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直
王直(1916年7月——2014年4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中国*党员,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人,历任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14年4月7日7时31分,因病医治无效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逝世,享年98岁。
中文名:王直
别名:王汉清
国籍:*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
出生日期:1916年7月
逝世日期:2014年4月7日
职业:军人
信仰:共产主义
政党:中国*
服役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
服役时间:1931年——1988年
军衔:少将
参与战役: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朝鲜战争
勋章:八一勋章,解放勋章,*勋章
逝世地: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1、人物生平
革命时期
1931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4月加入中国*。土地革命时期,历任福建军区独立二团勤务员、宣传员,独立十师政治部宣传队组长,*红军东南作战军二纵、红十九军三十六师、红十二军团三十四师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福建军区独立九团政治处干事、福建军区第二作战分区政治部宣传干事、闽西红军四支队总支书记、闽西南抗日讨蒋军四支队政治处主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秘书处文书、交通总站站长,闽西红军一团四连政指等职。先后参加*苏区反“围剿”作战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战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二支队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四团组织股股长,二支队三团、四团政治处主任,二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新四军六师十六旅政治部副主任、四十七团政委,苏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苏浙军区一纵队三支队政委等职。先后参加了浙西、溧阳、高淳、天目山等战役战斗。
内战时期
国共内战时期,历任新四军六纵十六旅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六纵十六师副政委,十二纵队三十五旅政委,三十军八十九师政委等职。先后参加苏中、涟水、鲁南、莱芜、孟良崮、临朐、鲁西、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战斗。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转战大江南北,出生入死,英勇顽强,沉着果敢,骁勇善战,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时期
*成立后,任二十军八十九师政委;1950年10月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任志愿军二十军八十九师政委、二十六军政治部主任,先后参加了第二、四、五次战役和平康、金化、上甘岭防御战等战役战斗。在二次战役中,部队面临严重冻、饿等艰苦环境和与装备精良的美军作战的双重考验,官兵思想比较混乱,作为师政委,王直同志亲临主攻团进行战前动员,一边稳定官兵思想情绪,一边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率部不畏艰险,英勇作战,将美军一个营大部歼灭,出色完成了入朝首战任务,受到军、兵团首长的表扬,特别是战时思想政治工作有许多创新经验,战役结束后就提升任志愿军二十六军政治部主任。回国后,王直同志历任三十一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福州*军政委,福建省军区副政委,陆军二十八军政委,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政委等职。
*中,王直同志受打击迫害,但始终相信党、相信组织、相信群众,旗帜鲜明地与*、*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坚决抵制和斗争。
粉碎*后,王直同志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党*、*军委保持高度一致。
因病逝世
2014年4月7日7时31分,王直因病医治无效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逝世,享年98岁。逝世后,*、刘云山、范长龙、许其亮、*、贾庆林、贺国强、赵乐际、常万全、卢展工、张万年、迟浩田、傅全有、*、陈炳德等领导同志发来唁电表示哀悼,对其家属表示慰问和送花圈。送花圈的还有: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南京军区、兰州军区,福建省委等单位的领导同志,与王直同志一起战斗工作过的老首长、老同志,王直同志生前友好和家乡的党委、*等。王直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南京军区蔡英挺司令员、郑卫平政委派人前往慰问。
2014年4月13日上午,王直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福州举行。南京军区副政委吴刚、政治部副主任郭礼云、联勤部副部长曹文献、装备部副部长黄企生,福建省委书记尤权、福建省省长*和杨岳、叶双瑜、张志南、曹德信、徐谦、黄琪玉、陈冬、张帆等福建省领导同志,福建省军区党委常委,驻榕干休所老*、部队部分领导和官兵,王直同志的亲属、生前好友、家乡代表和各界人士800多人来到殡仪室,向王直同志遗体最后致哀。
2、个人作品
先后著有《从闽西到浙西》、《艰难的历程》、《弯弓射日》、《忠于信念》(三集)、《王直回忆录》、《王直国画集》、《王直将军九十华诞国画作品集戎马丹青》、《王直将军山水写生集》等书。
3、个人荣誉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同年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4、人物轶事
主席赞赏
1933年春,第四次反"围剿"战争正在*苏区前线激烈展开。这年王直18岁,是红军独立第10师宣传队队员。根据*军委北上反击的命令,王直随部队来到*苏维埃临时**所在地,红色首都--瑞金。
由于王直能写会道又能画,不久便是宣传队的主要骨干之一,并深得黄队长的赞赏海当部队行军时,王直就和其他队员提前走在前面写标语,发动群众烧开水;每到一个地方,他就向当地群众散发油印小报,宣传红军的性质、宗旨、任务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旦打起仗来,这个宣传队有的奔赴前线进行战地宣传.有的深入敌后进行政治鼓动。在部队宿营休息时,王直就主动出来教唱红军歌曲,有时带上纸和笔帮助战士识字。为提高宣传效果,他把几个会画画的同志叫来,研究一番便成立了漫画组,走到哪里画到哪里。
一天,王直用扫帚沾石灰水在瑞金街头墙上画了《送郎上前线》、《主子与走狗》两幅漫画。*看到后饶有兴趣地打听是谁画画的,师政治部主任赖玉宏立即把王直拉到主席跟前指着他说:"是他画的,上杭才撰人。"王直听后有点不好意思,便低着头回答:"报告主席,是我昨天画的,画得不好。"主席看了看漫画,又摸了摸他的头,用浓浓的湖南口音说:"好啊!体这个才溪红小鬼,画得不错嘛!我们做宣传工作的,就要像这样多注意搞一些形象化的宣传,让群众一看就懂,让不识字的群众也能看得懂,这就希望我们要多通过艺术形式来进行宣传咿!"主席这番教诲,王直听后非常激动,时刻牢记在心。
项山战斗
项山(大华山)战斗是王直将军参加红军三年游击战中最艰苦、最难打的一仗。根据上级指示。必须端掉当对盘踞在山上的反动地主武装。但他们自恃山高路险、森林成片,红军攻不上去,便视项山为世外桃源,成天吃喝玩乐,酗酒搓牌。
战斗打响了,王直所在的红军独立第十师第一团立即进行爬山强行军。待到半山腰时,便是深山密林.羊肠小道。衣服挂破了,全身湿透了,但他们全然不顾,越向上走路越难走,快到黄昏时,王直的左脚不慎被刺破,顿时鲜血直流,他撕块布包扎一下又继续前进了,几次摔倒就爬起来,接近山顶,部队兵分两路朝敌据点抄去。就在逼近南天门时,突然被敌发觉,有两个嘴兵慌乱地放了几枪,接着屋子里敲响了大锣,从睡梦中被惊醒的敌人顿时大喊大叫,乱成一团,有的只穿上衣,有的光着身子抓起枪就往外跑。部队继续朝敌指挥中心猛扑,突然前面有碉堡,敌人妄图阻拦,用机枪严封去路,王教导员见硬拼不行,瞄了几枪后便示意身边的王直开展政策攻势。"缴枪不杀,红军优待白军官兵俘虏!你们已被包围了。"一阵喊话后,机枪停住了,乖乖地当了俘虏兵。恶霸头头见势不妙,有的逃命,有的拼命向外扔银元,红军战士一看便知他们在耍鬼计,都异口同声地喊着,"不要捡银元,不要让他们跑掉"一敌人无处可走,只好缴械投降了。
电影原型
王直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王主任”的原型。王直年仅15岁参加红军,*曾点名表扬他的宣传画作;王直长期坚持在苏浙皖边区进行革命斗争,一生战功卓著。
20世纪90年代后期,记者采访过王直将军。就“王主任”的原型这一说法,老将军曾经对记者说:“从经历上看,我们两人确实是相似的。”尽管如此,老将军仍然谦虚地认为自己并不是“王主任”的唯一原型。王将军认为,“王主任”这一形象的原型应当是志愿军高级政工*的整体形象,他是不是“王主任”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应当通过《英雄儿女》这样的优秀作品,记住那段历史,记住革命先辈为了祖国和人民所付出的一切。《英雄儿女》反映的虽然是抗美援朝中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形象,但创作者主要是以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的战斗生活为背景创作的。抗美援朝初期,王直正是第九兵团二十六军八十九师的政委。1950年10月,王直率部从上海开拔,先到山东,当年11月9日上午到了鸭绿江畔,当天晚上就跨过了鸭绿江。老将军曾经回忆,当时没火车,他们只好从冰冷的江水中蹚过去。1950年11月24日,美军发起了所谓的“圣诞节总攻势”,扬言在圣诞节解决战斗。八十九师的任务是围歼社仓里的敌人,这是该师出国后的第一次战斗,胜负直接影响到我军军威。作为政委,王直亲临主攻团进行战前动员。1950年11月27日晚,战斗打响了。八十九师将士充分发挥打近战和夜战的传统优势,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经过激战顺利冲进敌人指挥所,俘虏美军7人。1950年12月2日,美军开始全线南逃,王直亲自率领265团追击。到1950年12月3日10时,我军将美军第三师第七团第二营大部歼灭,俘虏美军80多人,击毙、击伤200多人,击落敌机一架。由于表现卓著,王直被任命为第二十六军政治部主任。王直在朝鲜战场的这一段经历,与《英雄儿女》中“王主任”的经历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