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寺
科普小知识2022-09-18 17:33:41
...
拈花寺位于大石桥胡同61号。200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1、简介
拈花寺
拈花寺始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司礼监宦官冯保秉承孝定皇太后命创建,初名千佛寺。雍正十一年(1733)奉敕重修,赐名拈花寺。
2、建筑特点
寺院整体坐北朝南,共分三路。中路主要建筑包括照壁,山门三间,石门额上书“敕建拈花寺”。钟鼓楼各一间,天王殿三间及东西配殿各五间,千佛阁五间(前为月台)及转角楼,东为禅房,西为法华坛,祖堂七间。东路为六进院,药师殿三间,大悲殿五间,圆通殿九间,地藏殿五间,后殿五间,东南角为方丈院。西路为六进院,接引殿三间,法树堂五间,祖堂五间,后殿共17间。寺内原有一头铜牛,铸造于明万历年间。相传拈花寺初代开山祖师徧融为四川人,是明代高僧。他自四川来京,别无他物,只有一头牤牛跟随。徧融在寺内静坐诵经,牤牛出外背驮一钵募化。一日,牤牛赴北京清河镇募化,回来至土城处,忽闻徧融已死,牤牛大吼三声,倒地而亡。后来为徧融修塔时,在牤牛死处修了一座桥,名牤牛桥。在拈花寺后院祖茔,徧融遗像前立铜牤牛一头,牛槽一个,牛背驮一铜钵,现已无存。寺院建筑格局基本保存完整。
3、保护
1926年至1945年曾开办拈花寺小学招收各寺庙的幼僧。1949年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华北大学随*机关进驻北京时,拈花寺被划拨给该校办学使用,产权自此亦属该校。1953年起,拈花寺转为人大印刷厂使用。2013年8月,拈花寺腾退交接工作正式启动,交接结束后,拈花寺将进行大修,大殿将复建,其他尚存殿宇也将进行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