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高殿民

科普小知识2022-09-12 09:28:43
...

高殿民,男,1954年生于河北省深泽县,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1977年加入新华通讯社对外新闻编辑部,1978年开始从事体育报道。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报道许海峰夺金消息,成为中国奥运金牌报道第一人。现任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委员,北京奥运城市促进会委员,曾任新华社体育新闻编辑部主任。2010年至2016年任新华通讯社驻伦敦分社社长。新华社韩国平昌2016年11月12日体育专电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12日在这里为一天前猝然离世的新华社前体育部主任、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委员高殿民举行了追思仪式,追忆他对奥林匹克运动新闻事业和国际体育报道的贡献,并缅怀他和各位委员之间的长期友谊。

姓名:高殿民

出生地:河北省深泽县

出生日期:1954年

逝世日期:2016年11月11日

职业:新华社驻伦敦分社社长

毕业院校:大连外国语学院

1、人物简介

高殿民,1954年出生,河北深泽人,高级记者。曾任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委员,曾任国际田联新闻委员会委员、国际排联新闻委员会委员、中国体育记者协会副主席、新华社体育新闻编辑部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中国体育记者协会颁发的荣誉奖、成就奖和金奖三项奖励。

2、人物经历

1978年开始从事体育报道,连续参加了洛杉矶(1984年)、汉城(1988年)、巴塞罗那(1992年)、亚特兰大(1996年)、悉尼(2000年)、雅典(2004年)、北京(2008年)、伦敦(2012年)八届夏季奥运会报道。从1982年开始参加了历届亚运会的报道。作为火炬手参加了雅典、北京、伦敦、里约四届奥运会的火炬传递接力活动。

3、奥运人生

奥运史上,有的人用身体创造历史,有的人用智慧记录历史,高殿民属于后者。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高殿民30岁,是他第一个把许海峰射落中国奥运首金的消息传向世界。

除了是新华社伦敦分社社长外,高殿民迄今还是中国唯一的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委员、国际田联新闻委员会委员、国际排联新闻委员会委员。虽然头衔众多,但高殿民最喜欢同行们称呼自己“老高”,他说这样的称呼听起来很亲切。

4、首金报道


高殿民

连续采访八届奥运会,在高殿民心里最难忘的还是第一次。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新华社派出30人的报道团,高殿民是其中之一,他负责报道射击和田径两项。

“上午9点射击比赛开始,我早上5点多就起来了,坐一个多小时的车赶到现场。”高殿民回忆,当时王义夫比许海峰争金的可能性大,在1972年奥运会上夺冠的瑞典老将拉格纳・斯卡纳切尔也是热门。

许海峰后程保持领先,子弹一发一发打完,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裁判验靶。此时,领队张福兴奋地对高殿民说,“即使验靶可能有偏差,拉下一两环,许海峰也比第二名超出好几环,肯定第一!”听了张福的话,高殿民果断地冲出射击馆,跑到三四十米外的新闻中心,拿起固定电话向在洛杉矶的编辑部报告了许海峰夺冠的消息,发稿时的成绩还不是经过裁判长签字的最后成绩,“所以我们在报道中就注明是第一枚金牌,成绩有待核对。新华社用英文向全世界第一个播发了许海峰夺冠的消息。”

发完第一条快讯后,高殿民回到赛场继续采访许海峰,然后再跑到外面给编辑部打电话,之后又跑回去听国家体委副主任陈先说啥,再跑回去打电话。“跑了多少趟我都不记得了,只知道打电话先抢发英文稿件。中文稿件当天先后发了快讯、人物、特写、述评等。”第二年,高殿民凭借许海峰夺金的奥运报道,获得了全国好新闻奖(中国新闻奖的前身)特等奖。

5、逝世消息

新华社韩国平昌2016年11月12日体育专电 

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12日在这里为一天前猝然离世的新华社前体育部主任、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委员高殿民举行了追思仪式,追忆他对奥林匹克运动新闻事业和国际体育报道的贡献,并缅怀他和各位委员之间的长期友谊。

上一篇:朱铁志

下一篇:马云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