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梓潼县

科普小知识2022-09-18 10:49:22
...

梓潼之名,源于夏商,梓潼原名尼陈山,后因蛇水绕山,以水为表,故名梓潼。梓潼县在中国四川省北部,是绵阳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绵阳市东北方,位于东经104°57'16”至105°27'35”,北纬31°25'27”至31°51'43”之间。县境东西宽约35公里,南北长约52.5公里,国道108线斜穿境内,宝成双轨铁路、成广高速公路擦境而过。全县幅员面积1442.3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4平方公里。县境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较足,气候温和,日照充沛,四季分明。梓潼县也因为其便利的交通,被称为是镶嵌在“四川经济发展黄金开发线”上的一颗耀眼明珠。

中文名称:梓潼县

拼音:ZitongXian

行政区类别:县

气候条件: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下辖地区:11镇21乡

邮政区码:622150

代码:510725

地理位置:绵阳市东北方

面积:1442.32平方公里

*驻地:文昌镇

所属地区:四川省绵阳市

1、县名由来

梓潼之名,源于夏商。《广博物志·卷四十》引《蜀记》云,梓潼原名尼陈山,为夏禹治水疏理河道而陈放泥土的地方,故名尼陈山。夏禹治水因与江河相处,欲造独木舟,知尼陈山有梓木,径一丈二寸,令匠者伐之,梓树不伏,化为童子,禹责而伐之。先民以梓树为童子所化,即改尼陈山为梓潼山,因蛇水绕山,以水为表,故名梓潼。蛇水亦因此而名梓潼水,秦于此置县亦以此为县名,其名实含梓树与童子相互变换之意。北宋王象之撰写《太平寰宇记》表述梓潼之名的源起时,又云:“因县域东倚梓林,西枕潼水,而名梓潼焉。”将县名之源起又另辟新意,说是源自梓林潼水。

2、建置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梓潼属蜀国领地。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秋,惠文王遣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伐蜀。蜀王开明十二世负力亲率蜀军至苴地(含四川广元至陕西汉中一带)抗拒秦军。蜀王之弟葭萌背叛蜀国,倒戈附秦。蜀军战败,退至梓潼,与秦军再战。蜀军大将五丁(弟兄五人)战死梓潼。蜀王负力率败军退至武阳(今四川彭州市江口镇),为秦军杀害。其相、傅及太子退至逢乡(今彭县白鹿乡),亦为秦军所杀。蜀王子率残部南逃,蜀国亡。梓潼即入于秦国版图。秦昭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85年),秦王朝开始在蜀地实行郡县制,置蜀郡,划蜀地为三十一县,梓潼县始置,隶属秦国蜀郡。


梓潼县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派遣将军林挚平定巴蜀,汉承秦制,仍实行郡县制。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分巴郡之地,再割蜀郡之地,于“扼控三巴,益州矜领”的梓潼神乡(又作乘乡、绳乡)置广汉郡。史称“分巴割蜀以置广汉”。《神乡考》云:“郡名广汉,意谓能广大汉业也。”《汉书·地理志》载:“广汉郡,高帝置。莽曰就都,属益州,有工官(工官乃掌管国家重要经济企业之官,西汉全国仅有9郡配有此官)。”又载:广汉郡,户十六万七千四百九十九,口六十六万二千二百四十九。县十三:梓潼(郡治)、汁方(今什邡市)、涪(县治今绵阳)、雒(县治今广汉市)、绵竹(县治今罗江县黄许镇)、葭萌(县治今广元市昭化镇)、郪(县治今三台县郪江镇)、新都(县治今成都市新都)、甸氐道(道治今四川九寨沟县)、白水(县治今青川县白水镇)、刚氐道(道治今平武县)、阴平道(道治今甘肃文县)等十三县、道。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置益州剌史部,广汉郡隶属之。初始元年(公元9年),安国公王莽取代孺子帝刘婴,接皇帝位,即改“汉”为“新”,为避“汉”字之讳,将置于梓潼的广汉郡改名为子同郡。

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公孙述据蜀,建“大成”国,又改子同郡为就都郡。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光武帝刘秀遣大司马吴汉率征南大将军岑彭伐蜀,大成国败亡,就都郡即归属东汉版图,仍还名广汉郡,隶属益州,下辖梓潼、新都、什邡、雒县、绵竹、白水、葭萌、郪县、广汉(县治今射洪县柳树镇)等9县。汉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分梓潼西北置德阳县(县治今江油市雁门坝镇),隶属广汉郡。汉安帝永初五年(公元111年),凉州汉阳郡(郡治今甘肃省甘谷县境)羌人杜琦、王信等首领,联合境内氐、羌两族人起义,破汉中、巴西(郡治今阆中),进逼广汉。汉中、巴西、广汉三郡之郡守,皆率军政从吏徙移涪县(今绵阳),益州刺史部亦徙治涪县,并急调益州各郡之兵共同反击。汉安帝元初四年(公元117年)羌退,巴西、汉中二郡治仍徙还原治地。广汉郡治之梓潼城,经此战乱,残破不堪,始将广汉郡治徙移雒县(今广汉市)。梓潼仍置县,隶属广汉郡。西汉分梓潼西北辖地所置之德阳县,亦徙至涪江下游之龙凤场建县(今遂宁市龙凤场),仍名德阳,隶属广汉郡。原在梓潼境内之辖地,仍还属梓潼县。

东汉献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豫州牧刘备经赤壁之战后,由荆州(今湖北荆州)溯江而上,进入益州,至涪县(今绵阳),受前来迎见的益州牧刘璋之托,率军从金牛道北攻汉中张鲁。刘备率军至葭萌(今广元昭化镇),又依从军师庞统及随军蜀将之计,回军南向攻刘璋。《华阳国志》记载云,刘备率军南向攻刘璋时,分兵八百,留中郎将霍峻镇守葭萌(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本为刘表部将,赤壁之战时,归顺刘备)。汉中张鲁闻刘备率军南向,仅留孤军镇守葭萌,即遣将军杨帛率军攻葭萌,并要霍峻投降。霍曰:“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也。”杨帛攻城失利,只好率败军退回汉中。益州牧刘璋见刘备背信弃义,率军南攻,迹遣镇守巴西(今阆中)的向存、扶禁二将军率军万人,溯阆水(今嘉陵江)往攻葭萌,亦为霍峻击溃。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璋战败投降,刘备入成都。为了嘉奖霍峻之功,即于建安二十二安(公元217年),分广汉郡设梓潼郡,以霍峻为梓潼郡太守。《华阳国志》载:“(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分广汉置梓潼郡,以峻为太守,户万,去洛二千八百三十八里,属县梓潼(郡治)、剑阁(县治今剑门镇)、涪县(县治今绵阳)、汉寿(改葭萌为汉寿,县治今广元昭化镇)、白水(县治今青川白水镇)、昭欢(分葭萌置,县治今广元沙河镇)、汉德县(县治今剑阁汉阳镇)。”

蜀汉炎兴元年(公元263年),曹魏遣大将军钟会、邓艾伐蜀,后主刘禅献城投降。魏灭蜀后,将蜀国划分为梁、益二州,梓潼郡仍置,隶属魏国梁州(州治今陕西汉中),仍分领蜀汉时所属七县。

西晋时期。魏灭蜀后,尚书令司马昭将灭蜀之功据为己有,迫魏元帝曹奂封为晋王。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马昭死,其子大将军司马炎逼魏元帝曹奂禅让退位。司马炎接皇帝之位后,建立晋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梓潼郡仍置,隶属西晋梁州。元康八年(公元298年),雍(今陕西)、凉(今甘肃)二州之饥民入蜀就食。梓潼郡奉旨划出梓潼县西北地区,设置武连县(县治今剑阁县武连镇)。再割梓潼县西北之地,设置万安县(县治今梓潼县仙峰乡)。新设两县,用以招抚安置流民。自此,梓潼郡领有梓潼、涪城(改涪县之名为涪城县)、武连、万安、汉德、晋寿(改汉寿为晋寿,县治今广元市昭化镇)、剑阁、白水等八县。永康元年(公元300年),益州刺史罗尚用武力驱赶入蜀流民。流民推举李特为镇北将军,抗拒晋军。流民攻占梓潼后,李特以其侄子李离(李特妹夫李含之子)为梓潼郡太守。晋惠帝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李特长子李雄攻破成都,称成都王,建国大成,定都成都。永嘉三年(公元309年),梓潼郡太守李离的部将訇琦、张金狗叛变,杀太守李离,举郡归降西晋。李离的叔父李云、李黄率大军攻梓潼,被訇琦、张金狗杀于梓潼城郊。成都王李雄亲率大军攻梓潼郡,占领梓潼郡之涪城县后,即于涪城县设梓潼郡,隶属大成国。西晋之梓潼郡仍设于梓潼县。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李雄率军攻破梓潼县,西晋之梓潼郡亦随之消失,梓潼县仍置,隶于大成国梓潼郡(郡治涪城县)。汉兴元年(公元338年)李寿接皇帝位后,改国号为“汉”,梓潼县仍置,仍隶属大汉梓潼郡(郡治涪城县)。置于梓潼水尾的万安县(县治今梓潼县仙峰乡),亦徙移至潺亭(今罗江县)。

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晋穆帝司马聘遣征西大将军桓温代蜀,成汉战败,成汉王李势献城归顺,成汉所辖梁、益二州又入东晋版图。永和四年(公元348元),梓潼县奉谕割西北地区(今许州、仙峰、双板及江油市重华、文胜、厚坝、马阁、二郎庙、青林口、雁门坝诸地)置北阴平郡和阴平县(郡、县治同治今江油市河口坝镇之阴平坝)。梓潼县仍置,隶属梁州梓潼郡(郡治涪城县)。

南北朝时期。东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太尉、晋王刘裕迫晋恭帝司马德文退位。刘裕接皇帝位后,改“晋”为“宋”,史称刘宋。梓潼县仍置,隶属梁州梓潼郡(郡治涪,即今绵阳市)。刘宋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二月癸亥,朝廷将梓潼郡从梁州(州治汉中)划出,入隶益州(州治成都)。又割梓潼县东部地区(今仁和、大新、宝石、二洞及今剑阁之元山、开封、王河等)置华阳县(县治今剑阁县王河镇)。刘宋大明元年(公元457年),再割梓潼县东北地区(今马鸣、马迎、建兴、演武及剑阁马登、碗泉、公店等乡)置茂陵县(县治今演武乡上亭铺)隶属益州武都郡(郡治今剑阁县武连镇)。

刘宋昇明三年(公元479年),骠骑大将军、太傅、相国肖道成,逼宋主刘准退位。肖道成登上皇位后,即改“宋”为“齐”,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称“南齐”。梁、益二州尽为南齐版图。梓潼县仍置,隶属益州梓潼郡(郡治涪)。茂陵县(县治今演武乡上亭铺)亦置,改隶益州扶凤郡(郡治今剑阁县开封镇)。

南齐建国后,自第二代皇帝开始,即出现了皇帝与分封在各州郡为王的叔侄兄弟之间的互相猜疑、相互损毁,甚至互动干戈的动荡局面。这就促成了一些重臣趁此扩充权势的机会。雍州刺史肖衍,便是在这一背景下,由宁朔将军而爬上了左仆射、骠骑将军、大司马、梁王的高位。肖衍坐大一方后,便权大思尊,萌生了“谋位称帝”之心。认为“齐祚已终,当承帝统”。即于齐和帝中心二年(公元502年),逼齐和帝肖宝融退位,将其贬为巴陵王。肖衍登基后,即赐死齐和帝肖宝融,将国号“齐”,改为“梁”,史称南梁。又将齐中心二年改为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并将设于涪县(今绵阳)的梓潼郡,改为巴西梓潼郡。梓潼县仍置,隶属南梁益州巴西梓潼郡。茂陵县(县治上亭铺)仍置,隶南属益州扶凤郡(郡治今剑阁开封镇)。


梓潼县

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汉中太守夏侯道迁,举汉中郡归降北魏(北魏定都河南洛阳)。梁武帝肖衍遣益州刺史邓元起、益州将军孔陵、鲁方达、任僧褒(南安郡治今剑阁普安镇)率军平息汉中之变。北魏宣武帝元格即遣尚书刑峦率军入蜀接应夏侯道迁,并赐刑峦为镇西将军,统管梁益诸军事。刑峦入蜀后,北魏将军李义珍击破南梁晋寿郡(郡治今广元昭化镇)后,驱走南梁晋寿太守王景胤。刑峦又遣将军王足击南安(今剑阁),南梁蜀将孔陵战败,退保梓潼。王足追击,又於梓潼再败孔陵,乘胜进围涪城。至此,北魏夺得南梁之梁益二州十四郡之地,东西七百里,南北千里。即于所得之地设置东益州(州治最初设于今陕西略阳,后又移治今四川广元昭化镇),并于梓潼设置梓潼郡(郡治今四川梓潼县),隶属北魏东益州。茂陵县仍置,隶属北魏东益州扶凤郡。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北魏内乱,所设之东益州各郡县多背叛北魏而归附南梁,梓潼县附梁后,乃降郡为县,隶属益州巴西梓潼郡(郡治涪),茂陵县(县治今演武乡上亭铺)仍置,隶属辅剑郡(改扶凤名辅剑,郡治今剑阁开封镇)。

南梁天正元年(公元552年),镇守益州的武陵王肖纪率蜀军顺江东下建康(南梁京城建康,即今之江苏南京)与其弟争夺王位。蜀中无主,北阴平郡太守李文智趁机自立为王,于阴平郡之百顷(今梓潼县许州镇)置许州,其子李广为许州刺史。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太师、天柱大将军高欢,从晋阳(今山西)率军进入京都洛阳,逼走魏主元修,又将其仅有十一岁的世子元善见捧上王位,改元天平,并迁都至邺(今河北临漳),史称东魏。魏主元修从洛阳逃出,被关西大都督宇文泰迎入长安(今陕西西安),不久,元修死,宇文泰又拥立元修之从弟元宝炬为魏王,定都长安,改元大统,自此,北魏即被分为东魏和西魏二国。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乘南梁弟兄之间争夺王位的战乱,即派遣大将军尉迟回伐蜀。蜀中无主,魏军所向披靡。蜀境皆入西魏版图。北阴平郡太守李文智降魏,所置之许州旋废。并将北阴平郡改为阴平郡,阴平县亦改名龙安县,阴平郡治和龙安县治,皆设于阴平坝(今江油市厚坝镇与河口镇之间)。同时,又分巴西梓潼郡于涪县(今绵阳)设巴西郡,于梓潼(今梓潼县文昌镇)设潼川郡(又名东川郡、潼州郡),且将县治迁于稷连(今石牛镇),易县名为安寿县,隶属益州大都督始州(州治今剑阁县普安镇)。茂陵县仍置,改隶益州大都督始州黄原郡(郡治今剑阁县王河镇)。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大都督宇文觉逼西魏恭帝退位,宇文觉接皇帝位后,改国曰“周”,史称北周。潼川郡仍置,领有属县安寿。改隶利州总管府(府治广元)始州(州治今剑阁普安镇)。阴平郡改名静龙郡,龙安县改名阴平县,皆隶于利州总管府龙州(州治今平武县南坝镇)。

周静帝大定元年(公元581年),大司徒杨坚逼周静帝宇文阐退位,杨坚接皇帝位之后,改国号“隋”,改元开皇。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对东晋以来滥设郡县所形成的“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弊政大加革修,效法秦制,推行郡县制,并小为大,减少郡县设置,乃撤销设于梓潼的潼川郡,将设于稷连(今梓潼石牛镇)的安寿县移治梓潼。又撤销刘宋大明元年(公元457年)设于上亭驿的茂陵县,其辖地并入安寿县。再撤静龙郡,阴平县仍置。阴平、安寿二县皆隶属西南行台普安郡(郡治今剑阁普安镇)。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安寿县还名梓潼县,仍隶属西南行台普安郡。

唐高祖李渊建国初期,沿袭隋朝旧制。后渐次削平各地割据*,基本统一国家后,即于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罢郡为州,推行州县二级制。梓潼、阴平二县仍置,隶属于利州(州治广元)总管府始州(州治今剑阁普安镇)。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开始整理地方行政建制。依据地方事务繁简和集权*的原则,划全国为十道,分道监管各地行政诸务。四川被划分为剑南、山南、江南三道。梓潼、阴平二县皆隶属于剑南道(道治今成都市)剑州(州治今剑阁县普安镇)。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又改州为郡,梓潼、阴平二县皆隶属于剑南道剑州普安郡(郡治今剑阁普安镇)。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分剑南道为东川节度使(治今三台)、西川节度使(治今成都)。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郡为州,梓潼、阴平二县皆隶属剑南道东川节度使(东川节度使治今三台)剑州。

唐末,纲纪失常,政以贿成,激起黄巢、王仙芝等农民起义,酿成了晚唐大动乱的局面。一统之国四分五裂,旋即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梁王朱温迫唐哀帝李木兄退位,改国号大梁,史称后梁,定都汴(今河南开封),改元开平。西川节度使王建不受梁命,越年(公元908年)兼并两川之地,于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改元天复,旋又改为武成。武成元年(公元908年)设昭武军节度使(节度使治今广元市),梓潼、阴平二县,皆隶属于昭武军节度使剑州。后梁龙德三年(公元923年),晋王李存勗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改元同光,定都洛阳。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后唐遣枢密使郭崇韬、魏王李继岌率军伐蜀,蜀国后主王衍降唐。阴平、梓潼二县又隶属后唐东川节度使剑州。后唐应顺元年(公元934年),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坐大一方,不受唐命。后唐闵帝李从厚即遣天雄节度使石敬唐率军入蜀讨伐,孟知祥率蜀军抗拒,大败石敬唐军於剑门关。孟知祥乘胜兼并东川,旋即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定都成都,改元明德。后蜀对州郡设置的变化较少。阴平、梓潼二县仍置,隶属于后蜀东川节度使剑州。

后周恭帝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太尉、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于陈桥被部属拥戴,逼后周恭帝柴宗训退位。赵匡胤接帝位后,建国曰宋,改元建隆,定都开封(今河南开封市)。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太祖遣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都指挥使刘光义、崔彦进等率军六万,分道入蜀,乾德三年(公元965年)生擒蜀王孟昶,后蜀亡。北宋於四川建置方面,一改隋唐以来州县二级制,而为路、州、县三级制。将剑南东西两川合并,设西川路,为四川设路之始。梓潼、阴平二县皆隶属于西川路剑州普安军(军治今剑阁普安镇)。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又将西川、峡西二路合并,称川峡路,梓潼、阴平二县隶属川峡路剑州普安军。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乃分全川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总称四川路,为四川得名之始。梓潼、阴平二县隶属利州路剑州普安军。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北宋为金国灭亡。康王赵构南逃,于南方临安(今浙江杭州)建国,史称南宋。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路和利州西路,梓潼、阴平二县隶属于利州东路普安军。孝宗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普安军升为隆庆府,梓潼、阴平二县皆隶属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又将利州之东西二路合为一路,称利州路,梓潼、阴平二县皆隶属利州路隆庆府。

元世祖忽必烈在入蜀战争中,于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便设置陕西、四川行中书省,省治京兆(今陕西省咸阳市),至元三年(1266年),移治利州(今广元市嘉陵镇)。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平蜀,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省治又还治京兆。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6年)始分省四川,设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省治始移治成都。省以下之设置,废除宋代军监制,实行路府州县制,以路府辖州,以州辖县。形成路府州县四级制。元初,阴平县经战乱而荒芜,旋即撤销阴平县,其辖地百顷(含许州)、长平(今江油文胜、重华马阁坝、二郎庙、厚坝等地)、全门(今江油雁门坝)等地并入梓潼县。梓潼县仍置,隶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广元路保宁府剑州(至元二十年降隆庆府为剑州)。

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农民起义军红巾军南路领袖明玉珍率军从武昌出发,经长江入蜀,旋即占领全川,建国大夏,定都重庆,改元天统。梓潼县仍置,隶属保宁府(府治今阆中)剑州。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太祖朱元璋遣大将军汤和、傅友德平蜀。六月,大夏国幼主明昇归降。四川即入大明版图。明王朝在政区建置方面,在省之下废路改府,省州并县,实行府、州、县三级行政管理制。同年,撤销普安县(县治今剑阁普安镇),辖地并入梓潼县。洪武六年(公元1373元),又撤销江油县建制,其辖地亦划入梓潼县。同年恢复剑州建制,原划入梓潼之普安县辖地,随即从梓潼县划出,入隶剑州。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复置江油县,又从梓潼划出原划入梓潼的江油县辖地,归其管领。梓潼县隶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保宁府(治阆中)剑州。

明末,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率军入川,攻占梓潼,置梓潼县,当年退出。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率军入蜀,攻占梓潼后,置梓潼县,隶属大西保宁府剑州。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世祖福临遣肃亲王豪格率军伐四川。大西王张献忠亲率大西军与战。至西充,张献忠被豪格部将雅布兰射杀,大西军全线溃败,大西亡。四川入于大清版图。梓潼县仍置,隶属大清保宁府剑州。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平西王吴三桂叛清,在云南建国曰“周”,改元昭武。吴三桂遣部将王屏藩攻四川,四川巡抚罗森、提督郑蛟麟、总兵谭洪、吴之茂等,决计降吴附“周”。自此,四川入于大周版图,梓潼县隶属大周保宁府剑州。之后,清军即与吴三桂军在川陕间连年争战直至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始由大将军图海,率天津总兵赵良栋、甘肃总兵王进宝平定四川。四川又入大清版图。清王朝于地*区设置方面,实行道府州厅县三级制,以道辖府州,以府州辖厅县。梓潼县隶属川北道保宁府剑州。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绵州从成都府划出,升为直隶州。省督即将梓潼县从保宁府划出,入隶绵州。

清末,四川掀起“保路运动”,成为武昌起义前奏,促辛亥革命迅速在全国爆发,清王朝终被推翻,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同年3月,南北和谈后,满清遗臣、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其篡夺。四川所置之军*,亦落入北洋军阀*范围。北洋军阀为了集权*,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裁废道制,以府州厅直隶省政,梓潼县仍隶属绵州。民国2年(公元1913年),袁世凯为推进恢复帝制,又按其“废省改道”计划,将全川划分为川西、上川南、下川南、川北、川东和边东、边西七道,废除府州厅。梓潼县隶属川西道(道治成都),民国3年(公元1914年),川西道又改名西川道,梓潼县仍隶属之。

民国7年(公元1918年),重庆镇守使熊克武发起征讨北洋军阀*的靖国战争后,便以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兼四川督军的名义,发表“四川靖国各军驻防区域表”,遂“决定主客各军就防划饷”。至此,即形成四川防区制的雏形。盘据四川全境的军阀,大肆扩张武力,以至相互争夺管辖地盘,连年混战,大小争战达460余次。四川各道的设置,亦渐次为四川军阀的防区制所代替。梓潼县初为川军六旅(整编后升为十师)刘斌防区。民国13年(公元1924年)起,经过“一三边,打三七二十一”和“倒杨(森)之战”后,梓潼县又为川军二十一师(后升为二十九军)田颂尧防区。军阀在其防区内,总揽民、财、教、建、军各项大权,征粮征税任其所为苦,人民苦不堪言。民初在全川所置各道,已形同虚设。民国17年(公元1928年),省*即明令裁撤各道,各县直接隶属省府。

1935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分批进入梓潼,并掌控全境。为维护革命秩序,3月下旬,在梓潼第七区重华场(1953年划属江油)建立重华县苏维埃*,4月初,在梓潼第五区复兴场(今许州镇)建立百顷坝县苏维埃*,4月中旬,红四军十二师又在梓潼县城建立梓潼县苏维埃*。1935年5月,红军分批撤离梓潼。7月,**重返梓潼。经**分化四川军阀后,取消地方军阀各自为政的防区制,将全川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每区设专员公署,作为省*的派出单位分辖各县,以控制地方力量。梓潼县隶属十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治绵阳。

1949年12月20日梓潼县解放。为组织和发动人民群众进行各项社会改革,巩固人民**和发展经济,分批开始变革行政区划。解放初期,梓潼县隶属川西北临时军政委员会绵阳专区。1950年3月,根据*决定,将四川划分为川西、川东、川北、川南四个行署区,同属西南军政委员会直接领导,梓潼县隶属川西行署绵阳专区。1952年*决定撤销四个行署区的建制,恢复四川省的建制。梓潼县乃隶属四川省绵阳专区。1968年5月,“*”中,绵阳专区改制为绵阳地区,1985年2月国务院又批准将绵阳地区改制为省辖市。绵阳建制几经变动,梓潼县均隶属之。

3、县域

清代梓潼县域承袭明代梓潼所辖境域,变化甚微。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四川布政使据朝廷旨意,裁撤普安县(今剑阁)建制,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又裁撤江油县建制。普安、江油二县被裁后,两县辖地皆划入梓潼。不久,两县又恢复建制,并从梓潼划出原二县所辖之地。三县经过此次划入划出的调整,加之各县皆有富户在异地购买田产,三县调整辖区时,又以户籍定地籍,这就形成了三县境域被互相肢解、互相花插。梓潼县域被剑州肢解划手掌,江油又从手掌中间穿插,被切割成南北两片。梓潼县域被肢解后,又有零零星星的辖地飞插至江油和剑州两县腹地。江油、剑州亦有零星飞地插入梓潼县域腹地。江油县境本在梓潼之西,其辖区不仅将梓潼县拦腰切断,且有飞地插入梓潼县域之东。距梓潼县城之东15里的三合坝(今梓潼自强镇)辖有五个牌。梓潼又越过江油大片境域,在江油县城武都(江油县城1953年移至中坝)近郊的窦团山下,辖有河口坝(今江油永平镇辖地)牌坊坝、楼子坝、魏家坝(重华乡十八保)等6个牌。同时,又跨越剑州所辖大片地域,在剑州的王河境内辖有土地院、檬子坪等两个牌。而剑州亦跨越梓潼大片县域,在梓潼县的石台境内辖有七回水一个保。由于三县辖地互相飞插,本为梓潼所辖的重华场,亦成了江油、梓潼、剑州、绵州四县共管的场镇。梓潼在重华场辖有两个保,江油辖有1个保,剑州武连在重华辖有10户,绵州北乡的柏林河在重华场镇辖有4户。如此“一脚踏三县”的花插之地,遍布三县的东南西北。

清代,梓潼县域北面的重华、马阁、青林口与青川、平武、昭化、剑州等县界接壤。县域之西的卧龙、黎雅与彰明、绵州、江油县界毗邻。县东的马鸣、定远与剑州、江油、盐亭县界相连。县域南面的兴隆场(今玛瑙)、交泰、观义、石牛等地与盐亭、三台、绵州等县界相交。


梓潼县

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剑州划出武连入隶梓潼县,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梓潼又划出武连驿还隶剑州。当年,绵州划出魏城驿及东北二乡(今绵阳、游仙区之魏城、徐家、刘家、王河、白蝉、朝真、中心、柏林、大平等乡镇)入隶梓潼县。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梓潼县又划出魏城驿及东北二乡还隶绵州。至此,梓潼县域又还复如明末清初。

民国24年(公元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进入县境,在梓潼境内建立梓潼、百顷、重华三个县级苏维埃*。梓潼县苏维埃*除辖治城、太平、马鸣、定远、石牛、观义、兴隆场(今玛瑙)、交泰、双峰、宏仁等乡场辖地外,同时将江油之三合坝(今自强镇)、观音场(今建兴)及绵阳之徐家、柏林、太平、朝真等乡地皆纳入梓潼县苏维埃*的辖区。当年红军撤离梓潼后,绵阳、江油两县划入梓潼苏维埃之辖地,仍还隶绵阳、江油两县。至此,梓潼县域仍如清代。

1949年12月梓潼解放。解放初期,江油、梓潼、剑阁、绵阳四县为了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辖区互相花插的问题,以利行政管理。经四川省人民*与四县协商后,批准其调整四县行政辖区的方案。1953年1月梓潼县划出第三区之重华、文胜、青龙(今马阁坝、二朗庙)、青寿(今厚坝、青林)4乡58村,以及第二区黎雅乡所辖瓦子垭3个村,共4乡61村入隶江油县,划出黎雅乡3个村民小组入隶绵阳县(今游仙区)柏林乡。划出青寿乡牛郎沟1个村入隶剑阁县秀钟乡。江油县划出第六区之金龙、仙鹅、龙凤、黎雅、向阳(今白云)、双板、金宝、天宝、大安等9乡45村及统驭乡(今江油河口镇)的新华村和中和乡的第六村共9乡47村入隶梓潼县。梓潼县划出第一区所属双峰乡的锣响坝入隶绵阳县的玉河乡。划出马鸣乡吉儿垭、土地院、蒙子坪等共1村3组入隶剑阁县碗泉乡。绵阳县划出柏林乡的崇文村入隶梓潼县黎雅乡。此次辖区调整,梓潼县共划出人口11717户,48666人,划出田75353.46亩,地9186.97亩。划入人口9519户39424人,划入田66138.28亩,地40379.432亩。梓潼县人民*即向四川省人民*和绵阳专署提出报告说:“划出过多,将减低我县地方财政收入,势必收入不敷支出,很难做到以县养县”。又经省人民*协调批准决定,于1953年8月,将剑阁县所辖之第五区的仁和、观龙、宝石、二洞、文兴、大兴共6乡42村全部划入梓潼。共划入人口7289户30838人,划入田16373亩,地27348亩。经过此次大的调整,基本解决四县辖区互相花插的历史遗留问题,使四县辖区趋于集中。1954年12月12日,剑阁县又划出开封区所辖之马迎乡入隶梓潼县第一区(城关区),次年改隶第五区(仁和区)。1955年12月29日,剑阁县再划出远离剑阁而临近梓潼的建兴乡入隶梓潼第四区(区治今自强)。同时,梓潼县亦划出大新乡赵家湾入隶南部县同兴乡。划出观龙乡崇阳村两个居民组(20余户)入隶盐亭县太平乡。划出交泰乡8、9两个村入隶三台县龙树乡。1959年6月11日,经绵阳专署批准,盐亭县划出石牛乡所辖之解放村(弥江寺)、红光村(白恒庙)入隶梓潼县大新乡。1973年剑阁县划出所属王河乡的先峰大队(今四岭村)入隶梓潼县文兴乡。从而形成梓潼现行之县域。

4、行政区划

1994年,县以下的行政管理,实行县辖乡镇和乡镇辖村的三级行政管理*。全县共划分11个镇,11个乡。乡镇之下,又划分村和组(社)。其中文昌镇辖29村195组,长卿镇辖20村157组,石牛镇辖17村103组,观义镇辖18村118组,玛瑙镇辖20村114组,自强镇辖19村133组,许州镇辖27村165组,黎雅镇辖22村171组,白云镇辖18村140组,卧龙镇辖9村96组,仁和镇辖12村77组。马鸣乡辖14村94组,建兴乡辖7村43组,仙峰乡辖10村61组,双板乡辖12村99组,小垭乡辖8村53组,演武乡辖9村46组,金龙场乡辖13村91组,宝石乡辖11村64组,定远乡辖10村63组,大新乡辖12村82组,文兴乡辖11村73组。

为了方便群众办事和提高行政效率,1996年又对乡镇建制作了部分调整,恢复了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时所撤销的一些乡,即从自强镇划出8个村,恢复马迎乡建制,从白云镇划出11个村,恢复石台乡建制,从黎雅镇划出10个村,恢复仙鹅乡建制,从观义镇划出7个村,恢复双峰乡建制,从玛瑙镇划出9个村,恢复交泰乡建制。经过此次调整,全县共设置11个镇16个乡328个村2237个组(社)。

1998年,再次对乡镇建制进行了微调。又从自强镇划出6个村,恢复二洞乡的建制。从长卿镇划出12个村,以6个村恢复东石乡建制,以另6个村恢复三泉乡建制。从许州镇划出7个村,恢复豢龙乡的建制。从文昌镇划出7个村,恢复宏仁乡的建制。至此,全县共设11个镇21个乡328个村2240组。当年9月,在黎雅镇场镇,设文昌宫居民委员会。10月,将长卿镇南桥二组改制为南桥居民委员会。

1999年10月,将卧龙镇金谷村一分为二,改建成金谷和丰谷2个村。全县村的设置累计已达329个。

2000年10月,将卧龙镇金谷村11组改制为兴龙居民委员会。12月石牛镇场镇永乐村的5、6、7、8、9等5个村民小组改制为金牛街居民委员会。2001年4月,将观义镇场镇的池塘村第4村民小组改制为红旗居民委员会。至此,全县共设有居民委员会16个,其中文昌镇7个,长卿镇1个,黎雅镇1个,许州镇3个,卧龙镇1个,观义镇1个,石牛镇1个,仙峰乡1个。

县人民*为了进一步贯彻《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于2002年9月,对长卿镇南桥村居民委员会经过调整后,更名为经技园区南桥社区委员会。2003年6月,将县城文昌镇所辖的7个居民委员会经调整后,改制成潼江、翠云、崇文、*等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又将各乡镇所辖的8个居民委员会,经调整、扩大规模后,改制为卧龙镇兴龙社区、观义镇红旗社区、黎雅镇文昌宫社区、仙峰乡大桥社区、石牛镇金牛街社区、许州镇红军桥社区和吉阳社区等乡镇社区居民委员会。至2005年,全县行政区划,共设11个镇21个乡329个村,2240个组,1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69个社区居民小组。

5、人口状况

人口数量

2005年全县有总人口378876人,其中农业人口322308人,占总人口的85%,非农业人口56568人,占总人口的14.9%,总人口中有男性人口196130人,占总人口的51.76%,女性人口为182746人,占总人口的48.23%,男女性别比为106:100。

人口分析

2005年,全县总人口为378876人,全县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62人,其中城镇人口为56568人,平均每平方公里居住人口1203人,农村人口为322308人,平均每平方公里居住230人。

人口结构

民族机构全县人口登记中,汉族人口为36377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9.84%;少数民族有回族570人聚居县城,另有16人为藏、满、羌、白等民族,分布于职工队伍和武警驻梓部队中,占0.16%。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相比,汉族人口比重下降了0.22%,少数民族比重上升了0.02%。

年龄结构全县人口登记中,0至14岁的人为73383人,占人总数的21.14%;15至64岁的人为26301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2.19%;65岁以上的人为27956人,占人口总数的7.67%。

文化结构全县登记人中,接受过大学(含大专以上)教育的人为4285人,占总人口的1.1%;接受过高中(含中专)教育的人为21554人,占总人口的5.6%;接受过初级中学教育的人为108795人,占总人口的28.7%;接受小学教育的为165554人,占总人口的43.69%。

职业结构城镇2005年有劳动力33364人,占城镇总人口的58.98%。其中从事工业和建筑业的有7483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2.42%;从事交通和邮政电信业的有5623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6.85%,从事商业和餐饮业的有2989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8%;从医疗卫生社会服务的有1913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5.7%;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职工有3137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9.4%;从事党政机关及社会团体工作的职工有2455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5.6%。农村有劳动力147222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有81931人,占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55.65%;从事工业和建筑业的有27925人,占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18.86%;从事交通运输的有2927人,占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1.98%;从事商业、餐饮业和服务业的有6216人,占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4.2%;外出务工人员2768人,占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18.8%。

家庭全县登记人口中,有家庭户110976户,家庭户人口为360579人,占登记人口的98.51%;平均家庭户规模为3.25人,比1990年的3.68人下降0.43人。

6、自然地理

地质地貌

梓潼大向斜是境内主要构造。轴线自县境东北的建兴、演武、马鸣入境,经县境中部,成弧形沿龙门山走向,由东北向西南延展,进入江油、游仙、涪城,再经安县花荄而南向华没闭合于成都平原,全长150公里以上。因向斜轴线西北受到龙门山褶皱断带控制,东面受巴中莲花状旋扭构造影响,西南则受绵阳帚状旋扭构造制约,致使梓潼大向斜轴线弯曲,且在向斜两翼发育有了组次一级构造,并有局部微小错动,裂隙不太发育。

梓潼县境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中部夹一低凹的潼江河谷,东西横剖面呈不对称的马鞍形。县境地势由海拔700米以上的东北高丘、低山区,向西南倾至600米以下的中、浅丘陵区。最高点为东北部马迎乡境内的旺瓢山(海拔911.6米)。最低点为县境之南的交泰乡后山村潼江流出县境处的三江口(海拔413米),绝对落差498.6米。全境地形切割深度为100—300米左右。县境地质构造因受梓潼大向斜宽缓的两翼制约,境内地层平缓,出露地层几乎近于水平产状。岩层分布一般为紫红色和灰绿色砂岩与紫红色页岩、泥岩、互层的沉积韵律,加之接近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侵蚀风化剥蚀作用强烈,泥岩和页岩疏松,被剥蚀为平台,坚硬的砂岩往往被侵蚀为悬岩状,形成“梓潼台地”地貌。

气候特征

梓潼地处四川盆地川中丘陵向川北低山过渡地带,气候属中国东部季风气候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主要特征是:降水较足,气候温和,日照充沛,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长,大雨迟、结束早,多秋绵雨,汛期集中。

7、水文

地表水

水系

县境之大小河流除东部大新乡境内有一条峡谷小溪流入嘉陵江水系之西河(小潼水)外,其余均属嘉陵江支流涪江水系。主要河流­——潼江,发源于龙门山北段东坡,其余溪河大多源于境内北部和东北部的丘岭间。同时,除源于*藏王寨的永平河、倒淌河、养草滩、小溪河等几条小河为由南向北的逆向河外,其余皆为由西北流向东南的顺向河。总的特点是,源近坡陡,径流随降水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陡涨陡落,无水运之利,水能开发亦较困难。

径流


梓潼县

县境多年平均降水量902.4毫米,平均径深244毫米(从县境西北部的400毫米,逐渐向东南部递减至200毫米),全县的平均径流总量3.538亿立方米。径流系数0.268,平均每平方公里年产水24.4万立方米。丰水年径流总量达5.27亿立方米,枯水年则只有0.63亿立方米,年限相差达8.4倍。

径流的年内分配枯水期(上年11月至当年4月)因降水量小,难于产生径流,仅占年径流量的4%,汛期(5月至10月),占年径流量的96%。

按多年平均径流量3.538亿立方米计,全县人平拥有水量904立方米,耕地平均拥有水量656立方米。均低于全省人平和亩平拥有水量的水平,属贫水地区。

径流的区域分配有三个代表区,1区(中丘区),包括许州、双板、豢龙、小垭、演武、仙峰、黎雅、仙鹅、白云、石台、金龙场、卧龙等12乡镇,面积495.1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深319毫米,径流总量1.59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32万立方米。2区(中南浅中丘陵区),包括文昌、交泰、玛瑙、双峰、石牛、长卿、三泉、东石8乡镇,面积441.3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深206毫米,径流量0.916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21万立方米。3区(东南高丘低山区),包括自强、马鸣、马迎、建兴、二洞、仁和、文兴、大新、定远、宝石等10个乡镇,面积502.0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深204毫米,径流量1.03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20万立方米。

河流泥砂与水温

据水文观测资料记载,潼江水系含沙量为0.215公斤/立方米。县城之北,潼江集雨面积1547平方公里,平均每年输沙量达78.5万吨,每平方公里每年流失泥沙507.3吨。

境内江河水温无观测记载资料。冬季无结冰河段,水温高于气温。夏季水温低于气温。地下水温冬季高于地表水温。

地下水

境内除潼江沿岸零星分布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外,其余皆为白垩风化带裂隙水。

受水文、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岩性等条件影响,境内地下分布不均,大致以潼江为界,潼江以西,富水程度为每平方公里5万立方米左右。潼江以东,平均每平方公里2.6万立方米左右。根据《综合水文地质图—梓潼幅》及《地下水资源计算块段图》,采用天然补给量汇总法和地下径流模数法,测算梓潼境内地下水资源为6200万立方米,可开采量为3600万立方米。

孔隙潜水沿潼江分布,面积87.7平方公里,占全境幅员面积的6%,资源量1778.2万立方米,占地下水资源的29%,可开采量60.6万立方米。

“红层”风化带裂隙水,分布面积1350.94平方公里,占全县幅员面积的94%,资源量为4432万立方米,占地下水资源的71%,可开采量3545.8万立方米。

水化学、水质

境内浅层水的PH值6.5—8.5,硫酸根离子30—70毫克/升,重碳酸根离子大于5毫克/升,镁少于25毫克/升。一般不具侵蚀性。水的硬度正常,普遍在180—350毫克/升,极少数为硬度或中硬度水。

地表水,据县疾控中心采样化验资料,水质的PH为7左右,总硬度在150—320毫克/升之间,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一般都超过生活饮用水标准。五项毒理学指标(酚、氰、汞、砷、六价铬),取东方红水库(又名珍珠垭水库)水样化验结果,均未超过生活用水标准。

潼江上游工业企业向潼江倾泻工业废水6300吨/日,生活污水约780吨/日,全县农田每年每亩施用农药0.414公斤。地表水受到污染,氨离子、氯离子、硝酸根离子等含量都超过生活用水规定标准。

地下水化学类型有二,一为重碳酸钙型水,占全境地下水的85%,矿化度大都在0.5克/升以下。潼江以西的西南部分地方,深度40—100米以内,出现咸水或微咸水,矿化度1—12克/升。咸水的化学组成分主要为氯、纳离子,其它离子含量很少。水质类型为氯化钠型,总硬度高达30度以上。二为重碳酸钙镁型水,分布在潼江以东的马鸣、马迎、自强一带,约占全境地下水的15%。

总的情况是,井水比河水好,枯水期比丰水期好。地表水可作农田灌溉用水,地下水经净化处理后,适合生活用水。

8、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石油天然气

梓潼大向斜东南翼之老关庙和三合场鼻状构造,皆为一短轴背斜,闭合良好。构造周围广泛存在含油砂岩层,又长期处在利于油气运移储集的川西北凹陷向川中地块过渡的斜坡上。四川石油局川西北矿区已在老关庙构造钻井9口。在地腹的中生界三迭系上须家河组之须四、须三、须二(地层深4200—4500米)层段,均获气藏。川西北矿区在三合场背斜东翼二洞至文兴场之间钻井10口,在中生界三迭系上统须家河组之须二、须三、须四测试,获工业气流,已投资4口,供城乡生活生产用气。


梓潼县

梓潼大向斜东南翼老关庙背斜之中生代侏罗纪下统大安寨组(地层深3100—3200米),属半深水湖相沉积,介壳灰岩,总厚60.5米,介壳个体较大,多为瓣鳃类和腹足类化石。足见侏罗纪(距今约1.95亿年)沉积前,古生物丰富。三迭系上统须家河组二段(层深4500米左右),古地温可能在80℃—117℃之间,对油气生成有利。在三迭系上统须二层段(井深4500米),获无烟煤储藏,层厚4.5米,占三迭系上统须二段总厚度的27.6%,目前尚无可开采的技术。

卤水

川西北矿区在老关庙背斜钻井至230米处,打出卤水,含盐量较高,在三迭系下统嘉陵江组(地层深5700—5800米)亦获卤水,涌出量大,含盐量高。县境西北宏仁乡之太皇铺,东北马鸣乡及县城均有咸水泉孔,涌水量微小,昼夜仅数百升,含盐量低。清咸丰《重修梓潼县志》载,昔产盐,今不产。

县境内,水质含硝酸根较高。旧志载,清乾隆年间县内有硝厂,民间亦多用屋基土渗水过滤后熬硝。解放后,县城亦组建硝(硝酸钾KNO2)厂,供做爆竹和打蜡之用。

彭润土

境内白垩系下统苍溪组出露地层的泥岩,经风化后成为膨润土。在玛瑙镇境内有出露,现已开采作为工业原料。

页岩、卵石、河砂

境内泥质页岩藏量丰富,可供制作墙体烧结砖。另有一定储量的卵石、河砂分布于潼江流域,可供适量开采。

水资源

水资源总量

梓潼地表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层降水产生的地表径流。多年平均径流3.5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24.4立方米,偏丰年径流总量可达5.27亿立方米,枯水年则只有0.63亿立方米,年限相差8.4倍。全县已有拦蓄水工程不足境内径流水量40%,余皆注入江河流走。

根据《水资源调查评价》记载,由*进入潼江的客水,以梓潼水文站和中心(河口)水文站的资料,并用等值线图计算,外来客水平均每年为6.18亿立方米。这些客水集中于汛期,由于受地形、时令及经济条件制约,开发利用极低,工业和生活用水每年从潼江提水量为0.044立方米,农业灌溉引水量(宏仁、开化二引水埝和沿岸电灌站)年均为0.15亿立方米,利用客水总量平均约0.3亿立方米,利用系数仅为0.05。

境内有孔隙水1778万立方米,可开采量61万立方米,有裂隙水4432万立方米,可开采量3545万立方米。地下水蕴藏总量6210万立方米,可开采量3606万立方米。

境内上列三项水资源,其总量共计10.3亿立方米。但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也极不均衡,大量的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冬春两季雨量稀少,因而加强蓄水显得十分突出。

水能资源

境内有大小河流9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潼江、金天河、赤溪河、马鸣河、宝石河5条。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76万千瓦。1978年县水电局开展水力资源普查,按河流规划计算可开发量为11站5488瓦。

土地资源

梓潼县有人口378876人,全县幅员面积2242823.15亩,人均拥有幅员面积5.92亩。2005年有耕地424215亩,占幅员面积18.9%,人均拥有耕地1.12亩。2005年全县有林地920953.5亩,人均拥有2.43亩,占幅员面积17.18%。工业交通用地229373亩,占幅员总面积10.23%。

1994—2005年,境内耕地面积呈逐年减少趋势,当采取适度垦荒和填坑改坡造地等措施,以满足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并认真做到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多少地,就新造多少地加以弥补,以制止耕地面积下滑的趋势。

森林资源

境内有林地920953亩,占幅员总41.06%。有活之木蓄积201.53万立方米。其中有林林面积808915.5亩,森林覆盖率为36.06%。森林蓄积178.63万立方米,在森林面积中,有柏林面积692940亩,占85.66%,蓄积165.31万立方米,占林地蓄积的80%以上。桤木林面积53904亩,占林地面积6.66%,,蓄积林木10.32万立方米,占林地蓄积木6.24%,白杨林有面积34104亩,占林地面积4.2%,此林地全为退耕还林之地,所植林木至2005年其胸径才5厘米左右,因此蓄积为零。全县有四旁树2196424株,活立木蓄积22.58万立方米。另外,境内尚有七曲山古柏林地630亩,有古柏1.86万株。其次还有零星分散的银杏、红豆、香樟、楠木、檀木、黄莲、檬刺等林木。

全县森林蓄积共有178.6万立方米,其中柏林占绝对优势,根据柏木需30年方能成材的周期计算,每年可间伐5万立方米以供社会需求。

9、著名人物

国医圣手——蒲辅周

蒲辅周少时名启宇。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二月生于四川梓潼县城西西溪沟(今潼江村)。

启宇七岁即读私塾。白日课读,晚间习字或听祖父讲《幼学琼林》、《千家诗》。启宇从小养成勤奋好学品质。

启宇十一岁涉猎诸子散文。《论语》多篇已能成诵。


梓潼县

1903年,蒲启宇十五岁,开始随祖父,父亲学医。白天侍诊,晚上读书。从《内经》、《难经》、《伤寒》、《本草》、《金匮》到《外台》、《千金》以及叶天士、吴鞠通、闫纯玺、李恒超、愈根初等诸家著作。祖父教诲,一读二思三临床。耳提面命,严格课导。每至深夜,不知疲倦埋头苦读。

1906年,启宇18岁出师,坐诊县城东街“杏林药堂”。梓潼贫困山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以来,不是大旱,便是水涝。青壮年外出乞讨,老弱病残饿死病死不少。人民极端贫苦。瘟疫时时发生。启宇对就诊病人,一丝不苟,认真诊断,活人很多,小有名气。

1908年,启宇为感激病人的赞誉,表示他济世救人的志向,改启宇为辅周。取辅助贫弱,周济病人的意思。

1932年,蒲辅周置田二十亩,创西河义渡。

1934年,蒲辅周又拿出节俭之资,买田五十亩创办“同济施医药社”,请名医免费为贫困者诊病,捡药。乡民拍手相庆。蒲辅周成为潼城百姓有口皆碑之人。

1941年,蒲辅周五十三岁喜得第二子,取名志孝。此子禀赋酷似乃父。长大,辅周留身边传医。果然,而立之年志孝即成名乡梓。

是时,辅周积极支持从四川医学院毕业的弟子薛崇成走中西医结合道路,让其考入华西大学,并选择神经专业。辅周说:“若古人固步自封,今《本草》便只有一本了”。

1955年,*根据*主席1954年6月作的“即时成立中医研究机构,罗致好的中医进行研究”批示,作出贯彻中医政策的指示。《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卫生部成立了中医研究院,向各省征调著名中医,担负科研、教学、医疗重任。全国各地共调有30多位中医。蒲辅周是其中之一。

1956年,北京地区流行乙型脑炎,死亡率很高。儿童医院,第一传染病院都住满病人。许多医生仿效石家庄地区治疗乙脑经验,仍用白虎汤,结果屡试无效。

蒲辅周被卫生部破格晋升为一等一级。

辅周七十岁在中研院收弟子高辉远,徐振盛、薛伯寿。他对学生说:“过去老师送学生三件礼物,草鞋一双,雨伞一把,灯笼一个。不论路程远近,刮风下雨,白天黑夜,都要去出诊。以救人为当务之急。绝不能因路远,天雨,夜间就不去了”。接着他举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结合自已医疗实践,写成《伤寒杂病论》等名人例子,教育学生要勤学不倦。并因材施教。不同学生安排课程不一。要学生多提问题,否则便责之没学或学之不深。要学生超过老师。果然,加之两年后收的陈鼎棋,不负辅周教导,均成大器。

1960年,蒲辅周七十二岁当选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1964年,蒲辅周诊余还学习《*选集》等政治书籍。周总理知他高龄看书困难,为使他更多了解国内外大事,把从日本归来,带回的半导体收音机赠与先生。

1965年,蒲辅周当选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科委中医专题委员。

1966年,蒲辅周七十七岁,任中医研究院党委委员、中华医学常务理事、中国农工*党*委员、*领导同志保健医师。他侧重老年病研究,探索老年体质的特殊性,老年病症的多样性,老年用药的规律性。他写了许多病例、临床体会。他的总概句就是:“征服老年病要做到辨证准、立法慎、选方精、用药稳。”

第二年,*烈火熊熊,他医好偷偷上门求治的名演员赵某,激怒“红卫兵”,要*,被周总理制止。

1971年,周总理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说:“蒲老学习了马列主义、*思想,唯物主义的东西多了,唯心主义的东西少了。他的医学是讲辩证法的。”周总理指示:“蒲老是真才实学的医生。要很好总结他的医学经验,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卫生部和中医研究院遵照周总理指示,组织学生先后整理及出版了《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中医对几种妇女病的治疗方法》等书。后来,他爱子蒲志孝又整理了《蒲辅周医话》。

1975年1月,全国第四届人大会召开,蒲辅周当选为人大代表。四月二十九日,一颗杏坛巨星殒落了。蒲辅周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七岁。

汉代名士——李业

李业,字巨游,汉代梓潼县人。李业年少时便有远大志向,拜博士许晃为师,专攻《鲁诗》。汉平帝元始年间(公元1-5年),益州刺史举荐李业,李业被任命为郎官(备顾问、差遣之职)。王莽取代汉室自立为帝后,李业托病辞官还家,闭门谢客,以示不愿同流合污。广汉郡太守刘咸慕其名声,强行召其为官。李业以病相辞,激怒刘咸,将其下狱,欲诛杀他,幸得说客劝解,刘咸才释放了李业。王莽也念其贤名,召任李业酒官,李业仍以病相辞,隐居故里。

公孙述占据益州(治地成都)称帝后,仰慕李业贤名,欲征聘为博士,李业还是托病不从。公孙述十分恼怒,派尹融持毒药逼李业从命。公孙述对尹融交待说,如李业答应,则授公侯的职;如不答应,则赐他毒药。李业面对威胁利诱,毫不动摇,反问尹融:“君子见危授命,何乃诱以高位重饵哉?”又叹道:“名可成不可毁,身可杀不可辱也。”于是饮毒酒而死。

光武帝刘秀灭公孙述重新统一四川后,为表彰李业的高尚节操,在梓潼建立墓阙。历经两千年岁月沧桑,李业阙至今还有残迹可寻,即后人称之为“书箱石”的两座基石。1980年,李业阙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东汉益州太守——景毅

景毅,字文坚,东汉后期梓潼人。

景毅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德才兼优,被太守丁羽推举为孝廉。东汉司徒(丞相)看重他擅能“治剧”(有能力处理特别棘手的事务),先后委任作浏阳侯相、高陵县令。他在任职期间重视文化教育,以礼义教化百姓,政绩显著。后迁侍御史(*的监察官)。这时朝廷宦官专权,以李膺为首的正直的士大夫起而抨击。景疫对李膺十分敬佩,把自己的儿子景顾送到李膺门下当学生。宦官大兴“党锢之祸”,残酷迫害以李膺为首的“党人”,李膺被诛,其门生故吏亲属都受牵连,禁锢终身,不得为官。宦官掌握的李膺门生故吏名单,漏掉了景顾的名字,故景毅未受牵连,但景毅说:“我本来就是仰慕李膺的贤名,才送儿子拜他为师,岂可因漏掉名字而苟安。”于是自已上表要求免官,回归故乡。他的行为得到正直的士人的称赞。

后来,他又被起用,任命为武都县(今甘肃省境内)令,为官清正廉明,深得百姓爱戴,在他升迁为益州郡太守离开武都时,无数百姓痛哭流涕,依依不舍,史载有七百余人送他至沮(今陕西略阳东),还有300人一直送到白水(今四川青川县白水镇)才挥泪告别。当时益州郡(今云南省)社会秩序混乱,经济凋敝,物价高涨,斗米值千钱。景毅在治理益州期间,减轻百姓负担,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在他离任时一斗米价降至八钱。后被推荐为“议郎”,但他看到朝廷宦官*,腐败至极,不愿再到京城作官,便再次要求免官回归故里。

东汉镇远将军——文齐

文齐,汉成帝、光武时人,字子奇,梓潼县人,东汉镇远将军。

汉平帝元始年间(公元1年-5年),文齐出任京师(长安)城门校尉(统帅守城部队的高级统兵官)。王莽执政时,益州郡(云南滇池)人民不堪重负,发动起义,王莽派遣将军廉丹率军前往镇压,被起义人民杀败。王莽又派文齐前去征讨。文齐率军至益州后,征而不讨,围而不歼,说服起义民众归顺朝廷,王莽即任命文齐为益州太守。在任期内,文齐组织边民垦荒造地,修筑灌渠,开垦农田两千多顷。同时练兵养马,修筑路障边塞,保证边境平安,老百姓衣食无缺,生活安乐,对其十分拥戴。后公孙述占据蜀地称帝,遣使臣劝说文齐臣服,文齐坚决抵制,拒不归从。公孙述以拘捕他的妻子相威胁,并许诺封他为公侯,他仍坚辞不应。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在河北鄗(今河北高邑)南即位后,文齐专门派出使者,绕道前往河北向光武帝致意,深得光武帝的嘉许。公孙述被杀后,光武帝任命他为镇远将军,并封为成义侯。

陆游三吟梓潼诗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常称“小李白”,生年八十五岁,经历了北方辽民族、金民族、蒙古民族入侵,从十八岁起,奔波浙江、江苏、湖南、云南、四川,宣传和参与了抗击异民族入侵,并写出激昂的爱国诗篇《剑南诗钞》《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及写了《南唐书》,在他的文史著作中,暗暗讽刺了南宋几个昏庸懦弱,甘作异民族统治下的儿皇帝——徽、钦二宗、高宗、孝宗、章宗;又批判了卖国求荣的大臣秦桧、蔡京和童贯。又有诗史歌颂了文天祥、岳飞等,是当时“江西诗派”的魁首。

李白与杜甫

李白与杜甫,是诗歌王国中国的两颗巨星。他们的诗歌,千百年来辉耀中华大地,亿万人世代传唱不息。李白是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继承了屈原以来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诗歌高吭激越,荡气回肠,后世称为“诗仙”;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忧戚国事,关心民苦,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下生花,后世称为“诗圣”。在颠沛流离的—生中,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李白,生于唐代武则天大足元年(公元701年岁次辛丑),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附近),他即于此出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呤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五岁诵六甲,十岁观奇书。”曾在青莲、匡山等地求学。当时青莲属于昌隆(即彰明县。解放后1958年彰明与江油合并,称江彰县,1959年称江油县,今为江油市),年轻时李白行侠好义,曾在彰明县*做事,一天,涪江上飘来一具被人淹溺的年轻女子的尸体,县官前来观看后,不但不安慰死者亲属,妥作善后处理,反而还题诗咏唱道“二八谁家女,飘来江上凫,鸟观眉上翠,鱼弄口旁珠。”李白见状,气愤极了,当场怒斥混帐县官,由此得罪了官府,愤然去职,从25岁起东出夔门离开四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至唐开元十六年(728年),李白27岁时成婚,定居湖北安陆县。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一度赴京求仕,失意而归。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李白与元丹丘道士同隐嵩山。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李白36岁时移家山东任城,曾与孔巢父等同隐徂徕山,号“竹溪六逸”。天宝元年(742年)李白与道士吴筠同隐剡中,得吴筠举荐,应诏赴京,见贺知章,称“谪仙人”,为翰林供奉。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获得较深认识。天宝三年(744年)李白43岁时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因璘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于唐宝应元年(762年)卒于当涂,终年62岁。

伟大诗人李白,对家乡山水充满了热爱之情,对梓潼也很眷恋。

杜甫,生于公元712年,岁次壬子,这年政权更迭大,是睿宗李旦太极延和一年,也是玄宗李隆基先天、开元一年。杜甫,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他比李白晚生十一年。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杜甫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二十三岁时曾考进士,结果不第,遂漫游齐,赵各地。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杜甫29岁时成婚,定居首阳山下。天宝三年(744年),杜甫32岁时与李白在洛阳相识。后寓居长安(今陕西西安)相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始得官。及安史之乱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今陕西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今甘肃天水等地)同谷(今甘肃成县),又南下入蜀,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人称为浣花草堂。又曾一度在剑南节度史严武幕中任参谋,严武上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人称杜工部。唐宝应元年(762年),即李白病卒当涂时,杜甫已年届50岁,严武入朝,高适为成都尹,杜甫因剑南兵马使徐知道*,流亡到梓州(今四川三台)。在此写作诗歌二百多首。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严武复为成都尹,剑南东西川节度使,杜甫携家自阆州(今阆中)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次年,高适、严武卒,杜甫年53岁,携家离蜀东下,先居夔州,唐大历三年(768年)杜甫抵江陵,居*,至岳阳,后飘泊于湖湘一带,唐大历五年(770年),杜甫卒于湘江舟中。一说饫食死于耒阳。终年58岁。

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饱尝悲辛,弃官从长安辗转秦州同谷等地来到四川,在途径七曲山后居梓潼时,作《客亭》诗: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高风。曰出寒山外,江流霜雾中。圣朝无弃物,衰病已成翁。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

正义气节的李尧夫

在中国历史上极端混乱的六十年(公元907年至公元967年)先后有五代十国,有十八个皇帝天天你杀我夺,百姓死于战争不下两千万人,但又出现了很多有气节、有才华有远见的著名的诗人、词人、画家、雕术家、音乐家如黄笙(画)、徐熙(画)、巨然(画)、韩熙戴(画诗)、母昭裔(教育家)、顾鲁鹿、欧阳炯(词人)、曲子相公李璟、李煜(词人)、董源、花蕊夫人……短短几十年在文学艺术界出现卓有成效者不止百人。梓潼李尧夫就是当时有气节的诗人、词人和画家。

当时他生活于孟蜀,又叫后蜀(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交差战争),孟蜀主孟昶(公元935—965)两次请李尧夫出任宰相,就在广元梓潼至成都一带照顾,他可以随时回家,他原名“梓潼山人”。他对人说:“我是村里野山夫,作不来官”。婉言拒绝,他自赋诗:“顾作尧时一匹夫,无才治世一伪相”。因李尧夫之名,传遍巴蜀,李尧夫与当时名人李昊对话,李昊说:“你愿作民间匹夫,不作蜀中相,为何?”李尧夫笑而不答,自言一诗:“炎暑都蒸无处避,清风消息几时来”(见《山民兴事》)。当时词坛名词集《玉燕词》有名句“烟经掠花飞远远,晓窗惊梦语匆匆”。当时名家梅圣俞评李尧夫名句:“花前语涩春犹冷,江上飞高雨乍晴。”

李尧夫有才华,若遇至友,论谈诗词画,终日不倦,也偶论政治,以为“五代比尧舜时远矣”,也谈治国之道,在于儒家“仁义”之本。著有专集为《岷山诗》在《全五代诗话》中颇有选入(见《四川通志》卷四)。他拒作官,终身在梓潼乡野与民共耕。

10、风味小吃

梓潼酥饼

梓潼酥饼又名“薄脆子”、“贡饼”,是梓潼名特小吃,和梓潼片粉、镶碗一起被称为“梓潼三绝”。

据史料记载:汉代司马相如(字长卿)与卓文君客居梓潼长卿山司马石室时,常以酥饼伴酒吟诗,有“金樽美酒香酥饼,相如弹琴醉文君”的诗句留传至今。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避安史之乱幸蜀,来到梓潼上亭铺,夜雨闻铃,非常思念已死的杨贵妃,以致茶饭不思,肝肠寸断。当地官员以酥饼贡奉,玄宗皇帝一品尝,赞不绝口。从此,梓潼酥饼被列为朝廷贡品,故又称“贡饼”。


梓潼酥饼

梓潼酥饼历史攸久,手工精制,风味独特,享有盛名。由于其独特的品质,传统的制作技巧和原生态自然环境的制约,具有与其他同类产品不同的优异特性。其形如满月、色泽浅黄、酥纹细腻、香而薄脆,具有余味悠长、淡雅恬静等特点,老幼皆宜、久食不厌,被誉为食中佳品,馈赠上品。

“七曲山牌”梓潼酥饼1984年荣获“四川省优质产品”称号,1989年荣获中商部“优质产品”称号,1992年荣获“巴蜀食品节”金奖,2009年9月被绵阳市人民*公布为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11月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性保护产品,是梓潼县首个地标性产品。

县境内现有七曲山食品公司、梓潼县继特食品厂、花果山食品公司从事酥饼生产和销售。

片粉,被誉为梓潼乡土风味小吃三绝之一。食之有麻、辣、冲之味。秉性尚热,嚼之,柔韧凉爽,给人以寒。一道小食,寒热均俱,阴阳相宜。

梓潼片粉

片粉,不仅吃起来味香爽口,解饥除渴,且具有清热解毒,益气通脉的功效。据相传,清光绪年间,梓潼东坝一位仇姓厨师,在为人做席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经多次实验而创造这一美肴。他总结出做片粉的原料,应采用优质绿豆、豌豆、红苕淀粉为主料,其中以绿豆为最佳。其做法是,按照民间传统工艺,配以清甜井水,精细操作。绿豆片粉、苕淀粉一般是,将青菜汁、韭菜汁中的自然色素与淀粉稀释成浆,舀入平底圆形金属锅内荡平,放入沸水锅中摆动数下,待粉浆凝结成薄膜状,将平锅提出,放入清水冷却,然后起出,平铺在桌上,照此分法码至约1-3寸高,用刀切成宽约一寸的长条,吃时一片一片撕开,薄滑透明,故称片粉。

梓潼片粉,色绿质嫩,柔滑而富弹性,整洁而层次分明,食时兑料讲究,多配以麻辣酸调料,若浇以豆豉酱汁、窝油高醋,辣椒香油,大蒜芥末,视之绿盈水泛,食之麻辣冲,嚼之柔韧凉爽,寒热俱佳佳,清嫩爽口,阴阳相宜,鲜味独特。

梓潼镶碗

梓潼镶碗,是地方上的一道特色大菜。要是接待贵客,必有镶碗。镶碗用料有鸡蛋、豆粉、豆腐、肉馅;底料有木耳、黄花、豆皮、酥肉、时令蔬菜等。制作时蛋清、蛋黄分别上笼分蒸,呈黄白二色,造型美观,滋润可口,深受食客喜欢。镶碗又是“十大碗”中的第一道盖面菜。

镶碗最早是宫廷御膳,明世宗时,总督营戍政的仇鸾,失势后举家迁居梓潼,并将此菜的制作方法一并带回家乡。此后,便在民间的“田席”上增加了这道必不可少的镶碗大菜,就这样一直传到现在,成为梓潼的一道名菜,令人百吃不厌,享誉久远。

11、旅游景点

千佛岩摩崖造像


千佛岩摩崖造像

千佛岩摩崖造像位于卧龙镇五一村卧龙山顶。造像凿于东西长5.5米,南北宽5.2米,高3.2米的长方体石墩四周壁上,东西北三面凿三大龛,南面为石造像,未凿龛。总共造像1000余尊,故名“千佛岩”。均为唐代开凿。

东龛,圆拱形,高2.3米,宽2.5米,深2.2米,龛内有造像9尊,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供养人二力士。佛高1.3米,火焰形头光,结跌跏坐于莲台上,身着僧衣,左手按膝,右手举于胸前。从整体造型看,线条自然,肌肉感很强。二菩萨站立于佛的两侧,头部残,但表现出端庄、娴静的表情。二弟子站于佛的两侧,神态端庄。力士威武雄壮,守护在龛门两侧。龛沿两侧原刻有140尊小佛,现存68尊。龛顶部分的天龙八部为浮雕,形象丰满,刀法流畅。

西龛,圆拱形,高2.2米,宽2.3米,深1.8米,共有造像53尊。主像为观音菩萨,座高0.95米,两边童子各一躯,观音像面部略带微笑。龛的两侧分别刻有26个闻法菩萨,合为52数,均为高浮雕。众菩萨脸形半圆,眉眼平直,长发在头上挽成半高髻,身着半臂服饰,内着短襦,其姿态或以双手抱膝而坐,或以双手托腮,或以双手合什,或作沉思状。龛门为莲瓣形,龛楣和龛额上刻卷草,龛额上还有浮雕七尊佛。龛门外右肩上有座唐太宗贞观八年(635年)由邓元觉撰文,杨子尚刻字的造像碑记。

北龛,高2.15米,宽2.3米,进深1.6米,有造像19尊,其造型结构与东龛基本相同,主佛释迦牟尼座像高0.9米。台座呈莲花形,高0.85米,有青狮白象支撑。佛头顶作波纹形髻,面部丰满。肃穆中微露笑意。身着通肩式僧衣,线条紧贴肌体。左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弯下的眉毛,明澈而显凸的眼睛近于人情。头戴宝冠,顶梳高髻,身着僧衣,露出丰满的肌体,胸前扎饰璎珞等雕刻十分精致。西侧金刚力士裸上身而肌肉隆起,狮鼻大口。此龛右上侧有“唐中和四年(884年)九月八日刻”题记。北面现存“释迦牟尼”等字。

南面无龛,但在长3.7米,宽2.15米的石壁上刻有高0.1米的小佛1000个(20排,每排50个),由于风化严重,只能看出大体轮廓。

长卿山汉文化遗迹

长卿山在川西金牛道上,今国道108线,由梓潼城南,沿潼江盘垣而上。山形曲折,其势雄拔,松柏苍翠,盖日阴天,清幽葱葱,鸟歌不歇,林隐古寺,风雅清静。临高瞰景,潼城尽收眼底,潼江蜿蜒,绕山漫流,是城南翡翠屏障。

长卿山上,最早有小神庙,先名“神山”,后重蚕桑,史书有记“梓潼有蚕婆山”,“蚕婆即蚕丝氏,他教民种桑养蚕。”就供“谷父蚕婆”,即称“蚕婆山”,旧俗春节中以示乡人卷蚕度年,又有“人日登高”,其又应八(发)日吉利享有登高赏春之乐,故订正月初八为民俗之“登山节”。

“两弹”城旧址

中国“两弹”城旧址,位于四川盆地向盆周山区过渡的绵阳市梓潼县城西郊长卿山西麓,占地有数平方公里。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国民经济的恢复,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向*过渡的实现,*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64年5月以后,在美、苏两国加紧对我国进行军事威胁的情况下,经济工作中备战的问题摆到党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大规模的三线(战略后方)建设开始布局。为此,*决定对一、二线建设采取“停”、“缩”、“搬”、“分”、“帮”的方针,实际上是对国民经济的又一次大调整。


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

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

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是1994年10月经国家林业部批准(林场批字150号)建立的。它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国家森林公园。林业科学家称它为“森林化石”,旅游者称它为“蜀道翡翠”,文人雅士称它为“翠云明珠”。

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的梓潼县七曲山上,距梓潼县城最近端3公里,最远端20公里,在梓潼县城郊西北部,是川北剑门蜀道精品旅游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原国道108线贯穿园内,现国道108线复线在该园东侧边缘,并在公园南北两端相接。公园距中国西部科学城绵阳57公里,距四川省会成都177公里,北有剑门关之雄,西有窦团山之奇,东有嘉陵江之险,南有青城山之幽,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地理优势。

铸铁造像

七曲山大庙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了有“古建博物馆”之称的殿宇建筑外,还有不少的文物珍品,其中文昌正殿和桂香殿内的大型铁铸文物被称为七曲山的“镇山之宝”。

文昌正殿是大庙的中心殿堂,又是供奉文昌帝君的主殿,殿内有高大空心铁像9尊,文昌坐像正居高台之上,高4.7米,身为帝君便为帝王之像,短颈粗体,方面大耳,头戴冠冕,身着龙袍,全身鎏金,神态安祥,手持牙笏,庄严肃穆。两旁侍从各4位,高均为2.1米,按官位排列呈八字形,形神兼备,体态各异,老臣慈祥,少臣飘然,他们侍候帝君毕恭毕敬。侍从中,左三和右三两尊侍从特别引人注目,相传右侧手捧玉玺者为“天聋”神,造型为张口结舌,憨厚质朴,表现为聋子形象;左侧手执铁如意者为“地哑”神,造型为目光炯炯,欲言不忍,表现为哑子形象,天聋、地哑分别表示治政治兵。对于天聋、地哑之神,道书上也有记载,说“梓潼帝君每出,驾白特,随二童,曰天聋地哑,真君为文章司命,贵贱所系,故用聋哑于侧,使其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天机弗泄也”。认为天聋地哑乃在为科举时的保密,免生事端。也有人认为文昌重用天聋地哑,意在“教人归真守朴,莫聪明外露”,其实意思是一样的。文昌及其余8尊铁像的后背均有铁铸铭文,系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三月四川龙安府平武县江口村信使任宪、任寅苏、任加灿等人出资贡献,并由陕西金火匠人薛姓所铸。在铁铸造像前,还置有宋代淳佑年间(公元124l—1252年)铸造的五足铁鼎一座,鼎脚造以兽形,为文物珍品。此鼎应是宋代七曲山灵应祠内之祭器,后庙毁搬迁。

桂香殿位于正殿之后,殿内正中有三尊实心铸铁像,文昌铁铸坐像一尊居中,高约5米,头戴官帽,神情自然,为唐时济顺王或宋时英显武烈王时的形象,即以文昌张亚子修身养性、吟诵经文之时的形象为原形加工铸造。文昌坐像左右两旁各为一尊高2米的铁铸造像,即文昌侍从天聋、地哑。两尊铁像一人捧印、一个持卷,和蔼可亲,造型极为生动。身临其境,犹如置身于科场之中。据有关专家推测,三尊实心铸铁像重约37吨,除此之外,文昌坐像前还放有四足日月铁鼎一只,为明代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所铸造。还有近两米高的铁铸镂空花瓶,其工艺十分考究。殿内三尊铁像虽无铭文,但推测可能与铁铸日月鼎同一时期所造。

上一篇:广元市昭化区

下一篇:广元市朝天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