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论适宜的统计指标体系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科普小知识2022-09-13 19:40:51
...

论适宜的统计指标体系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基本的经济统计在企业市场管理、计划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销售管理、产品价格管理、财务管理及经济效益管理等诸多领域中的正确应用能起到预测、分析、决策、监控的作用。这就要求企业统计内容既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需要,为此,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选择一套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统计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在公司内部建立一套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获利能力)、资金综合运营能力(营运能力)、偿付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发展能力)体现企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并通过这些能力的达到程度来综合评价本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对企业的正确决策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选择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个企业如要全面反映其生产经营状况就需要设计和运用一整套统计指标体系,也就是说通过用一系列的企业统计指标才能得以反映其企业经营状况及其变化的整个过程。在具体选择组成统计指标时应该遵循三个原则一全面性原则、二规范性原则、三及时性原则,既能满足与国家宏观统计指标的一致,也要满足企业微观的要求。

二、如何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

1、客观、公正、全面评价企业经济效益

统计渗透在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中,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反映企业静态和动态、规模和结构、效益和效率、诸多数量和质量特征、各种与经营有关的情况。

为此,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指标体系必须客观、公正、全面反映和评价企业的经济运行状况。WwW.11665.COM它①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也可以反映企业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②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规模,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结构。从规模上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营销规模和盈亏规模。从结构上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③既可以反映企业的速度,也可以反映企业的效益与效率。

2、反映企业发展的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统计指标体系

我们将企业的发展归纳为四种能力,即获取利润的能力(获利能力);资金综合运营能力(营运能力);偿付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后续发展能力(发展能力),并通过这些能力的达到程度来综合评价某一企业经营状况。

三、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

1、资产净利率、资本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与获利能力的评价

①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表现了企业运用全部资本带来的收益。它是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核心指标,也是整个体系的灵魂指标。②资本金利润率=净利润/资本金总额,反映了企业的出资者向企业投入的全部资本金的获利能力。③成本费用利润率=净利润/成本费用总额,即企业所得与所耗的比率,综合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关系。

2、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与偿债能力的评价

①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它既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由谁承担,又反映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它是偿债能力的核心指标。②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它是评价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③速动比率=(流动资产一存货)/流动负债,它评价企业流动资产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与流动比率相比,更能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

3、资金占总资产的比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与营运能力的评价。

①营运资金占总资产的比率=(流动资产一流动负债)/平均资产总额,反映企业的营运资金是否能够维持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它是营运能力的核心指标。②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净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③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净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营运状况,我们用应收帐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两个指标的组合来代替这个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是销售净收入与平均应收帐款余额的比值,反映应收帐款的变现速度,也说明收帐效率。存货周转率是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值,它是衡量企业存货数量是否合理以及销售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比率。

4、全员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经济效益以及净资产增长率与发展能力的评价。

①全员劳动生产率=一定时期增加值/同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反映了企业活劳动的消耗效率。它是发展能力的核心指标。②技术进步经济效益=本期增加值增长额/本期总资产增长额。可以说明企业是集约型增长还是粗放型增长。③净资产增长率=(期末净资产一期初净资产)/期初净资产的比值。它反映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

这套体系是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应具有的行为导向、基本素质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所以,我们在选择这套体系的分析方法上,通过内部综合统计管理软件来加以辅助实施,提高了企业经济运行分析的效率。为了将评价结果直观化,使非专业人员更易于理解、接受这样的评价结果,除采用总分评定法外,还采用了直方图法和文字诊断的方法。这样更适用于企业的管理部门对企业进行自我评价。

四、提高统计指标体系运行效率的路径

1、统计管理人员知识结构更新

(1)掌握计算机知识,努力适应社会发展

信息时代,最重要的工具无疑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平台,包括通讯技术的计算机网络。所以,统计人员除了必须懂得一些常规的计算机操作知识等,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网络运用能力之外,还应该至少学会一些基本编程语言并掌握其设计方法。 (2)拓展专业视野,熟悉相关学科知识

统计人员要想在事业上有全面的发展,应该在搞好自己专业学习的同时,也必须关注与统计专业密切相关的一些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努力扩展自己的专业视野。通过学习有关财务、金融、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现代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本专业知识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

2、企业统计管理*的改革创新

(1)建立统计监管制度

以企业为中心、以市场为依托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需求为目标,建立和健全企业统计监管制度,还应建立相应的审查机构和责任制度。保证统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积极发挥统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作用。

(2)建立信息数据管理系统

如何获得一个动态的控制过程,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信息反馈系统,以便对各个环节各个责任中心的情况进行跟踪监控,不断调整偏差。这个系统必须是一个双向流动的系统,它的传输程序和方法都应十分的规范。

面临全球经济趋同化的巨大冲击,面临激烈的全球竞争,企业的决策越来越需要更加计息,科学,系统。这也将给作为决策依据的企业统计带来巨大的变革。所以,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更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中被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随着统计在新经济时期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企业统计必将在企业的运营中能充分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并为企业可持续、和谐的发展发挥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