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科普小知识2022-09-12 21:21:26
...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行政属于威海市环翠区,东经121。11''-122。42''、北纬36。41''-37。35''之间。威海三面环海,一面连陆,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北与辽东半岛成犄角之势,是亚太地区西环带、中国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是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开发区,与威海出口加工区实行“两区合一”的管理*,总面积19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9平方公里,辖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98个村居,户籍人口13.08万。先后被评为全省“外经贸工作先进单位”、“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园区”。

1、园区介绍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开发区,与威海出口加工区实行“两区合一”的管理*。辖区总面积27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9.3平方公里,辖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08个行政村、35个社区,户籍人口15.3万,常住人口21.2万。地处世界人居范例城市——威海市中心城区东南部,与日韩隔海相望,是中国距韩国最近的地方和北方对外经贸的出口通道,区位优势独特,投资环境优越。威海国际新港、火车站、汽车站和青烟威城际铁路威海总站均居区内,1小时车程可直达烟台、威海两个国际机场。建区以来,累计引进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商投资项目894个,实际利用外资16.2亿美元。其中,韩资企业602家,实际利用韩资占全区利用外资总额的58.1%;欧美企业50家,占利用外资总额的18.2%。与166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往来,建区以来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266亿美元,年均增长47.7%。

2、历史沿革

1992年10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威海市人民*派出机构。

2000年,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撤销蒿泊街道办事处,在原蒿泊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皇冠、凤林、西苑3个街道办事处。全区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约6万人,37个行政村。

3、地理位置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胶东半岛东端,东经121。11''-122。42''、北纬36。41''-37。35''之间。威海三面环海,一面连陆,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北与辽东半岛成犄角之势,素有京津的钥匙与门户之称。是亚太地区西环带、中国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位置。

4、气候条件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属北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在12.1。C,无霜期143.2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年日照总时数2516小时。年平均湿度为60%。

5、经济发展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是继“十一五”规划圆满完成并乘势发展的新起点。全区以《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指导,在2010年经济整体发展良好的态势下,2011年仍然秉承平稳较快发展步伐,经济运行量质齐升,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居民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50.9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50亿元,增长10.0%;第二产业增加值92.22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54.27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从上年的2.66:63.13:34.22调整为2.98:61.08:35.94,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了1.72个百分点。

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920公顷,比上年减少236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559公顷,比上年增加349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5712吨,比上年减少1619吨,减产9.3%。其中,夏粮产量6955吨,增产10.8%;秋粮产量8757吨,减产20.8%。油料产量5751吨,增产27.8%。

全年肉类总产量2581吨,比上年增长3.8%。其中,猪肉产量1898吨,增长0.2%;牛肉产量22吨,增长4.8%;羊肉产量15吨,与上年持平。生猪年末存栏20710头,与上年持平;生猪出栏25300头,增长0.1%。牛奶产量988吨,禽蛋产量3220吨。

全年水产品产量46969吨,比上年下降0.1%。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38629吨,增长0.4%;捕捞水产品产量8340吨,下降2.3%。

工业建筑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1.2亿元,增长23.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29.15亿元,增长39.27%;集体企业产值0.46亿元,增长76.6%,股份制企业产值186.31亿元,增长52.4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151.6亿元,下降0.59%。

全区“八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60.58亿元,增长23.2%,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97.1%。其中,船舶及零部件制造业产值78.33亿元,增长35.5%;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产值70.83亿元,增长15.5%;电子信息加工业产值51.38亿元,增长4.3%;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47.33亿元,下降1.9%;轻纺服装加工业产值24.0亿元,增长18.0%;食品及药品加工业产值35.69亿元,增长25.1%;电力热力产业产值46.99亿元,增长126.1%;新材料产业产值6.03亿元,下降5.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0.4亿元,增长21.6%。

全区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达到45家,累计完成高新技术产值183.9亿元,增长38.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9.55%,比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

全区全社会用电量12.56亿千瓦时,增长0.9%。其中,工业用电9.74亿千瓦时,下降0.2%。

全区建筑业实现总产值17.94亿元,增长59.5%。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6.14亿元,增长56.1%;安装工程产值1.11亿元;其他产值0.69亿元。

固定资产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1个,共完成投资122.8亿元,增长24.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4.0亿元,下降8.5%。城镇完成投资73.8亿元,增长17.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0.1%。投资亿元以上项目有45个,比上年增加9个,共完成投资99.2亿元,占总投资的80.8%。

第二产业投资项目45个,共完成投资56.9亿元,占总投资的46.3%;第三产业投资项目18个,共完成投资65.7亿元,增长14.5%,占总投资的53.5%。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9.0亿元,增长26.1%。商品房销售额25.7亿元,增长33.2%;商品房屋销售面积53.2万平方米,增长15.0%。截止12月底,商品房屋空置面积9.0万平方米,下降59.5%。

国内贸易

全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85亿元,增长17.5%。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6.82亿元,增长31.7%;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2.9亿元,增长18.2%;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88亿元,增长46.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48亿元,增长14.3%。按经济成分,非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71.3亿元,增长19.4%;公有经济实现零售额0.76亿元,增长30.8%。

对外经济

全年全区进出口总值达到452985万美元,增长28.8%,高于全市增幅7.2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总值236258万美元,增长43.6%,高于全市增幅19.9个百分点;出口总值216727万美元,增长15.8%。

全年共登记注册外资项目15个,总投资22987万美元,合同外资8786万美元,外汇到帐外资10258万美元。

私营经济

年末全区个体私营企业户数13754户,比上年增加2086户,增长17.9%;个体私营企业注册资金53.38亿元,比上年增加10亿元,增长23%;个体私营企业上缴税金7.15亿元,比上年增加1.68亿元,增长30.7%。其中,私营企业3714户,增长11.1%;注册资金50.08亿元,增长22.3%;上缴税金6.39亿元,增长27.2%。个体工商户10040户,增长20.6%;注册资金3.29亿元,增长36%;上缴税金0.76亿元,增长70.3%。

财政税收

全年财政总收入达到47.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79%。地方财政收入32.38亿元,增长11.64%。一般财政收入12.88亿元,增长17.9%。

全区两税全部收入达到27.66亿元,比上年增长32.3%。其中,地税全部收入11.07亿元,增长42.0%;国税全部收入16.60亿元,增长26.5%。两税税收收入达到26.22亿元,增长27.1%。其中,地税税收收入9.62亿元,增长28.1%;国税税收收入16.60亿元,增长26.5%。

网通旅游

全年网通通信业务量2254.8万分钟,比上年下降26.3%。其中,国内业务量2134.2万分钟,下降27.0%;国际业务量120.6万分钟,下降10.4%。

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03.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5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0%和20.0%。

金融保险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194.61亿元,比年初增长5.8%。其中,各项存款余额98.22亿元,比年初增长8.1%;贷款余额96.39亿元,比年初增长3.6%。

全年保险费收入4283万元,比上年增长39.5%。赔款支出1738万元,增长79.2%。

6、区位优势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一面接陆,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方便快捷的交通环境是企业发展、物流集散最有力的保障。

港口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威海港为依托,威海港位于山东半岛东北海滨,威海湾的西北岸,它是我国通往韩国、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国家便捷的出海口,也是与韩国西海岸距离最近的港口。威海高区距威海港约4公里。

威海港为我国北方著名的天然良港,自然条件优越,常年不冻不淤,四季通航。她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北跨渤海同东北三省老工业区相连,东越黄海与韩国经济中心区相通,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港口条件使威海港在我国沿海港口中独具特色,港口发展极具潜力。

威海港开通外贸至韩国仁川、平泽、釜山,日本神户、大阪、名古屋,内贸至青岛、大连、黄埔的航线。威海港在建和已建的泊位19个,其中5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2005年,与青岛港合资成立了青威集装箱码头公司,合资后业务发展迅速,集装箱吞吐量以每年40%的增长率上涨,发展势头良好。

公路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青威高速的起点附近,毗邻初张路、威石路等省级以上高等级公路,区内规划建设有40多条次干公路,同步铺设各类配套管线。地理交通便利,是威海市区通往外界的门户。

铁路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距离威海市汽车总站、火车总站约10公里,铁路第三货运站坐落园区东面,铁路干线贯穿园区。

机场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距离威海大水泊国际机场约30公里,是威海市交通要点,连接威海及周边地区的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