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坝
素有“金銮宝殿”之称的湖北省竹山县田家坝镇位于堵河中上游,秦巴山脉的南延地带,是鄂西北文化、旅游重镇,距今已有3600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形成的城市之一,距县城15公里。
1、基本简介
田家坝村
田家坝位于恩施州建始县花坪镇,因田氏家族所建集市而闻名,是古时“川盐入湘”的重要通道,建始、巴东两地药材、商贸、竹器集散地。境内汉、土家、苗、回、畲民族混居,民风独具特色。田家坝是川湘鄂边区工农革命军根据地之一,著名的建始暴-动总指挥田见龙始居如此。
2013年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地理环境
田家坝镇跨越东经110003'-110011',北纬32006'-32014',东与深河、九华林场连畔,南与官渡毗邻,北与潘口、溢水交界,版土面积207.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430.5亩,山场50万亩,水面5177.5亩,田家坝镇辖12个村,1个居委会(北坝、南坝、花栎、腰店、船舱、两河、峪口、红庙、九华、桃子湾、磨滩、大泉山、吉鱼)总人口24057人。镇*所在地—南坝街,是新兴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田家坝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特点冬冷夏炎,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足。
全年日照时数为2082小时,日照率48%,太阳幅射总量每平方厘米111.17千卡。全年日平均气温为17.6°C,极端最高气温40.3°C,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2.2°C,一日内高低气温差都在10°C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77%,月平均相对湿度以3—6月最大,达到79%—80%,其余月份相对湿度均为73%—75%。年无霜期平均为261天,初霜日始于11月24日,终霜日止于3月16日—17日。
年降雨量为1128.2—1369.2毫米,冬季降雨量为123毫米,日降雨量大于50毫米,秋季降水量为219.6毫米,冬季降雨量为123毫米,日降雨量大于50毫米的暴雨主要集中在6—7月份,雨日一般3—6天,雨量大于239.3——719.3毫米之间。高值年降雨量达到1805.4毫米,低值年降雨量780毫米,累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保证率为80%。
田家坝镇属亚热带季风区,2月多偏北风,3—8月多东南风,9月到次年1月多北风,年平均风速为2.7米/秒,一般风力为2—4级,有时也有5—7级大风,8级大风极少。
3、文化历史
田家坝
堵河水从田家坝正中穿过,把田家坝分为南坝和北坝两个部分。南坝是现在的文化及商业中心,北坝虽已衰落,却象征着从前的繁华与光荣。 关于北坝的历史,黄洲庙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黄洲庙曾经是田家坝最大的一个庙宇,庙前戏楼上的这块金匾据说是清乾隆皇帝所赐。庭院中间的这棵古桂花树枝干虬劲,枝叶繁茂,树冠直径可达十几米。据当地的老人们介绍,这棵树虽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却还生机昂然,年年发新芽,岁岁都开花。每到八月桂花盛开的季节,总是香飘十里,整个田家坝都能闻到它那醉人的花香。
往年热闹非凡的黄洲庙,如今已被改成了粮库,昔日的盛景大概也只能从眼前这些残垣断壁中追忆了:雕龙的石柱,御赐的金匾,大理石的石碑和精致的石雕…
明朝成德年间,田家坝因住户多姓田而得名。然而田家坝历史上占尽风光的人却不姓田,而姓王。在田家坝的北边,曾经有一块占地2420平方米的清代大庄园,人称“三盛院”,它的主人就是秦巴山区的首富——王氏三兄弟。三盛院建于清嘉庆末年,整个大院呈“王”字形,院内有天井48个,房间一千余间,屋前有戏台,屋后有花园,门前的石雕青狮威武凌猛,窗扇上的木刻图案栩栩如生。100多年前,一场无名的大火烧尽了三盛院的浮华盛名,残垣破殿和幽然古树正好像诉说着世事的变迁。孕育了堵河文化的田家坝,虽已在岁月的打磨中失去了光芒,但古道西风、小桥流水的韵味是不是更显悠长!
田家坝是一个不算偏僻的小村。日渐发达的现代文明正在蚕食农耕文化的遗留,余存的三五间古建筑,寒碜地夹杂在一幢幢新修的小洋楼之间,坍塌的老屋与崛起新楼的反差让人很难与传统村落相接,只有残存于老宅封火墙上的漆画和斑驳的墙土,诉说着悠长的岁月。
4、风俗习惯
田家坝临巴东,接恩施,曾是方圆十多里的集市,古称街。原村党支部书记田大崇说,清末年间,田氏家族跨清江河,从巴东而入,驻足盐道两旁,摆摊设点,卖药材,售生漆,销竹器,日渐发达。于是田氏八大有钱人家在此兴土木,建楼子,形成里把路长的集市。每逢集日,坝上人头攒动,商贾云集,三教九流无数。田家坝由此而闻名巴东、建始和湘鄂盐道。
田家坝人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纪念逝去亲人,老人亡故用打丧鼓、撒叶儿嗬、闹灵歌、撒忧祸、闹夜等特殊的方式表达思念之情。以鼓、堂锣、马锣、钹伴乐,或高桩(站着跳)或矮桩(蹲着跳),或2人或3人跳舞。他们的《闹灵歌》还跳出了名堂,1957年曾赴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报演出,并多次参加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业余文艺汇演。
5、经济发展
田家坝
田家坝是一个天然的内陆河码头,苦桃河、深河、官渡河和泗河等众多河流汇聚于此,使田家坝上通陕西、四川,下达武汉、襄樊。明清时期,这里集市密布,商贾云集,鄂西北地区的木材、生漆、盐巴等土特产经堵河黄金水道远销江汉湖广,而外界的瓷器、布匹以及文化等又通过水运被源源不断地输入进来。堵河水从田家坝正中穿过,把田家坝分为南坝和北坝两个部分。南坝是现在的文化及商业中心,北坝虽已衰落,却象征着从前的繁华与光荣。2002年底,田家坝镇村级债务高达256.7万元,村级债务严重地影响了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为此,该镇成立了村级债务化解办,由一名副镇长负责带领专班对田家坝镇13个村进行债务化解。一是制定政策,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地发展种养经济,把化解任务落实到人,到项目。腰店和船仓两个村每年仅退耕还林就为村级增收5万余元;二是帮助村级组织招商引资。大泉山村把茶叶作为主导产业,今年新增茶园面积32亩,并帮外商管理1500亩茶园,每年增收7.5万元。引资350万元在吉鱼、红庙两村开采硅板石,每年可增收7万余元;三是采取降息减债、盘活资产等方式化债。
2003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9880万元;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849万元;地方性财政收入实现213万元,财政支出624.06万元,财政自给率34%。农民人均有粮442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096元。有各类企业385个,从业人员1650人,其中,股份有限公司1个,私营企业2个,个体企业382个,营业总收入7031万元。有中学1所,小学12所,适龄儿童入学率97%,巩固率99.6%;初中学生入学率99%,巩固率98.5%。
2005年,田家坝镇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实现总产值13225万元。2005年,田家坝镇实现总产值13225万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农业总产值3719万元,比上年增长22%;工业总产值8200万元,比上年增长42%;粮食总产7706吨,比上年减少668吨;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11.54万元,比上年增长14%;完成财政支出686万元;完成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9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1万元,比去年增长1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154元,比上年增长4%。实现林业产值1050万元,比上年增长431万元。植树造林掀起热潮,年内造林2500亩。完成松脂生产2627吨,增加农民收入992万元,占农村经济收入的32%。
畜牧业实现产值1040万元,比上年增长47万元。畜禽存栏由上年130244只增加到150766只,增长15%;出栏率由上年的58.2%提高到60%,畜牧业成为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支柱,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2%。生产水泥25万吨,是上年的2.38倍;生产碎石14万立方米,是上年的1.84倍;生产石灰2.9万吨,比上年增长53%;生产铜、铁矿石1.9万吨,比上年增长13.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