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丹剧

科普小知识2022-09-11 16:43:35
...

丹剧初名“啷当剧”,1959年改现名。由有近300年历史的丹阳“啷当调”演变出来的“丹剧”,上世纪60-80年代曾在戏曲舞台上红火一时。该剧是流行于江苏丹阳一带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是在曲艺“啷当”基础上,吸收当地民歌、小调和号子,增加了伴奏乐器,并在其他戏曲剧种影响下,于1958年发展为戏曲。

1、简介

丹阳民俗——啷当(丹剧的原身),是丹阳汉族传统戏曲文化。起初的啷当艺人是由师傅亲口传授,后发展到以家教形式的啷当传习所。出名较早的是麦溪镇王巷村的王氏啷当传习所,创立时间约在清光绪年间,新中国成立后活跃在丹阳城乡的王氏三姐妹和鲍莲娣等名艺人都是王氏的传人。民国时期,大泊、陵口、前艾、珥陵、全州等处都有啷当传习所,刘连生办的前艾传习所声誉较好,技艺出众的赵金花、蒯三庚都出自他的门下。啷当的鼎盛时期,是在啷当总传习所开创前后。民国初年,陈腊荣团结卜班名艺人开始啷当说唱的整理研究工作。研究机构起初设在三板桥西的养济院内,后移至姜家园的观音堂。民国20年(1931年),“丹阳县啷当总传习所”正式挂牌,一时名师云集,学童倍增,社会声誉大为提高,县长亲往祝贺。抗战前夕,该所满师艺徒有317人。啷当艺人的足迹遍及丹阳各地和周边市县.流行曲目由原来的“大小三十六”,增至“七十二记、四十八滩头”,演出场次远远超过当时的“六书”,“评话”和滩簧小戏。


啷当曲调约形成于19世纪中叶,流行于清光绪年间。19世纪末,丹阳便有“黄秧下田谷进仓,麦场头里笃啷当”的习俗。啷当曲调以丹阳一带的牛郎调、佛祈调,油嘴调、梅花调等民歌为基础,以丹阳方言为依托,曲调朴实优美,地方色彩浓厚。啷当演唱是以说唱形式出现。“说”,除了交待和铺叙,还有散白和板白之分。散白象话家常,编排入情入理,生动贴切,常用古语和俗话作为结论;板白则要求上板押韵,形成气势,用于说唱的高潮或结尾。道白讲究合板与接口,铺叙夹带打趣和插科。啷当说唱,以唱为主。唱是啷当艺人的基本功,也是评价艺人水平的主要依据。啷当能否唱红,靠的是唱者素质和曲子是否精晶。民国以前唱红的艺人就有10多位,其中多数是唱“滩头”的,而靠长篇说唱“本头”唱红的只有3~4位,同行公认的仅有李宝儿1人。李宝儿号称李四记,她唱啷当和一般艺人不同,从不走村串巷,想听她的唱,都要拿帖子上门去请。她每次说唱,听客少则几百,多用上千。

啷当调以正板为基础,共有吟板、数板、行板、急板、散板、哭板等10余种板式。艺人习惯把啷当分为东、西两路。东路啷当分布在城镇和铁路沿线,受戏曲的影响,讲究板式的运用,吐字注重“喷口”,行腔干脆利落,好懂易学,流行广泛。西路啷当常年演出于山乡僻壤,受外界影响小,唱腔也以板式命名,行腔却很少受板式的约束,有时如行云流水.细腻委婉,有时则铿锵豪放,粗狂有力。啷当流行的曲目,滩头有白蛇精、懒婆娘、夸新妇,十羞君王、送于入学等22曲;本头有绣福记、青楼记、牙痕记、红粉记,芭蕉记,琵琶记、白马记、杀狗记等14部。这些曲目都是听众喜爱、流传甚广的精品。

2、历史沿革

丹剧和周边地区的地方戏剧种的形成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他剧种的产生,都有一个漫长的母体到本体的衍变过程。丹剧则是一九五八年前后,在各行各业大放卫星的高潮中,人为地一蹴而就的。1958年,丹阳水利工程指挥部宣传队,以啷演出文艺节目,受到欢迎。是年11月,丹阳县文化馆举办丹阳县文艺骨干啷当训练班,同时组织人员收集、挖掘、整理丹阳汉族民间音乐及民歌,并以为基础,将训练班学员编排的《张木匠上北京》等四出小戏,按戏曲特点,定谱定调定腔,编成一套唱腔。1959年元旦,四出小戏公演,被群众称为“啷当戏”。是年1月10日,在啷当训练班的基础上成立云阳剧团。9月正式定名为丹剧,云阳剧团易名为丹阳县实验丹剧团,并赴外地演出。12月,剧团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砻糠记》,赴南京参加全省汇报演出。此后至1965年,丹剧有了很大发展,创作、移植、改编、整理了一大批剧目;基本唱腔曲调从、又进一步发展出、等板式,并解决了男女分腔的难题,积累了唱腔曲牌60多支,行弦曲牌40多支;表演上向兄弟剧种学习,逐步形成了老生、小生、老旦、花旦、小丑五行,但表演并无特定程式,多接近生活,乡土色彩较浓。这期间,剧团常赴外地巡回演出,东至无锡、吴县、上海,南至高淳及安徽的郎溪、广德、横剑、宣城,北至仪征、邗江、江都、泰兴、靖江、海安、如皋、如东、东台、高邮等地,扩大了丹剧的影响。“*”中,丹剧团作为“复辟封资修”的“黑样板”受到批判。剧团*解散,部分演职员下放农村。1977年,丹阳县文工团成立丹剧队,逐步恢复丹剧剧目。1982年,正式恢复丹阳县丹剧团建制。至1987年,丹阳县丹剧团有职工53人;全年演出剧(节)目8台,242场次,观众10万人次,全都在农村演出;全年演出收入5.3万元。

3、剧种特点

丹剧以丹阳地方方言为唱念用语,以“啷当”、“云阳”、“花名”及其一整套板式为基本唱腔,在表演技艺、演出形式上较接近于京剧。由于啷当男腔高亢简朴,小生这一行男演员较难胜任,常常选用女小生,因此表演风格上较接近于越剧。丹剧唱腔中,袭用啷当艺人的唱法和竹鼓伴奏技艺而形成的“老啷当调”,唱腔别具一格,饶有风趣。依据啷当尾句拖腔发展起来的伴唱和唱腔浑然一体互为增色,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丹剧的语言音调柔和,曲调朴实优美,既有清新的抒情色彩,又有浓郁的地方韵味。在江苏省、市文化主管部门和地方*重视扶持下,经过丹剧四代人的努力,丹剧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有关行家评论,丹剧既有京剧的阳刚之气,又兼有越剧的阴柔之美。

1、对丹剧语言声调的研究从未展开。舞台语言不规范而形成的同台不同音调的现象,持续了四十余年,致使其至今未能表现出丹阳语言的特色。现今世界上,没有特色的文艺品种,是很难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的。“既然丹剧舞台语言难以统一,那干脆用普通话好了,也便于剧种的推广。”这不仅是设想,而且已付诸行动。我们不能说这是错的,因为艺术只有优劣之分,而无是非之别。这其实是一个美学问题。所谓美,就是把各具特色的形象、现象融汇在一个相互共存的时空里,使之不断竞争,不断变化,从而在人们思维中形成一个和谐具象的观念。没有了差异,就失去了美,失去了美,就失去了某个个体存在的价值。要研究“丹阳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先不说丹阳四门八乡语音语调的多样性,单是寻找一个能承担此重任的人,恐怕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能奉献出自己一辈子的精力,不计较名利得失,还要有渊博深厚的民族民间语言的学术功底,这种人恐怕不是一年两年出一个的问题,二十年出一个,就是丹阳文化的大幸了。我如此说,是想说明,这是一项非常不容易做的事情,没有悲壮的六出祁山的诸葛精神,恐怕到成功之日,他连在丛中笑的份额都摊不上。

2、丹剧音乐的母体是说唱“啷当”的音乐,由于“啷当”原先是一些盲人用于糊口的手段,所以,重唱本、轻音乐的现象十分普遍。高度营养不良的母体,给丹剧的音乐遗留下非常大的困难。为了表现大型剧本中的复杂情节与人物关系,势必要向除它而外的民间音乐求援。“拿来主义”本是江浙一些剧种扩展音乐的重要手段,但丹剧的音乐工作者们却遇到了较大的尴尬,一些观众不买账了:“那哎—哎—哎—怎么少了?”(据说,哎—哎—哎-就是丹剧的特色)。

这里就是美学的另一个问题了——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的关系。美学中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人类对美的欣赏,是以变化、发展、创新为基础的。谁来做丹剧音乐改革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呢?要想以一人之力,去冒天下之大不韪,还要去改造人们头脑中天生的对固有事物的依恋,这就不仅是有没有名利的问题,而是可能要失去原有的名利。现时代这种“*”委实难寻。所以,虽然从外地引进了一些才华横溢的音乐新秀,却都唯恐避之不及,去干别的更实惠的事儿去了。

3、剧种的生存发展有一个大关键,就是演员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一次聚会中,前辈沈亚威先生(原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大作曲家)告诉我一件事:他在六七十年代写了一首歌,叫“战士第二故乡”,当时,一位歌手带着它去参加全军文艺会演,结果此歌遭一记闷棍,连点水花花都没有溅起。二十多年后,当今一位我们都熟悉的歌唱家二唱此曲,一炮打响,迅速流传全国。歌变了?没有。演员!这就是演员的作用。演员能救活一首歌,同样能让人们认识和接受某一个剧种,因为所有对丹剧的研究,归根到底是要由演员来表述的。人的艺术感悟力,很大程度是与生俱来的。要找一个在一定时间段里能左右剧种局势的演员,也是非常非常的不容易。只有在大面积的“采购”中,在大面积的“选苗”中,才有可能发现合适的人选,然后培养、教育,才能起到作用。丹剧历史上有许多挂牌的演员,而上述演员,则寥寥无几,否则,丹剧决不是今天的局面。

4、谁都知道剧团和剧种并不是一回事,剧团是剧种的载体。毋庸置疑,剧团的健康对剧种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好处。*每年都花大力气支援剧团,这是党和*对从业人员的莫大关怀。同样,我们也希望对剧种给以更多的关注。四十多年来,剧种成功与失败的资料何在?剧本、音乐的资料何在?民间音乐的搜集停顿了数十年,“啷当”老艺人的现状怎样?还有多少个如包莲娣、陈玲美这样优秀的盲艺人能抗拒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就是说到在下与陈元杰先生,也已是“最美不过夕阳红”了。他在几十年的丹剧音乐创作中,决不是“兴之所至,信手拈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但从未有人问过我们的心得体会。一旦美丽的夕阳拜拜了……当然,也就没人在耳边聒噪了。

4、贡献剧团

丹阳市戏剧剧团号称“天下第一团”上演的剧目达一百多部。建团初期整理改编的剧目《砻糠记》曾参加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江苏省电台播放录音。创作的新编历史剧《三夫人》,曾为锡剧、越剧、昆剧等剧种移植,90年创作的大型现代丹剧《野塘婚礼》曾人选参加江苏省89至90年新剧目观摩演出,并获剧本、导演、音乐、演出、演员五项奖,92年5月,选调进南京,参加江苏省纪念“5.23”五十周年展览演出。同年,由文化部选调代表江苏省参加在福建泉州举办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获剧目奖和演员奖。丹剧团曾被文化部授予“天下第一团”的称号。

近年来,丹阳市进行文艺团体走向市场化的改革。成立了丹阳市戏剧总团,原丹剧团和锡剧团合而为一。该团现有演职人员35名。改制后的剧团,在经历了文化市场低迷,经营内外困难的低谷后,很快恢复了生机。特别在去年以来,在丹阳市开展的“建设新农村,文化村村行”活动中,市戏剧总团排演大型古装戏丹剧《叔嫂冤》,实现送戏下乡143场,搞得红红火火,打开了城乡演艺市场,当年实现演出收入25万多元。今年以来,该团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在较短时间里,克服困难,排演了一台古装锡剧《哑女告状》,自编自排了一台大型少儿音乐情景剧《回来吧,孩子》,两台大戏在农村和全市中小学校巡回演出已达90多场,广受好评,预计今年的演出收入和职工收入将比去年有较大增长。

目前,剧团仍有三大困难:一是*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每年市财政预算只有60万,且多年不变,剧团还要连续还债10年,每年20万。二是演员队伍严重老化,活力不强。由于待遇较低等因素,难以招聘和引进年轻,专业的人才,直接影响剧团更快更好发展。三是丹剧发展前景堪忧。虽然丹剧已列入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没有进一步的优惠扶持政策;丹剧研究所名存实亡,丹剧演员无地培养,后继乏人等等。丹阳市戏剧总团在各级继续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在自身的不断努力下,一定会越来越好,丹剧这一独特的剧种也一定会传承光大。


5、文化遗产保护

丹剧形以来,丹剧音乐从无到有,逐渐积累起一批唱腔曲牌,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仍存在男女基本唱腔不平衡,板腔体尚不成熟,调式不丰富,民歌小调类发展滞缓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今后应该注意把握剧目音乐个性化的大方向,在丰富调式、淡化唱腔行当化、加速板腔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发展西部啷当等方面多做工作。

在丹阳颇有影响的作曲家邓彬,现在成了丹阳唯一的丹剧作曲家。曾经在丹剧团专门谱曲,后在文化局担任艺术科科长的邓彬,现在退休在家,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也很少再去接触丹剧。所以现在的丹剧团真的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据悉,丹阳民间也只有折柳镇一位65岁名叫陈玲梅的老人会唱真正的“啷礑调”。今年改成企业的丹剧团一方面面临无人谱曲的尴尬,一方面又面临演员的青黄不接的难堪。为了生存只好放弃主业,排练其他节目,以讨好邀请方,获取经济效益。据说,目前剧团就连每人几百元一个月的工资都难以兑现。邓彬说丹剧的原调来自古时盲人走街串巷哼唱的“啷当调”。丹剧团在1960年成立后,“啷礑调”才正式被改编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剧种。一经问世,深受群众的喜爱,特别是上世纪70-90年代,红遍了大江南北。《大哥,你好》、《称婆婆》曾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第11届群星奖。由《大哥,你好》改编的电视剧也被评为全国电视“金鹰奖”。由于丹剧的曲调不固定,所以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邓彬告诉记者,如果再不赶紧培养后人,丹剧将面临绝种的危险。


丹阳市申报的丹剧,近日被确定为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建议申报首批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丹阳戏曲研究员做出对丹剧的保护措施:

1、组织人员,研究丹阳方言,开展规范丹剧舞台语言的工作。

2、迅速安排人员,下乡采集盲艺人的说唱视频、音响资料。不仅是音乐,他们有许多师传的唱本,是剧本创作的极好借鉴。

3、整理、汇总丹剧团成立以来,创作、移植、改编的剧本和音乐乐谱,特别是音乐乐谱,以便进行唱腔分类,建立基本调系统。

4、选拔优秀的青年音乐人才,深入扎根到剧团,负责地、认真地、全身心地挑起丹剧音乐继承和发展的重担。

丹阳戏曲研究员呼吁社会关注丹剧:不一定每个丹阳人都应该熟悉丹剧,言必谈丹剧是不现实的,也是可笑的。但媒体频率较高地、不时把丹剧拿出来晒晒太阳,至少让丹阳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东西,倒是丹阳媒体应尽的义务。

有人说,是不是也成立个像吕凤子学术研究会般的“丹剧研究会”,其实大可不必。一者,已经有一个专门研究丹剧的“丹剧研究所”了。再说,更有那聚集了众多戏剧家的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作为丹阳的戏剧曲艺家协会,肯定会把精力重点投放在“丹剧”(戏剧)和“啷当”(曲艺)的研究上的。有多少个县(县级市)能拥有自己独有的剧种?这正是丹阳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写照。大家出把力,丹剧的振兴,是指日可待的。能为我们共同生活的这方水土造点福,也是感到欣慰的一件事。

上一篇:蓝关戏

下一篇:陆丰皮影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