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婚俗
藏族婚俗有旧婚俗和新婚俗之分,旧婚俗多数是包办,父母有养育和解决子女婚姻的责任,子女只有服从和孝敬父母的义务,过去找媳妇或赘女婿,子女是没有权利过问的。新婚俗是恋爱结婚基本上父母不包办代替,多为*婚姻,男女恋爱,告知父母,再行习惯手续,最终成婚,但仍然基本遵循过去遗留下来的求婚、订婚和婚礼程序。
1、民间传说
嫁妆的多少,根据各人的经济地位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其中必有小铜菩萨一尊、经书一册、佛塔一个。据说是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时,就是带这三件物品,所以一直流传下来,成为婚仪嫁妆必备之物。嫁妆清点完毕,便把清单放在高脚盘上,置于新郎面前,意思是交给他收起。
2、婚俗习惯
旧婚俗
旧*,婚姻多数是包办,尤其是女子,往往到夫家还不知夫婿的面容怎样。
旧*,父母有养育和解决子女婚姻的责任,子女只有服从和孝敬父母的义务。过去,找媳妇或赘女婿,子女是没有权利过问的,尤其是女子,往往到夫家还不知夫婿的面容怎样。解放后,多为自主婚姻,男女恋爱,告知父母,再行习惯手续,最终成婚。旧式婚姻,有许多约束,也就有不合理的地方,列举如下。
一是贵贱不能联姻。以往,十分注意门当户对,不能随便娶你意中的人。考虑对象,第一是地位、财富,次之才考虑品行和仪貌。那时,贵族的子女可以互相通婚,富有的人与穷人是绝对不能相爱的,农奴的子女当然不可能和领主结婚。
二是迷信的约束。说亲之前,先要献哈达讨对方值年属相,再把属相带到活佛或专事历算的人那里卜算,看看相合还是相克,如有缘份,方能订婚。若是相克,男女双方再愿意,父母也是不能同意的。
三是作为普通农奴,恋爱结婚得受自家领主的约束,主人不同意,农奴便不能结婚。一般是同一领主的农奴结婚还容易,主人尚可同意;而不同领主的农奴结婚,就关系到农奴的增减,得征求双方头人同意后,才征求父母同意,确实难上加难。
四是*旧社会分八等九级,屠夫、铁匠、乞丐等是最下等,他们的婚姻,也只能“门当户对”,其他阶层的人家是不会与之联姻的。
藏族也禁止近亲结婚,父系亲属绝不能结婚,母系亲属要在四代以后才能结婚。当然,在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偏僻山区里,也有近亲结婚的,结果后代大多发育不全,不是傻瓜便是跛子。
由于男女没有婚姻*,带来的社会后果很不好,有的因为得不到自己恋爱结婚的权利,有的削发为僧,或逃奔远方,有些甚至自杀。
新婚俗
在藏族地区,青年男女多为*恋爱,父母亲友一般不加干涉。至于求爱方式,或袒露、或隐晦,因人因地而异。有的以歌抒情,互吐衷肠;有的地方则抢姑娘的帽子、戒指、头巾等物(若姑娘不愿与其相好,可直接或托人要回。如默不作声,或直言相约,则是愿意结交朋友)。得到姑娘的应允后,小伙子可到姑娘处赴约。随着频繁的约会,双方的感情不断深化,互赠信物,并向自己的父母表明心愿,在得到双方父母应允后,才能送聘礼,商定婚期。在有些农牧区青年男女的婚姻,一般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要形式。当男青年看中姑娘后,便请某人带酒、哈达等物前去说媒,女方同意婚事,则饮其酒,受其礼;否则,婚事告吹。女方允亲后,媒人再次带酒等去女方家商定聘礼,聘礼多寡不一,但一般不宜太多,以免近邻亲友议论。送过聘礼,可根据男女双方生辰选定吉日,准备成亲。也有的地区盛行由男女双方私下约定,出走成婚的习俗,但近年来逐渐减少。
现在恋爱结婚基本上父母不包办代替,但仍然基本遵循过去遗留下来的求婚、订婚和婚礼程序。
求婚
这是必须经过的第一道手续。求婚之前先卜合属相,再送哈达给对方家庭正式提出求婚。
订婚
双方同意婚事,便派人选择黄道吉日,起草婚约证书。
婚约证书一般请有才华能诗文的人起草,内容是写男女结合、互敬互爱、互相体谅、孝敬长辈,品德应当高尚,等等。也有的婚约书上写上今后财产继承事宜。这种婚约,是用诗歌形式写的,可以朗诵。
订婚这一天,男方要送给女方家中老少尊卑,每人一条哈达,并要送给对方父母养育女儿时"奶钱"。对方准备好茶酒招待来人。双方代表进入正厅依次入座以后,主人家端上"切玛",敬茶酒。
求婚的人家献上礼物,也送还这一天所花的费用,还要进一块"帮典"(围裙)。送这一天的费用是因为男家求婚,本来一切费用自当男家负担,如今女方代办、,应当用钱补偿为谢。送"帮典"的意思是:姑娘自小不知磨破母亲多少块"帮典",送来这一块赔偿损失。敬完茶酒以后,便把一式两份婚约书放在高脚盘内,由一家证人高声朗诵,另一家证人认真校对。念完订婚书,证人把两家的家印当众盖在书上,然后郑重地由女方与男方代表分别交给对方父亲。接着,两家父母对证人献哈达,表示谢意。订婚这一天,青年男女都不参加,只是家人出席。仪式结束后,尽情欢乐一天。离开时,女方家庭将哈达和回礼送给对方。
结婚
结婚仪式的头一天,男方得派人把一套漂亮的服装,以及巴珠、嘎乌、手镯等装饰品,用绸缎包好,送到女方家中,让新娘明天过门打扮用。
迎亲的这一天,男方家要找一位有地位的人,带上一队人马,还得牵上一匹准备给新娘骑的打扮考究的马,这匹马的颜色,与女方属相吻合;这匹马必须是怀孕的母马。同时,还得带上彩箭,箭上有明镜、璁玉、珠饰等。马队到达之前,女方要举行敬"切玛"、喝酒等告别仪式;男方迎亲队伍进门之后,先把彩箭插在新娘背上,表示她已经属于男方家的人了。又把璁玉放在新娘的头顶上,这块璁玉藏族习惯称为灵魂玉,这样做,表示男方的灵魂已托付于女方了。
女家送新娘时,一般带去一位陪人。当姑娘要出门时,女方家有一人一手拿彩箭,一手拿羊腿,站在楼上高喊:"不要把我家的福气带走呀!"反复多次,直到姑娘走远。
马队出门起程,领队是一个属相最好、穿着白袍、骑着白马、手中举着九宫八卦图的人;接着,便是迎亲代表;然后是新娘和伴女;最后是随同前来的人。一路上,男方家人要侍候在路旁向马队敬三次酒。如果路上遇到背水、背柴禾的,认为最吉利,应下马向过路者敬献哈达。要是碰到抬病人、倒垃圾、或背空筐子的人,这是不吉利,结婚后再请僧人念经消灾。马队行进期间,随行人员高唱"谐音"(大歌),新娘则边行边哭。
男方在新娘到达之前,必须装扮大门,专为新娘下马准备垫子。垫子是装着青稞、麦子的口袋,铺上五彩锦缎,面上用麦粒画上吉祥的符号。男方家人手捧"切玛"和青稞酒在门口迎候。
传统的进门仪式是十分烦琐的,从下马、进门、上楼到入厅,每次都得唱一次颂歌,献一条哈达。新娘入厅后,坐在新郎下首,迎亲和送亲的队伍也入厅依次坐定,接着便献"切玛"、敬酒,给佛像、父母献哈达,在柱头上挂哈达。参加婚礼的人唱谐青,以示祝贺。主人献哈达,感谢众人。做完这些,新郎送新娘入洞房,其他人便尽情吃喝玩乐。这种活动一直延续三天。三天中,亲朋都可陆续来献哈达和礼物,主人款待酒茶,新娘不出房周旋。
结婚前,女方家人选择一个吉利日子,全家前来祝贺,并正式移交嫁妆。移交仪式由男女两方代表主办,一人高声朗诵嫁妆清单,每念一种,女方代表便当场把物品交给男方代表。嫁妆的多少,根据各人的经济地位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其中必有小铜菩萨一尊、经书一册、佛塔一个。据说是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时,就是带这三件物品,所以一直流传下来,成为婚仪嫁妆必备之物。嫁妆清点完毕,便把清单放在高脚盘上,置于新郎面前,意思是交给他收起。
宴请宾客和交接仪式完了以后,新娘才出房门,与家人同乐。
3、各地婚俗
早在1500多年前,华锐藏族民歌就已与其婚俗血脉相联,在丰富多彩的歌唱文化里,华锐藏人又注入了他们的古老信仰与传统习俗,最终形成说媒、商讨彩礼、梳头、哭嫁、离别、客人唱跳等内容考究的婚俗。
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来源的多样性造成了婚俗的多样性。
在迭部、舟曲一带,当男女双方通过接触、交流,或通过对唱情歌的形式互相了解后,男方先告诉自己的父母,父母通过多方打听,觉得双方合适,便去寺院算属相是否相合。算好属相相合后,男方父母便找一位与女方家相好的老人或女方的舅舅作媒人准备提亲。媒人带着男方家的父母或其他直系亲戚,拿上一壶(铜壶为佳)青稞酒,壶柄上系一条哈达或红线绳,在酒壶的盖沿上抹三点酥油,前往女方家提亲。女方家事先做好了准备,请来本村相好的邻居和直系亲戚,这天一般不让男方家提亲的任何人见到姑娘。提亲的进了女方家后,由媒人介绍男方家中的一切情况,并把拿来的酒放到堂屋家神(佛龛)前的柜子上面。女方家为了慎重起见,一般不马上答应,持3-5天或7天后再答复。女方家同意后,把媒人带来的一壶酒喝完,装上青稞等食粮,将酒壶送到男方家,男方家便明白女方家已同意了此门亲事。之后,根据男方的具体情况,决定订亲的吉日。男方拿上必需的青稞酒、牛羊猪肉、油饼、花卷或馒头,带一些新鲜水果、糖茶、菜水等礼物,前往女方家,由一位懂仪式的人将酒倒入小龙碗或酒杯里,先敬佛或保护神一杯,然后敬给女方父母和其他客人,再由男方父母按同样的顺序依次敬酒,然后双方父母和媒人开始商议结婚的吉月吉日。订亲的主要成员是双方的直系亲属和关系较好的左邻右舍,人数一般在50~80人之间。
甘南藏族的婚俗地域特色浓郁,内容丰富,形式隆重多样。既有草原色彩,又有林区气息;既有城镇韵味,又有半农半牧区的特点。就拿卓尼藏族说,娶亲之日大清早,新郎打扮出众,一行人带上礼品、哈达,骑着骏马到女方家去。到女方家门前时,先向迎达(女方人)献上哈达,互相致意后,媒人赶快进门,而后女方家的姑娘们向新郎及稍连(娶亲人)泼水,以示涤污去晦、吉祥如意。行动迟缓者会被淋得透湿,引得观众大笑不止。从稍连进门时,女方家就摆上酒肉,款待娶亲人及本村亲朋好友。席间女方歌手率先唱《出路歌》。男女歌手以《斯巴》曲(创始歌)对唱。若对答不上,则女方家用抬杠子(戏称骑马)来戏谑惩罚男方人。然后女方家人在《血知》的歌声中选定沙目(阿舅,此指送亲人,凡送亲去的人都被尊称为阿舅),与新娘的弟兄组成送亲队伍。巴沙(新娘)上马与家人告别时,由女眷们唱《打巴顾》(哭嫁歌)。女方送亲队伍一出发,双方剽悍英俊的小伙子们便开始赛马,互相追赶,惟恐落在后面。到了男方家门口,由迎亲队伍为阿舅敬酒,新郞站立门头,由阿尼(长者)主持婚礼,举行转“夏卖”(用炒面做的施食)、剪绳子(黑白毛绳各一条,黑的由新娘牵着,白的在阿尼手中,剪断黑绳与施食一起投入火中,冲走邪气;白的挂在门上,表示女的已成男方家的一员)、致祝酒辞等传统仪式。阿舅们簇拥着新娘进屋后,入坐上席,男方家请的盖都(帮忙者)先端茶、递烟,之后吃肉、饮酒、上菜。每上一道菜,者要由盖都说几句吉利话。等大家吃完后,成套的歌舞在伯巴的组织下开始。歌舞此起彼伏,夜以继日,通宵达旦。新娘当晚不进洞房,由伴娘们陪至天亮。第二天吃过早饭,由新郎母亲领新娘去村里认沙巴(即本家亲戚),回来后转灶房,熟悉家庭环境,同时举行告别仪式,新娘暂回娘家住一段时间。新娘回娘家前先拜天地,由男方长辈往新娘的额头上抹酥油,祝福长命百岁,白头到老,并给各位沙目抬交拉(哈达、钱物等纪念品),婚礼仪式才算基本结束。新娘在娘家住上一段日子后,选定吉日由娘家人陪同或由婆家人接回婆家,新郎新娘才开始一起过夫妻生活。
在昌都地区,一些地方的人们为维护“帕措”宗族制,鼓励一夫多妻。华热藏族虽然同属于藏民族,但它的婚俗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其中保留了诸多母系社会的遗风,如:婚前的*交往恋爱议婚仪式由舅舅作主,迎亲时对新郎泼水惩罚,婚宴上舅舅居于最尊贵的位置,新婚夜男女不同房,婚礼后新娘不住夫家等。
4、婚俗文化
2012年10月,藏族婚俗片《阿柔情缘》拍摄完成,影片以藏族传统婚俗为背景,反映了藏族青年男女之间纯真的爱情和阿柔草原上的藏族独特的婚俗文化。
2014年7月1日,由海南州民族歌舞团编排的一台以安多藏族婚俗为主线,充分展示海南地方特色文化的大型歌舞剧,在青海湖景区正式上演,受到了景区内国内外游客的一致好评。
5、特殊婚姻
在*,一夫一妻制家庭占绝对优势。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存在一夫多妻与一妇多夫这种在我们眼里看来颇为特殊的家庭。
*的一夫多妻与一妇多夫由来已久,可以说,是古代群婚习俗的遗迹。在1951年前的旧*,有许多一夫多妻的贵族家庭,这主要是因为政治、经济的原因,因为通过婚姻贵族家庭可以扩大自己的*范围,可以巩固自己的财产地位。这种家庭的妻子一般来说都分别来自不同的土司或部落。也有一些平民实行一夫多妻。这种家庭一般是丈夫娶妻后又与妻妹同居,形成了事实上的夫妻关系。在这种家庭中,姊妹共夫,她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无妻妾之分,无贵贱之分。人们也不会对此非议,因为这在大家眼中看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与一夫多妻相对应,还有许多一妻多夫的家庭。这种家庭一般是兄弟共妻,也有极少数是朋友共妻。妻子最初是哥哥娶回的,后来又与弟弟同居。这种家庭如同一夫多妻家庭,也是被人们认同的,并不会引起非议。
6、民俗传承
华锐藏族婚俗始于本土的民间文化土壤,发展于畜牧田耕的生活间隙,呈现出浓厚而独具特色的区域性民族文化特征,然而,继承这些婚俗礼仪的传人大都年事已高,而青年一代还缺乏应有的传接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审美需求逐步提高,对华锐藏族婚俗的兴趣渐趋淡漠,原生态人文精神的传播在思想领域内得不到有效解决,阻碍着华锐藏族婚俗的长足发展,因此搜集整理和抢救华锐婚俗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