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滨藜
一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茎常基部分枝;枝细瘦,钝四棱形,被粉粒。叶卵状三角形或菱状卵形,长2-3厘米,宽1-2.5厘米,具疏锯齿,近基部的1对锯齿较大,裂片状,或具1对浅裂片,余全缘,先端微钝,基部圆或宽楔形,上面灰绿色,无粉粒或稍被粉粒,下面灰白色,密被粉粒;叶柄长2-6毫米。雌雄花混合成簇,腋生。雄花花被5深裂,裂片宽卵形,雄蕊5,花药宽卵形或短长圆形,长约0.4毫米;雌花苞片半圆形,边缘下部合生,果时长6-8毫米,宽0.7-1厘米,近基部中心部臌胀并木质化,具多数疣状或软棘状附属物,缘部草质,具不等大三角状牙齿;苞柄长1-3毫米。种子宽卵形或圆形,径2-3毫米,黄褐或红褐色。花果期7-9月。
中文学名:中亚滨藜
拉丁学名:AtriplexcentralasiaticaIljin
拼音:zhongyabinli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中子目
科:藜科
属:滨藜属
1、形态特征
株:一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
茎:茎常基部分枝;枝细瘦,钝四棱形,被粉粒。
叶:叶卵状三角形或菱状卵形,长2-3厘米,宽1-2.5厘米,具疏锯齿,近基部的1对锯齿较大,裂片状,或具1对浅裂片,余全缘,先端微钝,基部圆或宽楔形,上面灰绿色,无粉粒或稍被粉粒,下面灰白色,密被粉粒;叶柄长2-6毫米。
花:雌雄花混合成簇,腋生。
果:种子宽卵形或圆形,径2-3毫米,黄褐或红褐色。
一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茎常基部分枝;枝细瘦,钝四棱形,被粉粒。叶卵状三角形或菱状卵形,长2-3厘米,宽1-2.5厘米,具疏锯齿,近基部的1对锯齿较大,裂片状,或具1对浅裂片,余全缘,先端微钝,基部圆或宽楔形,上面灰绿色,无粉粒或稍被粉粒,下面灰白色,密被粉粒;叶柄长2-6毫米。雌雄花混合成簇,腋生。雄花花被5深裂,裂片宽卵形,雄蕊5,花药宽卵形或短长圆形,长约0.4毫米;雌花苞片半圆形,边缘下部合生,果时长6-8毫米,宽0.7-1厘米,近基部中心部臌胀并木质化,具多数疣状或软棘状附属物,缘部草质,具不等大三角状牙齿;苞柄长1-3毫米。种子宽卵形或圆形,径2-3毫米,黄褐或红褐色。花果期7-9月。
2、产地分布
分布:蒙古、中亚地区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产地: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宁夏、甘肃、青海、*及*
生境:戈壁、荒地、海滨、盐土荒漠及农田
3、分类文献
AtrilexcentralasiaticaIljininAct.Inst.Bot.Acad.Sci.URSS.ser.1,2:124.1936etinFl.URSS6:102.t.4.f.15.1936;AelleninBot.Jahrb.70(1):33.t.2.f.G1-2.1939;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581.f.1162.1972.——Obionecentralasiatica(Iljin)Kitag.Lineam.Fl.Mansh.192.1939;东北草本植物志2:78.1959.——AtripexsibiricaL.var.centralasiatica(Iljin)Grubov,Pl.AsiaeCentr.2:33.196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