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
青少年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体现。加强青少年体育、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对于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奥运战略、建设体育强国,培养中国特色*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国家体育总局于2016年9月正式印发《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
1、指导思想
《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青少年体育要以增强青少年体质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建立完善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主线,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机制,健全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引入市场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和创造性,厚植青少年体育发展优势,努力构建高水平创新型青少年体育新格局,推动青少年体育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发展。
2、发展目标
《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青少年体育的发展目标是:
到2020年青少年体育活动更加广泛,青少年训练基础更加坚实,青少年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城乡、区域更加协调。青少年体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形成更加明晰和完善的*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格局。青少年体育在全民健身和奥运争光中的基础性地位更加巩固、作用更加明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体育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具体体现在:青少年体育素养普遍提高,参加体育活动意识普遍增强,普遍学会一项以上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普遍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
青少年体育活动条件改善,保障能力增强,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和学校体育设施服务水平普遍提高,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快速发展,青少年体育组织网络更加完善,每20000名青少年拥有一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建立和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
各级各类体校总体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文化教育及训练竞赛体系较为完备,运动项目布局及结构更加优化。
青少年运动员在训规模稳中有升,县级青少年训练恢复明显。
青少年体育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训结合更加紧密,科学选材水平进一步提高。
认定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80个左右,*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达到500所,常年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训练的运动队达到3万个以上。
运动员文化教育全面实现“两纳入”,文化教学质量普遍提高。体育职业教育制度更加完善,建成出口畅通,与社会需求和市场衔接更加紧密的中、高职体育职业教育体系。
3、主要任务
《规划》还明确了“十三五”时期青少年体育发展的11项主要任务:
努力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
广泛深入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
完善青少年体育组织网络;
积极改善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条件;
努力提升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水平;
完善青少年训练竞赛体系;
落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2014-2024)》;
积极推进科训结合和科学选材;
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
促进青少年体育协调发展;
健全青少年体育政策制度体系。
4、六大举措
《规划》要求以六大举措确保以上目标的实现: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队伍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完善政策法治;加强信息化建设。
其中明确指出,切实加强*在青少年体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纳入各级*“全民健身联席会议”制度和议事日程,积极做好青少年体育工作与国家及相关部委和地方现有相关政策、措施相对接,形成规范、高效的部门联动落实工作机制,发挥综合治理作用。
建立稳定的青少年体育公共财政保障制度和增长机制,各级体育部门应当将青少年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保障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经费需求。
推动*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
建立多元化青少年体育发展资金筹集机制,优化投融资引导政策,拓宽社会资源进入青少年体育领域的途径,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发展青少年体育。
完善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使用政策和办法,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青少年体育人才队伍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