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黛姮
郭黛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兼任中国建筑史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中国紫禁城学会理事,“雷峰塔”改建总设计师,著名古建筑专家。师从中国建筑史学大师梁思成先生。
中文名:郭黛姮
职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代表作品:《乾隆御品圆明园》
性别:女
1、概况
郭黛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兼任中国建筑史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中国紫禁城学会理事,“雷峰塔”改建总设计师,著名古建筑专家。师从中国建筑史学大师梁思成先生。
2、成就
东来第一山——保国寺 郭黛姮(建筑)编著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3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三卷,宋、辽、金、西夏建筑 郭黛姮(建筑)主编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华堂溢采中国古典建筑内檐装修艺术 郭黛姮(建筑)著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郭黛姮著有《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一书,选自《百科知识》1980年第8期
3、生平
郭先生是北京人,1954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上学时赶上中国建筑界批判“复古主义”,系主任梁思成饱受压力,久未露面。1956年郭先生和同学一起去颐和园谐趣园,碰到一位面容清瘦、笑容和蔼的长者在画水彩写生,一谈才知道,这人正是住在颐和园疗养的系主任梁思成。那时的郭先生当然想不到日后她会成为梁思成先生的助手,终生从事建筑史研究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960年郭先生毕业的时候,建筑历史研究仍处于巨大的阴影之中,是建筑学最冷门的领域,她却被留校并分配到建筑历史教研室。不久,事情有了转机。1956年“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吹响后,很多科学家受到感召重新焕发了青春。其中,梁思成先生决定继续完成他在抗战时期就开始动笔的学术巨著《营造法式注释》,郭先生和另一位年轻教师被委派担任助手。此后的几年中,郭先生得到一代宗师梁思成的言传身教,获益终生,奠定了建筑历史研究的扎实基础。遗憾的是,由于“四清”、“*”,研究工作停顿,直到20世纪80年代郭先生才重新回到建筑历史教学和研究岗位。此时梁思成先生已经去世。在几位助手的努力下,《营造法式注释》作为遗著终于正式出版,梁先生付出毕生心血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及文物建筑保护研究”于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郭先生也是获奖团队的一员。
我认识郭先生时她已经年过花甲,但仍然是反应敏捷、思路清晰。每次大家一起外出调研时,郭先生见到古建筑便异常兴奋,忘记了疲劳,常常第一个登上山峰或爬上屋顶,令同行的所有后辈颇感惊讶,甚至一位爱读武侠小说的韩国留学生还误以为郭先生身负上乘武功!
郭先生律己甚严,对古建筑调研尤为关注,继承了清华传统的优良学风,同时又绝不保守,对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一向抱有开放的心态。2001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第3卷·宋辽金西夏建筑》和电子版的《营造法式新注》是她前半生学术生涯的重要总结。之后郭先生把主要的精力转向清代皇家建筑档案“样式房图”以及圆明园的研究,陆续完成《乾隆御品圆明园》、《远逝的辉煌——圆明园建筑园林研究与保护》,其他著作如《20世纪东方现代建筑名作》、《东来第一山——保国寺》等也堪称学术精品。如今她的工作室正从事“数字圆明园”项目,力图以计算机模拟的方式重现“万园之园”的风采。
不仅如此,郭先生还擅长文物建筑保护和建筑设计,始终坚持参与工程实践。她主持维修的杭州六和塔被视作文物建筑保护的样板范例,而雷峰塔工程重建更是一次学科前沿的成功探索。此外,她负责的珠海圆明新园设计、登封少林寺扩建、北京恭王府修缮、嵩山历史建筑群保护规划等也都各有特色。
如今郭先生已经退休数年,不再承担教学任务,却依旧忙碌,每天坚持骑车去工作室上班。为了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郭先生颇注重养生,饮食清淡。不过我们师兄弟中有一位老方一向贪吃,每逢师门聚会,郭先生都会叮嘱加一份东坡肘子,然后微笑着看老方饱啖一顿:“吃饱了才有力气继续做学问啊!”
华有个口号,叫“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郭先生显然已经超额完成任务,而且还要继续突破下去。也许过不了多久,又会看到先生的第十一本、第十二本专著,令我们这些正值盛年的弟子们既钦佩,又惭愧。
4、虚拟重现圆明园
2017年4月18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黛姮教授团队举行发布会,介绍了数字圆明园研究和应用项目成果。作为梁思成的学生,郭黛姮和她的团队利用严谨精确的数字化建造,用15年时间重现了圆明园的历史原貌。截至目前,圆明园精准数字复原达全园总量的60%。
虚拟重现
不同景区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面貌
2017年是圆明园建园310周年,为了让这座承载历史和记忆的“万园之园”重现当年模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黛姮教授带领她的团队用了15年,完成了所有能够采集到详实信息的景区的数字化复原工作。目前,精准数字复原景区达全园总量的60%。
15年,如果用数字来形容,80余位专业人员,15年专注于遗产保护,10000余件历史档案,4000幅复原设计图纸,2000座数字建筑模型,6段历史分期中的120组时空单元,终于让圆明园跨越了310年的时光,再次展现在人们面前。
“为了了解圆明园的性质特点,团队里一位博士生天天骑着自行车去国家博物馆查阅皇帝的起居注,发现皇帝驻园时间超过居住在紫禁城的时间,最长的一年能住300多天。”郭黛姮介绍。
这也让研究人员们认识到,圆明园是皇帝“临朝理政”的场所,实际上是紫禁城之外的第二政治中心,而不只是皇帝的离宫别苑。帝王的旨意是左右景区建设的关键,园中建筑与园林的上百组景区,大都是为了“理政”来服务的,园中景观随着帝王审美理想的需求多有变化。
复原之后,不同景区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面貌,有的景区可以看到在5位帝王使用中发生过7次变化。
每复原一个景区需要10多道程序
“文物建筑要保留原有状态,但百姓心里也有遗憾,不知道圆明园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希望还原圆明园的样貌。”郭黛姮说。
郭黛姮和团队成员对每处建筑都要从内部结构做起,柱、梁、斗拱、椽子、门窗、瓦件、吻兽等都要求三维建模,彩画要按照不同的时代风格绘制,并体现出时代风格和场景的变化。每复原一个景区需要10多道程序,包括遗址信息精确采集与记录,文献资料精细研读,样式房建造技术分析,残损构件的虚拟拼接等。
这些真实准确的圆明园影像,普通百姓怎么才能看到?“虚拟现实”的圆明园移动导览系统和圆明园虚拟游园系统就是研发成果。这个导览系统是一个集合海量数据,集定位、导航、位置识别、音频讲解等于一体的圆明园移动导览产品和高清沉浸式体验产品。现在在圆明园景区,花30元左右,就可以使用。目前的使用量已经超过几十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