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灌云县烈士陵园

科普小知识2022-09-17 15:49:13
...

灌云县烈士陵园坐落在县城区的大伊山,是红色旅游和“清风灌云”廉政文化旅游专线的重要景点。2009年被省全民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2013年4月被江苏省人民*批准为“江苏省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

1、陵园简介

灌云县烈士陵园坐落在县城区的大伊山,三面环山,景色宜人,是红色旅游和“清风灌云”廉政文化旅游专线的重要景点。始建于1958年,占地51亩。1977年成立“灌云县烈士陵园管理所”,编制9人,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纪念碑文由中国革命三老之一的谢觉哉亲笔提写“与日月同光”。

墓园内长眠着中国革命不同历史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他们有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身经百战的红军战士、抗日*人士、地下工作者、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和现代化建设时期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共826位。

2、陵园组成

灌云县烈士陵园依山势建成两个坡段,用花墙隔为两院。前面正中耸立着气势恢宏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原国家内务部长、中国革命“五老之一”谢觉哉同志的亲笔题词:“与日月同光”。碑前草坪如茵,是人们悼念先烈的集会场地。碑侧的高大龙柏四季常青,犹如忠实守灵的卫兵。前院两侧建有陈列厅。


纪念碑一景

北厅存放着37位烈士的业迹和遗物,南厅存放着悼念烈士的挽联、帧幅等。

后院为烈士墓地,先后安葬14穴、20位先烈,其中有老红军王荣江、县大队副郝光胜、伊山区委副书记任树云、*人士吴辟初等知名烈士,还有玉蟾山战斗无名英雄七烈士等。整个陵园松柏叠翠,庄严肃穆,是一方饱浸人民深情的革命纪念地。

灌云县共有革命烈士1222名,全县境内安葬烈士240名,其中集中安葬105名,分别安葬于县烈士陵园和侍庄乡、图河乡、小伊乡、沂北乡、龙苴镇等5个乡镇陵园内。全县百余座分散烈士墓将陆续迁入县烈士陵园。

3、陵园修缮

2009年,烈士陵园改建列为年度“县委一号工程”。自2009年4月底陵园改建正式启动,到2012年11月底陵园改建工程和“慰烈工程”基本竣工,投资近1000万元。新建23.538米纪念碑一座(原碑高10米);改建两栋烈士事迹馆,面积756平方米(原陈列馆面积360平方米);新馆陈展烈士遗物及文献近200件,图片、画像百余件。同期还完成2500平方米悼念广场扩建和陵园大门改造。增设雕塑,名人书法碑墙,“大兴沟战斗”浮雕墙,“英烈墙”等教育景点。

2013年灌云烈士陵园开始争创国家AAA级风景区,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认真对照评定细则,计划投资500万元,邀请专业公司,对烈士事迹陈列馆进行陈展更新。充分利用声、光、电再现昔日战斗场景,多角度、立体教育形式感染每一位瞻仰者。同时改建游客服务中心,增设影视厅(休息室)、医务室、残疾人通道,新建小憩游园纪念景点,改造景区大门和游客集散广场,完善标识、标牌以及安全、通讯、环卫设施等。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烈士陵园投入160于万元对革命烈士事迹馆升级改造、对集中安葬烈士墓园墓碑进行了更新。

4、主要文物

烈士史迹陈列室,目前展出烈士遗物、书信、像片等文物百余件,生动再现了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

5、获得荣誉

1995年被县委、县*命名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0年被市*、市警备区命名为“连云港市全民国防教育基地”

2003年又被县纪委定为“党员*教育基地”

2007年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9年被连云港市人民*批准为“市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2009年被省全民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

2013年4月被江苏省人民*批准为“江苏省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

2013年被县纪委命名为“全县党员*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6、烈士史迹


陵园一景

灌云县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早在1927年,灌云人民就在中国*有领导下,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灌云儿女浴血奋战,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献出了宝贵的青春,长眠在神州大地,据统计,灌云仅在册的烈士就有1100多名。他们或冲锋陷阵,壮烈牺牲,或威武不屈,慷慨就义,无不表现出凛然正气,博大胸怀,充分显示了*人的高尚品质。

王荣江烈士

王荣江,1905年出生在安徽省霍邱县第五区张家楼的一个王、杨夫妇的雇农家庭里。

1930年秋,参加红军。1937年他被编在十八集团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七团为连长。在党*的指挥下,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

1946年6月,他随部队北撤到山东,先后任渤海疗养院副院长、九荣校、三荣校校长。新中国诞生后,他先后担任南京市人民法院老虎桥*典狱长,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处副处长等职。

1952年至1960年他先后担任南京市人民*灌云县棉垦管理处副处长、南京市救济分会云台农场场长,1958年任云台人民公社社长,后在灌云县人民*副县长。

1973年元月8日,王荣江同志因肺炎和旧伤复发,经抢救无效在大伊山与世长辞,亨年68岁。火化后的骨灰中,留有七九步枪弹头和一些碎弹片。1973年6月,江苏省人民*追认为革命烈士。

吴辟初烈士

吴辟初,灌云县南岗乡潘洼村人,1887年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成年后,他带领家中的五六人及枪支防匪保家。因此,在保家乡,打土匪中出了名,成为南岗地区潘、吴、张三大姓中的头面人物之一,也是三大姓中的实力派。抗日战争开始后,吴辟初由一个地方实力派首领,转变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民族气节的爱国者;从一个封建土绅,转变成为革命的忠实朋友。他所率领的一支队伍原属封建武装,后来也转变成为*领导下的地方抗日武装。

1940年秋,中国*在灌云县建立政权后,抗日**曾聘请他任县参*,县土绅委员会主任,边区联防主任和淮海区参*等职。1943年4月22日,在潘洼守卫战中,他为掩护灌云县党政机关转移,壮烈牺牲,星年56岁。翌年,淮海区各界人士在叮当河东堆的路口处,为吴辟初烈士树立了一块大石碑,碑的正中镌刻着“天地正气”四个字。

1979年4月县*将吴辟初烈士的遗骨移入县烈士陵园安葬。

郝光胜烈士

郝光胜,山西省霍县人,1921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38年仅17岁的郝光胜参加了八路军,随周队从华北转战到淮海区,他历任战士、班长、文书、排长、连长。1943年6月调任情报股股长,1944年底,调任为淮海区通讯队队长,1945年底任灌云县警卫团作战参谋。

1947年2月2日*商巡总队徐继泰部从大伊山、板浦、杨集等地分数路向我扫荡合击。为保存有生力量,保护区乡班*、群众骨干,县大队决定在杨集东北20余里的大兴沟与敌决战。上午10点钟左右,郝光胜在观察敌情时,不幸腹部中弹倒下,战友们把他扶起,安放在一只门板上,他深情地对大队其他领导说:“不要把我负伤的情况让部队知道,以免影响士气,要打到最后一粒子弹,每人要把刺刀上好,随时准备肉搏,誓死守住阵地,保护好*和群众”。当部队转移到拾凤庄时,郝光胜同志因伤势过重,又缺乏起码的医疗条件,他为人民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时年26岁。

吉兴林烈士

吉兴林,1957年5月出生于灌云县伊山镇市民家庭。1976年3月应征入伍,成为南京军区警备司令部独立团的一名战士。到了军营后,他起早贪黑刻苦训练,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取得了“投弹能手”和“优秀射击手”等荣誉称号,第二年底便兴荣地加入了中国*。

1979年初,越南当局掀起反华恶浪,赶我华侨,杀我边民,激起了吉兴林的满腔烈火,2月中旬他自愿报名随部队到达了前线。由于他军事技术比较全面被编入反击作战主攻团,任轻机枪班班长,后被调入昆明军区35207部队,118团任排长。1983年他被任命为高射机枪连连长。

1984年4月28日凌晨,云南老山前线,一切都笼罩在黎明前厚色的的浓雾之中,吉连长带领全连战士埋伏在湿漉漉的草丛里,夜光表的指针指向5时30分,3颗红色信号弹划破黑夜,收复老山的战斗打响了,高机连的任务是为尖刀连送弹药、运伤员。吉连长带领全连同志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迅速前进,在通过某高地北侧时,连队遭到敌人猛烈炮火的*,吉连长立即指挥全连疏散隐蔽,为了争取时间,自己不顾敌人的炮弹一颗又一颗地在身边爆炸,带着通信员王庆中和两名话务员,扑向前面的雷区,为全连探路开道。突然。轰轰的爆炸声中夹着一种炮弹临近的尖叫声,吉连长立即大喊一声:“小王你们快卧倒”。一发炮弹就在他们的左侧爆炸了,小王脱险了,两名话务兵当场牺牲,而吉连长左侧胸腹,左臂部受了重伤,躺在血泊里。战士们含着热汨把吉连长护送往师救护所,但他终因伤势过重而壮烈牺牲。

1984年4月28日是吉兴林烈士为国捐躯的日子,就在他牺牲后的第10天,烈士的女儿出生了,为了纪念烈士,烈士的妻子为女儿起名“吉云云”意为烈士出生在“灌云”,牺牲在“云南”。

7、陵园活动


社会各界人士到陵园瞻仰烈士

灌云烈士陵园年接待社会各界人士约10万人次,清明期间集中接待近4万人次。全县中小学师生每周二定期来园瞻仰;社区矫正对象每月定期前来烈士陵园接受教育;县烈士陵园不定期到乡镇中小学、社区进行“灌云县革命烈士事迹巡回展”。灌云县烈士陵园常年免费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