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文章

希拉里·曼特尔

科普小知识 2022-09-14 13:47:52
...

希拉里·曼特尔,英国女作家。1952年7月6日出生于德比郡小镇格洛索普,1973年毕业于谢菲尔德大学。2009年10月6日,曼特尔凭借历史小说《狼厅》获得英国布克文学奖。2012年10月16日,曼特尔凭借历史小说《提堂》再次获得英国布克文学奖,成为英国历史上两获此项殊荣的第一位本土作家,也是获得这一殊荣的首位女作家。

中文名:希拉里·曼特尔

外文名:HilaryMantel

国籍:英国

出生地:英国德比郡小镇格洛索普

出生日期:1952年7月6日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谢菲尔德大学

主要成就:获2009和2012年度英国布克文学奖

代表作品:《狼厅》,《提堂》,《黑暗之上》等

1、人物简介

希拉里·曼特尔(HilaryMantel),英国女作家。1952年7月6日出生于英国德比郡小镇格洛索普,1973年毕业于谢菲尔德大学。曾担任《观察家》首席电影评论家。她的作品主要涉及名人传记和长篇历史小说。1992年:《一个更安全的地方》重现了法国大革命的恢宏场面。获得了《周日快报》年度小说奖。1994年:《变温》讲述了一对传教士夫妇的故事,他们的生活因为丢失一个孩子而变得支离破碎。1995年:《爱的考验》获霍桑登奖。2005年:《黑暗深处》入围2006年英联邦作家奖,获得2006年橘子奖提名。同年,曼特尔受封大英帝国司令勋章(CBE)。2009年:《狼厅》获布克奖、全美书评人协会奖。2012年:《提堂》获布克奖,入围沃尔特·司各特历史小说奖短名单。2013年:《提堂》获2012年度科斯塔文学奖。

2009年曼特尔凭借讲述亨利八世时期的历史小说《狼厅》第一次摘得代表英国文坛最高成就奖——布克奖,而《狼厅》的销售成绩也扶摇直上,获奖后的《狼厅》在英国亚马逊图书网销售排名第二,仅次于丹·布朗的超级畅销书《失落的符号》,美国亚马逊网的销量也升到第八位,成为“史上最畅销的历史小说”。

时隔三年后,曼特尔推出了《狼厅》的续集——《提堂》,竟再次摘得了布克奖桂冠,成为了英国文坛,乃至整个世界文坛的奇迹——凭借一部小说的续集再次摘得英国文坛的最高奖项,这是史无前例的。

希拉里·曼特尔是目前唯一一位两次获得布克奖的女性作家,2013年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时将其作品作为国礼赠送给了总理夫人程虹,足见其作品的文学地位。

2、创作生涯

出生于英国德比郡的希拉里·曼特尔是家中长女,双亲出生于英格兰,但都是爱尔兰后裔。幼年时,她的伯祖父、伯祖母都对爱尔兰有着深厚情结,在她10岁时,这些长辈去世,她的爱尔兰情结也渐渐淡去。11岁后,父母离婚,希拉里继承了母亲情人杰克·曼特尔的姓氏。在回忆录《气绝》中,她曾解释过贯穿自己小说的原动力——她的家庭背景。12岁时,她放弃了宗教信仰,这在她心中留下永久的印记:“真的是老生常谈:罪恶感。你从小相信自己是错误的,是邪恶的。对我来说,因为我对别人说的话很当真,于是就养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内省和自我审视的习惯,对自己异常严厉。”

1974年,希拉里·曼特尔开始写作生涯,创作了一部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大部头,即直到1992年才出版的《一个更安全的地方》。小说以历史般精确的视角,讲述了法国大革命中三个传奇革命家的一生——丹东、罗伯斯庇尔和德穆兰,从他们的童年追溯到1794年恐怖统治时期,直到三人英年早逝。1977年,曼特尔与身为地质学家的丈夫前往博茨瓦纳生活,后来又在沙特阿拉伯生活过一段时间,她正是在博茨瓦纳创作了小说的大部分章节。不过,当曼特尔带着心血之作返回伦敦时,却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同时,曼特尔还经受着病痛折磨,始终无法确诊,她查阅医书,意识到自己可能患有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返回伦敦后经医生确诊。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手术后她再也无法生育,之后持续的类固醇治疗导致她体重激增,外貌也发生了巨变。

曼特尔曾表示“当时自己的人生出现了危机”,她说,“得知自己以后无法生育,健康状况也不明朗,甚至无法治愈,书又被出版社拒绝,我那时只想回家,回到那个在非洲的家”。但在谈到如何度过艰难岁月时,她这么说:“我头脑很清楚,强烈地感觉自己必须要迎难而上,我意识到自己应该去试试别的题材。于是,我创作了一部篇幅略短、标准的现代小说。”这部“标准的现代小说”就是1985年出版的、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每天都是母亲节》。一年后她又出版了续集《空白财产》。至今曼特尔已创作了11部长篇小说、一部短篇小说集及一部自传。

《每天都是母亲节》发表之后,曼特尔开始涉足不同文类的创作,作品的题材跨度极大。小说《盖宰大街上的八个月》直接取材于她在沙特阿拉伯的生活经历,以城市公寓邻里之间的价值观冲突,表现*国家和西方之间的紧张关系。《弗拉德》曾获得温尼弗雷德·霍尔比纪念奖,故事发生在1956年一个杜撰的北方小村的修道院与罗马天主教教堂,神秘的陌生人给受压迫、遭鄙视的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炼金术般的转变。1994年的《变温》则将故事背景设置在诺福克的乡下,探索了拉尔夫和安娜·埃尔德雷德夫妇的生活,他们抚育4个孩子,将毕生贡献于慈善事业。他们早年在南非做传教士时,曾身陷囹圄,被驱逐至贝专纳(即后来的博茨瓦纳),悲剧就是从那里开始的。《爱的考验》获得霍桑登奖,故事发生在1970年,记录了3个女孩离家去伦敦读大学的过程,撒切尔夫人的形象在小说中有惊鸿一现。小说主要探讨女性的欲望和理想,暗示她们经常受到打击和阻碍。

尽管创作题材多种多样,但曼特尔始终对历史题材青睐有加。1998年,她再度挑战历史小说题材,根据18世纪末真实历史人物查尔斯·奥布莱恩的故事,创作了《巨人奥布莱恩》。小说没有将奥布莱恩及其对手、苏格兰医生约翰·亨特当作历史人物来写,而是把他们写成一个黑暗暴力童话中的虚构主人公,也是启蒙时代的必然受害者。2005年,小说《黑暗深处》获2006年橘子奖提名。故事发生在千禧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艾莉森·哈特的专业灵媒,她冷静快乐的外表下隐藏着古怪扭曲的心灵。她周围隐形的“朋友”,时时都可能化为人形。小说以幽默睿智的视角揭示了超自然世界也可能与普通人的世界一样庸俗平凡。

很难想象,如果《一个更安全的地方》在1979年就出版,曼特尔是否还会保持历史小说家的身份,抑或是坚定地皈依其他文学类型。2009年《狼厅》获奖是对曼特尔多年来研究和创作历史题材的最高回报。刚入围布克奖短名单时,《狼厅》的销量就已经与丹·布朗的《失落的秘符》打成平手,在英国亚马逊网排名紧随其后。获布克奖后,《狼厅》在2010年3月又捧得全美书评人协会奖,对于一本历史小说来说,同时包揽英美文坛两项权威的文学奖项实属不易。英国BBC则以小说为基础,拍摄了同名电视连续剧。该剧成为BBC近十年来收视率最高的剧集。

曼特尔的《提堂》是《狼厅》的续集。这部作品中以克伦威尔的视角,讲述了亨利八世的第二任妻子安·博林是如何失宠,并被女侍官简·西摩取而代之的。《提堂》获得了2012年布克奖。当年的布克奖评委会主席彼得·斯托瑟德认为,《提堂》完全超越了《狼厅》的成就。“曼特尔是最伟大的当代英语小说家,改写了历史小说的艺术。”他称。

目前,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已将《狼厅》和《提堂》搬上戏剧舞台。而曼特尔正忙于写作“克伦威尔三部曲”的第三部《镜与灯》。

3、两次获得布克奖

2009年10月6日,2009年度英国布克文学奖揭晓,英国女作家希拉里·曼特尔凭借历史小说《狼厅》摘得桂冠。


曼特尔获得布克奖

布克奖评委会主席詹姆斯·诺蒂认为,之所以将布克奖授予《狼厅》是因为,“这就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小说叙事和情节大胆……奇特之处在于,用一位评委的话说,希拉里·曼特尔用当代小说的方式讲述了一个16世纪的历史故事。”“今天早上我们几位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谁会最终获奖。”

诺蒂说,“我想我们对整个投票过程都感到非常疲惫,不过让我们振奋的是,我们最终挑选了一部配得上布克奖荣誉的作品诺蒂同时表示:“本届入围的6部作品都很出色,难分伯仲,曼特尔的《狼厅》只是群山中那座略高一头的山峰,其他作品也会为读者所铭记。”

2012年10月16日,希拉里·曼特尔凭借历史小说《提堂》(BringUptheBodies)再次获得英国布克文学奖,

成为英国历史上两获此项殊荣的第一位本土作家,也是获得这一殊荣的首位女作家。

曼特尔再夺布克奖,评委会主席彼得·斯托瑟德说:“她理应再获这一殊荣。”他称赞曼特尔是“最伟大的当代英语小说家,改写了历史小说的艺术。”斯托瑟德更将《提堂》中的主人公克伦威尔比作著名电影《教父》中的唐·科利昂——“如果你要将它和其它作品相比较,你会看到大量唐·科利昂的影子,这本书确实带有一丝《教父》的风格,其中包括主角克伦威尔的道德观上的模棱两可。”

彼得·斯托瑟德说:“我们很自豪,能和曼特尔身处同一时代,阅读她的文字。”斯托瑟德称,他个人认为《提堂》“完全超越了”《狼厅》的成就——“就其本身来说,它是一本非常出色的小说,比《狼厅》更紧凑。我想这应该是作者总结后者写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的结果。”英国《卫报》也评论说:“称赞她文学创新毫不过分。她的构思一如既往地巧妙,语言把握还是那么老练。”

布克文学奖设立于1969年,是英国最重要的文学奖之一,每年颁发一次,主要授予当年出版的优秀长篇英文小说,小说作者必须是英国、爱尔兰或英联邦国家公民。

获奖感言


曼特尔作品《狼厅》

曼特尔说,获得布克奖的感觉就好像是“在经历了火车撞击的瞬间,高兴地飞向了天空”。她说在决定写这部小说之前,曾经犹豫了将近20年。

曼特尔表示,“我最初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了写这个故事的想法,但是我那时还没有准备好写一个50多岁老练坚毅的政治家。”她笑称必须等到自己也变成了一个老练坚毅的文学写作者才能驾驭这样的故事。获奖后,曼特尔说:“此刻,我高兴得像在天上飞。”

创作回顾

曼特尔花了5年时间创作《狼厅》,不过这部作家花了大力气完成的历史小说已经名利双收。就在获得布克奖之前,小说还登上了英国图书畅销榜,甚至与丹·布朗的《失落的密码》不相上下。自2002年的布克奖获奖作品《少年Pi的生活》以来,《狼厅》成为近年来最为畅销的布克奖作品已经没有悬念。2009年度共有6部作品入围,包括南非出生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和英国著名女小说家、诗人拜厄特的作品,竞争异常激烈。

4、代表作品

《狼厅》长达650页,以16世纪20年代的英格兰都铎王朝第二任国王亨利八世当政时期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亨利八世的大臣托马斯·克伦威尔崛起的故事。透过克伦威尔的视野,引人入胜地描述亨利八世统治下的都铎王朝的故事,时而让人毛骨悚然、时而惹人捧腹大笑。HBO电视剧集《都铎王朝》、电影《王室双姝》在过去一两年中一直颇受欢迎,曼特尔说,现代人对亨利八世时代还如此着迷一点都不意外,她说那个时代“一切都可发生,性、离奇事件、背叛、诱奸和暴力。你还想要什么?”


曼特尔作品《提堂》

在以往的历史作品中克伦威尔常被描述为一名粗鲁的弄臣,声名狼藉,他曾以小配角出现在莎翁笔下的《亨利八世》、英国大诗人斯温伯恩说:“他是个无棱无角,无魂无韵,既无能又无用,还很愚蠢的垃圾!”《狼厅》里的克伦威尔,一样是个野心勃勃、贪得无厌、阴险狡诈的恶棍,但却被注入一点同情心和人情味的血液。尽管只是一些边缘的温情,却足够让这个角色真实生动。谈到克伦威尔,曼特尔在接受BBC采访时说:“他是铁匠的儿子,但最终成为艾克塞斯伯爵,他是如何做到的?这就是我写这部小说的动机。”

《提堂》是曼特尔都铎王朝三部曲的第二部,继续讲述安妮·博林倒台和被处死的经历。在情节上,随着绞刑架的竖起,故事变得愈发紧张。我们可能知道最终结局,但克伦威尔不知道。曼特尔妙笔生花,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克伦威尔的思想演变,将历史全部的偶然性和危险性展现在我们面前。书中对安妮善变和愚蠢性格的刻画也引发了大量关于小说及其表达方式的问题。正如评论家所说的:“读到那些审讯和拷问的章节,恐怕没有人再说历史小说和我们的时代不相干了。”

5、争议言论

希拉里·曼特尔公开批评王妃凯特·米德尔顿,声称这名威廉王子的妻子是没有个性、笑容僵硬的“橱窗模特”、只为生育而活,迅速触发争议。

“凯特王妃就像用特定布料拼接的洋娃娃”,曼特尔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发表演讲时说,“她是没有独立人格的橱窗模特,只取决于她穿着什么……迄今,她的唯一意义和目的是生孩子。”

提到凯特“完美的假笑”时,曼特尔称,当初凯特就是“为王妃身份而选的”。她说,因为凯特是“无可挑剔的”,有着所有人都羡慕的消瘦身材,没有怪癖,也没有个性出问题的风险。提及1月份发布的凯特与威廉王子完婚之后的第一张正式肖像,曼特尔说,“她的眼睛死死的,勉强的笑容似乎在赶作画者离开。”

曼特尔补充道,从凯特的一些行为上看来,她像是设计出来的生育工具。曼特尔还把话题引向所有的王室女成员,称她们基本上都是“品种优良的生育工具”以及“对器官的收藏”。

曼特尔还把凯特和已故的戴安娜王妃进行比较。“她们俩完全不同,凯特精确得如同机器定制,而戴安娜的个性和情感却发自内心、溢于言表。”

曼特尔的此番言论在英国引起轩然大波,受到了众多批评。

6、人物影响

时代周刊2013年最具影响力100人

希拉里·曼特尔(HilaryMantel):英国小说家

时代评语:她有着巨大的力量、智慧和才气,是英国最娴熟的小说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