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县
清流县地处,武夷山南侧,九龙溪上游,东临永安市,南接连城县,西北与宁化县毗邻,东北与明溪县接壤。福建省三明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中段东南侧、九龙溪上游,北纬25°48'~26°21',东经116°38'~117。通行闽客方言清宁话县人民*驻龙津镇,全县辖5个镇、8个乡:龙津镇、嵩溪镇、嵩口镇、灵地镇、长校镇、温郊乡、林畲乡、田源乡、沙芜乡、赖坊乡、余朋乡、李家乡、里田乡。
中文名称:清流县
外文名称:Qingliu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福建三明(属闽西地区)
下辖地区:5个镇8个乡,111个村会,7个居委
*驻地:福建省清流县龙津镇龙城街22幢
电话区号:0598
邮政区码:365300
地理位置:福建省西部
面积:1825平方公里
人口:15.2万
方言:客家语汀州片(闽西语)清宁话
气候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九龙湖,李家乡
车牌代码:闽G
行政代码:350423
拼音:QīngLiúXiàn
年降水量:1771.3毫米
年均气温:17.9℃
1、基本概况
清流县位于福建省西部,北纬25°47′-22°22′,东经116°38′-117°10′。东与永安市、明溪县相邻,西与宁化县为界,南接连城、长汀县,北与宁化、明溪县接壤。总面积1808.5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2006年)。通行闽客方言清宁话。
全县辖5个镇、8个乡:龙津镇、嵩溪镇、嵩口镇、灵地镇、长校镇、温郊乡、林畲乡、田源乡、沙芜乡、赖坊乡、余朋乡、李家乡、里田乡。县*驻龙津镇,距三明市124平方千米。
地处九龙溪上游。九龙溪流贯境内。年降水量1771.3毫米,年均气温17.9℃。名胜古迹有余朋东坑的明清古建筑群落,和沙芜狐狸洞福建古文化遗址,为省内主要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建于清代的海会塔和明代的吏部尚书楼。
2、历史沿革
清流县
宋元符元年(1098年),划宁化6团里、长汀2团里置清流县,以“溪流回环清澈”故名,属汀州府。县治设坊郭里。绍定元年(1228年),撤销县建置。清流境域为东西170里,南北200里。东至南剑州沙县界110里,以龙安为界;西至宁化县界20里,以草鞋岭为界;南至宁化县界15里,以百步岭为界;北至宁化县界20里,以金船岭为界;东南至连城县界100里,以上琴坪为界;东北至南剑州将乐县界130里,以覆船冈为界;西北至宁化县界30里,以大船岭为界。
元至元八年(1271年),复置清流县,属汀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清流属汀州府。成化七年(1471年),析2里置归化县(今明溪),清流境域“自南而北有150里,自西而东有130里”。清代仍属汀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清流属福建省西路道,民国3年属汀漳道(道所龙岩)。民国21年,清流县苏维埃*成立,清流属*苏区,直至民国23年红军北上抗日。民国23年,清流属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长汀)。翌年10月,属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35年,属第九行政督察区。翌年7月,属第六行政督察区(治所永安)。清道光至民国间,清流境域:东至永安200里,以大岭顶为界;西至宁化县,以金钱隘为界;南至连城县135里,以上琴坪为界;北至归化县,以五通凹为界。
1950年2月22日,清流解放,清流属福建省*永安专员公署。1956年5月,并入龙岩专员公署。1959年2月,清流、宁化合并,称清宁县。罗坊、塘前公社分别划归永安、连城管辖。1961年6月6日(9月批准)恢复清流县建置,属龙岩专员公署。
1963年5月,属三明专员公署。1968年,属三明地区革命委员会。1968年11月7日,成立清流县革命委员会。1980年10月28日,清流县革命委员会改称清流县*,仍属三明专员公署。1983年4月至今,属三明市管辖。
1995年,清流县辖龙津镇、嵩口镇、嵩溪镇、林畲乡、温郊乡、沙芜乡、东华乡、赖坊乡、邓家乡、灵地乡、李家乡、长校乡、里田乡、田源乡、余朋乡,5个居委会、108个行政村。
1997年,清流县面积1825平方千米,人口14万,辖5个镇、10个乡:龙津镇、嵩口镇、嵩溪镇、灵地镇、长校镇、东华乡、林畲乡、温郊乡、余朋乡、沙芜乡、赖坊乡、邓家乡、李家乡、里田乡、田源乡。县府驻龙津镇。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35669人,其中:龙津镇21822人、嵩溪镇15590人、嵩口镇15427人、灵地镇6142人、长校镇11278人、东华乡9279人、温郊乡4078人、林畲乡9522人、田源乡6019人、沙芜乡3841人、赖坊乡7835人、余朋乡5635人、邓家乡4990人、李家乡8785人、里田乡5417人。
2003年末,清流县辖5个镇、10个乡:龙津镇、嵩口镇、嵩溪镇、灵地镇、长校镇、东华乡、林畲乡、温郊乡、余朋乡、沙芜乡、赖坊乡、邓家乡、李家乡、里田乡、田源乡。全县户籍人口14.7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39万人。
2005年,清流县辖5个镇、10个乡:龙津镇、嵩溪镇、嵩口镇、灵地镇、长校镇、东华乡、温郊乡、林畲乡、田源乡、沙芜乡、赖坊乡、余朋乡、邓家乡、李家乡、里田乡。
2006年9月25日,福建省*《关于同意清流县撤销东华乡并入龙津镇的批复》(闽政文441号):同意清流县撤销东华乡,现有东华乡并入龙津镇。合并后的龙津镇辖城东、城南、蔬菜、大路口、严坊、横溪、南岐、桥下、供坊、俞坊、暖水、基头、下戈、拔里14个行政村和渔沧、长兴、凤翔、翠园4居委会,镇*驻现东华乡*驻地长兴南街17号。全县辖5个镇、9个乡:龙津镇、嵩溪镇、嵩口镇、灵地镇、长校镇、温郊乡、林畲乡、田源乡、沙芜乡、赖坊乡、余朋乡、邓家乡、李家乡、里田乡。
2007年12月14日,福建省*《关于清流县邓家乡并入灵地镇的批复》(闽政文438号):同意清流县撤销邓家乡,现有邓家乡并入灵地镇。合并后的灵地镇辖灵地、灵和、青甲、杨源、姚坊、大坪、步云、邓家、田中、马寨、尤坊甲、吉龙、坑甲、古洋14个行政村,镇*驻现灵地镇*驻地(群英街52号)。(三明市*批文:12月28日明政文177号《关于清流县灵地镇与邓家乡合并的批复》)
3、自然资源
旅游资源
清流县
萤石资源
已探明的萤石储量达200万吨,远景储量600万吨以上,已形成年处理萤石原矿15万吨,年产萤石精粉10.5万吨生产能力,产量居福建省第一。清流县有东莹化有限公司、永福化工公司两家氟系列加工企业。东莹化工有限公司在年产1.5万吨无水氢氟酸、5000吨氟化铵和氟化氢氨、500吨氟硅酸、4万吨石膏等氟系列产品能力,年产值达6000万元的基础上,2004年又投资1200万元新上两条年产氟化氢铵、氟化氨5000吨生产线。总投资2.3亿元的永福化工公司氟系列产品开发项目,是省级预备重点项目。永福化工公司已动工兴建。
生态资源
全县耕地15.27万亩,林业用地234万亩,森林覆盖率84%,木材蓄积量1200多万立方米,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重点林业县和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县.有大丰山省级森林公园、莲花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主要农产品有烤烟、花卉、苗木、水果、豆腐皮、鱼干、茶叶、精制茶油等,特别是苗木花卉产业正在兴起,已形成各类珍稀苗木2.1万亩、鲜切花2000多亩种植规模,其中有桂花10万株,是我国南方桂花重要基地;种植罗汉松200万株,是全国最大的罗汉松生产基地。
矿产资源
清流县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锰、钨、稀土、石灰石、萤石等产30余种,尤为锰、钨、煤、铅、锌、石英石、滑石、辉绿岩、石灰石为最,其中石灰石储量达2亿吨以上,煤储量1.25亿吨以上,钨达30多万吨,行洛坑钨矿是世界上迄今探明的最大的斑岩型钨矿之一。铁500万吨以上,铅、锌金属10万吨以上,滑石粘土30万吨以上,石英石1000万吨以上。森林资源
清流是全国重点林业县之一。林木蓄积量达874万立方米。山地以松杉为主,还有红豆杉、银杏、长苞铁杉、楠木等珍贵树种。宜牧草山草坡资源丰富,县城南部6万亩草坡被誉为“南方天山牧场”。
鱼类资源
清流境内6条主要溪流总长199公里,水面总面积6万亩,可养鱼面积5.2亩。水质清美,素无污染。水产资源品种繁多,有淡水鱼类61种。养殖鱼类主要有鲢、鳊、草鲤、鲫、罗非鱼。各类水产品有鳖、虾、蟹、棘胸蛙、黄鳝、鳗鲡等。
4、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清流县
地形
大部分高山分布在县境的南北东面,构成三面高山耸立,中西地形略低的地势。最高峰为大丰山棋盘峰1705.7米,最低处为沙芜乡250米。河流属闽江沙溪水系,由西南向中部地带汇聚。
气候
清流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少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9℃,年平均无霜期256天,年平均降雨量1771.3毫米。相对湿度多年平均百分率为79%。风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多东北风,夏季多偏南风,风力不大。大风均以7、8月机率为最多。
5、历史文化
清流县
6、经济发展
概况
清流县
财政总收入1.41亿元,增长2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86元,增长24.8%;农民人均纯收入4999元,增长12.1%;人口自然增长率4.18‰。
200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11亿元,比增14.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7亿元,比增6.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06亿元,比增3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49亿元,比增35.3%;
财政总收入1.85亿元,比增5.2%,其全县级一般预算收入9389万元,比增17.3%。
农业
清流系山区农业县,以种植水稻为主。所产大米质地优良,尤以高地米品质最佳,明清时期曾作为“贡米”。农业历来是清流国民经济的主体。1952年,清流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95.4%,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93.58%。直至1990年,农业人口仍占全县人口81.6%,农业总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5.03%。
*,长期受封建制度的束缚,农业生产发展极为缓慢,产品结构单一,单位产量极低,民国29年(1940),全县粮食总产1.85万吨,平均亩产87公斤。解放后,因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经营*的改革,大力开展农业基本建设,兴修水利,推广优良品种和发展农业生产新技术,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其间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经历过许多挫折和失误。1958年“*”,生产瞎指挥,农民劳动积极性遭到打击。1960~1962年三年粮食大减产之后,农业虽有所恢复,但产量仍徘徊不前。至1965年,农业总产值才略超1957年。70年代以来,坚持“以粮为纲”而忽视全面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但农业经济整体发展很不平衡。1979年后,经过农业*改革,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粮食生产有较大的飞跃。清流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之一。1990年,农业总产值(含林、牧、副、渔)23814万元,比1950年增长9.3倍,年均递增6%;粮食总产量85615吨,比1950年增长3.28倍,年均递增3.7%;农业总产值全种植业所占比重由1950年的49.43%下降为40.65%;种植业总产值全,经济作物所占比重由1950年4.91%上升为16.47%;畜牧业比重仍占农业总产值的20.26%(1950年为20.94%);渔业的比重由1950年的0.09%上升为1990年的1.78%。
2007年,农业“五个五”重点工程(苗木5万亩、花卉5000亩、烤烟5万亩、优质茶果5万亩、水产养殖5万亩)稳步推进,福建省最大鲜切花种苗组培繁育基地——鸿翔农庄花卉组培全心和嵩溪花卉交易市场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景秀园林、绿景生态、鸿翔农庄、盛雄花卉、富贸科技等17家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辐射带动400多户农户参与苗木花卉种植,全县已形成苗木1266.7公顷、花卉66.7公顷的种植规模。创建“清流溪鱼”品牌,组建“清流溪鱼”协会,在县内外开设“清流溪鱼美食馆”7家、“清流溪鱼专卖店”10家;11个水产品获无公害认证,同时加快发展名优鱼种养殖,引进台资企业三合农渔牧开发公司投资5000万元新上宝石斑和澳洲石斑名优鱼种网箱养殖项目,大力发展李家冷泉等特色养殖,全县水产业产值超亿元。优质茶果有新发展,被列为福建省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县;“清流豆腐皮”获国家地理保护标志,实现*品牌零的突破。
2009年水产品产量达1.6万吨,产值1.8亿元,销售市场持续拓展;黄羊养殖规模扩大、效益提升,逐步向加工、销售、流通等领域延伸;烤烟生产再创新高,产量12.5万担,居全市第三位,产值1.13亿元,增长11.7%;名优茶果发展态势良好。农业品牌成果喜人,*农民创业园升格为*园区,“清流溪鱼”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集体商标暨省名牌产品,“鸿翔”鲜切花获省名牌产品,全县被列为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示范县、基层水产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县、省绿化模范县,田源乡被授予福建省“花木之乡”称号,苏福茶叶基地被列为省级农业(种植业)标准示范区。基础设施投入加大,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烟基工程等项目资金,全年各类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达1.19亿元,为现代农业发展夯实了基础。新农村建设有新亮点,强化以“三清六改”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探索切合全县实际的村庄整治模式,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取得成效,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村、精品村。农民增收有较大突破,人均增收570元,增长10.1%。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完善补贴机制,发放种粮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购置农机具、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补贴2382万元。
工业
清流县
解放后,人民*着手振兴清流工业,1954年,在城关创办10千瓦的火电厂,清流现代工业开始起步。随着交通的发达,工业从小到大,从少到多。1957年,拥有工业企业14个,手工业52个,工业总产值97.1万元(1957年不变价)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2.5%。在1958年的“*”全,“全民办工业”,全县办起一批以“大炼钢铁”带动起来的铁厂、木炭厂、砖瓦厂、石灰厂、煤矿、伐木场等,由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旋即停产下马,只有森工企业发展和壮大。1963年,为加强“小三线”建设,工业部门开展“学大庆”运动。这时,火力发电厂、洪流机器厂、机修厂和嵩口坪电站等,陆续在本县兴建,促进本县工业的发展。70年代初期,根据上级有关兴办“五小工业”(小煤矿、小水泥、小水电、小化肥、小铁厂)的精神,全县相继创办和复办玉华峡水泥厂、南山铁厂、长灌煤矿、罗口煤矿、合成氨厂、李家糖厂、嵩溪糖厂等厂矿。1978年,全县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发展到77个(含省地属),产值1869.36万元(1970年不变价),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工业发展到12个,工业产值118.06万元,为现代工业打下基础。
全共十一届三全全会后,清流工业生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4年10月全共全央《关于经济*改革的决定》发布后,清流县开展全面经济*改革,国营工业企业活力增强,乡镇工业、个体私营工业迅速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90年,全县乡以上工业企业达189个,合资企业2个,工业总产值达3.75亿元,职工9019人,固定资产原值1.2亿元,实现税利2621.1万元。
2007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8家、总数达52家,其全产值超亿元2家、超5000万元7家,纳税超千万元3家、百万元以上20家。氟化工、林产工业、煤及煤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共完成产值8.29亿元,分别增长83%、86.9%、57.5%,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的60.1%。成功引进高宝矿业、年产200吨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等重大项目,东莹化工第二条生产线、永福化工一期生产线、源益木业木制装饰材料生产线、远大经纬服饰扩改、展化化工第三条生产线等项目相继投产,长灌、上坪、全渡、马地等煤矿扩改、鑫鸿翔化工搬迁扩建等项目,增强了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氢氟酸、原煤、锌精矿、萤石粉、人造板、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保持较好增长势头。
旅游概述
温泉
清流县
七星岩
七星岩风景区位于福建省清流县境内,分别由狮王峰景片、月牙湖景片、嵩溪河景片组成。七星岩属丹霞地貌,因七座紧连排列如北斗走势的石峰而得名,以地貌发育优良,景点紧凑集中和森林植被良好而独具一格。七星岩风景区虽说面积仅10余平方公里,但每座山峰和每块岩石都步移景换,自成一景,变幻无穷。大家在一日之中就可饱览100余处景观。尤其是前五座石峰雄险奇巧异常,一个个悬崖拔地而起,有的相对高度达300余米。
灵台山
灵台山位于闽西北清流长校镇东侧,占地七点五平方公里。是客家人聚居的发源地——世称“客家摇篮”的宁化、连城、长汀之中心枢纽。南靠连城冠豸山,北近宁化客家祠堂及天鹅洞,西接长汀母亲河。
山上有始建于元朝末年的福源寺,明宪宗八年创建的翠峰寺,以及圆通寺、醉峰寺。是闽西北最具规模的寺庙群。优美的自然风景及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前来朝拜的海内外人士络驿不绝,游人墨客纷纷前来旅游观光。灵台山形似观音坐莲,二十多公里的长潭河围绕着她,沿河两岸悬崖峭壁、翠竹青松、山水交融、美不胜收,让您心旷神怡。圆通寺古朴典雅,慈母般的观音塑像;庄严壮观的三宝如来像;七十多米长的龙宫……,各处景点让你目不遐接。百岁老人许圣觉居士用自己胸部鲜血抄写的经文,以及香港林希炎居士的精妙墨宝“普门品”等供奉寺内。早上云海最为奇观,眺望远山,海天一色,海潮无边。偶尔凸起的山峰如海中礁石,云海变幻无穷,时如天女散花;时如惊涛拍岸;时如千堆积雪;时又呈现极乐景观,让您大饱眼福,仿佛置身仙境,达无我界境。翠峰寺内二百岁遐龄的珍异茶花,二吨重的石神龟以及古老的传说让您流连忘返。
狐狸洞
清流县
狐狸洞,洞口朝南,高出附近河床约80米,洞深10多米,最宽处4米,高不及5米。洞深处残存堆积物约12平方米,厚度约3米。
1988年,省文物普查人员在洞内发现一枚更新世晚期的古人类下臼齿化石和华南巨貘、无颈鬃豪猪、熊、鹿、野猪等哺乳动物化石,填补了本省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将福建人类活动的历史上推到1万年以前,而且为远古人类由福建迁徙到*的闽台同根研究进一步找到科学依据。这里因此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燕子洞
规模最大,洞厅可容数百人。洞内有造型奇异的钟乳石,还有从洞顶铺泻而下的小瀑布等。据县志记载,太平天国石达开的溃部曾在此屯兵。狐狸洞景区尚未全面开发,已有不少游人慕名而来。
7、当地特产
清溪笋干:清流笋干是用刚出土的春笋干制成,称为“闽笋尖”,色泽金黄,呈半透明状,以嫩甜清脆著名,明清时代列为上京贡品。许多名菜如“烩三丝”、“御炉肉”,都不可缺少闽笋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