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隋文静

科普小知识2022-09-12 12:29:13
...

隋文静于1995年7月18日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中国花样滑冰双人滑女运动员,搭档韩聪。2017年2月18日,隋文静和韩聪以历史最高分225.03分夺得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双人滑冠军。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中国选手隋文静/韩聪以235.47夺得花样滑冰双人滑亚军。

1、运动生涯

青少年时期

隋文静/韩聪均来自哈尔滨,而且都是在观看了申雪/赵宏博参加2002年冬奥会之后,决定走上花样滑冰道路的,两人从2007年开始联手组队。

2009-2010赛季,首次参加国际青少年组比赛的他们,就以四站全胜的表现,席卷了青少年组赛场,拿下了包括青少年组大奖赛总决赛和世青赛在内的冠军,转年,他们卫冕了世青赛冠军,并且在2011-2012赛季复制了赛季不败的纪录,实现了世青赛的双人三连冠,也成为了继1990-1992年的前苏联组合克雷斯蒂安诺娃/托尔琴斯基四级之后,唯一一对实现了世青赛双人三连冠的组合。

成年组时期

2010-2011赛季,隋文静/韩聪开始兼项征战成年组赛场,他们在2010年的中国杯拿下了亚军,大奖赛美国站获得第三名,首个赛季就入围了大奖赛总决赛,并且拿下了第三名。转年,他们更是在四大洲锦标赛上夺得了冠军。

2012—2013赛季,隋文静一直饱受脚伤的困扰。但由于正处备战索契冬奥会的重要时刻,她不肯错过一次训练,更不愿轻言放弃。登上冬奥舞台,是她和韩聪一直以来的梦想。尽管脚伤疼痛难忍,隋文静依然咬牙坚持着完成一堂堂训练课。

2013年加拿大世锦赛是决定冬奥会参赛资格的重要赛事,完成了*滑比赛的隋文静已经难以站立在冰面,脚伤难以承受,这让她失去了参加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资格。

2014年的四大洲锦标赛,两人以刷新职业生涯最高分的成绩再次夺冠。2015年花滑世锦赛,两人摘得一枚银牌,在中国双人滑从低谷中爬升的日子里,隋文静、韩聪的成长为中国队带来了更多希望。

2015-2016赛季,隋文静/韩聪第三次拿下了四大洲锦标赛的金牌,而且在大奖赛美国站上拿下了个人的第一个大奖赛分站赛冠军,中国杯获得亚军。那一年的波士顿世锦赛,隋文静/韩聪负于卫冕冠军杜哈梅尔/拉德福德,连续两年获得亚军。

2016-2017赛季,由于隋文静进行脚踝手术,他们缺席了前半个赛季,直到四大洲锦标赛上才复出,在韩国江陵举办的四大洲锦标赛上,他们不负众望第四次夺冠。在芬兰赫尔辛基举办的世界锦标赛上,他们大幅度提升个人最好成绩,以突破230分大关的表现折桂。二人也成为继申雪/赵宏博和庞清/佟健之后,历史上第三对拿下世锦赛双人冠军的中国组合。

2017-2018赛季,花样滑冰大奖赛成年组双人*滑比赛,隋文静/韩聪以230.89分摘得银牌。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中国选手隋文静/韩聪以235.47夺得花样滑冰双人滑亚军。

2、主要成绩

●时间:2015-2016年(括弧内为名次)

2015年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美国(密尔沃基)站(1)

2015年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中国(北京)站(2)

●时间:2010-2011年(括弧内为名次)

2011-2012国际滑联(ISU)花样滑冰青年组大奖赛总决赛(1)

2011年世界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1)

2011年第七届亚洲冬季运动会花样滑冰(2)

2010-2011花样滑冰全国锦标赛(1)

2010-2011国际滑联(ISU)花样滑冰成年组大奖赛总决赛(3)

2010-2011国际滑联(ISU)花样滑冰成年组大奖赛—分站赛美国站(3)

2010-2011国际滑联(ISU)花样滑冰成年组大奖赛—分站赛中国站(2)

2010-2011国际滑联(ISU)花样滑冰大奖赛青少年组—分站赛德国站(1)

2010-2011国际滑联(ISU)花样滑冰大奖赛青少年组—分站赛奥地利站(2)

●时间:2009-2010年(括弧内为名次)

全国花样滑冰冠军赛(1)

2010年世界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1)

2009-2010国际滑联(ISU)花样滑冰青年组大奖赛决赛(1)

2009-2010国际滑联(ISU)花样滑冰青年组大奖赛—分站赛白俄罗斯站(1)

2009-2010国际滑联(ISU)花样滑冰青年组大奖赛—分站赛德国站(1)

●时间:2008-2009年(括弧内为名次)

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5)

●时间:2007-2008年(括弧内为名次)

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6)

3、获奖记录

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
  • 20172017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最佳组合奖(获奖)
  • 场外荣誉
  • 20172017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最佳组合奖(提名)
  • 上一篇:腾越枇杷

    下一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