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吕岩松

科普小知识2022-09-12 09:14:49
...

吕岩松,男,汉族,1967年1月出生,黑龙江富裕人,1989年8月参加工作,1995年5月加入中国*,北京大学本科学历,高级编辑。现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中文名:吕岩松

民族:汉族

出生地:黑龙江富裕

出生日期:1967年1月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1、人物履历

1984—1985年,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学习

1985—1989年,北京大学俄语系学习

1989—1991年,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助理编辑

1991—1993年,人民日报社驻俄罗斯记者站记者

1993—1996年,人民日报社国际部编辑

1996—2000年,人民日报社驻南斯拉夫记者站首席记者

2000—2001年,人民日报社国际部欧亚组副组长、辽宁记者站站长(副局级)

2001—2005年,人民日报社驻俄罗斯记者站首席记者(副局级待遇)

2005—2008年,人民日报社国际部主任编辑、高级编辑(副局级待遇)

2008—2008年,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副主任

2008—2016年,人民日报社国际部主任(其间:2010.09—2011.01,在*党校中青年*培训一班学习)

2016年—,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国际部主任

*十六大代表

2、任免信息

2016年6月,人民网“领导介绍”更新显示:吕岩松已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3、人物荣誉

吕岩松先后被人民日报编委会记大功表彰一次,被中宣部授予"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被评为第十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并当选了全国先进工作者、第四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奖者。1999年12月,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向吕岩松颁发"南斯拉夫之星勋章"。

4、人物事迹

驻莫斯科事迹

派驻莫斯科工作期间,他参与报道了"八·一九政变"、苏联解体、独联体成立、俄美签署第二阶段裁减核武器条约等重大历史事件,并独家采访了叶利钦。回国后担任时政记者,撰写了数十篇国际评论文章,并组织了一些重大专题报道,多次获奖并得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表扬。

科索沃战争打响之前,吕岩松多次深入科索沃腹地采访冲突双方的武装人员,甚至钻进科索沃大山里直接采访了对中国新闻记者极不友好的阿族"科索沃解放军"。他发回的数十篇关于南斯拉夫政局的分析、评论文章,成为人民日报国际报道的闪光亮点。科索沃战争期间,他第一个详细报道了我使馆被炸事件,第一个发回了确认我3位记者为国捐躯的噩耗,第一个发回烈士的现场遗照,第一个准确报道北约使用了5枚导弹。1999年12月,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向吕岩松颁发"南斯拉夫之星勋章",高度评价中国记者为发展南中关系所做的贡献,尤其是在中国大使馆被北约袭击后表现出的勇敢精神和卓有成效的工作。


吕岩松

驻南斯拉夫事迹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我驻南联盟使馆发动野蛮的空袭,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位英烈为国捐躯。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们不信邪、不怕压、誓死扞卫国家主权、英勇保卫世界和平的浩然正气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作为人民日报的工作人员,我们同样感到自豪的是,我们当中也有一位目前仍然战斗在前线的优秀记者,他就是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的本报驻南斯拉夫记者吕岩松同志。他是与三位英烈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在他身上,同样体现了中国新闻工作者的优秀品质。为了和平,为了正义,为了祖国,为了党的新闻事业,他公而忘私,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夜以继日,奋力拼搏,恪尽职守,不辱使命。在与死神只有十几厘米之隔的危险时刻,他第一个向国内报回了这一震惊世界的严重事件,表现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度的新闻敏感。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向大家介绍吕岩松同志的事迹。


《人民日报》刊登吕岩松采写的报道和照片

使馆被炸中唯一幸存的在馆内的中国记者

吕岩松同志当年32岁,黑龙江人,1996年5月出任人民日报常驻南斯拉夫联盟*记者。这次北约轰炸南斯拉夫,他一开始也住在本报记者站,但后来考虑到安全问题,他和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等一起住进大使馆。使馆被炸那天,同住在使馆的还有邵云环和许杏虎夫妇。不幸的是,这几位同志都壮烈牺牲了。而吕岩松也是死里逃生。当时,吕岩松和夫人小赵刚刚上楼没有一分钟,就听到一声巨响。屋里漆黑一片,吕岩松还没来得及点燃蜡烛,小赵刚进卫生间洗手,吕岩松正好站在卫生间的门外和小赵说话。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对那声巨响作出反应,上面的楼板就轰然塌落下来,钢筋水泥的碎块从吕岩松眼前十几厘米的地方落下。紧接着,第二次爆炸声又响起,只见整个大使馆内一片白光,不是红光,而是爆炸近在眼前时发出的那种刺眼的白炽灯一样的白光。这时吕岩松意识到,使馆大楼被袭击了。已经不能用危险来形容当时的情形,简直可以说小吕是死过一次的人。他是使馆内唯一幸免于难的中国记者,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小吕所做的一切,足以证明我们的战地记者是真正的英雄的记者。

第一个将消息传回国内的人

吕岩松是将中国使馆被炸的惊人消息传到国内的第一人。事件发生在5月8日北京时间凌晨5时45分,而大约15分钟后,使馆顿时硝烟弥漫。吕岩松从一片黑暗中摸索着逃了出来。他出来第一件事,就将消息通过手机传到了他的前任、本报国际部主任编辑、《环球时报》副总编胡锡进家里。这时大使馆被袭击才15分钟胡锡进正在睡梦当中,听到这一消息有如晴天霹雳,难以置信。弄清基本事实后,胡锡进立即向本报国际部负责人报告,并受国际部委托向外交部欧亚司南斯拉夫处处长李满长打电话。同时,国际部负责人立即向主管国际宣传报道工作的人民日报副总编周瑞金同志报告,周瑞金副总编即向邵华泽社长等领导同志汇报。大约半时后,外交部总值班室来电话,说仍未能与前方取得联系,希望我报记者进一步提供情况。这时,吕岩松又把新华社记者邵云环牺牲,光明日报记者及使馆武官等3人失踪的消息报回来。报社领导立即将这些情况向*领导报告。报社编委会当天上午召开会议做了传达并作了部署。国际部一些同志闻讯也立即赶到办公室,按编委会的部署赶写第一篇评论员文章。同时我们得知,*当天上午召开了紧急会议,确认使馆当时联络中断,又忙于抢救工作,人民日报是第一个消息源,而吕岸松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发出的消息,就是中国甚至也是全世界关于这次事件的第一个反应。可以认为,这不仅为本报的报道增色,也为我国的外交、我国*的决策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第一个现场报道的中国记者

小吕将消息通报国内的同时,还立即着手现场新闻报道。不难想象,那一天,那一刻,小吕在精神上受到了什么样的刺激。后来他对我们说,他的精神几乎崩溃。但他在死里逃生的时候没有带上个人物品,却本能地带上了照相机、摄影包和海事卫星电话等新闻工具匆匆离开烈火燃烧的现场,让人想到他真是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记者,而这种精神似乎已化作他生命的一部分。8日上午10时许,他强忍住悲痛,作为在现场的唯一一位活着的中国记者,向人民日报网络版发回了目击中国使馆遭袭的文字消息,里面明确写出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夫妇已经遇难。这是中国第一篇比较详细描写中国使馆遭袭击的稿件,也是在全世界首先写出了除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外,许、朱两位也同遭厄运的消息。那天他除了给人民日报、人民日报网络版发稿外,还为环球时报口述了一万多字的稿子,仅口述就花了近两个小时。另外,他还发回8张照片。口述稿子的时候,他有好几次泣不成声。而那8张照片,有几张拍的就是3位死难者的遗体。他竭尽全力从不同角度反复地拍了,给我们传回的只是他认为最清晰的一部分。那3位死难者都是他最熟悉、最亲密的战友。邵云环是他尊敬的大姐,许杏虎是他在南斯拉夫最好的伙伴。仅仅几个小时前,他才和邵云环、许杏虎等人一起去外地采访归来,而现在,他们鲜血淋漓地躺在他面前,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要反复地、从各个角度去拍他死难的战友。当晚,人民日报即刊发了他抢写的现场消息、特写《血的见证——中国驻南使馆被炸目击记》和5张现场照片很难想象,小吕是在压抑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去完成这些痛苦的工作。

独自一人闯战场的记者


吕岩松

中国驻南斯拉夫的兄弟新闻单位多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记者,只有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是一个记者带夫人。现在,新华社和光明日报的3位战友牺牲了,吕岩松和夫人赵燕萍仍然坚守在战火硝烟的南斯拉夫,坚持报道工作。我驻南使馆被袭后,吕岩松的报道震撼了全国广大的读者。《异国恸哭诉悲愤》、《最后的诀别》等一篇篇通讯、特写紧紧揪住了读者的心。吕岩松用他悲愤的笔,记录了侵略者的滔天罪行,也记录了中国人民的满腔义愤。吕岩松除了完成人民日报的报道任务,还要为网络版和每周一期的环球时报撰稿。北约开始轰炸南斯拉夫后,环球时报连续有9个头版头条都是吕岩松的,这是环球时报创刊以来所没有过的。科索沃危机爆发前,吕岩松同志多次去过波黑、科索沃,甚至在科索沃的大山里见过“科索沃解放军”,这是需要相当的勇气的,因为那帮激进的阿族武装分子对中国记者很不友好。小吕冒着被阿族分裂主义分子袭击的危险,深入科索沃腹地采访冲突双方的武装人员和居民,想方设法地了解详细情况,昼夜赶写并发回了数十篇对南斯拉夫时局分析、评论的稿件。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一个主权国家实施空中打击。吕岩松在空袭发生后两个小时即向本报发回了独家新闻,并于当日在人民日报第一版发表,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在以后的40多天时间里,他不顾个人安危,冒着随时可能被北约飞机轰炸的危险,多次深入到被北约轰炸的现场。他的战友、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同志生前在光明日报发表过一篇文章《战火中的中国记者》,其中专门有一节是描写他的。许杏虎在文章中说,小吕所采访过的被轰炸的地方是所有中国记者中最多的一个。吕岩松去了苏尔都利察两个居民街,去了国际列车被炸的格尔戴利察峡谷现场、贾科维察附近的难民车队被炸现场、总统官邸被炸现场和塞尔维亚电视台被炸现场,还去了很多其他敏感地区,采写了170多篇见报战地稿件,其中包括几十幅新闻照片及时地向全国人民报道了在南斯拉夫发生的真实情况,有力地揭露了北约轰炸给南斯拉夫人民造成的种种苦难。目前,人民日报出版社已编辑出版吕岩松的《我亲历中国使馆被炸——来自南斯拉夫战地的报告》一书,本报还在紧张筹备吕岩松战地摄影作品展览,还将出版他的战地摄影作品集。北约开始空袭后,吕岩松的工作遇到严重困难。别的不说,单是发稿就成了大问题。由于北约每次空袭前几个时就开始电子干扰,南斯拉夫通信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小吕每次发稿都要花去很多时间,为此废寝忘食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他的夫人赵燕萍全力支持他的工作,记者站和总社联络不畅,她就上百次地拨电话,帮助发稿,还协助小吕看大量有关英文材料。但她也和小吕一样,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

公而忘私的高尚思想境

吕岩松在使馆被空袭后,非常痛苦地说,他对不起自己的夫人小赵,许杏虎也对不起他的夫人小朱,因为作为记者,他们的牺牲也许是职业的需要,但他们不应该把自己的夫人也拉进来。他说的完全是心里话。中国专机飞抵南斯拉夫前,他强烈地、不容别人劝阻地要把夫人送回国。他说他根本没有权利让他的夫人继续陪他呆在北约战机的翅膀底下。胡锡进同志回忆说:“在电话里,我听到他很严厉地冲着夫人嚷着:他别再说了,你走定了。”国际部在与小吕的联系中,他的夫人是回是留,也一直是一个难以决定的问题。不难想见,夫妻俩是在作多么艰难、多么痛苦的抉择!事件发生后,吕岩松夫妇的处境受到全社上下同志的共同关注。报社领导、国际部和报社许多部门都向他发来诚挚感人的慰问信,全国各地的读者也不断打来电话、电报或传真,向他慰问。对此,小吕说,他只是留在南斯拉夫的中国记者中的普通一员,大家的风险概率是一样的,并不存在一个特别的勇敢者。他说他所做的是记者的职业道德要求他必须做的,其他记者也在像他一样做,因此任何特别的荣誉对他来说都是奢侈的,特别是当几名记者已经牺牲的时候。当记者要采访小吕本人的事迹时,他一再说:“有的同志已经牺牲了,而我们还好好地活着,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要说就多说说那些死去的战友吧!”上面介绍的仅仅是吕岩松同志事迹的一部分。目前,他还继续坚持在南斯拉夫前线采访。5月13日,*在欢迎我驻南联盟工作人员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地向仍然在战火中履行神圣使命的驻南使馆工作人员和坚守岗位的新闻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总理在宣读表彰决定时说,“我驻南新闻工作者,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及时、客观、公正地报道了科索沃危机的最新动态和事实真相”,认为他们展现了新时期“新闻工作者良好的精神风貌”。这是对包括吕岩松同志在内的战地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赏。

上一篇:梁再冰

下一篇:段功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