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贷款
财政贷款,也称财政性信贷。是国家利用信用形式,按照信贷原则,以偿还为条件安排的财政支出。财政分配具有无偿性的特征,因此,财政支出也应遵循无偿原则,但是,随着国家信用的发展,在财政支出的某些领域和某些支出项目,也可以利用信用形式,按照信贷原则,进行有偿分配。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偿的财政支出已日益广泛地被各国所利用,形成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
1、区别
财政贷款与财政拨款及银行贷款的区别
财政贷款具有财政与信用的双重属性,但它既不同于无偿的财政分配.又不同于银行信用活动,具有其特殊性:
(一)与财政无偿拨款的区别
1.分配方式不同无偿的财政支出是按着无偿原则,以预算拨款的方式安排支出,不需要偿还,也不要支付利息。而财政贷款是按着有偿原则,以贷款的方式安排支出,既需要偿还本金,也需要支付利息,具有明显的偿还性。
2.使用范围不同无偿性财政支出因不需要偿还,无论是物质生产单位,还是非物质生产单位,都可以采取无偿拨款的方式供应资金。因此,其使用范围广泛。而财政贷款的前提条件是资金使用单位到期偿还,这就决定其支出对象只能是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能直接产生盈利并具有一定偿还能力的物质生产企业和经营服务单位。因此,其使用范围有一定限制。
3.效益目标不同无偿财政支出的效益目标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在某些非生产性领域中可以以社会效益为主。而财政贷款则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主。
(二)与银行信用分配的区别
1,分配主体不同财政贷款的分配主体是国家,财政贷款通过财政渠道分配,要纳入国家预算,由国家财政直接管理。而银行信贷的主体是银行,它是借助银行的存贷业务,通过信贷渠道分配,要纳入银行信贷计划,由国家银行和金融机构管理。
2.资金来源不同财政贷款的资金来源是国家集中的预算资金,资金来源充足稳定。而银行贷款的资金来源是银行吸收的存款,资金来源有一定的波动性和非均衡性。3.使用范围不同财政贷款的使用范围是投资数额大,建设周期长的经济投资开发项目,重点产业,重点工程项目。而且财政贷款特别重视宏观经济效益显著的项目。银行贷款的重点是调剂社会资金的余缺,满足生产和流通中暂时性的资金短缺的需要,所以,银行贷款主要偏重于短期性、周转性项目,而且银行贷款更重视微观经济效益显著的项目。
2、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
财政贷款
财政贷款利用信贷形式,通过鉴定贷款合同书的形式分配资金,合同书上明确规定了借贷双方的责任和权力,双方共同对贷款负有管理责任。在资金的分配和管理中,引入了竞争机制和经营机制,这就有利于对财政资金的管理。
(二)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财政贷款是要偿还并要支付利息的,这就加重了借贷双方的经济责任。贷方要考虑资金的回收,就要做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慎重选择贷款项目。借方要考虑贷款的偿还,就会促使其努力改善经营管理,严格实行经济核算,积极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三)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财政贷款都是用于生产性、经营性、盈利性的项目,由于改进了分配方法和管理制度,贷款项目效益都比较明显。项目建成后经济效益显著,能够为国家上交更多的利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贷款本金的回收要上交财政部门,这也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四)有利于宏观经济调控
财政贷款可以把贷款的项目、期限、利率等同国家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联系起来,实行不同的项目投向和差别利率,这就有利于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