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大平调

科普小知识2022-09-11 14:52:17
...

大平调是流传于中原五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唱腔属于梆子腔系统流行地区以曹州(今菏泽市)为中心,跨越冀、鲁、豫、苏、皖五省边缘地带,西到郑州、陈州(今淮阳),南到徐州、亳州,北到大名、磁州,东到济宁、兖州,号称流行五省八州。由于它的定弦、唱腔都比号称高调的山东梆子、定名反调的横笛梆子(即河北梆子)低,所以称为平调。又因其击节用的梆子特大(约70厘米长),故被群众称为大梆戏或大油梆,现在统称大平调。2006年5月20日,大平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大平调

别称:平调、大梆戏、大油梆

起源时间:明代中期

流行地区:豫北、豫东、冀南、鲁西南、皖北

1、历史沿革

大平调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弘治年间。据弘治十一年(1498)《滑台重修明福寺碑》记载:“以上布施除修葺佛塔外,敬献大梆戏、大弦戏各一台。”经考察、研究确认,流行于曹州(今菏泽市)一带的大平调剧种,是该剧种的三大流派之一,即“河东平”,指黄河之东的平调流派。另两种流派一是“东路平”,亦称开州平,以开州(今濮阳)为中心;二是“西路平”,以滑县为中心,亦称滑县平。明清以来,在黄河南北有大小19个大平调班社,社会上流传着“七东八西莫乱窜,曹州还有四个班”的民谣。据艺人相传,曹州这四个班是:东明县城南“三鳖肚”班、曹县“袁家班”、菏泽县“尤家班”和“天兴班”。清道光中期(约1830年左右),菏泽县成立了“双盛班”,随后又有东明县东明集的“耿发深班”、曹县的“袁豁子班”、菏泽县尤宝田的“德盛班”等大平调班社相继出现。


2、表演特色

表演程式粗犷豪放,刚劲有力,粗中见细,刚中有柔,夸张中不失真实,豪放中追求完美。还吸收了民间武术套路、真刀真枪的开打等表演手段。如《大名府》中卢俊义与李逵开打时,就使用了“镗镰削柳椽”的特技;《李炳下江南》中的“三变胡子”和《下河东》中的“绕花锏”等,都有独到的招式。


3、角色行当

大平调的脚色行当分为“四大门头”,即生、旦、净、丑。黑脸和红脸在大平调的脚色行当中居主要地位,演唱激情豪放,表演粗犷夸张,刚中带柔,唱白均用方言,身段靠架以大洪拳为功底,真刀实枪,具有气势磅礴的阳刚之美。

4、唱腔

大平调的唱腔与山东梆子大体相同,但发声一般都用真嗓,唯在慢板、拐头钉等板式的起板中,尾声使用极高的假嗓(也叫“讴腔”,俗称“扬腔”),发声高而细。假嗓有呼、吸两种,用以表达激昂欢快的情绪。红脸、黑脸演唱时有时强调“炸音”。

5、戏曲名家

大平调班社在常年的演出中,先后培养了一批较有成就的演员。如上世纪30年代的红脸姬天荣(艺名麻年儿)、小生沈金贵(艺名金豆子)、花脸岳秀海(艺名花脸兴)、张全臣(艺名大花脸虎)、申德高(艺名花脸虎),旦角郭文荣(艺名假大嘴)、陈广勤(艺名四夹),小生张合义(艺名小为),红脸牛银河(艺名银娃)、姜玉和(艺名大二小),黑脸张文祥(艺名张二)等。40年代初,陈桂欣、陈文勤兄弟二人在定陶县陈集收徒传艺,教出一批后起之秀,如红脸郭盛高(艺名小黑牛)、彭盛江等。国家一级演员郭盛高的表演潇洒大方、生动逼真,他在《百花亭》、《收姜维》、《反徐州》等剧目中塑造的舞台艺术形象,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是鲁西南家喻户晓的著名演员。


6、传统剧目

大平调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能说出剧名的剧目有700余个,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有180余个。其内容大多取材于《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杨家将》、《说岳全传》、《包公案》、《大红袍》等古典演义小说。此类表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历史题材,形成了平调剧种黑、红脸戏多、武打戏多、袍带戏多的表演特色。其中《杀朝篡》、《楚王灭西》、《滚鼓山》、《三打金枝》等为平调剧种所独有。《胭脂配》、《九头案》、《九天庙》、《闹竹林》、《卖虎皮》等为晚清落魄的文人特意为平调班社编演,进而流行开来。其他的如《百花亭》、《李彦龙征南》、《栖梧山》、《战洛阳》等也风格独具。经常演出的以生角为主的戏有《下高平》、《下燕京》、《下江南》、《反阳河》、《晋阳关》、《反徐州》、《收姜维》、《百花亭》等。以净角为主的戏有《战洛阳》、《秦香莲》、《铡赵王》、《赵公明下山》、《金鞭记》、《张飞滚鼓》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