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县
同仁县,位于青海省东部,辖3镇9乡、75个行政村,面积3275平方公里,同仁县是黄南藏族自治州的首府,全县人口中约75%为藏族,1994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中文名称:同仁县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
下辖地区:辖3镇9乡、75个行政村
地理位置:位于青海省东南部
邮政区码:811300
电话区号:0973
面积:3275平方公里
著名景点:隆务河、隆务寺、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等
1、县情简介
同仁县
同仁县,位于九曲黄河第一湾,美丽富饶的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东北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1°38'–102°227'、北纬35°01'–35°47'之间,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县辖3镇9乡、75个行政村,总人口7.82万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汉、土、回、撒拉等多民族聚居区,藏族占总人口的73%。
同仁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农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2、历史介绍
同仁自古以来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秦汉时代。这一地区主要为藏族聚居地,故而也是藏传佛教文化的集聚地之一。在唐代隆务河一带已建造城池,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军事要塞,明朝时随着宗教*的扩大,形成政教合一的封建统治,成为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同仁县隆务镇是黄南藏区的重要中心城镇,在历史上地位显要,曾是重要的屯兵之地,因少数民族聚居,使其成为安多地区藏传佛教文化中心,在其3275平方公里的县域内,佛教寺院80余处,尤其位于隆务镇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务寺是青海较大的古寺之一,是周围地区的宗教文化中心,由于地处偏远山区,寺内保留着众多的古文化、古文物与古建筑。以隆务镇吾屯村为中心的热贡艺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是青藏高原上一颗瑰丽的明珠;隆务老城区是我省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区之一,是一份可贵的建筑遗产。此外,明代遗留下来的年都乎石碑、古城遗址及分布在地上地下的170余处文物古迹以及古朴神秘的民俗风情等都极具历史文化价值。
3、地理气候
隆务河纵贯全境南北,形成东西部山区和中部河谷地区。境内山峦起伏,沟谷相间,地势南高北低,最高海拔4767米,最低2160米,相对高差2607米。地形可分为河谷川地、低山丘陵、中高山脑山、高山4个区域。年均气温5.2℃,年均降水量125.1毫米,无霜期约67天—152天,属凉温半干旱地区。全县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
4、人口民族
同仁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县辖2镇、10乡,75个行政村,目前总人口7.6万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汉、回、土、撒拉、保安、蒙古等多民族聚居区,藏族占总人口的72%。
5、自然资源
同仁县
6、地方特产
同仁隆务河谷地区独产的黄果梨是生津止咳,清痰化瘀的稀有珍果,由此被誉为我国的“黄果之乡”。同仁野生的植物资源也较为丰富,其中雪莲、冬虫夏草、秦艽、大黄、黄芪等名贵药材久负盛名。同仁地区也盛产牛羊肉、皮张、绒毛、牛绒服装等而闻名。
7、名胜古迹
同仁县地处安多藏区的核心地带,非常邻近拉卜楞寺。县境内目前有数十座藏传佛教寺庙,其中规模最大、建筑最华丽的为格鲁派(黄教)的隆务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吴屯上寺、吴屯下寺、年都乎寺等古代佛寺和多处上古文化遗址。
8、经济情况
同仁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小块农业区,种植业有小麦、青稞、土豆、豌豆等农作物;有黄果、杏、香水梨等水果;种植小油菜、萝卜等蔬菜。县内草场资源丰富,牲畜种类有牦牛、绵羊、山羊、马、骡、驴等。尽管建国以来同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经济水平还很低,仍是国定贫困县之一。目前虽然全县经济还很脆弱,但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