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镇
安德镇被誉为“川西工贸重镇”,其得名源于下场石碑上镌刻的“安平德正”四字,意为一方土地平安,人民品德纯正。安德镇位于成都平原腹心地带,成灌高速、国道317线、温彭快速通道交汇处。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自古以来就是川西平原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享有“旱码头”之美誉。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安德镇总人口为17205人。
中文名:安德镇
行政代码:510124105
身份证前6位:510124
长途区号:028
邮政编码:611730
隶属政区:郫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川A
1、地方简介
安德镇
安德镇被誉为“川西工贸重镇”,其得名源于下场石碑上镌刻的“安平德正”四字,意为一方土地平安,人民品德纯正。安德镇位于成都平原腹心地带,成灌高速、国道317线、温彭快速通道交汇处。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自古以来就是川西平原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享有“旱码头”之美誉。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安德镇总人口为17205人。
2、历史人文
安德镇历史悠久,建置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曾是宋代成都府递送文书的中转驿站,镇上于每年正月十二举行大型民间物资交易“春台会”。在该镇出现过一些有一定影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抗战期间为躲被空袭,“和平老人”邵从恩曾在安德生活三年,去逝后葬于镇西侧望乐台,其墓仍保留至今;唐代大诗人杜甫曾云游至安德樱桃村(现名新店村)品尝樱桃,并作诗《野人送朱樱》“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宋代诗人范石湖为此曾作《樱桃花诗》:“惜暖冲寒不用煤,均朱匀粉最先来。玉梅一见来痴小,教向旁边自在开”。
3、产业发展
安德镇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水源纯净,人居环境极佳。在3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养育了3.8万勤劳、智慧的安德人民。安德镇盛产水稻、小麦、油菜。近年来,食用菌、蔬菜、花卉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1998年经成都市人民*批准设立“成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以豆瓣、大米加工、食用菌深加工为主的食品加工业发展迅猛。丹丹豆瓣在郫县豆瓣生产行业已跃居全国前列。安德这一方投资热土先后吸引了成都铁山集团、四川西鑫生物、成都棒棒娃等一批优秀企业到这里落户发展。同时,安德是川内联接西北省市的重要咽喉,贸易业尤为发达,蔬菜专业市场、牦牛专业市场、汽车修理、粮油批发、民族餐饮娱乐在周边乃至三州地区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4、荣誉成就
1996年被四川省人民*列为“省级小城镇试点镇”。2004年在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被确立为30个重点建设镇。2005年被确立13个“成都市优先发展区域重点镇”、成都市十个镇级工业发展点之一,2006年分别被确立为四川省、成都市“安德民族工业园区”“安德民族贸易市场”。到2007年安德镇城镇规划面积将由3.1平方公里调整到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将由现在的0.8万人增加到3万人。
5、行政区划
安德镇
安德镇区划
510124105001121望陆社区
510124105002220两路口社区
510124105201122安龙村村
510124105203220红专村村
510124105204122黄烟村村
510124105206122安宁村村
510124105210122泉水村村
510124105213122交通村村
510124105214220棋田村村
510124105217220园田村村
510124105218220广福村村
510124105222220东风村村
510124105224220云丰村村
6、地方人口
安德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7205
男:8543
女:8662
家庭户户数:5087
家庭户总人口(总):16579
家庭户男:8223
家庭户女:8356
0-14岁(总):3019
0-14岁男:1545
0-14岁女:1474
15-64岁(总):12775
15-64岁男:6323
15-64岁女:6452
65岁及以上(总):1411
65岁及以上男:675
65岁及以上女:73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6361
7、地方特产
太和卤牛肉
太和卤牛肉
“太和卤牛肉”因产于郫县回族聚居的太和场(团结镇)而得名。于清朝末年形成,在川西平原远近闻名,腌卤行业中独树一帜。其特点是软硬适度、咸鲜适口、色泽红亮、食不落渣、香气浓郁、回味悠长。
8、附近景点
郫县古城遗址
郫县古城遗址
郫县古城遗址位于郫县三道堰镇古城村,是成都平原多处史前城址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遗址。
遗址长约650米,宽约500米,总面积32万平方米,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有4000年左右的历史。
1996年古城遗址与成都平原其它吏前城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1997年大规模考古发掘中又发现了全国同时期最大的礼仪性建筑遗迹,国内外数十家新闻单位进行了报道,引起了文物考古和史学界的极大关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