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部麻风
科普精粹
- 麻风病防治知识小问答
- 中医对麻风病的认识
1、概述
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病,以侵犯皮肤、黏膜及周围神经为主,亦可累及深部组织和器官。麻风杆菌主要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人体。本病不胎传,也不遗传。
2、病因
麻风杆菌感染引起。
除初期阶段咽部黏膜可呈急性水肿外,一般呈结节性浸润,黏膜干燥萎缩,悬雍垂,硬腭、软腭、腭弓及扁桃体等处均可发生结节性浸润,病变破坏所致的缺损瘢痕常呈放射状。
3、临床表现
麻风病变多数发生于鼻部,有时全身症状未出现之前,鼻腔分泌物涂片中可找到大量麻风杆菌,传染性极强。咽部麻风较少见,多为鼻部瘤型麻风向下蔓延所致。除初期阶段咽黏膜可呈急性水肿外,一般呈结节样浸润,黏膜干燥萎缩,悬雍垂、硬腭、软腭、腭弓及扁桃体等处均可发生结节性浸润,病变破坏所致的缺损、瘢痕常呈放射状。患者咽反射消失,开放性鼻音,但不觉疼痛。
耳大神经受侵犯可致增厚粗大,面神经可因病变侵犯刺激发生痉挛,亦可因病变压迫出现周围性面瘫。痉挛和面瘫同时存在,这是麻风性面瘫的特征。
4、检查
1.麻风杆菌检查
取活动性皮损组织液印片进行抗酸染色,TT多呈阴性,LL多呈阳性。主要从皮肤和黏膜上取材,必要时可作淋巴结穿刺查菌。皮肤查菌取材:选择有活动性,皮肤损害,消毒皮肤。检查时戴消毒手套,用左手拇、食两指将患者皮肤捏紧提起,使局部皮肤变白,然后右手持脱刀切开一个5毫米长,3毫米深的切口,以刀刃刮取组织液,涂在载物片上,固定抗酸染色、镜检。切口棉球贴压,取材部位的多少视需要而定。
2.组织病理检查
(1)组织病理TT主要表现为真皮小血管及神经周围有上皮样细胞浸润,抗酸染色常查不到抗酸杆菌;LL表现为真皮内含有泡沫细胞(即麻风细胞)肉芽肿,抗酸染色显示泡沫细胞内有大量的麻风杆菌,因不侵犯真皮浅层,故表皮与真皮间有一无浸润带。
(2)麻风菌素试验麻风菌素试验用于测定机体对麻风杆菌的迟发型变态反应,TT多呈强阳性,而LL多呈阴性。是一种简易的测定机体对麻风杆菌抵抗力的方法,它可部分地反映机体对麻风杆菌细胞免疫反应的强弱和有无。麻风菌素的种类有粗制麻风菌素、纯杆菌麻风菌素和纯蛋白麻风菌素,目前通用者为粗制麻风菌素(又称完整麻风菌素)。
5、诊断
根据麻风病接触史、慢性病程,全身皮肤,黏膜或周围神经损害,在病变部位取分泌物或活提组织检查,找到麻风杆菌即可确诊。
6、鉴别诊断
晚期麻风须与结核,梅毒相鉴别。
7、并发症
耳大神经受侵犯可致增厚粗大,面神经可因病变侵犯刺激发生痉挛,亦可因病变压迫出现周围性面瘫。痉挛和面瘫同时存在,这是麻风性面瘫的特征。其次麻风杆菌还可以感染其他部位,如肢体的感染可造成形态的畸形,本病的主要并发症是造成肢体功能残废,故本病的并发症很严重。因具有传染性,故应积极隔离。
8、治疗
全身抗麻风治疗为主。局部对症处理。化学药物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氨苯矾(DDS)
为首选药物。开始剂量每天50mg,4周连续服用。每周服药6天,停药1天,连服3个月后停药2周。副作用有贫血、药疹、粒性
细胞减少及肝肾功能障碍等。近年来,由于耐氨苯砜麻风菌株的出现,多主张采用联合疗法。
2.氯苯吩嗪(B633)
不但可抑制麻风杆菌,且可抗Ⅱ型麻风反应。口服。每周服药6天,停药1天。长期服用可出现皮肤红染及色素沉着。
3.利神平(RFP)
对麻风杆菌有快速杀灭作用。口服。
9、预防
要控制和消灭麻风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原则,执行“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做法。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染途径,给予规则的药物治疗,同时提高周围自然人群的免疫力,才能有效的控制传染、消灭麻风病。
上一篇:肾皮质化脓性感染
下一篇:意大利之旅:真实的童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