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涉县

科普小知识2022-09-10 15:59:32
...

涉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属太行深山区,县域面积1509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308个行政村、464个自然村,40万人。涉县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红色圣地。

中文名称:涉县

外文名称:She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河北省邯郸市

下辖地区:涉城镇、索堡镇、西戌镇、井店镇、更乐镇、固新镇

*驻地:涉城镇

电话区号:0310

邮政区码:056400

地理位置:邯郸市西南部

面积:1509.26平方公里(2013年)

人口:40万(2013年)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娲皇宫,将军岭,一二九师司令部

1、历史沿革


涉县

涉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远古时为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之所。早在30万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境内的赵简子城、新桥等遗址和李家巷、北关等古墓群,蕴含了大量的仰韶、龙山及战国和汉文化。据传大禹治水之时,这里属九州之一的冀州地。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先后属魏、赵,秦属邯郸郡。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年)为涉县立县之始,距今己有两千多年历史,始置沙县,后改为涉县。元鼎五年,封代共王子刘绾为涉侯。东汉初改涉县为涉侯国,属魏郡。晋属司州广平郡,北魏曾先后并入临水、刈陵县,隋复置涉县,先后属上党郡、潞州等。南宋时涉县被金所占,曾两次升为崇州;元初废州复县;明先后改属真定府和河南布政司彰德府磁州;清代袭之;民国初属河南省豫北道;1927年涉县直属河南省*;1932年属河南省三专区;1937年八路军挺进涉县开辟抗日根据地;1940年建立涉县抗日*;1941年至1945年先后属边区*、太行行署第四、第五、第六专区。1946年5月,偏城县并入涉县。*成立之年,涉县划归河北省邯郸专置;1960年属邯郸市辖;1968年归属邯郸地区,1993年7月邯郸地、市合并,属市辖县至今。

2、地区概况

涉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西临晋南煤海,东望华北平原,自古为商贾云集之地,素有“秦晋之要冲、燕赵之名邑”之称。县域总面积1509平方公里,辖9镇8乡、308个行政村,总人口40万。

涉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50万年前就有先民生息,汉始置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传说上古时期,始祖女娲在中皇山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形成了脍炙人口、流传广泛的女娲文化。

涉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一二九师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达6年之久,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政治部等110多个党政军机关单位长期驻扎涉县。从这里走出了2位元帅、150多位将军。

涉县资源丰饶,名胜广被。核桃、花椒、柿子被誉为涉县“三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涉县被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有金属矿143处,非金属矿30处。

涉县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河北省八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境内自然景观随处可见,素有“三槐九景十八峪”之称。名胜古迹遍布,已发现古人类、商周和战国、汉文化遗址30多处,古建筑300多处。其中娲皇宫景区和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涉县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依托明显的资源优势、工业优势、旅游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旅游品牌化、城乡一体化进程,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主导产业,转变增长方式,推动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83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5亿元,位居河北省第14强,被评为“中国特色魅力百强县”和“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小百强县市”。

涉县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初步形成了亲山、亲水、亲绿、生态、宜居的太行“山城水乡”,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此外,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等20多项*荣誉称号。

涉县这座秀美怡人、充满活力的山城,正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共生共荣的合作理念、积极务实的良好作风、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吸引着八方来客!

3、区域位置

涉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涉县县境位于北纬36°17′--36°55′,东经113°26′--114°之间,东西横距37.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4.5公里。涉县东以东郊山、古脑、老爷山为界,与武安市、磁县比邻;西以黄栌垴、大寨垴、黄花山为界,与山西省黎城、平顺县相连;南与河南省安阳、林州市隔漳河、浊漳河相望;北面有羊大垴、界牌山、左权岭与山西省左权县接壤,属深区。全县总面积1509.26平方公里,耕地33万亩,宜林宜牧荒山157亩,辖9镇8乡,308个行政村,总人口38.6万人。涉县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923公里,其中:国道一条、省道两条、县道两条、农村公路143条,2003年已完成村村通公路。邯长铁路连接邯郸与长治,途经涉县,阳涉铁路连接阳泉和涉县,邯郸连接京广线;向西南可通长治连接太焦线。从涉县始发或者经过的列车有5对,由于邯郸市为冀门户和河北省的主要枢纽之一,京广线、邯长线、阳涉线铁路与北京、广州、山西长治相通,纽连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七县(市)。因此,涉县可以以邯郸为中转站通往全国各地。涉县还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区域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境内有大型煤炭转运站300余家。涉县素有“秦晋之要冲,燕赵之名邑”之称,“八山半水分半田”是涉县总的特点。涉县自古乃商贾云集、兵家必争之地。

4、经济发展


涉县

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县、中国特色魅力百强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四连冠”、全国文明县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30余项*荣誉称号。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13位。连续五次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35.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完成494.6亿元、109.8亿元,全部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6064元。

一、以结构调整为重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涉县是一个以工业为主体的县份,全县共有工业企业279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家。近年来,依托天铁集团、国电河北龙山发电厂、金隅水泥三大国字头企业,初步形成以钢铁、电力、建材、煤焦化为支撑的基础工业体系。但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二产偏重,“一钢独大”,产业单一、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等问题比较突出。为此,大打结构调整攻坚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抓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调结构、促转型、保增长,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和农产品深加工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一五”期间,共谋划实施37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186.6亿元。为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先后实施了天铁380万吨热轧板卷、铁前系统改造、崇钢优特钢技术改造、80万吨中厚板、80万吨高线、160万吨棒材等一批重大项目,大力发展优质钢、特种钢、优质板带钢,在扩大生产规模、拉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上做文章,促进钢铁产业由大到强。同时,金隅日产4500吨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晨升建筑砌块、鑫森150万吨焦化、亚盛节能照明一期等一批大项目竣工投产,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特别是洁神电动汽车专用电池、格林童装、江海纺织等一批好项目引进和实施,对我县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外向度,发挥了重要作用。抓产业集聚。重点培育了四大园区。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三产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区内企业208家,总投资62.31亿元。去年园区生产总值37.43亿元,财政收入4.63亿元。龙西工业聚集区,规划面积20.95平方公里,已建成5.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精密铸造、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电子工业产业,已列为市级工业聚集区,正在争列省级工业聚集区。涉县·天铁循环经济示范区,重点发展冶金产业集群,打造年产1000万吨铁、1000万吨钢、1000万吨材的冀南“精品钢铁基地”。井店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重点承接天铁、龙电,发展钢铁延伸产业、煤电配套产业。“三区一园”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抓节能减排。先后关停拆除5家钢铁企业的落后设备,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50万吨;关停5家水泥企业的机立窑设备,淘汰落后水泥产能66万吨;淘汰落后焦炭产能20万吨;关停150电厂、太行热电厂8台发电机组,淘汰落后电力产能22.8万千瓦,圆满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被评为全市“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实绩突出县。去年,淘汰落后铁产能40万吨、水泥80万吨,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二是优化农业结构。我县山场面积157万亩,但耕地面积只有20.3万亩,其中水浇地8.6万亩。依托山多地少的实际,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核桃种植面积达到39.3万亩、700万株(其中优种核桃12万亩),花椒种植面积12.4万亩、2000万株。去年,全县核桃和花椒产量分别达1.5万吨、4121吨,均居全省第一。兴建凤凰山庄种猪繁育场、凤落沟柴鸡养殖场、井店20万只种鸡场等养殖项目,建立1万多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形成“凤落沟”、“冠康源”等一批省级农产品品牌,“韩家山”牌柴鸡蛋在邯郸市第一个通过国家有机认证,“崇香”牌花椒被认定为全国供销合作社标准化农产品品牌。打造清漳河现代农业长廊。扎实推进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建成河南店镇石岗村、辽城乡新桥村等一批专业村。全县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被评为“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泉溪鲟鱼生态园,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鲟鱼养殖基地。狠抓“吨粮田”建设,去年被评“全省夏粮生产先进县”。扶持“农字号”龙头企业。兴建三利、黄金龙、宜维尔、春泽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其中三利公司被确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研制开发出精制核桃油、锌宝核桃仁、核桃亚麻酸、兴花花椒油等系列产品,延长了产业链条,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9.1%,连续多年居全市第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去年,我县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荣获全国优秀协会一等奖。

三是优化三产服务业结构。文化旅游上,依托三家4A级景区,形成红色游、古文化游、绿色生态游三条精品线路。连续举办四届中国女娲文化节和九次公祭女娲大典,发起成立了全国女娲文化联谊会。129师司令部旧址被列为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娲皇宫景区被评为“河北省最具影响力十大文物景观”,两大景区双双入选“河北最美30景区”。发起成立晋冀豫“金三角”旅游经济合作大会,加强与河南、山西等周边知名景区联合。去年,大胆改革文化和旅游管理*,129师纪念馆和娲皇宫从文旅局分离出来,成为单独实体。40天时间建成了佛趾山滑雪场,形成“四季有特色”的旅游格局。去年来涉游客达到179.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68亿元。商贸物流上,发挥三省交界区位优势,投资建设太行商贸城、温州步行街、滨河建材市场、太行商务中心等一批大中型市场,吸引肯德基、美食林、国美、聚宝隆、三联、北国、阳光等著名商业集团和知名品牌落户涉县,去年又与全国500强山西煤销集团签约建设煤炭物流超市。太行商贸城被评为全国文明诚信市场、中国竞争力百强市场。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工程。目前,全县从事总代理、总经销业务的流通企业达200多家。去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6亿元。

5、城乡面貌

县强民不够富、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涉县的基本县情。2009年被确定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全市城镇化发展综合改革示范区后,我们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倾斜,全面加快统筹城乡发展进程。

一是拆建并重,大打城镇建设攻坚战。以开展三年大变样、三年上水平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县城建设水平。高起点规划。围绕“国家园林县城”、太行“山水绿城”的目标,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涉县控制性详细规划》、《三年大变样行动导则》、《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实施指引》等规划。将井店、更乐、涉城、河南店和天津铁厂、龙山电厂“四镇两厂”纳入大城区,实行组团式发展。城区规划面积91.8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5万以上。大力度拆迁。几年来,四套班子齐上阵,县乡机关总动员,共完成各类拆迁138.72万平米,占市下达任务的124.43%。特别是2010年,32天内连打两战役,完成拆迁53.55万平米,1个月高标准完成对城区主要道路两侧建筑外立面包装、广告牌匾整治和夜景亮化,超前实施青兰高速涉县段宣传广告工程,拆出了涉县不足。下一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争取早日建成三省交界区域中等城市,向省委、省*和市委、市*及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三年大变样以来,共谋划实施189项重点工程,总投30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55.2亿元。行政服务中心、新一中、新城区幼儿园、老干活动中心、电力大厦等一批精品工程建成投用;阳光世贸、凤凰大厦、下清育才商务中心等城市综合体正在建设。城镇化率达到51.4%,居全省第7位。此外,青兰高速、刘张公路二期建成通车,邯长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涉县段开工在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精细化管理。坚持把城市管理贯穿于城镇化进程中,实现了无缝隙、全覆盖。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被确定为全省“小城镇精细化管理试点县”。在全市三年大变样总结表彰大会上,我县被授予“突出贡献奖”。去年以来,我们把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出品位一并来抓,以“繁荣、舒适”为目标,掀起了新一轮城镇建设高潮。重要交通枢纽将军大桥高速连接桥建成竣工,开元大街北延等道路顺利通车,迎春街清漳河大桥主体完工,大城区道路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四镇两厂”沟通更加紧密。东湖生态公园、清漳河城区段综合治理等工程全面开工,玉带河两岸整治上档升级,环城水系基本框架初具雏形。735套保障性住房全部开工建设,城区新增绿化面积106万平米。

二是点面结合,扎实开展新农村、新民居建设。按照“太行山上建新村、漳河沿岸建新村、临城靠厂建新村”的思路,探索推广临城靠厂、就地改造、多村合并、移民搬迁、整体新建五种模式,打造沿城厂周边、沿国省干道、沿重要景区、沿漳河两岸四条精品线路。整合农口专项资金,捆绑使用国家、省、市项目资金,融合财政、县直、银行和企业的扶持资金。几年来,共投入资金38.7亿元,建设新民居示范村100个,建筑面积达360万平方米,重点打造省、市示范村61个。同时,加快农村道路、饮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县30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通电、通电话、通油路、通有线电视、通客车,14个乡镇、275个村实现公交一体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在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我县获得“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和“农村改革先进县”两项荣誉称号。

三是城乡共进,加快推进一体化进程。编制完成县域总体规划、产业发展、土地利用、村庄建设等规划,以及覆盖城乡的交通、通讯、水电、文教、卫生等20多项专项规划,制订实施《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城乡新型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主城区四镇两厂、44个村的融合步伐不断加快,平安街道办事处挂牌运转,“村改居”工作全面展开。特别是坚持“三集中一再造”原则,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县城集中,向乡(镇)*所在地集中,向大村、中心村集中,建设城镇社区、农村社区、联村社区、移民社区等四种新型社区。探索实施合作社推动、龙头带动、村集体承租等流转模式,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近年来共转移农村人口6.8万人,农村土地流转2.97万亩,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1.7亿元。原中纪委副书记侯宗宾充分肯定涉县经验,调研材料上报*。去年,我县代表全市接受并顺利通过省土地流转、财富积累和村务公开、难点村治理专项检查验收。

6、民生保障

近年来,涉县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始终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向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着力构建和谐涉县、幸福涉县、平安涉县,努力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一是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建立和完善五项救助机制,即:建立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机制,实现低保对象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月人均280元和132元;建立农村五保财政供养机制,全县1016名农村五保对象全部由财政供养,投资1400万元建成全省一流的民政事业服务中心,投资2500万元建成河南店、井店、西戌、西达、偏城等六所中心敬老院;建立困难群众救助机制,健全完善大病医疗二次救助制度,每年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等;建立老年人关爱机制,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被列为全国首批新农保试点县,全县3.54万60周岁以上老人领到了养老保险金,广大农村群众提前10年享受到新农保的政策和待遇;建立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针对风雹、暴雨、冷冻、旱灾、虫灾等自然灾害,第一时间启动救灾应急预案,累计发放救灾款物800余万元,救助灾民14万人次。

二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折不扣落实*惠农政策,累计发放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良种补贴等助农资金1亿多元,33万农民直接受益。通过发展传统种植业、特色产业等各种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每年拿出50万元用于扶持就业。鼓励更多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从源头上缓解择业能力低、就业能力差的问题。健全县、乡、村三级劳务输出服务网络,为农民外出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打造了“靠得住”劳务品牌,被评为“全国优秀劳务品牌”。年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万人,劳务输出1.2万人。目前,我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7万多人,年劳务收入达10亿多元。注重培育引进科技型、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的非农业产业项目,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狠抓扶贫开发工作,近年来,积极向上争取扶贫资金5000多万元,先后开展“周转畜”、生态家园富民、移民搬迁等工程,取得明显效果。共有114个自然村、10332名群众搬出大山;6.5万人稳定脱贫。

三是大力实施民心工程。紧紧围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年都要确定实施一批群众最迫切、最关注的民心工程,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全市率先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程资助贫困高中生、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确保了全县无一人因贫困上不起学。全县31个村、2.2万口人的饮水安全和30个村、2.8万口人的饮水应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稳妥解决东风制药、市化肥厂、清漳水泥厂、鑫宝集团等改制企业遗留问题,保障了职工权益。实施偏远乡村*、教师工资补贴。对四大灌区100多个村、5万亩耕地实行免费浇灌,县财政出资对全县玉米、小麦进行投保,对核桃、花椒等主要干果产品实行最低价格保障。集*热一期工程竣工并正常供热,受到群众普遍欢迎。通过这些措施,较好地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上学难、吃水难、浇地难、取暖难等问题。

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从基础抓起,努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方面,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大力实施名校、名师、名生“三名”工程,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万人口上线率连续多年居全市第一(不含市内三区)。卫生方面,推进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室建设,逐步提高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医疗救助,扎实推进恶性肿瘤贫困患者救助、药品零差价销售等惠民工程,让城乡居民享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全省医改试点县,积极探索推进医药卫生*改革,乡镇卫生院综合医改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总投资5.6亿元的省重点项目涉县医院整体迁建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全省一流的县级医院、三省交界区域龙头医院。我县荣获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和河北省标准化、规范化乡镇卫生院建设示范县称号。双拥工作再创佳绩,被评为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县”,实现了“四连冠”。

五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我们坚持“合理诉求积极解决到位,违法*坚决打击到位”,下大力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全县信访秩序持续好转。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治理整顿成效明显,连续多年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去年以来,我们把做好群众工作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县17个驻乡镇指导组和134个驻村服务队、503名驻村队员,全部进驻乡村开展百日攻坚活动,化解了大量信访隐患。成立了县委群众工作部,建成了县联合接访中心和行政服务中心,以及17个乡镇群众工作站和308个村群众工作室。在全县高标准建立了220个农村(社区)警务室,面向社会公开招聘313名治安管理员,全部上岗到位,真正把社会管理和综合治理的触角延伸到了基层,并实现了人员配备好、设施装备好、保障措施好、作用发挥好、社会反应好“五个好”目标。

7、文化宣传


涉县

近年来,涉县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全面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全省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一是加强阵地建设。大力实施“一十百千万”文化工程,即建一个高标准的县宣传文化中心,建十个标准乡镇宣传文化站,建一百个村级宣传文化室,发展一千个文化户,培育一万名文化人,全县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投资80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145亩,集中心广场、广电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会展中心和体育馆、图书馆为一体的县龙山文化中心。以此为龙头,投入4000多万元,带动17个乡镇全部建起高标准的文化站,308个村全部建有宣传文化室和“农家书屋”。井店镇文化站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站。各村都建成了文化休闲广场和文化墙,广泛为群众提供信息、文化、科技等服务。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培育发展文化户3000多个,形成了县、乡、村、户四级文化服务网络。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6个乡村基层服务点建设达到文化部规定标准。

二是壮大人才队伍。每年都要在全县范围内分别组织举办高质量的音乐、舞蹈比赛和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览,积极为各类人才提供展示文艺才能的舞台和机会。为激活用人机制,先后三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文化专职人员,将一些有一技之长、爱好文化事业的专业人才选拔招聘为文化专职人员。其中7名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优秀人才,被提拔为副乡(科)级领导*,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为了壮大文艺队伍,从挖掘、培养社会业余文艺人才入手,先后从农民群众、企业职工、机关*、在校学生中挖掘、培养1000多名业余文艺骨干,成立8个文艺协会。目前,全县有农民电影放映队63个,业余剧团12个,“心连心”艺术团、“夕阳红”宣传队等其它业余文艺团体36个。

三是打造文艺精品。县委、*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设立“文艺振兴奖”,每年召开两次以上文艺创作座谈会和剧本研讨会,激发乡土作家创作了一大批反映农村改革与发展成就的文艺精品。特别是与中影集团第一制片有限公司联合拍摄了电影《感恩》,获“中国人口文化奖”、“中国第1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展映片奖”、“河北省奔马奖”。与河北省电视艺术中心联合创作拍摄的8集戏曲电视连续剧《彩云》和大型现代戏《山娃》,获河北省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市文艺振兴奖。原创歌曲《涉县处处好风光》、《红色赤岸》、《女娲》,完成MTV拍摄制作,并录制光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30集电视连续剧《刘邓和他的战友们》剧本创作已完成,力争早日搬上荧屏。

四是丰富文化活动。每逢元旦、春节、五一、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都要组织开展大型文化活动。县里每年都组织举办春节电视文艺晚会、书画摄影展、元宵灯展等多种活动。从正月初一到正月二十,村村有活动,乡乡搞汇演。农闲时间,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女娲祭奠”、“涉县排赛”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县寺庙音乐”、“上刀山”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刀山”、“活杆”、“神鼓队表演”等6个节目荣获省文化厅民间花会改革奖。成立了全国首家女娲文化研究中心、首家红色新闻文化研究会,“女娲祭典”还被列为全国五大祭祖大典之一。偏城镇、固新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文化*改革走在全市前列。先后举办纪念*诞辰100周年、邯郸红歌汇启动仪式、红色太行颂党情、*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涉慰问演出、刘伯承元帅和夫人骨灰安葬仪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寻根纪念等活动,都取得圆满成功。

五是倡导文明新风。不断加大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的力度,重点强化对娱乐演出、音像销售、出版印刷、歌厅网吧等方面管理,坚决打击传播反动色情、封建迷信等违法活动。组织各单位积极参加“文明单位”评选,引导各行各业明礼守法;开展“我就是老区,我就是涉县,我就是文明使者”教育活动,引导和教育全县人民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公民素质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继2009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县城”之后,2011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县城”。更乐镇东巷村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8、党的建设

全县共有党工委41个,党总支19个,党支部767个,其中农村党支部309个;共有党员21171名,其中,农村党员12293名,建国前老党员192名。近年来,通过强化领导责任,抓实重点环节,党建工作不断创新,连续多年被省委、市委评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

一是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完成规定动作,积极创新自选动作。着力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全市“两育一争”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我县召开。深入开展亮牌示范、夺旗争星、亲民惠民活动,设置党员桌牌、党员示范岗、佩戴党徽,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踊跃出精品、创特色、夺红旗、争第一。2010年在全市夺标竞赛中,我县夺得五面先锋旗。新华社进行专题报道,全国52家媒介相继播发和刊登。去年以来,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劲倍增,在全市又夺得八先锋旗。

二是做好县乡换届工作。去年是党委换届年,我们按照*和省市要求,严格程序,严肃纪律,于3月1日前,完成了乡镇党委换届;9月11日,县十二次党代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县委领导班子;今年1月13日,乡镇人大、*完成换届;1月7日,县“两会”胜利闭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县人大、*、政协领导班子,圆满完成县乡换届工作。当前农村“两委”换届正在进行,将于3月底前全部完成。在县级班子换届中,涉县是全邯郸市提拔交流和重用*最多的县份,而且换届环境风清气正,选举全部是满票当选,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通过换届,全县*队伍的精神更加振奋、作风更加务实、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按照“凭党性、论实绩、重基层、尊民意、严程序”的选任原则,大力倡导“有为就有位、无为就无位”的用人导向。突出“一把手”、实干型*、创业型*、年轻*的选配,一大批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走上了领导岗位。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检验*、锻炼*、发现*、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在三年大变样、项目建设、信访稳定等一线建功立业,从中提拔重用的*占新提拔*的70%以上。

四是提升基层党建水平。采取优秀党支部书记跨村兼职、优秀机关*到村挂职、大学生村官培养提职、致富能手回村竞职、提前离岗人员回村任职等措施,选好配强难点村党支部书记。实行“拜师学艺”、开设“论坛”、外出参观等方法“传帮带”,加强对农村支部书记的培训,提高了富村、安村的本领。邯郸日报、市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组成联合采访团,作了深度报道。采取县级领导联系、部门帮扶、工作队驻村、富村帮带“四位一体”的捆绑治后责任制,有力地推进了后进支部转化。

五是健全党内关爱机制。认真落实省“一定三有”机制,使农村党员*“干好有出路、收入有保障、退后有所养、离任有补贴、困难有救助”。对4名连续任职30年以上、实绩突出的党支部书记,落实每月1500元的财政工资;对连续任职10年以上的农村党支部书记统一办理养老保险;对连续任职10年以上、正常离任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给予离任补贴。县财政和县管党费每年拿出50万元,设立老党员、老*救助金,对困难老党员、老*进行重点救助,激发了基层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县保持了风清气正、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

9、旅游景点

九峰山森林公园


九峰山森林公园

九峰山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涉县东北l5公里处,园区面积6平方公里,属天然人工混合林。园内峰高沟深,气势巍峨,鬼斧神工,天然而成,或如猛兽,或如人形,依形而名曰:望月峰、卧狮峰、南北武仕峰、佛指峰、乇玺峰、虎象峰、情侣峰、神龟峰是也。沟有盘茶、杏树等九沟,峰谷交错,熔融—体,构成—幅壮丽的山河美景。

九峰山山石凌增,苔藓斑驳,藤罗掩映,松柏葱茏,奇花烂灼,百树、百花、百草、百药、百鸟、百虫,不胜枚举,更有青溪泻玉、瀑布龙潭、吊桥飞渡、石阶穿云、楼台亭榭、长廊山门。登斯山则心旷神怡,足避暑休闲、游览玩赏之胜地。山脚之下有碧霞祠,至今有八百年历史,原有泉水从洞口流出,后被洪水淤没。碧霞祠常年香烟不断,香客如云,四时赐福,八方求佑。另有大寨脑山大王遗址,为明末崇祯十七年之事。还有九龙潭、白蛇、黄狐、妖牛等神话传说,不一而举。来此—游,定会领略其间的精妙蕴含。

娲皇宫风景区


娲皇宫风景区

娲皇宫,位于邯郸西部群山叠翠、风景秀丽的太行山支脉唐王蛟山上,始建于北齐,是我国最大的祭祀上古天神女娲娘娘的庙宇。相传,在远古洪荒时代,生物无存,女娲在此“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创造了人间万物。人们为了世世代代祭祀这位人类的母亲,便在此修建了娲皇宫。现有建筑分山上、山下两组。山下有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绕山登上十八盘,便到达最高处的娲皇阁,娲皇阁建在山势很险峻的绝壁上,巧妙地利用了山崖间的半圆形石坎,建筑群位居依山就势的石砌台上,有梳妆楼、迎爽楼、钟鼓楼、六角亭等。

娲皇阁,也称奶奶顶,为歇山式的琉璃瓦顶,面宽5间,进深3间,高23米的四层楼阁。后墙与岩间有八条铁链相连,每逢游人云集,铁索即伸展,绷如弓弦,故有“吊庙”、“活楼”之称,其建筑在地势利用与设计布局上可谓匠心独具,巧夺天工。在娲皇阁外山崖上刻有摩崖佛经6部,13万余字,被誉为“天下第一壁经群”,是我国佛教典籍中弥足珍贵的无价之宝。

上一篇:安国市

下一篇:永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