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某县全口径预决算情况调查报告

科普小知识2022-09-17 12:59:49
...

市人大常委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对*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简短的十八个字引起社会普遍关注。这是*对财政资金管理的新要求,对财政工作来说是一场革命,将推动*理财思路的转变,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究竟什么是全口径预决算?我县的基本情况是什么?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对*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对我县的全口径预算决算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口径预决算的内容和范围

全口径预决算就是把*所有收支全部实行统一、完整、全面、规范的预算决算管理。其目标定位于构建一个覆盖所有收支,不存在游离于预算外的*收支,是将所有类型的财政资金收支都纳入统一管理体系的制度框架。我县*预算管理的基本格局由公共财政预算、*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组成。公共财政预算指的是一般预算,它是财政部门最常见的预算形式;*性基金预算是各级人民*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为了支持某项目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它是*预算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按照相关规定和比例向国有企业收取的国有资本收益。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等内容。以上这四大预算各有重点、有分工,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全口径预算决算,即监督主体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措施将*所有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均纳入预算和决算的法制化运行机制。

二、我县全口径预决算的现状

1、公共财政预算编制情况

近年来,我县不断推进和完善公共财政预算改革,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程序,部门预算的基本框架已基本建立,资金分配进一步规范。

(一)我县公共财政预算编制的原则:

一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在确保年度收入预算完成的前提下,按轻重缓急,有保有压,合理安排支出,确保收支平衡。二是保障重点,统筹兼顾。在足额安排人员工资、津补贴和保证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经费的基础上,主要安排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稳定等重点支出。三是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勤俭办一切事业。四是统筹安排各类财政资金,科学配置财政资源,集中财力办大事。

(二)我县公共财政预算编制的现状:

一是预算编制已基本实现综合预算。二是改变了单纯按收入类别和支出功能编制预算的传统做法,把部门作为预算编制的基本单位,从基层开始编制预算,自下而上,层层汇总生成。预算经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由财政部门直接将预算批复到预算单位,提高了预算的合理性和透明度。三是实现了资金由预算单位分散管理向财政集中管理的转变。实行财政统一账户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国库集中支付,实现了工资统发,不断扩大*采购规模,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预算单位的正常支出得到了保障,财务收支的计划性不断加强,随意性逐步减少。支出预算到项目、到人头,按时间、按进度、按来源拨付,改变了以往层层消减,东扯西挪冲击预算的现象,预算单位的基本支出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五是经过编制部门预算,增强了预算的透明度,强化了预算约束力,使预算单位及早对自己全年可用资金做到心中有数,减少了用钱的盲目性,从而有效地节约了财政资金,使*能够集中一些财力去办事。六是有效地较少了临时支出预算的发生。

2、*性基金预算编制情况

我县根据*性基金收支政策,按照*性基金收入范围和本行政区执行情况,在充分考虑以前年度基金收入完成的前提下,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地方教育附加收入、文化事业建设费收入、育林基金收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等全额纳入基金收入预算;支出预算按照县委*确定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等项目据实编报。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情况

4、社保基金预算情况

社保基金包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等,涉及人社局、养老保险局和卫生局等多家单位,且部分资金的收缴属垂直管理,由省市直接管理。我们的预决算管理只是在预算年度开始之前,由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上级统一下发的表格,坚持收支平衡,并适当留有结余的原则填报预算。

三、全口径预决算存在的问题

我县的预算制度改革在不断推进,但尚未脱离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束缚,大量*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这与预算的综合性原则相悖。预算制度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预算管理的完整性、统一性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预算体系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尚未涵盖所有类型的财政性资金,还没有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口径预算。我县国有资本经营金和社会保险基金都没纳入预算管理,且很多具有收费资格的事业单位都企业化管理,所收资金以纳税的形式合法化,这些资金都游离于*的预算之外。不能完整而全面地反映*财务信息,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综合预算。

2、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预算单位编制预算质量不高。基本支出预算中的公用经费定额较粗,制定定额的依据不充分,定额普遍较低。由于支出定额标准和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加上再加上支出项目安排的不全,造成了预算执行中的不断追加。同时,部门预算特别是项目支出预算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考评和追踪问效机制,项目资金支出缺乏可行性论证,实际执行和预算编制存在较大差异。二是编制人员业务能力不能满足业务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设置专职的预算岗位,大都由财务人员兼任,业务水平和信息量都很有限。三是由于财政部门的编制时间不充裕,所以向同级人大报送预算草案的时间也比较滞后。至于部门预算草案,也大都是在人民代表大会之后才着手编制,没能及时提交人大审查。从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来看,相当粗糙。

3、预算编制执行刚性有待进一步强化。一是由于预算编制的不科学性,一年预算,预算一年。在实际执行中,调整频繁。二是各种临时预算增加,缺乏合法的程序。三是经费流用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年初预算的非正常增减。

4、预算编制的监督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部门预算缺乏应有的公开性,透明度不高,公众参与度低。二是人大对预算的监督流于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只能对预算进行一般性的审查,而缺乏可操作性的监督措施。

5、对全口径预决算管理的内容和范围认识和宣传需要进一步提高。从目前全口径预决算管理来看,全社会对全口径预算管理还比较陌生,对全口径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和宣传还不足。

四、加强全口径预决算的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加强实行全口径预决算。要把所有*性收支全部纳入预算,实行统一、完整、全面、规范的管理,真正做到横向到边和纵向到底的管理。

2、加强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一是要适当提前部门预算工作的启动时间。预留充足时间用于熟悉预算草案,及时沟通,解决编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业务水平,适应预算编制的要求。三是建立标准化的预算编制机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在预算编制中,各部门要树立先预算,后花钱的理念。在保障基本支出预算的基础上,对项目支出预算要实行论证制度。项目的可行性、资金用度都要经过层层把关。保证资金使用性和编报的精准度。*的重大投资项目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较大,把重大项目管好了,就管住了大半的财政资金。同时,也加强了对*工作的监督,规范和调整*的施政行为、执政导向。

3、进一步细化决算汇编,提升预算决算的衔接度。一是要明确规范决算填报口径。财政部门要先行做好决算底表,部门决算人数统一口径,应以单位基础数据库为依据。二是要规范支出功能科目、细化经济科目的使用。强化项目经费支出按单位业务内容使用功能科目,细化经济科目口径说明,使预算单位进一步重视经济科目的使用。限制对使用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下其他支出,逐步减少其他支出事项的使用范围。三是要加强决算数据分析。建立与预算单位、财政部门内设相关科室间的协作交流机制,发挥他们熟悉业务的优势,促进决算报表内容更符合实际;建立信息机制,通过进一步分析整理决算数据,及时总结反映决算中出现的新情况,促进决算数据与预算编制有效衔接。

4、加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执行力度。部门预算一经批准,应严格执行,坚持没有预算不得安排支出的原则。预算一经批准,非经法定程序,任何部门不得随意更改,确实需要调整预算的必须按规定程序报批。

5、加强对*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一是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和部门单位的利益追究制,加大对违规问题的处理处罚;对部门预算执行中违反政策发放的资金及时追回。二是审计部门要凭借其专业性强的特点,重点关注财政预算不够细化、个别部门挤占挪用预算资金、工程项目违规招投标等老大难问题,以及*预算未能覆盖全部收支、*采购缺乏有效监督制约等新问题。三是加大人大的监督力度,在适当的时间和条件下,动用人大监督的硬手段进行审查和监督。

6、要推进预决算公开,提高财政透明度,完善*财政报告体系。只有预算的透明,才有看得见的*,人民才能行使监督权。建立规范的*财政报告体系,全面反映*各部门的财政状况和收支活动结果,全方位披露*部门的资金收支活动信息,将完整的*开支信息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将公共预算置于阳光下,确保钱袋子更加安全,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依法有序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权利。

总之,将我县全部*收*入规范的预算管理,是国家财政管理改革的方向,也是我县财政管理*改革努力的方向,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不是仅仅依靠一套涵盖所有*收支项目的预算报表体系就能够实现的,其全面推进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