长40.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090万元,比2010年增加4160万元,增长38.1%。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14913万元,比2010年增加35183万元,增长44.13%。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690万元,同比增加3843万元,增长134.98%。2011年全县民生支出达97738万元,比上年增长53.05%,占一般预算支出的85.06%。全县农林水事务支出25925万元,同比增加11075万元,增长74.58%。2011年累计兑现“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402万元,销售摩托车4825辆;兑现“家电下乡”补贴322万元,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3057台(部)。完成教育支出16961万元,同比增加3231万元,增长23.53%。医疗卫生支出9184万元,增长1.19%。2011年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76238万元,同比增加38153万元,增长16.0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2486万元,同比增加19073万元,增长12.43%。中国人寿保险云龙支公司2011年完成总保费1695.48万元。实现首年保费353.97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04.11%;完成趸交保费194.9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数的40.6%;完成短险保费209.48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数的93.94%。完成续期保费937.13万元,完成续期率95%。退保金297.68万元;赔付支出234.28万元,其中,死亡给付47.72万元,满期给付100.44万元,年金给付9.43万元,赔款支出76.69万元。2011年财险云龙支公司签单1704.23万元,实收保费1716.42万元,处理各种赔案1606件,赔款支出834.19万元。经营利润351.46万元。

上一篇:万全县

下一篇:奉新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