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西双版纳纳版河流域*自然保护区

科普小知识2022-09-18 18:30:25
...

西双版纳纳版河流域*自然保护区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处热带北部边缘,横断山脉南端。受印度洋、太平洋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具有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兼优的热带雨林。保护区是中国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生物资源极为丰富、面积最大的热带原始林区。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第一个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多功能、综合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以热带雨林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野生动植物。

中文名称:西双版纳纳版河流域*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云南西双版纳

气候类型:热带季雨林气候

占地面积:24.17万公顷

级别:*

类型:多功能、综合型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象:以热带雨林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

1、历史沿革

1958年,经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建立了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1981年,云南省人民*重新区划调整。

1986年,晋升为*。

1991年7月,经云南省人民*批准建立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3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

2000年4月,晋升为*自然保护区。

2009年11月8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

2、地理环境

位置

西双版纳纳版河流域*自然保护区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以纳板河流域为主,地跨景洪市嘎洒镇和勐海县勐宋乡、勐往乡,距景洪市公路约25公里。


西双版纳纳版河流域*自然保护区

地貌

西双版纳纳版河流域*自然保护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2304米,最低海拔539米。具有地势西、北、东三面高耸,中部及南部稍低下,类型复杂,澜沧江东西两方地貌差异大等特色。

气候

西双版纳纳版河流域*自然保护区属热带雨林气候,自然条件复杂,立体气候明显,年降雨量1100-1600毫米,年平均气温18-22℃,热量丰富,雨量充沛。

土壤

西双版纳纳版河流域*自然保护区土壤类型主要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

3、区域范围

西双版纳纳版河流域*自然保护区由互不连接的勐养、勐仑、勐腊、尚勇、曼稿5个子保护区组成,总面积24.17万公顷,占全州土地面积12.63%,森林覆盖率高达95.7%。总面积26600公顷,其中核心区3900公顷、缓冲区5808公顷、实验区16892公顷。

保护对象

综述

西双版纳纳版河流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以热带雨林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野生动植物。


西双版纳纳版河流域*自然保护区

植物

西双版纳纳版河流域*自然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截止到2008年,已知维管束植物278科、1053属、2345种(变种、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20种。

动物

截止到2008年,西双版纳纳版河流域*自然保护区已知脊椎动物有35目,100科,285属,437种,昆虫32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68种;已知大型真菌38科,90属,156种。

4、科学研究

西双版纳纳版河流域*自然保护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与大专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保护国际(CI)开展了GIS人材培训、与德国七所重点大学签定了提供其实习条件、成果共享的协议,保护区已成为云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中科院西双版纳勐仑植物园等科研院所的实习基地。通过合作与交流,促进了保护区的对外交流,扩大了保护区的对外影响力。参与实施了“八·五”科技攻关项目“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有效管理与开发的研究”、中德技术合作“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林生态系统管理”、正在实施亚洲开发银行“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建设示范”、中德联合研究项目“西南山区农业发展技术及战略研究”、开展了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动植物资源监测、水文、气象、社会经济监测等,建立了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GIS),至2007年止,保护区共获州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共有8项。


西双版纳纳版河流域*自然保护区

5、管理机构

西双版纳纳版河流域*自然保护区建立健全了管理机构,内设办公室、社区工作部、资源保护部和科研监测部,区内设有曼点、过门山两个管理站。管理局定编30人,现有职工30人。保护区在区内村寨聘请了16名护林员,建立了西双版纳首支由民兵和青年骨干组成的40人的扑火应急队伍,完善了全区的资源保护网络体系,实施对资源的有效保护,使保护区的综合管理能力得到了加强。

6、生态意义

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第一个按小流域生物圈思想建设的多功能、综合型保护区,将保护、科研和社区发展相结合,为国际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示范,保护区是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区理念建设的,划分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三大功能区,以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多功能管理。