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县
贵南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西倾山与黄河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3′~101°33′,北纬35°09′~36°08′,总面积6649.7平方公里,隶属于海南藏族自治州,约占全州总面积的14.45%,东与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为邻,南与本州同德县,西与兴海县和共和县,北与贵德县接壤。县*驻茫曲镇。
中文名称:贵南县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下辖地区:辖6个乡,73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黑羊场
地理位置:位于青海省东北部
邮政区码:813100
电话区号:0974
面积:6649.7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属高原大陆性气候
*驻地:县*驻茫曲镇
1、地理区位
贵南县
贵南县府所在地称茫拉琼托,位于县境中部之茫拉河畔,距省会西宁302公里,距州府恰卜恰157公里,北距贵德县城140公里,南距同德县城98公里。2001年9月,原拉乙亥乡撤乡建镇,更名为茫曲镇,镇*由吴堡湾(县城以东3公里)迁至县城,县府所在地随之改称为茫曲。贵南县城由南到北分上、中、下三条街道,其中上街多为居民区,中街为行政经济区,下街为文化区。
2、历史沿革
贵南有着悠久的历史。境内拉乙亥有以细石器为代表的中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距今约七千年。秦汉时期,贵南为烧当等羌人牧地。约在公元三世纪末期,原居于我国北方地区的鲜卑慕容吐谷浑部徙居包括今青海黄南州、海南州在内的黄河以南广大地区,贵南羌人各部归属吐谷浑王国。东晋十六国时期,贵南称为沙州。南朝元嘉十六年(439),刘宋皇帝义隆改封吐谷浑王慕利延为河南王。此后,南朝宋、齐、梁朝则正式称吐谷浑为“河南王国”。贵南地区作为“河南王国”中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几百年。隋大业五年(609),隋军击败吐谷浑后,贵南地区为赤水县辖地。唐代,贵南地区又归属吐谷浑。龙朔三年(663)前后,吐蕃军队侵占“河南王国”,贵南地属吐蕃王国。五代至宋朝,贵南为河湟吐蕃厮啰地*权辖地。元朝属宣政院吐蕃等除宣慰司下设的必里万户府管辖。明代,属陕西行都司临洮府河州卫归德所管辖。清乾隆三年(1738),归德所改属西宁府,贵南属西宁府归德所管辖。乾隆三十六年(1771),改归德所为贵德所。道光二年(1822)贵德所改为贵德厅,贵南仍属贵德厅管辖。中华民国二年(1913),改贵德厅为贵德县,贵南地区属贵德县管辖。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以今贵南的鲁仓、汪什科部落和白佛领地茫巴夏(茫拉、巴水、沙沟)地区成立同德县。1953年7月,划原贵德县南部牧区及同德县鲁仓、汪什科部落以及茫巴夏地区的茫拉、沙沟等地成立贵南县。是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成立,贵南为海南州属五县之一。
贵南建政以来,行政区域几经变化。1985年全县有6个乡,73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黑羊场。境内有青海省贵南牧场和巴仓农场。
3、行政区划
全县辖四乡两镇、75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黑羊场。青海省贵南牧场改制为青海省贵南草业有限责任公司,巴仓农场于2005年整体迁往柴达木*另行安置。
4、人口民族
贵南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有藏族、汉族、蒙古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12个民族。2005年全县总人口为68528人,其中藏族人口51111人,占总人口的74.58%,其他民族人口数为:汉族13145人,蒙古族280人,回族3013人,土族839人,其他少数民族140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3人。多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民族人民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睦共处,共同开发和建设,为贵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5、地理气候
贵南县
贵南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冬长夏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发展草原畜牧业。年平均气温为2.3℃,年极端最高气温31.8℃,年极端最低气温-29.2℃,年降水量为403.8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907.8小时,年平均蒸发量为1378.5毫米;气温低,日照长,辐射强,降水集中,雨热同季,但降水不足,蒸发量大,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干旱、暴雨、冰雹、沙尘暴等气象灾害频繁。
6、自然资源
贵南水能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小河流7条,其中茫拉河和沙沟河流量最大,两河流域是贵南县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龙羊峡、拉西瓦两大水利发电站和贵南沾边,正在争取实施的羊曲电站也在贵南境内。
贵南县生物种类繁多。已被利用的植物中,农作物51种,果树10余种,林木20种。贵南地区的牧畜,主要有藏系绵羊、牦牛、山羊和河曲马等,农业区有毛驴、骡子等耕畜和黄牛、黑白花奶牛等,沙沟乡汪什科村还有少量的骆驼,但已为数不多。在现代社会中,拖拉机、小汽车、摩托车等机械取代了畜力运输,但畜力仍在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它的作用。贵南境内有居布和莫曲沟两大天然林场,野生动物近20种,其中有马鹿、麝、雪豹、岩羊、猞猁、雪鸡、马鸡等国家保护的稀有动物;浅山滩地有赤狐、沙狐、旱獭、黄羊、石鸡、高原山鹑等;河谷地带有黄鸭、野鸭、野鸡、野兔、岩鸽等;野生植物种类也很丰富,有雪莲、秦艽、大黄、甘草、麻黄草、羌活、黄芪、冬虫夏草、厥麻、蘑菇等,冬虫夏草近几年在贵南得到采集和利用,市场前景广阔,部分销往港澳地区。
7、医疗卫生
2013年,贵南县投资440万元进行贵南县人民医院高压氧舱和急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234万元进行森多中心卫生院黄沙头综合业务楼建设项目,投资340万元对18所村级卫生室新建及3所改扩建。2013年贵南县城镇居民参保10139人,参保率为97.5%,农牧民参合参保56566人,参合率为99.75%。报销城镇居民住院医疗费335人次144.5万元,报销新农合住院医疗费5574人次1061.15万元。
8、旅游名胜
塔秀寺:海南州贵南县治西南15公里上画隆的加哇达纽码山谷中,有一座三面青山环绕的佛寺,那就是塔秀寺。供有释迦牟尼、宗喀巴、弥勒佛等30余尊塑像,其中1座高4尺的释迦牟尼圣像最为珍贵,据传该像胸前有妙音菩萨遗骨,骨上有天然形成的观世音图像。收藏大藏经3部,佛学界高僧之名著千余部,以及众多的金银法器和其他佛教用品。
鲁仓寺:位于县治茫拉西北2公里的哈买日山根,属森多乡。全寺有房屋955间,其中称作“恰当玛”的大经堂、“拉康赛当玛”的大殿及“鲁什则拉康”殿各1座,为该寺主体建筑,计142间。“*”期间拆毁,1981年重新批准开放,现重建有经堂15间,僧舍87间,有僧84人(内活佛1人,完德8人)。
卡约文化遗址:卡约文化是因1923年首先发现于青海省湟中县卡约村而得名的。卡约为藏语,意为山口前的平地。卡约文化是青海省古代各种文化遗址中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土著文化。
9、经济情况
贵南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县委、县*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贯彻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以改革开放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提高全县综合实力,统揽工作全局,从县情出发,总结和借鉴历史和外部经验,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开辟了一条符合贵南实际的改革和发展之路,农业、牧业、林业、商贸、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品有了较大的提高。
农业始终把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摆到首要地位。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1986—1990),以市场为导向,放开粮油市场,取消统购统销,引导农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深化农村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农户的土地承包权、生产经营权和受益权,合作经济组织等逐步完善。1990年以来,重申农业的基础产业地位,强调保护耕地,增加对农业投入,根据全县地理特点,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产品生产布局,茫拉和沙沟地区以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为重点;浅山地区发展生态农业、效益农业,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实施中低产田改造;脑山地区稳定种植业,积极发展养殖业,推行规模经营,建设种植基地,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2005年,全县共完成粮油播种面积317527亩,其中粮食作物72084亩,小麦23556亩,青稞39245亩,豌豆6170亩,洋芋3113亩,油菜190402亩,中藏药材3600亩。
牧业1986年以来,全县坚持“依托资源、调整结构、提高总量、增加品种”的方针和分类指导原则,以提高畜产品质量为中心,以增加牧民收入为目标,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加强畜种改良,积极开展畜疫防治,大力推进草原“四配套”建设,引进和推广新品种,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和整体效益逐年提高。20世纪80年代末,贵南县按照“发展羊、稳定牛、控制马”的思路,积极调整畜牧业结构,坚持立草为业,科技兴牧,推进产业化进程,畜牧业呈现出优势互补、突出特色、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新格局。2005年全县完成畜牧业产值14102.28万元,年末牲畜存栏95.31万头(只),其中生产母畜50.22万头(只),母畜比例达52.69%,全县牲畜出栏39.68万头(只),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41.23%、41.68%、37.19%。
林业贵南的林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全县上下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生态兴县”的发展战略,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环木格滩生态圈治理为主线,以“三滩两沟一流域”为重点,以实施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为突破口,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退还封造管并举,林业生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部分工程已发挥出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0年以来,全县林业生态建设累计完成总规模59,446.67公顷,其中人工造林种草42,906.67公顷,封山育林10,106.67公顷,人工模拟飞播造林5,333.33公顷。四旁植树110万株,新育苗153.33公顷。全县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种草18,866.67公顷,周边荒山造林种草21,533.33公顷,完成投资3,030万元,退耕地生活补助和粮变现共计1.23亿元。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本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且使广大农牧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仅政策补助一项,农牧民人均增收880元,深得全县农牧民群众的拥护和赞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000年启动实施,至2005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13.33公顷,封山育林3,040公顷,人工模拟飞播造林2666.67公顷。天保工程的实施,国有林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进一步完善了森林管护责任制,使营造林、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能力明显得到提高,天然林资源趋向良性发展。“三北”防护林工程,以茫拉的上下洛哇、过马营多什泽沟、森多黄沙头及龙羊峡库区为重点的治沙造林和封山育林成效显著,已成为全县乃至全州、全省的生态亮点。全县累计完成造林4,726.67公顷,封山育林5,400公顷。、全民动员,军民携手,完成军民共建生态林2,333.33公顷。全县各地完成义务植树110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由的来的2.7%提高到6.4%,提高了3.7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良好态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