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河套文化

科普小知识2022-09-18 17:42:49
...

1922年7-10月月法国人桑志华和德日进在河套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大沟湾一带采集到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在修整中发现一枚幼童左上门齿化石,这是在中国最早发现的人类化石。他们在河套地区工作两年,将所观察的地层资料,采到的哺乳动物化石、人类化石和旧石器,分别进行研究,1928年出版了《中国旧石器文化》一书。1940年前后,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将河套地区发现的旧石器合在一起称为“河套文化”。

中文名:河套文化

含义: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地址:河套南部内蒙萨拉乌苏河沿岸

特征:大量以细小石器

1、概况


河套文化

河套文化是草原文化和黄河文化的融会之产物,其自身漫长的生成发育以及复杂的嬗变传承过程,特别是与乌拉特、鄂尔多斯蒙古文化的关系,也说明了河套文化与黄河文化的关系。河套文化是北方草原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草原文化中,河套文化既是源,又是流。作为源,河套文化有与北方草原文化共生共长的深厚历史积淀,是对草原文化精髓一脉相承的传扬。作为流,它与内蒙东部的红山文化,科尔沁文化等蒙古经典文化不同,有其独特的发展走向,传承中吸取了深厚的移民文化的滋养。在草原文化的源流中,它是一个渊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滥觞于古代少数民族的兴盛,生成于秦汉明清的军屯垦殖,绵延于现当代新型文明的文化体系,是丰富的草原文化的一个独立的单元文化圈,是一个完整的区域文化体系,在草原文化构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2、发现


河套文化

*成立后,中国考古工作者围绕“河套文化”的课题进行了多次大规模调查和发掘,获得大量资料,通过综合研究,认为该地区石器文化性质都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1956年在大沟湾采集到一块人类的残右顶骨、一段左股骨;1978-1980年又获得顶骨、额骨、枕骨、下颌骨、股骨、胫骨、腓骨和肩胛骨等19件化石,其中6件是从晚更新世原生地层中挖掘出土的。在大沟湾村还发现一处长宽约l2米的灰烬层,灰层中部下陷成浅洼坑,附近集中有30多块动物烧骨。在大沟湾村采集到石制品100多件,河套文化的石器一般偏细小,制作技术较进步。主要石器类型有尖状器、刮削器、雕刻器等。

河套动物群可以鉴定到的动物共有27种,其中灭绝8种。河套人类文化遗物和共存的哺乳动物群埋藏地层时代为晚更新世中晚期。从哺乳动物灭绝的比例看介于丁村动物群和山顶洞动物群之间。用铀系法测定的年代距今3-5万年。

3、萨拉乌苏河套人遗址


萨拉乌苏河套人遗址

距巴图湾水库上游30公里处是萨拉乌苏河套人遗址,7-14万年前,我们的先人曾生息在这里,是著名的“鄂尔多斯河套文化”和“萨拉乌苏动物群”化石的集中产区,是人类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天然地质博物馆。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区狭长蜿曲的沟湾,地貌奇特,被誉为世界级的沙漠大峡谷。在原生态的峡谷内徒步探险,踏着先祖的足迹,领略先祖故土风光,偶尔还能拾到几块古人类或古动物化石,会让你激动不己,惊喜万分。

上一篇:哈福文化

下一篇:福佑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