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华
沈国华,1965年8月生于河北故城,现任天津电视台副总编辑兼都市频道总监。
姓名:沈国华
出生地:河北故城
出生日期:1965年8月
主要成就: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
1、人物概况
沈国华同志现任天津电视台副总编辑兼都市频道总监,从事电视新闻工作24年间,始终工作在新闻采编和管理一线,从2010年以来根据电视新闻的发展变化,他提出了民生新闻由“小民生”向“大民生”过渡的理念,通过加强深度、提高速度、保持温度、形成锐度打造核心竞争力,不断改变了民生新闻散与浅的现象,并通过其创办的“全国省级台民生新闻协作体”将这一实践的影响扩展到全国,实现了民生新闻发展阶段新的突破与升级。沈国华同志曾先后获得了“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131人才第一层次人选、中宣部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2011年度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等称号和荣誉。其策划并参与采编的新闻作品,电视新闻消息《长江源头楚玛尔河出现断流》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电视访谈《天河一号:速度背后的较量》获得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1988年7月参加工作,全日制大学、*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记者。
2001年6月加入中国*。
2014年5月拟任天津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试用期一年)。
2、相关理念
一、打造主流民生新闻。
天津电视台重点新闻栏目《都市报道60分》创办于1999年,是一档以民生新闻为特色的节目,创办之初沈国华同志就提出了“关注都市发展,关心都市民生”的节目宗旨。按照这一办节目的理念和定位,《都市报道60分》始终注意克服民生新闻“散”与“浅”的问题,做到既能大众化,又能够化大众,不仅深受市民喜爱,同时在重大主题报道和重大事件报道中,发挥了轻骑兵的作用,成为天津新闻宣传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2006年,在全国民生新闻被“星、腥、性”所困扰,出现收视“天花板”,引发社会和业内普遍诘问和反思的情况下,由其倡议在天津成立了“全国民生新闻协作体”,沈国华同志做了“努力打造主流民生新闻”的主旨演讲,随即“天津经验”传向全国。协作体成立七年来,成员台已发展到三十家,通过搭建新闻常态交换平台,天津台率先创办了《都市热播1小时》,这一做法为成员台普遍效仿。另一方面协作体也不断加强业务探讨,由沈国华提议并参与,2010年协作体联合中国传媒大学成立了《民生新闻蓝皮书》课题组,认真总结民生新闻发展的经验,指明了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观众新闻需求的变化和提高,他提出了用“深度、速度、温度、锐度”打造新闻核心竞争力的理念,这其中他特别注重强化栏目的深度,即由“关注都市”变为“都市关注”,进一步扩展了报道视角和深度,所谓都市关注就是增加了全国乃至世界重大事件、重大政策、重要法规等的天津反应、天津影响、天津表达、天津关注,提高了节目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并在原来“波峰波谷”五段式编排的基础上,打破了五段时长一律的编排方法,将这些内容加长放在节目的最重要时段播出,形成新的收视增长点。在“走转改”活动中,他提出要“带感情、带问题、带思考”,他深入到企业、农村、滨海新区,策划推出了“都市工业游”、“寻找美丽乡村”系列报道,做到了“走转改”与重大主题报道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是单纯地扫盲点,搞采风。12年来,《都市报道60分》成为天津电视台最受观众喜爱的名牌新闻栏目,收视率、观众满意度始终保持第一,年广告创收1.5亿,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二、让新闻不断提速。
随着新闻实践的不断深化,沈国华敏锐地意识到,新闻竞争正朝着更核心、更本质的领域展开。他认为新闻的特性就是快,电视新闻的魅力在现场,现场的魅力就是直播。他提出了要在《都市报道60分》开展“百场直播”,进而又在频道中实践开时段直播,目前他们通过卫星、微波、光缆、3G手机等技术手段实践了直播的常态化。无论是香港回归十周年实现了天津电视台*的首次大型直播,还是“两岸同源、妈祖共祭”实现了首次入台直播;无论是庆祝建党90周年的《盛世华诞》十八小时直播特别节目,还是《关注舟曲、迎战考验》的直播报道,都反映了他所带领的这支队伍的新闻速度、理念和职责,表现出了过硬的职业素养。
三、品牌活动传递价值。
如何使新闻节目的日常变成超常,沈国华认为举办有影响的品牌活动是扩大媒体的社会作用、社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有效手段。他在长年的新闻实践积累中,提出了“以活动带节目,以节目带队伍;以活动树品牌,以品牌促效益”的经验思路,为业内所广泛认同。2000年,*提出了开发大西部的战略部署,他敏锐地意识到西部仅是发展的腹地,还是环保的屏障,他策划实施了“拯救藏羚羊,环保西部行”活动,邀请“野耗牛”队队员参加,组成环保车队,穿越五省市,行程上万里,一路行,一路宣传,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一年中,还发播了一百多篇新闻报道,其中由其编辑的电视短消息《长江源头楚玛尔河断流》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为了打造一档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闻栏目,沈国华还策划推出了多个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2005年的清明节,面对市民焚烧纸钱祭奠先人的社会问题,由其原创性地提出了“都市文明集体共祭”活动,集中组织市民以鲜花、白烛的方式追忆故去的亲人,派出频道的主持人现场深情诵读追思词。截至目前,累计有8万人现场参与了活动,此项活动被民政部作为范例向全国推广。
四、严防权力变私利。
《都市报道60分》是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平台,沈国华始终认为这个权力是党给的,是人民赋予的,一定要善用、慎用好手中的权力。在处理批评报道中,他提出坚持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的目标要求,遵循“有理、有利、有结、有度、有情、有法”的原则。有理,就是把报道掌握在“立法前和执法中”,使报道有政策、法律依据;有利,就是一定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不煽风、不点火;有结,就是有结果,使问题尽可能解决,树立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有度,就是要掌握好火候,把握好尺度,做到帮忙不添乱;有情,就是有度的延伸,要体现人性化,人情味,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些宽容;有法,就是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面对批评性报道不管是谁的事,哪儿的关系,都由当值新闻策划人、制片人、频道负责人层层在审批表上签意见,在例会上公开处理结果,有效地堵住了“说情风”,抑制了权力变为“权利”,“便利”变成“私利”,成为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的主流阵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