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村
奥运村又叫奥林匹克村或者运动员村指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为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教练员提供的集中住宿的处所奥运村从运动会开幕前两周开始使用闭幕三天后结束使用。
1、概述
悉尼奥运村
2、历史发展
1924年第8届奥运会在巴黎举行,主办者第一次将参加者集中安置在特意建造的木制房屋中,这就是最早的奥运村。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该市在离主体育场不远的地方专门建造了供运动员和正式工作人员居住的建筑群,从此这个做法成为一个传统,并在《奥林匹克宪章》第42条加以规定:"为了使所有运动员、官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住在一起,奥运会组委会应提供一座至少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前两周至闭幕式后3天期间可入住的奥林匹克村。
奥林匹克村应符合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制定的《奥林匹克村须知》的要求。居住在奥林匹克村的官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名额由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确定,他们不可超过报名运动员人数的50%。"奥运村的位置应在主体育场、练习场附近。在奥运衬中,规定必须有餐厅、医院、商店以及文化娱乐中心当辅助设施。
《奥林匹克宪章》还规定,奥运会组委会应负担运动员、官员工作人员在奥林匹克村的全部膳食费用和在当地的交通费用。各国代表团入住奥林匹克村都要举行一个简单而庄重的入村仪式。首先由村长致欢迎词,代表团团长致答谢词,然后奏代表团所属国的国歌,最后升起代表团国家的国旗。1952年中国奥运代表团赶到安赫尔辛基时,奥运会的比赛已接近尾声,但仍然在奥林匹克村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这是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奥运会上出现。
3、具体设施
奥运村运动员公寓
特别有趣的是,为了让运动员住得更舒服一点,卧室里的床都变成了“加长版”,长度达2.2米。而对于姚明这样的巨人,在床尾还准备了一张特殊设计的长凳。这样一来,再高的巨人也能睡得舒服了。公寓卫生间整体呈雅致的淡灰色,考虑到残奥会时残疾人运动员的需要,公寓内两间卫生间中就有一间是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
除此之外,每套运动员公寓将装备宽带网络、电话、有线电视、闭路电视、红外线防盗警报系统和指纹锁。奥运会时将为所有的“村民”提供ID卡和网上购物的途径。村内将设置网吧,运动员可以在村内免费上网,便捷地发送和接收信息,与家人保持联系。一些宗教礼拜场所也为各种宗教活动提供了便利。国际区和居住区的功能有所区别,是举办各代表团欢迎仪式及其他接待活动的区域,方便各个国家的运动员进行交流。这里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占地约2万平方米的奥林匹克广场,组委会将在奥林匹克广场内为运动员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包括露天演出、室外展览、村内公共活动。升旗广场位于奥林匹克广场的*,占地约6000平方米,奥运会期间,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的旗帜将一起在这里飘扬。
4、会后用途
奥运村
雅典奥运村位于雅典市西北,耗资3.97亿美元,占地124万平方米。虽然它被雅典奥组委称为“奥运会历史上最好”的奥运村,但实际情况却让很多运动员不敢恭维。中国代表团就有人反映,称奥运村整体环境虽然还可以,但运动员房间内设施比较简陋。
但雅典人这么做是有理由的,他们早就计划好将奥运会的运动员公寓在9月份残奥运结束之后变成经济适用房,低价卖给希腊当地低收入家庭。全部336座住宅都在出售范围之内,大约2500个低收入家庭因而受惠。由于价格便宜,早在奥运会结束之前就有超过1.7万名雅典人参加了申请这些低价房的抽签活动,这个数字大大超过了奥运村住房实际能容纳的1万人。从这一点上来说,雅典奥运村讲究实用、拒绝奢华,也是有他们道理的。雅典奥运村在建设过程中还遭遇了尴尬的工人罢工事件,事情的起因是过多的施工伤亡让工人们觉得自己的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这件事后来虽然及时得到解决,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雅典当时奥运会工程因为拖期严重,后期不得不抢时间匆匆完成的弊端。
5、历任村长
奥运村,这个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小村落,有着“天下第一村”的美誉。奥运会期间,村里将有两万多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官员,可以说是个名副其实的小“联合国”。更重要的是,每届奥运会的奥运村,都会成为该届赛事完美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每一个村级单位都会设立一个村长,奥运村的“村长”,恐怕也是世界上名气最大、任务最重的“村长”。
在这个临时建立起来的小“联合国”里,奥运村村长要全权负责奥运村内部的一切后勤事务。让运动员、教练员、官员和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满意而归,可绝非一件易事。大家的语言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这诸多的差异要求村长不仅要有丰富的阅历,还要具有十分出色的外交能力和管理水平。那么,往届奥运会都是哪些人担当“天下第一村”村长的重任呢?
悉尼奥运村村长:
阅历丰富的政坛风云人物
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奥运村,在奥运村的发展进程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它是自1924年奥运村首次问世以来,第一个将所有运动员集中在一起的奥运村。在悉尼申奥成功前,这里曾经是一片荒芜之地,经过几年的精心规划和建设,变成了环境优美、设施良好的奥运村。这个奥运村共分成10个小区,其中建有永久性和移动别墅小楼800栋、公寓350座。奥运会期间,悉尼奥运村共接待运动员1万余名和工作人员5000多名。
悉尼奥运村的入口处设有一个露天圆形广场,参加奥运会的201个国际奥林匹克成员的旗帜在广场上迎风招展。这里便是奥运村村长欢迎各国和地区代表团的迎宾场所,所有代表团入驻奥运村后都将在这里举行一个简单而庄重的升旗仪式。而恭候在这里迎接每一个代表团到来的便是悉尼奥运村村长格雷汉姆·理查森。
理查森是澳大利亚政坛的“风云人物”。在20多年的政坛生涯中,他曾先后出任联邦参*、部长及政治评论员。1966年,理查森毕业于悉尼技术高中,随后他投身政界,加入了澳大利亚工党。5年后,理查森成为了全职政治家,并在几年后陆续出任了新南威尔士州工党助理总书记、总书记。1983年,理查森当选为联邦议会参*。在随后的11年中,他历任环境、艺术、体育、旅游、健康和通讯等重要部门的负责人。1994年,理查森告别政坛,转而投身新闻行业,在澳大利亚颇有名气的9频道新闻网担任“特别评论员”,同时兼任2GB广播电台“早餐时间”节目的主持人。在澳大利亚观众中,理查森有着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样一位阅历丰富、口才颇佳的政坛、新闻界“风云人物”出任村长,悉尼奥运村果然赢得了村民们的交口称赞。
雅典奥运村村长:
“三顾茅庐”才“出山”的银行家
2004年8月9日,中国代表团在雅典奥运村举行了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在仪式结束后的欢迎致辞上,雅典奥运村村长伊奥尼斯·玛诺斯为中国代表团带来了一个小小的惊喜:“祝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虽然玛诺斯的中文说得并不算标准,但这句简短的祝福却赢得了在场运动员的热烈掌声。
年逾6旬、貌不惊人的玛诺斯来头不小,他曾经担任过希腊国家银行行长和欧洲银行联合会执委,在希腊拥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力。正是看中了他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雅典奥组委主席安吉洛普罗斯不惜“三顾茅庐”,力邀他“出山”出任雅典奥运村的村长。
而事实证明,安吉洛普罗斯的确是“慧眼识珠”。雅典奥运会期间,在村长玛诺斯带领下的奥运村运行团队为16000名运动员、工作人员和4000多名志愿者提供了周到的服务。
在饮食方面,雅典奥运村在奥运会开幕前半年,就早早地对奥运村内的厨师进行了上岗培训,以保证奥运会期间各国和地区运动员都能吃到满意、可口的饭菜。为了让雅典的厨师做好中餐,早在半年前餐饮部门就对厨师进行了专业培训。“不仅中国菜口味纯正,就是韩国、日本等国的选手,也能在这里找到烤肉、泡菜、寿司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品。”玛诺斯自豪地说道。在住宿方面,玛诺斯同样做足“功课”:“除了常规标准的床位之外,我们还特意为柔道、摔跤、篮球、排球等对床位有特殊要求的选手,准备了加长、加厚的大床。他们将睡得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舒服。”
在这位商界精英的带领之下,雅典奥运村运行得有条不紊,为雅典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打下了坚实基础。
盐湖城冬奥会:
最负盛名的企业家
“在人的一生当中,你可能会有多次出任协会主席、公司领导,甚至是银行行长的机会。但担任奥运村村长的宝贵机会,一生中却仅有这么一次,我一定会十分珍惜。”得知自己被盐湖城冬奥委会选中担任奥运村村长一职后,斯潘塞·埃克尔斯这样感慨地说道。
斯潘塞·埃克尔斯,是美国犹他州最负盛名的企业家之一。多才多艺的埃克尔斯不仅是韦尔斯·法戈连锁银行的主席和首席执行官,还曾经是美国滑雪队的队员和著名的慈善家。在选择由哪个城市代表美国申办2002年冬奥会时,埃克尔斯对犹他州盐湖城的鼎力支持起到了“扭转乾坤”的作用。
埃克尔斯对冬奥会的贡献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上的,更是经济上的。盐湖城申办冬奥会成功后,埃克尔斯家族所创办的基金会随即宣布,他们将为冬奥会开幕式提供800万美元赞助,其中200万专门用来制作奥运火炬台。另外,他们还特别捐赠1000万美元用于犹他大学体育场的翻修工程。为此,该体育场被命名为赖斯·埃克尔斯体育场,盛大的盐湖城冬奥会开幕式便在这座体育馆举行。除了上述两笔家族捐赠外,埃克尔斯还以个人名义为冬奥会捐款100万美元。
正是基于埃克尔斯对盐湖城冬奥会的无限热情和贡献,经盐湖城冬奥会组委会主席罗姆尼提名,埃克尔斯成为盐湖城冬奥村的村长。
6、北京奥运村
北京奥运村
设计理念
奥运村从设计到施工都充分体现了北京奥运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采用太阳能生产生活热水就是一大特色。北京奥运村工地上陆续运进来一个个身穿塑料外衣的庞然大物,这就是奥运村要安装的大型太阳能集热板。这些集热板将分别安装在奥运村A、B、C、D区的18个楼顶上,满足奥运会时运动员的生活用水,整套系统使用寿命为20年。这也是中国第一个最大规模集中采用节能环保能源??太阳能转换热能的民用生活小区。为满足奥运会期间所有入住人员随时能洗上热水澡,奥运村太阳能热水系统还设计了两个保护系统,等于为运动员洗澡安上了双保险。而风光互补太阳能灯,则在大量节约用电的前提下,保证了奥运村的夜间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