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河
大汶河,古汶水。大汶河发源于山东旋崮山北麓沂源县境内,汇泰山山脉、蒙山支脉诸水,自东向西流经莱芜、新泰、泰安、肥城、宁阳、汶上、东平等县、市,汇注东平湖,出陈山口后入黄河。干流河道长239公里,流域面积9098平方公里。
1、景点简介
大汶河,古汶水。大汶河发源于山东旋崮山北麓沂源县境内,汇泰山山脉、蒙山支脉诸水,自东向西流经莱芜、新泰、泰安、肥城、宁阳、汶上、东平等县、市,汇注东平湖,出陈山口后入黄河。
大汶河风光
干流河道长239公里,流域面积9098平方公里。习惯上东平县马口以上称大汶河,干流长209公里,流域面积8633平方公里(一说“全长208公里,流域面积8536平方公里”);泰安大汶口以上为上游,大汶口至东平县戴村坝为中游,戴村坝以下为下游,为大清河。东平县马口以下称东平湖区,流域面积(不包括新湖区)465平方公里。
2、水系特点
大汶河干支流都是源短流急的山洪河流,洪水涨落迅猛,平时只有涓涓细流。大部分河道为中粗砂堆积,河身宽浅,没有明显河槽。从源头至莱芜县颜庄附近,河长约30公里,属山区性河流,坡陡流急,河宽仅150米左右;颜庄以下至瀛汶河口,河长50公里,河道自东向西流经缓坡丘陵地区,河道展宽至300~500米,平均比降1.4‰,河床为粗砂堆积,瀛汶河口以上的干流河段又称牟汶河;过瀛汶河口后河道折向西南,至大汶口附近纳柴汶河。
大汶河风光
柴汶河又称汶河南支,是汶河的最大支流,流域面积1951平方公里。自瀛汶河口至大汶口,干流河长40公里,平均比降0.8‰,河宽500~1000米,右岸局部地段有防洪堤。大汶河口以上地区,是大汶河洪水泥沙的主要来源,干支流呈扇形汇集,流域面积达5669平方公里。大汶口至东平湖,河道长89公里(戴村坝以下又叫大清河),为平原性河道,两岸大部分河段设有堤防,河宽1000~2000米,平均比降0.7‰,河床覆盖中砂,近20年间,河床淤高0.2~0.3米。支流都从北岸汇入,较大支流有漕浊河及汇河。这段河道南岸靠堤防约束,一旦决溢,将淹及济宁等地的大片平原,防洪是本河段治理的重大问题。
东平湖老湖区是浅碟形的平原湖泊,湖面209平方公里,是东平湖滞洪水库的一部分,承担着滞蓄黄河及大汶河洪水的任务。
3、流域地区
流域内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北有泰山,东靠鲁山、蒙山,西、南为丘陵和平原。流域内山区占土地面积的31%,丘陵占37%,其中,海拔高程300米以上的山丘只占土地面积的六分之一。泰山巍然耸立在群峰之上,主峰海拔高程1524米。
大汶河风光
泰山、徂徕山等较高的山丘,为太古代片岩及花岗片麻岩组成,岩石裸露,风化强烈,水土流失严重,为河流粗颗粒泥沙的主要来源。流域内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煤田分布广泛,储量较丰,东起莱芜、新泰、新汶,西到肥城、宁阳,都有煤矿分布。还有品位较高的磁铁矿,主要分布在莱芜铁矿山一带。
流域内气候温和,雨量较丰,但年际和年内分配不均,旱涝灾害仍较严重。区内各地年平均气温12~14℃;各地年平均降水量640~760毫米,自东向西递减。6~9月降雨占年降雨量的75%;冬春干旱,年平均蒸发量1200毫米左右。1918年大汶河发生大洪水,沿河决口70多处,泛滥淹地达250万亩。
4、水文特征
大汶河多年平均径流量约18.2亿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约182万吨,水、沙都集中来自洪水时期,7~8月两个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64%,输沙量占84%;1~6月六个月的水、沙量只占全年的5%左右。年际间水、沙丰枯悬殊,实测最大年径流量60.7亿立方米(1964年),最小年径流量只有5亿立方米(1968年,还原工农业用水后,最小天然径流量约6亿立方米);最大年输沙量915万吨(1957年),最小年输沙量只有1.2万吨(1968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6930立方米每秒。
大汶河风光
大汶河流域共有人口509万余,耕地约540万亩。干支流河谷盆地及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大部分为砂壤土,部分平缓岭地及山麓坡地为粘壤土,盆地内多埋藏含水沙层,宜井面积近200万亩,利用地下水及引用河水灌溉已有悠久的历史。
5、河道变迁
大汶河,历史上流域及名称多次变迁。北魏时期,汶水是济水的支流。入东平境后,经鄣城西南、桃乡城西(今戴村坝址),过无盐城(今无盐村)南,西南经寿张城(今霍庄)北、安民亭(小安山)南,入济水。
北宋时期,梁山泊(古大野泽)以北的济水(北清河)与汶水合流,又名大清河,汶水成为大清河的支流。
宋咸平以后,黄河多次溃决。东平城南二汶入济河道淤塞,一绕东平城东,夺漆沟下游北流;一绕城南相会于马家口,全流至清河门入大清河。
大汶河古桥风光
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开复会通河,引汶济运,宁阳以北筑城坝,以遏入之流;坎河口以南筑戴村坝,以遏入海之路。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夺清入海后,汶河成为黄河下游最末一条大支流。汶之入黄口又北移鱼山。建国后,大汶河自鄣城以东倒沟子埝堤入县境。
1958年东平湖水库建成后,汶水漫坝会大清河入东平湖,经陈山口出湖闸入黄河。
6、河道开发
大汶河水流湍急,座湾迎溜险工较多。1884年(清光绪十年),开始在 城、石梁等处建丁坝(挑水坝)6座,多以灰土筑成,少数是干砌石。建国前,全河已有护岸工程6处、残缺丁坝10座。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加固杨岚角(今明新村二号坝)、障城、刘家所等丁坝和三角坝,对石梁和桑安口险工做了抛石护坡。
大汶河风光
1951年岁修加固险工25处。1952年宁阳、肥城、东平3县对险工进行一次较大整修,新建丁坝7座,重修1座,整修加固5座,砌石护岸746米,抛石护岸38米,砌石护基745米,抛石护基43米,共用石2.2万立方米。此后逐年整修、改建、扩建,至1985年底,两岸共完成砌石护岸、护滩长27.7公里。建丁坝35座,建三角坝6座,其中灰土坝2座,砌石坝4座。
到21世纪初,流域内建成大中型水库18座,小型水库百余座,控制面积2990平方公里,总库容11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到290余万亩,其中利用地下水和井灌面积将近170万亩。
从鄣城至戴村坝,沿河绿树成荫,水草旺盛。河沙是这一带的丰富资源,沿河沙场密布,取河之沙是群众多种经营增加收入的重要项目。
上一篇:张义忠
下一篇:哈尔肯·哈布德克里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