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严文井

科普小知识2022-09-12 22:25:44
...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当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中*员。1935年到北平图书馆工作,1938年赴延安,历任延安鲁艺文学系教师,《东北日报》副总编辑,中宣部文艺处处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常务书记,《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委员会委员,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全国第五、六、七届政协委员。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

中文名:严文井

别:名:严文锦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15年

逝世日期:2005年7月20日

职:业: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品:《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下次开船港》等

1、人物经历


严文井

  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级中学,次年到北京图书馆工作,并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1937年出版散文《山寺暮》。1938年5月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7月加入中国*,1939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

1941年在桂林出版的第一部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描写了孩子们的悲惨遭遇和对美好生活的热望。1944年出版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软弱和个人主义思想。1945到东北,担任《东北日报》副总编辑兼副刊部主任。写有反映土地改革的报告文学《一个农民的真实故事》和童话《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

1951年到北京担任**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从1953年起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为发展我国的文学事业,为培养青年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严文井因病于2005年7月20日凌晨4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2、作品风格

他的作品以童话和寓言的影响为大。他的童话、寓言创作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很浓的哲理与诗意,被誉为“一种献给儿童的特殊的诗体”。

3、主要作品

童话作品


严文井作品

  《南南和胡子伯伯》(1943)、《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1949)、《蚯蚓和蜜蜂的故事》(1950)、《三只骄傲的小猫》、《唐小西在下一次开船港》(1957)、《小溪流的歌》;杂文集《关于鞭子的感想》;游记作品《印尼,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

山寺暮(散文集)1937,良友

南南和胡子伯伯(童话集)1943,重庆美学出版社;增订本,1958,天津人民

一个人的烦恼(长篇小说)1944,建国

一个农民的真实故事(报告文学)1947,东北

四季的风(童话)1951,文化供应社

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童话)1951,启明书局

小松鼠(童话)1952,东北青年出版社

三只骄傲的小猫(童话)1954,中青

蚯蚓和蜜蜂的故事(童话)1954,中青

关于鞭子的杂感(杂文集)1956,作家

印度,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游记)1956,上海少儿

“下一次开船”港(中篇童话)1958,少儿

小溪流的歌(童话集)1959,人文

严文井作品选1979,少儿

严文井近作1979,四川人民

严文井童话选1980,吉林人民

严文井童话寓言集1982,湖南少儿

严文井童话六则1982年湖南少儿

不泄气的猫姑娘(童话)1982,四川少儿

严文井童话选1983,四川少儿

严文井童话集1983,山东人民

严文井散文选1985,人文

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散文特写)主编,1959,中青

儿童文学短篇小说选(1949—1979)与崔坪主编,1979,人文

幼学古诗百首主编,1981,山西人民

幼学故事百则主编,1981,山西人民

幼学民间故事百回主编,1986,希望出版社

主要著作被收录在《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

1958年出版的中篇童话《“下次开船”港》被译成多种外文介绍到国外。《严文井散文选》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被授予荣誉奖。

其他作品

《我是不是个上了年纪的丙崽》

《浓烟和烟囱》

《习惯》

《飞蛾和台灯》

《啊,你盼望的那个原野》

4、创作经历


严文井作品

  严文井先生的前期创作以散文、小说为主。有篇散文叫《给匆忙走路的人》,以生动贴切的比喻昭示读者,应该怎样对待时间、对待人生。文中写道:“溪水从湖泊注入大海,一路上都在不停地奔流;陨星划过长空,每分每秒都在燃烧;它们的‘真美’,它们的‘意义’,就存在于整个活动过程当中。假如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只为等待最后才可能到来的那个好时刻,而忽略了整个生命的过程,就实在是太愚蠢了。”文章情感浓郁而富于哲理,很有感染力。

但是,统观其全部作品,却“以童话和寓言的影响为较大”(《自传》)。1943年出版的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描写了旧社会少年儿童的悲惨遭遇和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1949年发表的《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和1950年发表的《蚯蚓和蜜蜂的故事》这两篇童话,是他创作进展的标志。前者写胆小的小姑娘丁丁,在经历了许多奇怪而又困难的旅行后,获得了勇气;后者歌颂了爱劳动的小蜜蜂。它们在当时的小读者中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后一篇获得1954年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二等奖。1957年的中篇童话《唐小西在下一次开船港》,则反映了他童话创作的成熟。作品写小学生唐小西因贪玩而总把功课推到“下次”,灰老鼠乘机把他引入永远到不了“下次”的“下次开船港”。在这个没有时间、一切都静止着的地方,唐小西终于认识到“时间”的意义。他逃出“下次开船港”,乘“这次”就开的帆船,回到了妈妈身边。作品故事生动,构思巧妙,让儿童懂得热爱生活、珍惜时间,被誉为童话园地里一朵“绽开的鲜花”。

严文井先生的寓言作品,主要收录在《严文井童话寓言集》里。其中不少篇什为我们所熟知。譬如《会摇尾巴的狼》,写掉入陷阱的狼为使老山羊帮它逃命,就装成“又老实又可怜”的样子,当老山羊看出它“狼一样的神气”时,它还谎称自己是“狼狗”。作品突出了狼的狡猾与善变,终至招术用尽、凶相毕露。同时也写出了老山羊因头脑冷静、不轻信,而避免了上当受骗。《浓烟和烟囱》则从二者不同的特征入手,借题发挥,歌颂了一种伟大的沉默。浓烟因升上了天空而得意忘形,终于在自我膨胀中完全消散;烟囱则“沉默地矗立着”,以无声的创造显示出自身的力量。作品表现了对一切虚假的浮夸的藐视,和对那伟大的沉默的赞美。

严文井先生在《童话漫谈》中曾经说过:“童话”要适合于孩子们听和看,因此比一般的文学作品要更富于幻想,浪漫色彩要更浓厚,天上地下都可以写到,还必须通过一种拟人的手法来达到它的教育目的”。以动物为主人公的作品,要“根据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肤色,加上想象,加以夸张,给以褒贬”。他的童话作品,大都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与浪漫气息,洋溢着乐观向上的精神。在他的童话中,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蕴含的哲理,总是通过被赋予了某种人格的动物或自然景物的行动与对话,在轻松幽默的文字中表现出来,令读者感到亲切,乐于接受。

5、人物轶事


严文井

  严文井十分爱猫,最多的时候,家中曾养过7只猫。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他自己吃清汤挂面,却给猫开鱼罐头;送人照片,也是他和猫的合影。他还不时借猫幽默一下,说猫和人一样,有感情,但人有时候还没猫伟大。比如,“我们家的猫寻找爱情,会毫不犹豫地从三楼跳下去,人有这样勇敢吗?”

有人问过严文井,喜爱小动物和写童话,两者有什么关系?他回答道:“没有孩子,没有孩子的眼睛和心灵,没有美丽的幻想,没有浪漫精神……则一定不会有童话。”

柔和,是严文井最爱用的一个词,在他的作品中频频出现:“我的心是柔和的”、“妻看着我,目光逐渐转向柔和”、“我们的心很柔和,还要继续保持柔和。”

他的代表作《啊,你盼望的那个原野》,写给他去世的爱人——一个*军官的小姐,他们在投奔延安的路上相遇,然后相爱,直至她生命的尽头。时至今日,还有读者感叹:“奇怪,一个老头,怎么能写出那么唯美、感性的文字?”

于是,便有文学评论家把这个有着“苏格拉底似的谢顶”,长着又圆又大额头的“童话爷爷”,比喻成“一口井”,“那种流淌出的柔和的美感,好像是底色,铺陈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

但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这样的“资产阶级情调”,无疑不合时宜。

尽管长期担任作协的领导,但在旁人眼中,严文井似乎属于“刻意被权力边缘化的角色”。“*”中,他的一次检讨竟这样开头:“春天,我看见一个穿红衣的少女骑着自行车从林荫道上过来,我感受到一种诗意和美……”

还有一次,作协组织*丁玲,旁人的发言都很激烈,他却站起来说:“陈明配不上丁玲。”顿时哄堂大笑,批判也就进行不下去了。

作家阎纲回忆,“5·16”之后,他被打成现行反革命,白天干活,晚上接受*,用强烈的灯光照着,不让睡觉。一天夜里,他经过严文井床头,蚊帐中突然伸出一只手来,塞给他几颗水果糖,使得他“原本绝望的心,顿生出强烈的感激”。

严文井喜爱西洋古典音乐,经常去琉璃厂买旧唱片,“*”家被抄时,仅交响乐、奏鸣曲之类的唱片,就有几十公斤重。他曾无意中见到沈从文在挨*之后,听音乐听得泪流满面,便说:“真正喜爱音乐,打心里欣赏音乐的人,都是好人。”

在韦君宜出版了《思痛录》后,许多人劝严文井也写写那段岁月的回忆,他却拒绝了。因为“不好说”,而且“会伤害许多人”。他宁愿用一幅自画像来解剖自己,并郑重地钤上了自己的印章,分赠给同事和朋友。于是,这幅嘴和脸都扭曲了的自画像,被人视为“他和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肖像”。

严文井留世的最后一篇文章,是一篇不到300字的散文。向他约稿的编辑回忆,严文井反复修改,整整写了一年零八个月。他用这样的笔调写道:“……我本来就很贫乏,干过许多错事。但我的心是柔和的,不久前我还看见了归来的燕子……”

2005年,严文井离世。一个前去他家采访的记者惊讶地发现,这个中国儿童文学泰斗的家,只是一套不到70平方米的“陋室”。除了老旧的单人床和书桌,剩余的空间都被书本占满。屋内能见着的唯一亮色,就是窗外的一棵绿树。树下,埋着他亲手安葬的爱猫“欢欢”。

6、人物观点


严文井

  前些年,笔者在田增科老师的引荐下拜访过严文井先生,请他就中小学生如何学习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严文井先生说,提倡重视学习语文是对的。不管是工人、农民,还是科学家、各方面的专家,都需要学好用好语文。没有语文不行的哲学家、科学家、作家和国家*。各行各业的人起码都要把语文弄清楚。思维能力薄弱的人,数理化和外语也不好,语文则有利于锻炼人的思维能力。

严文井先生没有上过大学,却是一位著名的作家,1953年起先后担任《人民文学》主编、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其中的奥秘就是他长期坚持自学。他在《谈读书》一文中说:“当我明白了自己读书非常少的时候,我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当我知道了世界上书籍数目如何庞大的时候,我又产生了分辨好坏、选择好书的愿望。”(原载1983年1月13日《语文报》第31号)他越学越不满足,并把不满足作为继续学习的推动力。他还告诫广大中学生,不要满足于课本,因为教科书不过是古往今来的各种书籍当中的一小部分,不能被它们捆住手脚。他说,书籍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即使你没有上过任何学校,只要你愿意去求教,它们都不会拒绝。

严文井先生强调要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当有人问他对动物的研究与童话创作的关系时,他说,他从小就对动物感兴趣。童话作家一定要把动物当作角色的话,应该喜欢动物,观察动物。他的同院邻居养了一只猴子,他每天仔细观察它的表情,听它的声音,发现人类的许多行为来源于猴子,猴子也会笑,会哭,会骂人,会记恨,会捣乱。与其说他是在研究动物,不如说他是在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和感情。当有人问严文井先生在《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中写唐小西的影子的用意时,他说:“我的确想惩罚唐小西一下。……影子令唐小西感到有些讨厌。写完了以后我才觉得这个影子也可以讲是一种不好的‘影响’,更重要的他也是一个‘人物’。”这个人物,是严文井长期观察、分析一个小孩,抓住贪玩是他形影不离的东西,才塑造了“影子”这个“人物”。

严文井先生认为,学习语文要锻炼思维能力和恰当表达的能力,不要死记硬背哪部书的作者是谁,死记语法等语文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查阅工具书。他不仅这样说,还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曾到过许多地方、许多单位,多次回答记者、编者的提问,而且对答如流。例如他回答《花地》编者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①我最珍贵的品德:敢于面对现实,承认事实。②我最厌恶的是:伪善。③我对幸福的理解:一个一个疑问相继得到解答。④我对不幸的理解:以谬误为真理。⑤我的座右铭:尽力认识各种局限性。⑥我最喜爱的事:修改自己没写好的文章。⑦我的主要特点:不要人的怜悯,不指望上帝赐给好运气。⑧我写作之余的爱好:听音乐。⑨我喜爱的诗人:李白。我喜爱的散文家:鲁迅。我喜爱的小说家:契诃夫。我对文学的追求:反对成见与偏见,尽可能地跟说谎、废话唱反调。我写作的习惯:与疲乏搏斗,浪费许多稿纸。我对文学青年的期望:不崇拜权威,不走捷径,不怕寂寞,不急于成名。有了稿费要领取,但不能把作品当商品。”(《严文井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第179页~180页)。我们在拜访严文井先生时,他还没有搬进新的楼房,他在陈旧的平房里多次接待外宾。当外宾问他,老舍写的《骆驼祥子》里的那些低矮破旧的平房在北京还有吗?他说:解放以后,北京市建起了不少高楼大厦,改造了不少危房。当年祥子住的那样的平房不多了,寒舍就是其中的一处。严先生回答十分得体,不亢不卑,既反映了解放后的变化,又说明了还不能全部改变。当我们问他,许多作家都早已住进宽敞漂亮的楼房,您为什么还没有搬进新居?他幽默地说,谁让我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领导呢?他的回答表明了他的高风亮节。

严文井说,他从小就喜欢写作,17岁就开始发表文章,沈从文告诉他文章“应该自己多修改”,此后他就在不断修改中写作,养成了反复修改自己作品的习惯。他的写作动机主要是想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真正感受到的和真正意识到的东西。他创作童话、寓言、散文等文学作品,不喜欢雷同,并不断追求新的立意、新的结构、新的语言、新的风格。

上一篇:陆喜

下一篇:张晓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