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单色孔雀鱼

科普小知识2022-09-17 09:56:22
...

单色孔雀鱼,顾名思义就是强调孔雀鱼从头到尾皆为单一色系的体色表现,白话说就是红是红、蓝是蓝,若在色泽表现上有任何杂斑的参杂,或色块不均等现象发生,就表示此鱼已经称不上纯系单色,不论在赛场上或繁殖面都注定着被淘汰的命运!

1、物种简介


单色孔雀鱼

单色孔雀鱼,顾名思义就是强调孔雀鱼从头到尾皆为单一色系的体色表现,白话说就是红是红、蓝是蓝,若在色泽表现上有任何杂斑的参杂,或色块不均等现象发生,就表示此鱼已经称不上纯系单色,不论在赛场上或繁殖面都注定着被淘汰的命运!单色孔雀鱼,学名孔雀花鳉,花鳉属,是一种常见的小型热带淡水观赏鱼,颜色鲜艳品系多,深受水族爱好者的欢迎。孔雀鱼的繁殖能力超强,繁殖周期十分短,因此改良育种时在形态、体色等方面,能够很快看到成果。

2、外形特征


单色孔雀鱼

单色孔雀鱼其实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范畴,通常来讲就是鱼体色泽干干净净,不含任何杂色。

比较常见的是全红但是还有很多其他的品种,如莫斯科蓝、莫斯科绿、孔雀白、全红黄化、红尾白子等!通过对这些鱼只的观察,发现其实并不是身上没有杂色就是单色,比如说全红黄化,鱼只的身体的前半部分基本呈现淡黄的颜色,但是尾巴确实全红色的。

因此有资料显示,所谓的单色就是指:尾鳍为单一颜色的孔雀鱼总称。

3、种类分别

目前市场上单色系孔雀鱼的人气算是最旺的,尤其是个系列的全红孔雀鱼,人气持续不断,依旧是孔雀鱼界的NO.1!单色孔雀鱼在众多孔雀鱼之中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品系。若依照产地分类,则有新加坡系、荷系、俄系、日系等,表现上只有微小的差异。而依照基因来分类,又有很多衍生品系。

4、繁殖方式


单色孔雀鱼

孔雀鱼的繁殖是玩家在孔雀鱼的饲养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当孔雀鱼身体健康的情况下,玩家们将会深层次的去追求孔雀鱼的品质优化,因此我们需要详细的了解孔雀鱼的繁殖知识。

繁殖条件

孔雀鱼繁殖不分季节,既使是冬季也能正常生产。孔雀鱼的繁殖周期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约一个月可以繁殖一次,且每次可产10~120尾仔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因此也有“百万鱼”之称。而小鱼在养殖3~4个月之后,就具备生殖能力,可以再繁殖下一代。孔雀鱼繁殖时要选择一个较大的水族缸,水温保持在26摄氏度,pH6.8~7.4,同时要多种一些水草,以保证小鱼的生存,然后按1雄比4雌的比例放入种鱼。待鱼发情后,雌鱼腹部逐渐膨大,出现黑色胎斑,雄鱼此时不断追逐雌鱼,雄鱼的交接器插入雌鱼的泄殖孔时排出精子,进行体内受精。

繁殖培育

孔雀鱼的繁殖培育可以说是孔雀鱼饲养中的主旋律,要培育出优良的子代鱼,必须经过层层严格选拔,优胜劣汰,而最终达到理想状态。孔雀鱼的品质优化要从选取种鱼开始,专门挑选那些品系特征明显而且健康的鱼只来做种鱼,严格分缸交配,待到产子完成后,要对子代鱼进行淘汰,这样一次次的繁殖,一次次的淘汰,直到达到理想状态为止。

繁殖征兆

孔雀鱼到了临产阶段会表现出很明显的征兆。有以下几种:

1.体型见方。孔雀鱼母鱼的肚子会稍稍表现出平滑的方形。

2.胎斑的颜色比较重。一般的孔雀鱼胎斑为黑色,白子的胎斑为橘红色。

3.肛门凸出。临产时会发现孔雀鱼肛门明显外凸。

4.行动表现。即将生产或者生产过程中的母鱼多数会表现为两种状态,有的会上窜下跳,有的会很安静的躲在一个角落。

注意:孔雀鱼的繁殖温度应该为26~28摄氏度,应比适宜温度稍高。

5、注意事项


单色孔雀鱼

1.小幼鱼出生前后PH的起伏最好不能超过0.5。

2.产仔后,要立即捞出母鱼否则母鱼有可能吃掉鱼仔。

3.小幼鱼出生的第13~14天便须被捞起到大缸养育。

4.亲鱼产完捞出繁殖缸后,需要单独静养1~2天才能放回主缸。

5.亲鱼会连续这样生产约11次,11次里头3次产仔很少,随着体型的增大会越来越多。

6.雌鱼一生总共可生产22~25次,但生产11次后要休息很长一段时间才开始第二期的排卵。

7.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三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使后代鱼体越来越小,尾鳍变短。

最好引进同品种鱼进行有目的远亲杂交,以防次品种退化,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