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泸西阿庐古洞

科普小知识2022-09-10 19:01:44
...

阿庐古洞被誉为“云南第一洞”,距昆明200公里,位于泸西县5公里处。又名泸源洞,阿庐古洞是一组奇特壮观的地下溶洞群,即地下喀斯特地貌,与石林景观相似,石林在地上,阿庐古洞则在地下,它是亚洲最壮观的天然溶洞穴之一。

1、简介

“阿庐古洞”为彝语,意即“前面有平坦草地的虎洞”,系宋元时云南“三十七蛮部”之一“阿庐部”的穴居点。洞景古、奇、险、绝,洞内的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石帘、石瀑、石花千姿百态,几乎具备了地质岩溶学所定义的所有景观,且各具形象,诸如彩霞迎宾、古莲倒悬、幽谷神钟、古龟望月、魏王点兵、天造神物等等,维妙维肖,非造化之功不可为。

阿庐古洞结构上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它包揽了岩溶洞穴的所有结构形态,大致分为三个类型:厅堂式、宫殿式、峡谷式,宫殿式富丽堂煌,厅堂式气势磅礴,峡谷式曲径通幽。其次景观造型琳琅满目,惟妙惟肖,变化无方,步步是景,妙趣横生:再加之石钟乳晶莹剔透,奇迷灯光为之装扮,更令人有如画中游之仙幻感觉,洞中三绝——透明鱼、卷曲石、鹅管也是只有到阿庐古洞才能一睹风采的独家珍宝。

阿庐历史悠久,虽远离中原,但却吸引了一代代文人墨客的目光。汉代的文学巨匠左思在其《三都赋》中曾有“漏江伏流溃其阿”之语,说的就是阿庐。明代大地理学家、旅游家 徐霞客的足迹也留在了阿庐的热土上,他曾两度进阿庐古洞观瞻,并为之惊叹,写下了留传千古的美文。孟获曾在此称雄一方,诸葛武候也曾在此轻摇羽扇。历史与现实,神话与传说,名人与美景在阿庐交相辉映,使得阿庐古洞折射出一片神奇的光辉和色彩。

阿庐古洞位于泸西县城西2.5千米处,景区范围1.5平方千米。阿庐山附近有9峰,9峰之中有18洞,俗称"九峰十八洞"。阿庐古洞是溶洞群中的主洞体,由泸源洞、玉柱洞、碧玉洞及玉笋河组成。阿庐古洞已开发开放了三个旱洞和一个水洞组成的全长3000余米的游程。有数百个景点,上下三层贯通,泸源洞、玉柱洞、碧玉洞造型风格各异,峡谷、厅堂、宫殿相融其间,一步一景、步步是景,洞中钟乳悬积,石笋林立;色若碧玉、瑰丽透明、沿河交融、发育丰富,"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洞中有天、洞外有泉","天然有石洞,造化夺神工"堪为世界一绝。

1996年阿庐古洞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全国35个王牌景点和16条旅游专线;1999年5月被评为云南省10家优秀景区;2000年12月被国家建设部评定为全国风景区41家先进集体之一。

2001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为云南省12家之一;2002年11月被云南省建设厅、文明办、旅游局评为云南省九家文明风景区之一;2004年1月24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全国177家之一,红河州2家之一,自1987年-2004年,共计接待游客650多万人次,其中来自新加坡、泰国、美国、比利时、文莱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游客近44万人次,阿庐古洞已成为云南省六大旅游片区滇东南喀斯特旅游片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红河州五大片区北部片区中心,是泸西旅游业的龙头。

2、主要景点

古洞公园

景观布局及设计,借鉴中外造园艺术手法,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打造高水平园林景观的同时,突出民族特色及文化内涵,尤其以彝族风情为主线,形成一座彝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的露天博物馆。规划建设了泸源湖、神道祭坛、图腾图、射箭场、奇葩园、火把场、彝家泸源村等多处自然及人文景观。公园第一期1999年5月完成。

玉柱洞

玉柱洞出泸源洞5米,即入玉柱洞。可沿洞外石阶上攀观览青峰耸立。洞口石钟乳垂挂如帘,开状别致。全长800余米,为宫殿式溶洞,由10余个规模不同,形态各异的厅堂组成,最大奇堂长70余米,宽30余米,规模宏大。

玉笋河

玉笋河为地下暗河,位于泸源洞,玉柱洞垂深15米之下,洞口位于玉柱洞中,全长十余米。河水由北向南流动,流速缓慢,0.02米/秒,流量12各/秒,常年不涸。河道宽8米-12米,中心顶高5米,最高处10处。整个河穹似椭圆形拱顶、河水清澈见底,深0.8米-3米。游览只能乘人力之舟,每舟乘6人,无陆路通行。

碧山洞出玉柱洞,沿林荫小道西行350米,或乘旅游索道,便到碧玉洞入口。洞口位于祭龙山腰,洞穴为峡谷式深洞,洞穴延伸严直,少有大厅,全长720米。洞内钟乳石色如碧玉,故名碧玉洞。洞中玲珑剔透的卷曲石、阿庐玉、石盾(20余平方米)、石编钟为阿庐古洞珍品。阿庐古洞是一组规模宏大,结构奇特的典型喀斯特地貌溶洞群,是云南三十七蛮部之一--"阿庐部落"的穴居点,是亚洲最壮观、最秀丽的天然奇观,有"云南第一洞"之称、地下园林宫殿之誉。

全长800余米的玉笋河,河面水平如镜,清澈见底,珍稀鱼种"透明鱼"遨游其中,举世罕见。其鱼无眼,身体透明,骨骼内脏清澈可见。传说阿庐山的唐神仙曾在此吃鱼,随手抛鱼骨于水中,并风趣地说:“活去吧!”鱼骨果真见水即活,摇尾而去。

泸源洞

因山麓东南源泉自洞穴中溢出而得名。洞额有明代广西知府张继孟题"奇观"及清代巡抚谬英所题"天然石室"。洞体为厅堂式,全长700余米,由10余个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厅堂组成,中间有狭道相连,洞穴呈网络状发展,拐弯伸展如地下迷宫。

3、交通信息

昆明有旅游专车直达景区,游客也可先游览石林,再从石林向东行80公里,即可到达阿庐古洞的洞口。另外,在菊花村客运站每天有三班车(7:30、8:30、12:30)开往阿庐古洞。

阿泸古洞距县城约3km,也可乘出租车前往。

泸西距昆明160公里,曲靖164公里,师宗40公里,弥勒47公里,开远126公里,个旧175公里,陆良50公里,石林81公里,罗平90公里,丘北172公里,蒙自181公里,交通便利。

4、民风民俗

哈尼族以农历十月为首,过十月节就意味着过新年,持续时间一周至两周。节日期间村寨集体杀猪祭祀龙树林,摆通街宴,有说亲的就趁着节日请媒说亲,而嫁出去的姑娘借此回娘家探望。

哈尼人以每年农历的十月第一个属虎日(或属龙日)为哈尼新年的大年初一。节日期间,各村寨杀猪“祭龙”,各家各户将各种佳肴美味沿街摆设,长达数十米的“通街宴”上,佳肴飘香,人头攒动,人们畅饮着美酒,品评着美味,互道祝福,相互倾诉着一年来的悲悲喜喜。黄昏之时,篝火燃起,哈尼人载歌载舞,沉浸在热烈喜庆的节日氛围之中。

六月二十四日前后红河地区称六月节为“苦扎扎”,持续时间三至六天,节日期间杀牛祭神,青年们聚集一起荡秋千、摔跤、载歌载舞,尽情欢乐。有些地方在节日当天夜晚还要在家里点燃松明火把,然后送火把出村,置于路旁或山上,以示驱赶病魔出寨。

5、环境

红河州的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22.6℃。气温依次由元阳、建水、蒙自、河口逐渐升高。阿庐古洞的形成年代可以追溯到数亿年前。当滇黔古海上升为陆地后,海中大量含钙质的物质沉积为石灰岩,经过数十万年甚至数百万年,含有二氧化碳雨水的浸蚀和长期岩溶蚀出一个个落水洞和漏斗地穴,被溶蚀而成今天这样的洞中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