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士毅
倪士毅(1919.10-2018.1.27),字弘远,浙江乐清人。温州乐清籍南宋史、长江五代文化史、浙江地方史、目录学史专家。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1919年10月出生在乐清一个书香门弟,温州中学毕业后,考取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后在浙江大学文学院史地系及史地研究所学习。1947年8月开始任浙江大学文学院史地系助教,后在浙江师范学院历史系、杭州大学历史系任教。1987年4月退休。曾任中国古都学会首届理事、浙江省历史学会理事、浙江省地名学会副会长、杭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等。从事高校历史教学与研究达四十多年,专长于宋史、浙江地方史和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浙江古代史》、《中国目录学史》、《古代杭州》等。2018年1月27日中午12时30分因病抢救无效,在浙江省中山医院去世,享年100岁。
中文名:倪士毅
性别:男
国籍:中国
籍贯:浙江乐清
出生时间:1919年10月
逝世时间:2018年1月27日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
职业:教授、史学专家
主要著作:《浙江古代史》、《中国目录学史》、《古代杭州》等
1、人物简介
倪士毅接受采访
倪士毅(1919.10-2018.1.27),字弘远,浙江乐清人。温州乐清籍南宋史、长江五代文化史、浙江地方史、目录学史专家。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1919年10月出生在乐清一个书香门弟,温州中学毕业后,考取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后在浙江大学文学院史地系及史地研究所学习。1947年8月开始任浙江大学文学院史地系助教,后在浙江师范学院历史系、杭州大学历史系任教。1987年4月退休。曾任中国古都学会首届理事、浙江省历史学会理事、浙江省地名学会副会长、杭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等。
从事高校历史教学与研究达四十多年,专长于宋史、浙江地方史和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浙江古代史》、《中国目录学史》、《古代杭州》等。
2018年1月27日中午12时30分,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倪士毅先生因病抢救无效,在浙江省中山医院去世,享年100岁。
2、人物经历
倪士毅,字弘远,浙江乐清人。曾任中国古都学会首届理事、浙江省历史学会理事、浙江省地名学会副会长、杭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等。
1919年10月出生在乐清一个书香门弟,温州中学毕业后,考取浙江大学龙泉分校;
1940年9月-1944年7月在浙江大学文学院史地系学习;
1944年9月-1947年7月在浙江大学史地研究所学习;
1947年8月-1952年1月任浙江大学文学院史地系助教兼浙大毕业同学会工作;
1952年2月-1958年1月任浙江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
1958年2月-1961年8月任杭州师范学院(今浙江师范大学前身)历史系讲师兼副系主任;
1961年9月-1987年3月任杭州大学历史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1987年4月退休。
2018年1月27日12时30分,温州乐清籍南宋史、长江五代文化史、浙江地方史、目录学史专家倪士毅先生辞世,享年100岁。
倪士毅教授从事高校历史教学与研究达40多年,在宋史、浙江地方史和中国目录学史等方面有重要研究。
1978年,在杭州大学历史系,倪士毅先生参与创办宋史研究室,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宋史研究机构。杭大的目录学史和浙江地方史课,都是他首先开出来的。倪先生著有《浙江古代史》、《中国目录学史》、《古代杭州》等书。
3、人物著作
倪士毅教授从事高校历史教学与研究达四十多年,专长于宋史、浙江地方史和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浙江古代史》、《中国目录学史》、《古代杭州》等,并参与《中国历史辞典·宋史卷》词目、《长江文化史》、《杭州历史丛编》、《中国都城辞典》、《杭州通史》、《西湖通史》、《南宋史研究丛书》等的编写,在全国大型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
4、浙江通史
首部浙江通史,倾注廿载心血
倪士毅编写的《浙江古代史》
1963年,杭州大学历史系设立浙江地方史研究室,那时起倪士毅开始对浙江古代史进行专题研究。据称,浙江当时还没有一部地方通史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得知倪士毅手头有讲稿,希望倪士毅在其原讲稿的基础上,加以修改补充。至1983年《浙江古代史》最后定稿,倪士毅前后花了20年时间,终于编写出了浙江第一部地方通史。
倪士毅曾称,《浙江古代史》的研究得益于友人的支持。一位是倪士毅的好友、温州著名学者孙诒让的儿子孙孟晋先生,因为孙孟晋对乡土文献的关注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另外一位是倪士毅的老师陈训慈先生,他曾是浙江大学史地系教授、浙江省图书馆馆长,对浙江文献很有研究,他曾鼓励倪士毅研究浙江历史。《浙江古代史》的序也是陈训慈所写。
浙江历史源远流长,《浙江古代史》从旧石器时代的“建德人”说起,顺着时序,把每一时期、每一朝代的兴亡、建制、经济、文化和阶级斗争等方面,沿着社会发展进程,一直写到鸦片战争以前的清朝中叶。
几个月前,浙江大学出版社曾计划为倪士毅出一部文集,将其毕生学问研究集纳其中,在倪士毅百岁时出版。
5、故园情怀
常年客居异乡,拳拳故园情怀
倪集华说:“虽然父亲毕生致力于学问的研究,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在老家乐清,但生前对家乡一直有着非常深厚的情结,经常念叨家乡事儿。”
晚年时,倪士毅曾带着几位子女多次回乐清,看家乡的风土人情,看雁荡的山水。倪集华说,每次回老家父亲都特别开心。
“十年辛苦不寻常,佳志琳琅永留芳。”这是1999年前后,倪士毅为编写《乐清县志》所写的诗句。据倪集华回忆,当时乐清为了编写县志专门赴杭州邀请他父亲作为内容评审,而父亲对县志修编也十分认真,花了大量的时间阅读修整。
倪集华还说,多年前乐清筹建图书馆,其父知晓后亲自精心挑选了一批书籍捐献给乐清图书馆。“家乡在父亲心中的地位无可取代,老家需要什么帮助,父亲总是竭尽所能给予帮助。”
6、治史思想
结合地方史,对杭州旅游提出不少建议
倪士毅对浙江地方史颇有研究,他对地方历史的关注,是出于“古为今用”的治史思想,是重视运用历史知识为现实社会建设发展服务,寻找两者的结合,也是传承古代学者倡导的“经世致用”思想。
倪士毅之子倪集华向记者回忆,“对于杭州的发展,父亲结合历史上的情况,对城市的发展提出不少建议。”
“一个风景旅游城市的形成,首先要有优异的地理条件。”倪士毅在省文史研究馆文史丛书《西溪集》中写道,杭州地处钱塘江下游,又有“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西湖。但他觉得,要发展杭州旅游业,还要重视历史文化。他援引美国波士顿的案例。波士顿繁华的市区内,拥有美国最古老的公园,甚至路旁的一块小墓碑,也是历史的遗迹。“要把杭州建成世界上第一流的风景旅游城市,发展旅游事业,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要好好保护。
他还为西湖风景点的建设提出建议。凤凰山位于杭州市的东南面,北近西湖,南接江滨。而南宋皇城遗址位于杭州城南凤凰山东麓宋城路一带。倪士毅觉得,这里既是南宋故宫所在,历史遗迹多,凤凰山环境也优美,“南望则钱江带绕,北眺则西湖鉴开,江海湖山的奇观,一览无余”。他提出应该开辟凤凰山南宋故宫遗址公园,既为杭州西湖南线增添一处重要的旅游风景点,也能缓和北线游人众多的现象。
7、目录学研究
率先提出论述,对目录学史有开创性研究
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即研究书目情报运动规律的科学,它是目录工作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何忠礼是倪士毅的学生。何忠礼说,在研究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中,“倪先生即便不是第一个人,至少也是先辈,他在目录学史方面开创的系统研究,对后人的学术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倪士毅曾提出有关目录学的论点,他认为,“目录学是史学研究的一把钥匙,不能等闲视之。凡成为一个有成就的史学家,必须很好地掌握目录学知识。”
1978年10月,何忠礼考上杭州大学历史系,成为攻读宋代史方向的研究生。而本科时,倪士毅也是教过他的老师。“当时倪先生已从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调到宋史研究室,于是他也成了我研读宋代史的老师。”
何忠礼在读研究生时,倪士毅为学生们讲授《中国古代目录学史》这门课。“从西汉刘歆的《七略》,讲到清代官修的《四库全书》和章学诚的《文史通义》,讲得十分系统,很多地方使用了归纳法和对比法,深入浅出”。这种教学方法让何忠礼对我国目录学的发展历程和每个时代目录学的特点都有了深刻把握。
“在西汉以前,史籍还不多,所以在刘歆所编纂的《七略》中,它尚附在其他各略中,并没有单独成为一略。可是到曹魏时,郑黙编纂的《新簿》,接着到西晋时,荀勖编纂的《中经新簿》,都将书籍分为甲乙丙丁四部,丙部即是史籍,它已从过去的附庸发展成为大国矣。这就充分反映了两汉史学的发展。”这些精辟论述,都是倪士毅率先提出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