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潘家垸

科普小知识2022-09-13 12:38:58
...

潘家垸村是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白庙河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距离白庙河镇18公里,距离罗田县35公里。乡村公路直达村。山地面积90%,耕地面积10%。森林覆盖率90%。这里山清水秀,人绝地灵,非常适合旅游,居住。有著名景点潘家湾梯田。

1、基本简介


潘家垸村

潘家垸坐落于大别山深处的罗田县东北部,位于白庙河乡西北部狗耳尖脚下,形成于明代,是一个原生态保持完好的村庄。三组40余户所在的主薄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垸落,土墙黛瓦,阡陌纵横,梯田成片,竹林摇曳,民风古朴。主薄寨上有杨家古祠堂,千尺瀑布。保存有完整的古城墙100余米,炮台、战壕随处可见。

潘家垸村是黄冈市罗田县白庙河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距离白庙河镇18公里,距离罗田县35公里。乡村公路直达村。山地面积90%,耕地面积10%。森林覆盖率90%。这里山清水秀,人绝地灵,非常适合旅游,居住。

潘家垸村形成于明代,是一个历史悠久原生态保持完好的传统垸落。土墙黛瓦,阡陌纵横,梯田成片,竹林摇曳,民风古朴依旧。

2、潘家垸梯田


潘家垸梯田

潘家垸梯田又称潘家湾梯田,梯田的开发,得到全国著名风景区云南元阳梯田的启发,受益于县委、县*提出的“天下大别山,美景在罗田”的旅游发展战略和对景点的开发与打造。去年以来,围绕这一景点开发,潘家垸村着力在扩大种植面积、按景点模式种植、保持原生态等方面做文章,使原有梯田景色更添三分。狗耳尖梯田涉及5个村民小组、50多家农户。

景点的形成与宣传,使潘家垸的旅游业渐渐“火”了起来。去年,全村接待来自武汉、鄂州、黄石及黄冈本地游客达万人以上。今年以来,已接待游客近3000人,其中最多的一天就有300余人。

3、主簿寨


潘家垸村

主簿寨位于潘家塆村镜内,海拔高度938米。据传,南宋时期,有一30多岁的胡姓女主簿,在潘家塆一带为民治山水,理财政,惩恶人,御外敌,所辖几十平方公里,民安和好。

农闲时,女主簿动员2000多青壮男丁,历时5年,借山势修城墙延绵数里。宽10米、高2.5米的城墙上,炮台、壕沟、屯兵池等战时设施一应俱全。城墙下,建有兵房20多栋。散居百姓联户而屯,置入城墙防护之中。一时间,村民安居,夜不闭户,拥戴者甚众。好景不长。

元末,统治者政治败坏、税赋沉重,加上天灾不断。百姓怨声载道,反抗声起,北方红巾军摧枯拉朽连攻城池,罗田人徐寿辉顺势发动南方起义。起义军攻蕲州(今湖北浠水),占黄州。徐称帝,国号“天完”,定都于蕲水。此时,红巾军势大,攻入女主簿地盘,交战百余,终因寡不敌众,女主簿腋夹两个簸箕,纵身一跃,如神鹰展翅随风而去。当地人为纪念这位行侠仗义的女主簿,将这座山峰称为主簿寨。潘家塆从那时算起,至少也有600年村史。当地人说:女主簿从来没有离开过主簿寨,她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原本荒芜的山坡,现在变成了一片绿色的梯田;光秃秃的山丘,变成了金灿灿的花果山。

4、旅游业发展


潘家垸村

在潘家垸村有大量的古树群,古树龄超过300年的古树就有780余株,树龄最老的一株松柏已经有860年的历史(乾隆年间种下的),需要四个人合抱才能围城一圈,是村子里的象征,见证了村里的时代变迁。

村民以农业为主,但山区土地贫瘠,无法改变自身面貌,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一定的收益。景点的形成与宣传,使潘家垸的旅游业渐渐“火”了起来。去年,全村接待来自武汉、鄂州、黄石及黄冈本地游客达万人以上。今年以来,已接待游客近3000人,其中最多的一天就有300余人。

5、*扶持

据黄冈市人民*网站2016年12月8日报道:

市委组织部扶贫罗田县潘家垸见闻

同是一座山,还是那些人。

如果说两年前的潘家垸是养在深山人未识的大家闺秀,那么现今的潘家垸就是一位体态丰盈,韵味十足的少女,她正含着闭月羞花的容颜,绝代风华的舞步轻盈地走进大家的视野,她的登场,令人垂涎。当你来到这里,所见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浸染着故事,随处都可定格为一幅绚丽迷人的风情画,让人痴迷,叫人回味。好山、好水、好故事吸得游客蜂拥而至,真叫得是一朝显面人如潮呀。

好山水,孕育着山乡故事

有没有那么一首歌总让你难以忘怀,有没有一个地方让你心驰神往?古村山岭、小桥流水、青石灰砖、远眺烟雾朦胧的田园,宛如“五柳先生”笔下的世外桃源,是否在你的梦境中映现?从罗田县城出发向北,在蜿蜒的山路上驱车一个多小时,经过几番辗转,镶嵌在峻秀山峰间怡然自得的潘家垸便悠然映入眼帘。正值小雪节气,天空下着点点雪花,记者来到大别山深处的潘家垸村,这里是罗田县白庙河镇的一处偏远高山村,峡谷沟深,最高海拔890米,平均海拔500米左右。老天赐予的真山水,孕育着这里世代繁衍的故事,这里的山,山峦壁险,林海苍郁,鬼斧神功上天造;景,曲流溪涧,烟雾浩渺,原始生态自然天成;村庄,云雾缭绕,民俗风情淳朴自然,身临其中让人感觉仿佛就在梦里。

了解得知潘家垸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几百年来的繁衍生息留下不少历史遗址和故事。土墙黛瓦的民房;养家糊口的梯田;古木参天的大树;主峰寨上的老祠堂;明清时期修建的古城墙、壕沟、炮台等。这些景致集中体现了潘家垸的美感,富有浓郁的历史气息,是人与自然在长年累月的融合中逐渐形成一种关系,并且彼此之间紧密地维系着,我少不了你,你也少不了我。2012年之前这里通往山外的只有一条简单的乡村路,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落后,属于典型的*贫困村。在作家、诗人、记者、摄友作遐想、抒美文、吟雅诗、推美景、定画卷之前。美景无处不是的大别山山群中,昔日的潘家垸是贫瘠的,安静得无人顾及,只有大山细水默默的“呵护”孕育滋养着这里的一切。然而,正是这白云苍狗,世事变迁的定律,却为古老淳朴的山村留下了新的,可走向幸福生活的源泉。

好政策,帮扶起致富道路

来到潘家垸村,除了有让人忘我的美景,更多的是感动。潘家湾湾歌、潘家垸概况、古城墙、古村落、古树群、古梯田、古汪洋庙、古心佛庵、古祠、三叠石、香炉石、千障瀑布等简介,一一涌现在你的视线里,没有城市广告的花哨,或蓝字、或黑字,配上简墨画,以房墙为纸书写着潘家垸村的魅力,朴质的展现方式,显得与山村是那样的和谐而富有情调,不难看出策划者的用心和付出。村委会前,刚刚平整完300平方米的游客广场,刚刚完工的三层游客接待中心,蜿蜒在山间的通车路,逐渐完善的基础设施等,昭示着这儿即将迎来不一样的开始。

潘家垸村的这些变化最有感触的莫过于村支书潘道升,这位有着灵活头脑的山里汉子,为了潘家湾的发展致富,可没少费心思。“感谢国家好政策让我们过上好的日子!以前的山路特别难走,村里不仅很少来人,村民也很少出村。自从扶贫工作组来了后,我们村有了明白人,办事有了主心骨,为我们修公路前前后后拨款达350万元。公路修好后,来村里的人逐渐变多,也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在水利设施方面,为我们整修了一千亩梯田,解决了我们300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改善了我们的用电需求。村里布设了通讯基站,实现通讯网络全覆盖,村民们用上了智能手机,可以随时浏览网上的信息。为了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产业,为我们投资建设2个大型停车场,其中一个已经完工,另外一个300平方米的一期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二期的招标。为方便游客观赏古梯田,一览大别山风景,建了4个观景平台。漂亮大气的三层旅游接待中心已于今年10月15日完工,我们计划一楼作办事大厅。二楼是吃饭的地方,主推我们的特色菜。三楼为住宿接待游客,我们村旅游产业在扶贫工作组的帮扶下,已具备营业功能,村里现在大变样了,名气大得很”见到村委会书记潘道升时,激动的他,一口气如数家珍告诉我们扶贫工作组为村里做的事实。

好产业,奏响民生幸福歌

交谈中潘道升脸上一直挂着幸福的笑,得知到他们村的发展情况,2014年市委组织部扶贫组进驻潘家垸后,没有花架子,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子。高标准、严要求对村制定帮扶目标,通过入户调查总结出了科学合理的脱贫发展规划。村里精准扶贫识别后的贫困户101

户273人,扶贫工作队制定了2015——2016年两年扶贫攻坚任务。工作组结合县里的统一部署,把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和做大做强扶贫产业结合起来,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扶贫开发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正确引导并大力扶持贫困山民调整产业结构,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帮扶脱贫谋发展的。首先是谋产业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中药材、茶叶、板栗等产业发展。一是完成古梯田的开垦和保护,使梯田焕发出惊艳的色彩。二是完成了古村落保护规划编制。三是完成了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四是完成了游客接待服务中心的建设。五是与华氏集团签订了投资10亿元的旅游开发框架协议。”

潘道升讲到:“村里有‘四古’——古村落、古城墙、古梯田、古树群,以及原生态景观,看见外地还没有我村资源好的地方旅游业那么红火,我心里急得睡不着觉,以前路进不来,我用摩托车拉专家、摄友到我村看,求他们帮忙推介,虽然也吆喝了些名气。然而由于这里地处偏僻,加上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游客的吃、住、行等所需无法满足,没有多少游客进山来,一直没有产生效益。现在可今非昔比了,我们古村落已列入国家保护名录,梯田修缮成观光美景,条件变好了,游客来了,土特产好销得很。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开了15家农家乐,去年,全村接待来自武汉、鄂州、黄石及黄冈本地游客达5000多人,今年已接待游客近10000人了,其中最多的一天就有500余人,新的游客中心开业后我们的游客一定还会更多。乡村旅游的发展大大带动了村民收入的提高,贫困户每年都有被帮扶脱贫的,101户贫困户在脱贫时间内全部可以脱贫。以前想做点什么,总是为没有思路和钱而发愁,现在有驻村工作组的帮扶,我们干啥都有底气了,也没有后顾之忧了。”幸福自信的表情看起来好像比吃蜜还甜。把帮扶,定位在以发展产业为依靠;把扶贫,变“输血”为“造血”,相信美丽潘家垸在经过化茧成蝶后,这位体态丰盈,韵味十足的少女一定会繁衍出幸福富足的美好生活。

离开时,天空雪花一直在飘,农谚道:“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不就是记者所要了解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答案吗?回望山中的潘家垸村在雪花飘落里显得格外静谧而富有诗意,这或许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