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黄格胜

科普小知识2022-09-11 23:27:48
...

黄格胜(1950年09月-),男,壮族,广西武宣人,致公党成员,1970年5月参加工作,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研究生班国画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教授。曾任政协第十一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主席,致公党*副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艺术学院院长。

中文名:黄格胜

性别:男

国籍:中国

籍贯:广西武宣

出生日期:1950年9月

毕业院校:广西艺术学院

民族:壮族

学位:硕士

入党时间:1990年12月

参加工作时间:1970年5月

职业:画家、*官员

代表作品:《漓江百里图》》《壮锦》《侗乡月》等

1、人物简介


黄格胜

黄格胜,壮族,1950年9月出生,广西武宣人,1966年初中毕业后因*辍学,1980年考取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师从著名画家黄独峰。1982年毕业留校,1987年任副教授,1995年任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1998年任院长。

2、个人履历


黄格胜

1970年05月至1977年08月广西灌阳县电影院美工。

1977年08月至1980年09月广西灌阳县文化馆美工。

1980年09月至1982年07月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研究生班学习。

1982年07月至1994年01月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师、讲师、副教授、教授,广西书画院副院长。

1994年01月至1995年02月广西艺术学院院长助理。

1995年02月至1998年05月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

1998年05月至1999年12月广西艺术学院院长。

1999年12月至2002年06月广西艺术学院院长,自治区文联副主席。

2002年06月至2007年07月致公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艺术学院院长,自治区文联副主席。

2007年07月至2007年12月致公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艺术学院院长。

2007年12月至2008年01月致公党*副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艺术学院院长。

2008年01月至2008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致公党*副主席、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艺术学院院长。

2008年12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2013年1月27日,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主席。

2017年1月16日下午,广西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通过关于接受黄格胜同志因年龄原因请辞政协第十一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主席职务的决定。

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

致公党第十二届*常委,第十三、十四届副主席

政协第七、九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常委,第十、十一届委员。

3、主要成就

黄格胜擅中国画,尤擅山水画。他于1985年创作的《漓江百里图》被誉为漓江画派的开山之作;2005年作品《漓江烟雨》随“神舟六号”遨游太空;2006年应美国国会图书馆邀请在该馆举办个人画册《漓江百景图》的首发、收藏仪式及学术讲座,成为中国画家登上美国国会图书馆讲坛第一人;2007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名师”,他主讲的“国画山水写生”被评为*精品课程;2008年以他为学术带头人的“中国山水画教学团队”获得*教学团队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008年被世界华人协会授予“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1年被聘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学者”;2012年创作巨幅国画作品《山寨》。曾在北京、深圳等地以及美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画展和讲学30余次。先后出版著作、个人画集、画册40余部(册)。

4、作品评价


黄格胜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阮荣春评价黄格胜的山水画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

物境

作为造型艺术,中国画同样重视塑造对象形态,虽然它不同于西方古典绘画刻意于表现对象的“视觉”真实,但对“物”之形态的表现仍属首要任务。谙熟于画史的黄格胜,当然早就认为到这一“坎”的重要性,所以他入手学画,以造型为切入点,黄格胜有大量表现“物境”的精彩速写,这种厚积乃为其求得画之“物境”起到了极好的筑基作用。从黄格胜的小品与长卷宏制,无一不是自然或生活的场景真实写照。就因为有了这一“物境”的呈现,他的作品更多了一份清新与自得。

情境

白居易有诗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件好的艺术品首先以“情”而感人,表现“物境”的最后目的还在于传情。黄格胜不仅是“物境”传写的*者,在表现“情境”上,他亦可称之谓“造情”高手,这更多地源于他对生活的真切体验与感受之故。黄格胜的作品虽然选取的对象极为简单、平凡,但是一旦进入画面,这些不经意的形象,经艺术家的巧妙处理,顿时鲜活起来,可谓情趣毕现,妙不可言!尤其是其小品型制,更为突出,也更精彩。

黄格胜画面的“情境”有着较为丰富的内涵。首先,是他乡情的流露。其次,是他文人之情的表白。黄格胜的“情境”,正是有效地将乡情的质朴与文人的修养,复合在豪放的诗人情怀之上而得以表现,这是生活的偶然与画家的主动追求共结的佳境。

意境

画面最终由“意”而得“境”。黄格胜在物境与情境表现都获得成功之后,加上他对画理画法的透彻理悟,其画之“意境”自然而然进入了极佳境地。

黄格胜对中国画理、法的悟得,与其先从花鸟画入手而窥中国画之奥堂,再入山水画创作的理路直接有关。这一顺序并非清规戒律,但花鸟画在学习中国画理法过程中,确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花鸟画语言纯粹,表现中特别注重画法的正确运用,画面的置陈不势,笔墨的灵动多变,都直呈其上,无法回避,没有办法不交待清晰明了。因此,这一画科对于我们训练中国画之理法特别有效。黄格胜笔墨的纯熟与驾驭画面的机敏,可以清楚看出他得力于前期花鸟画训练的益处。进入山水画创作之后,黄格胜在师造化与表现自然悟出的情致基础上,有效地移植了花鸟中对中国画理法的理解与运用,他的作品自然臻上佳境。

5、主要作品

作品有《漓江百里图》《侗乡月》《我的中国心》等。出版有《漓江百里图》等个人画册8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